APP下载

民间面塑艺术的源流与技艺特征

2022-05-19蔡成朋

天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面塑艺人民间

蔡成朋

面塑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是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制作工具以及使用材料相对简单,而且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造型浑厚夸张且呈现出巨大的生命力。面塑艺术在东方沃土上茁壮成长,而且也是文化、信仰的一大重要载体。

一、民间面塑艺术源流

《关公骑马》 蔡成朋/作

作为塑作艺术分支的面塑艺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1]。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古代民间殉葬及祭祀往往会用面俑取替陶俑与木俑,而面塑的出现也与古时种植麦类作物有关。“贻我来牟,帝命率育”中的“来牟”便是我国古时针对小麦、大麦的一种通称。同样,我国加工麦类作物也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如磨盘等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而面粉磨制工具则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进入商周时期出现了用于烤烙的青铜器。伴随汉代对种植技术的大力推广,麦类逐渐成为北方地区的主食,此时也出现了和面塑相关的文字记载。面食种类在魏晋时期极为丰富,例如《齐民要术》便记载了十多种饼类制作方法,沿用至今的、在面塑制作中所使用的发酵方法,在魏晋时期已经被广泛运用。面塑艺术在唐代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如《封氏闻见记六》等史料中就有记载。进入宋代,面塑艺术迎来了鼎盛发展时期,在很多民俗活动中都会涉及种类丰富的面塑食品,在我国黄河流域,依然会在清明节制作“子推饼”等。进入明朝,面塑制作开始使用印花模具,用米面包裹馅料然后搓成面团,采用不同形状的果模将其扣制成形状各异的面塑,时至今日这种方法依然在使用。使用印花模具进行面塑制作,在清代便有更多的实物可考,如过年使用的“如意年糕”,婚礼使用的“龙凤喜饼”等。在清朝很多喜庆礼仪中还会见到龙凤、狮虎等面塑。

二、民间面塑艺术的技艺特点

(一)关键环节——分解和组合

从立体主义角度出发,出于对客观事物进行更好的了解,不仅要接触而且要分解及重建。对于民间面塑艺人而言,在具体制作上也要遵循该原则[2]。

第一,详细地观察以及分析。实际上面塑的样式及其种类,来自人们对事物和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大脑在此阶段获得的形象是具体的也是实在的。若将该过程视为针对事物的一种思想认识,面塑的制作过程则属于将所观察的事物通过面付诸实践的过程。

第二,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其属于面塑制作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用面将观察到的各个人物、动物的部位分别进行捏制,并且将其头部、四肢所涉及的装饰物通过豆类、面泥等以“零件”分别进行捏制,即把意识形态当中的完备形象加以分解,让人们对事物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三,通过重叠、并置等方式组合。在面塑作品的整个制作环节中组合是很重要的,面塑艺人依据客观事物,拼贴、重叠每个“零件”,可能有时会使用牙签等工具进行连接与拼贴。面塑艺人在此环节中尤为注重形似与神似,突破以往使用的透视法,以及事物自身的比例关系与对称关系,依赖自身的多重视角进行组合,在完成后会形成和具体生活事物不一样的抽象形象。

(二)基本要素——点、线、面

第一,“点”不仅在面塑中有形状而且存在大小之分,通常以常见的几何形状为主,在具体构成时应关注聚散及疏密关系。一般“点”所采用的材质为各种豆类,例如黑豆、芸豆等,也有红枣及杏仁,通常运用在作品的嘴巴、眼睛等部位或者是用来装饰身体等,其属于最细致也是最出彩的部分。相比彩色面塑,素面塑通过红枣或是红豆进行点缀,可以进一步突出面塑的张力。

第二,“线”在面塑中不仅分长短、分粗细,而且分直线、折线和曲线等。有关“线”,艺人将面揉搓成长条或用擀面杖擀成扁状长条,通常圆形面条较粗的使用在人物的双腿、胳膊等部位,扁平或是圆细的主要缠绕在动物、人物身上加以装饰,在身体部位的装饰或者是转折处主要使用曲线面条。但不管是何种线条,在面塑制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捏制时应依据艺人实际需求而定。

第三,“面”在面塑中属于点和线的主要集合体,存在形状与大小的区别。针对“面”,艺人通过擀面杖可以把面团擀制为面片,具体面片的大小基于制作需求而确定,通常运用在底座或者是起托附作用。

(三)基本技巧——揉、擀、捏、剪、切

首先,艺人需要将发酵完的面加水充分揉制,依据工序需要揉制九遍左右,由此面泥才会柔软亮洁且极富弹性,在面塑蒸出之后才能呈现出光泽感。然后艺人会通过各类工具及材料进行塑造。擀是通过擀面杖进行面的塑造、片的制作,然后用剪刀进行修剪,使用镊子等工具按压出面塑装饰所需的纹样等。捏制完成的面塑还需对其进行蒸制。这一环节必须使用大火,等到水完全烧开之后方可上笼,并且要保证笼圈密封严实,绝对不可以走气,由此蒸出的面塑才会是白嫩而且熟透的。

《黄忠骑马》 蔡成朋/作

三、民间面塑的文化内涵

(一)吉祥观念

在唐代,面塑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吉祥图案,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表达的主题也从对生命的追求变得多样化,反映了面塑艺术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吸收性及传承性。我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福、禄、寿、喜等题材的表现上也是委婉、含蓄的,反映在面塑艺术中,也是采用隐喻、谐音等艺术手法,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展现出来。

(二)生殖崇拜

在面塑中很多动物、植物形象能够代表繁衍生命的“圣物”。主要是因为在天地之间它们不仅是人类的“生命伴侣”,而且生存能力极强。例如,面塑中的鸟类、蛙类以及瓜果等均属于文化长链中的一环,也使得这一主题能够在面塑艺术中得以延续[3]。

民间面塑属于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桂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民间面塑的创新与发展应做到“扬弃”,且深入挖掘文化精髓,积极和当代文化相融合以达到“参古通变”的效果,以民族传统为根基构建民间面塑艺术多元化载体,从而让这门艺术更具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猜你喜欢

面塑艺人民间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花灯艺人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