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学建筑教育的实验

2022-05-19刘文豹

建筑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筑老师研究

刘文豹

2021 年初,山中天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大型建筑论坛“能思考的工匠和能动手的思想家”。论坛邀请了近百位建筑与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人以及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大建筑”)毕业的学子,大家围绕“北京大学建筑教育的实验”展开热烈讨论。北大建筑的实验性教学又一次引发专业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2021年2月28日,山中天艺术中心举办的论坛“能思考的工匠和能动手的思想家”现场。王明贤先生担任论坛主持人。©山中天艺术中心

一、培养目标

这次论坛的主题“能思考的工匠和能动手的思想家”,来自于张永和老师创办“北大建筑”初期写的一篇文章——《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文章中,张永和老师指出了当时建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新的可能性,进而主张建立一种“双向”——自下而上(从房屋到建筑)以及自上而下(从思想到建筑)——的建筑学教学结构。这种实验性的“双向”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建筑师作为能思考的工匠”以及“建筑师作为能动手的思想家”[1]。显而易见,在这里“能思考的工匠与能动手的思想家”是对北大建筑研究生培养目标①的注解。

二、教学体系

对于当时中国建筑教育界而言,北大建筑实验性的教育模式令人期待,但也不免让一些人担忧。因为这种教育理念前所未有,充满了不确定性。尽管如此,20 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的时候发现它依然具有前瞻性,并且对国内的建筑教育影响深远(图1)。北大建筑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课程设置做过一些调整。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介绍的教学体系主要涉及2000 年至2005 年间张永和老师在任时的情况。

图1: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入口

总体来讲,北大建筑的专业课程分为两类:专业主干课(必修)与专业选修课。通常建筑中心在一个学期会开设两门专业必修课,以及大约两门专业选修课。上述“双向”的实验教学模式落实在课程上,便形成研究生一、二年级的教学框架。一年级以“建筑设计”课为主线,通过一整年实际的建造活动——也就是“动手盖房子”,让学生掌握建筑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作为建造工作室的一个固定内容,每周四晚中心举办一场论坛(“建筑理论”必修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相关的建筑问题。二年级以“城市研究”为主导,课程同样贯穿秋季与春季学期(一整年)。通过深入调研并在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得以认识社会现象、发掘城市问题,从而为社会实践做准备。当然,秋季学期也设置了(中、外)“城市史”理论课(必修),但理论课与研究课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

在选修课方面,中心充分发挥各位导师的学术特长。张永和老师开设课程“现当代建筑赏析”(全校通选);方拥老师讲授“中国传统建筑”(全校通选)、“古建筑修复”;王昀老师讲解“村落研究”;董豫赣老师主持“建筑与艺术”“文献阅读”(后来也接手了张永和老师的“现当代建筑赏析”以及“周四论坛”);方海老师讲授“现代家具研究”“北欧家具设计”。这些课体现了北大建筑办学的另一个特点,即多元化。

除了上述固定的课程之外,中心先后请过一些外教来授课(英语)。例如:美国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克拉克·鲍尔(Clark T. Baurer)给一年级学生讲解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思维,即课程“Structure Planning”(结构规划);旅意美籍建筑史家、评论家理查德·英格索尔(Richard Ingersoll)②讲“西方城市史”;美国建筑史家凯尔·罗斯·费雪(Kyle Ross Fisher)讲授“美国战后住宅建筑的发展”。美国建筑师、艺术家梁思聪③讲解城市研究的视角与方法“Seeing the City”;美国建筑师西尔维亚·沃利斯(Sylvia Wallis)来讲“东西方建筑理论比较”(CONVERGENCES:Architectural Theory,East and West);日本建筑师松原弘典则讲“日本现当代建筑赏析”(中文授课)……这些课本身的质量都很高,可惜后来并没有延续下去。

北大建筑还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讲座。当时中心邀请了国际著名的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家,如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隈研吾、伊东丰雄、内藤广、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古谷诚章以及原广司等;还有来自欧美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威尼·马斯(Winy Maas,MVRDV 主持建筑师)、斯蒂文·霍尔、莫尼卡·庞塞·德·莱奥(Monica Ponce de Leon,0FFICE DA 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之一)④、哈尼·拉什德和利斯·安尼·库蒂尔(Hani Rashid and Lise Anne Couture,渐近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⑤,等等。作为课程之外的补充,这些讲座激发了北大建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开阔了专业视野。这一系列讲座也推动了国内外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并成为北大建筑的一大办学特色(图2)。

图2: 北大建筑系列讲座,海报

研究生第三学年,中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有了前两年的学习与研究作基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学生在与导师协商之后,确定其论文选题,并展开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北大建筑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是以培养专业型硕士为导向,然而学校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审查却是以学术型为标准。因此北大建筑办学最初的那几年,这种矛盾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

三、教学内容与成果

北大建筑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生规模很小,专业课程数量不多而且自主选择的余地也不大。尽管存在上述局限,北大建筑独特的教学模式、实干且深入的研究方法(图3)以及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短短几年内便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图3: “关于北大建筑丛刊”,张永和

北大建筑采用教授研究室/工作室双轨制办学方式。研究生一、二年级教学采用工作室制,三年级学位论文则为导师制。北大建筑实验性教学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工作室制。工作室制度其实是一种以专题研究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课堂上同学们所学到的东西,或者说课程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恰恰是课题研究过程以及实践成果本身。在具体教学安排上,张永和老师强调从实践开始,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他解释道:“我们就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建筑的感觉,所以第一年要自己动手盖房子,因为很多人画了那么多图,却不知道房子是什么样;第二是对社会的感觉,所以第二年要研究城市、研究社会,因为很多人对社会一点感觉都没有。”[2]下面就以一、二年级“建造工作室”和“城市工作室”以及部分选修课的教学为例展开论述。

1.建造工作室

北大建筑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建造工作室”,课程负责人为张永和老师,教学贯穿一整年。课程明确了建筑学的核心知识范围,即材料、结构、空间、使用、基地这些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身体力行参与建造活动,完成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建造研究脱离不了房屋技术,但并非单纯的房屋技术研究。“建造的研究是在房屋技术的支持下,从上述诸方面探索建筑设计的规律与潜力,即以建造为基础研究建筑学。”[3]

中心第一届学生(陆翔和黄源)的建造课题是为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后院⑥加建一座木工及机械加工车间。木工车间面积约30m2,高为2.5 ~3m(坡屋顶),采用木质胶合板结构。在设计阶段,除了建筑设计外,学生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结构计算及结构实验方法(图4、图5)。为此,张永和老师请美国建筑师克拉克·鲍尔专门讲授结构与构造设计。陆翔回忆道:“关于节点详图,我还要感谢克拉克。他是我们一年级‘建造工作室’的导师。上课的时候,他总是拿铅笔在我们的本子上画节点,有条不紊。然后对着那几个节点讲……”⑦在施工阶段,除了考虑建造成本之外,学生还要制定工期计划、选购材料与工具、安排某些部件的外加工,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亲力亲为。关于这些实践的体会,黄源写道:“这种经历将影响我今后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木材、钢材、混凝土等材料,因为劳动而在我的身体和观念中有了确切的意义。”[4]

图4: 木工车间的胶合木梁加载试验

图5: 木工车间外观

接下来,中心第二届学生(杨帆、钟鹏、黄燚、韩彦)为木工车间设计制作了一个保温、透光的顶棚。他们创造性地将回收的矿泉水瓶作为建筑围护材料(图6)。课题完成后,这两届同学将上述实践成果整理完善,出版了图书《北大建筑2:79 号甲+》。该书作为“北大建筑系列丛书”的第二册。在春季学期,第二届的四位同学又设计建造了一座“个人空间体验器”。这个装置作品平面大致3m×3m,高约3.6m,建于可移动的滑轨上。人可以走进去,上上下下穿行。张永和邀请建筑师王晖⑧作为课程指导老师,克拉克·鲍尔讲解结构知识。第三届学生(2002 级)⑨则在建筑中心南院的西侧设计建造一座小型图书阅览室。阅览室建筑面积不到20m2;底层是会议空间,夹层作为阅读空间;建筑采用了复式结构,上层部分跨越西侧院墙向外悬挑,非常轻盈(图7、图8)。

图6: 第二届学生在为木工车间制作顶棚

图7: “北大建筑小型图书阅览室”方案评图

图8: 北大建筑小型图书阅览室,建成外观

2003—2005 年间,第四与第五届学生⑩的建造课题为北京大学镜春园禄岛传统建筑复建项目(俗称“禄岛小院”)⑪。方拥老师担任课程负责人。禄岛小院占地约450m2,方案以北京四合院为基础,结合禄岛的环境特点复建了正房(三间)、西厢房(三间)、耳房(一间)以及卫生间和部分游廊。建筑体量呈L 形布局,占据着场地西北角,并向东南方向开放。小院东南角建造了一座垂花门作为院子入口。学生们从清理场地开始,并对现有老建筑材料进行测量、分类、整理与修复(部分工作请木工师傅合作完成)。最终,学生们依据传统四合院营造法式,借助整理好的大木作建筑材料进行迁建设计,恢复了禄岛的传统风貌。由于禄岛小院的总建筑面积近200m2(含多座建筑单体),而且复建传统大木作的技术难度也超出了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因此中心聘请了富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包括石工、木工、瓦工)与学生们一道建造房屋。施工过程由学生跟踪记录[5](图9)。

图9: 禄岛传统建筑复建项目,垂花门木构架

张永和老师很少从建筑理论的角度对建造工作室进行阐释。他认为建造实践不是为了验证建筑理论的正确性,实践并不需要依附于理论。相反,来自实践中的感悟可能有助于建筑的思考。通过一整年的建造活动,陆翔与黄源深有感悟。他们在《北大建筑2:79 号甲+》(图10)一书的结语部分提到一系列关键词,如“劳作”“物质性”“身体”“感官体验”“材料连接”“建造表意”等。这些词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建筑现象学”“建构文化”等理论。显然,他们的思考来自于实践,是由内向外自然生长出来的。也许,这就是对“能思考的工匠”所做的最佳诠释。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类思考仅仅属于学生个人化的体悟,北大建筑不同年级之间并未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图10: 《北大建筑2:79号甲+》,“北大建筑系列丛书”第二册,作者:陆翔、黄源+杨帆、钟鹏、黄燚、韩彦

2.城市工作室

北大建筑以“城市研究”作为硕士二年级的核心课程。张永和老师对当时中国建筑发展状况认识深刻。他写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如何建立起一个对当代城市比较深入的认识已成为中国建筑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实践建筑师(或建筑系研究生)从事城市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建筑与城市、单体与整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他强调以建筑学的方法研究城市,注重城市的经验性及物质性,从而为单体建筑设计乃至整体城市的设计建立起一个共同基础。城市研究课程以北京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与步骤大致如下:选择某个(或某些)区域,或者某种城市问题;针对性地收集城市相关信息——如文本、数据、影像等;广泛地使用可视化手段记录、处理并分析这些信息;最后以汇报的形式进行总结。

2001 年秋季,城市研究工作室的关注点有:“北京城市空间结构:院与大院”(陆翔)以及“北京城市节点及观察方法”(黄源)⑫。陆翔注意到北京内城存在一些规模较大、封闭性强的“院”空间(以院墙围绕,如坛庙、王府、衙署、苑囿等)。通过历史地图之间的对比以及实地调查,他发掘了北京老城那些封闭、异质性场所的特性。于是陆翔提出,运用某些开放性策略将这些“院”型异质空间塑造成一种新的城市环境,以此作为传统北京之延续。[7]黄源则尝试以摄影图像为素材,建构城市交通节点空间的整体印象。他选择北京环路上的特定地点,从高楼、人行天桥等位置连续拍摄环顾照片,再将这些素材拼接成长卷似的图像材料。[8]通过系统性的对比研究,呈现北京城市交通节点的天际线、围合度、建筑面貌以及环境要素等特征。后来,陆翔与黄源也是以此为基础展开学位论文研究。⑬

第二届学生城市研究的主题是“北京环路研究”,指导教师为张永和⑭、王昀。课题选择北京二环路与四环路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机动车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学生们试图模拟并分析机动车快速干道上驾驶者(或乘客)的直观体验。提交的作业为图表化的调研内容,以及基于调研资料完成的一项城市设计。[9]最终,该研究成果参加了2003 年鹿特丹城市建筑双年展⑮(图11)。

图11: “北京环路:运动中的城市”(2003年),指导教师:张永和、王昀

2003 年秋,张永和老师聘请梁思聪执教城市工作室。接下来的两届学生在梁思聪老师指导下进行城市课题研究(图12)。梁思聪老师曾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参与城市项目,一直做到成果图书出版。他也是一位职业摄影师、平面设计师。梁思聪对艺术史非常了解,尤其是对空间观念的视觉呈现这一话题理解透彻。在秋季学期,梁思聪开设理论课“Seeing the City”。课程讲解了以视觉形象再现城市的方法,如透视(Perspective)、制图(Mapping)、图像(Image)、时间(Time)、信息(Information)以及超越视觉(Beyond Vision),如权力(Power)等。[10]在此基础上,他也探讨了各类再现形式背后的观念与局限。春季学期,工作室开始进行城市调研。课题要求学生考察一处城市公共场所,聚焦于其中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以可视化的图形(或图像)呈现出来。学生冯果川回忆道:“梁老师要求我们去观察某个公共空间,而且我们要找到一种观察的方式,以之呈现出该公共空间的某种特质。我觉得梁老师的方式有点现象学的味道。”[11]课程的核心是客观、冷静地描绘城市对象,而非仓促下结论或进行价值判断。“我们不能主观臆想,只能不断地去寻找有效的观察方法,并让调研材料自己说话,而不是我们去阐释。”[11]例如,课题小组(冯果川、国夫、何慧珊)选择了天安门广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小组决定以广场上的游客为主体,探寻游客观念当中的天安门广场空间形象。具体方法是,在广场上随机邀请游客为课题组成员拍照留念。游客下意识所选取的背景环境、标志性的建筑物以及摄影本身的构图都成为拍摄者“场所意识”的再现(图13)。

图12: 梁思聪老师与学生们合影,2005年初

图13: 城市研究——天安门广场,课题小组:冯果川、国夫、何慧珊

2004 年的城市研究主题是“北京城市 变 迁”(Urban Change in Beijing),聚 焦于北京城市变化。课题由一系列问题所引发,最终同学们提交了以“北京城市变迁图像比较研究”为题的一组城市读本⑯(图14)。2005 年,北大建筑城市工作室将近两届学生的教学成果以“《北京研究》/北京大学+梁思聪(美国)”为题,参加了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张永和老师对此评论道:“由北京大学教师梁思聪带领研究生对北京——作为城市现象——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例如比较某些特定城市空间之变化,其研究成果最终以8 本书的形式展出。这个团队所采用的以图像、图表为主的研究方法也很值得关注。”[10]

图14: 《北京研究》/北京大学+梁思聪(美国),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

3.课程之外的城市研究专题

在教学计划之外,张永和老师偶尔会引入一些城市研究的小专题。这些专题研究在时间安排上是随机的,也没有延续性。尽管如此,张永和老师亲自参与授课,而且解题思路体现了“以设计作为研究工具”的思想方法。因此,它值得我们回顾。

2004 年,张永和、陆翔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完成“渐变北京——北京城市道路网络的重建研究”(Beijing Morphing)。课题关注北京城市街巷空间尺度的差异性。研究对象从小尺度的老北京胡同开始,然后逐渐扩大,最后是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主路8 车道,东西辅路各1 车道,以及两侧有人行道或停车场)。学生们细致描绘了街巷空间的平面与剖面图,并将老城区胡同与新城市马路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当代北京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冷漠的一面。最终张永和老师建议,通过在恰当位置插入一些小体量房屋的方式,对机动车主干道进行空间改造,从而将它转化为宜人的城市环境。⑰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张永和对城市研究的一贯态度,也就是设计与城市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他曾这样表述:“……因此,如果将设计不是作为答案而是作为观察的方法或分析的角度提前带入研究过程,不但可能明确研究的方向,还有助于跨越研究与设计之间的差距。”[6]该专题成果参加2004 年法国城市建筑展获得很好的反响,并刊登于法国权威建筑杂志《今日建筑》(L’Architecture d’Aujourd’hui)2004 年11—12 月刊(总第355 期)的封面上⑱(图15)。

图15: 《今日建筑》杂志封面“渐变北京——北京城市道路网络的重建研究”(2004年),指导教师:张永和、陆翔

2005 年,张永和、杜鹃⑲指导学生以“城市工具”(Urban Tools)为主题做了另一项专题研究(为期4 周)。课题要求学生抓住各自选定的研究对象之特性,研发一件真实的工具(或道具)对城市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信息采集的过程应该客观、清晰,采集到的信息尽量可视化。同学们聚焦于城市密度、街道尺度、步行体验、城市界面等话题。⑳例如:吴洪德㉑关注了城市地铁当中人们拥挤时的身体接触,并制作了一件外套——“密度复写甲”(Density Xeroxing Armor)。这件马甲外套由三层不同的材料叠合而成。它能将地铁内人们身体相互挤压的作用力,转化为白布罩袍内表面上的压痕。在某个工作日的一大早,吴洪德从地铁1 号线最西端的苹果园站开始挤地铁。每到一站,他便停下来拍摄记录白布罩袍上挤压出的痕迹,一直到四惠东站结束。通过对比,这些记录下的图像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上班高峰时段)地铁1 号线不同站点人流的变化。[12]该专题研究成果后来由Illy Café 系列读物正式出刊,专辑标题为《等待中国》(Waiting for China)㉒(图16、图17)。

图16: Illy Café系列读物Waiting for China(2005年),专辑封面

图17: 吴洪德的城市研究作品:“密度复写甲”

城市研究是开放性的,并非套用某种既定理论。它是通过实践去发现和认知,也是对城市环境与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反思。上述研究方法进一步阐释了“作为工具的设计”观点——张永和老师在城市研究中极力倡导,他始终坚持将设计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他认为,“作为工具的设计产生的成果不是结论性的,也往往不是单一的。在研究过程中设计的常常是一个菜单、系列或系统:成果也未必是完善的,可能是一组可以任意组合的片段”[6]。其设计研究的恰恰是城市的可能性。通常的课程教学侧重于学生的知识积累。然而,北大这类开放式的小课堂,其不同之处在于让学生细致观察与独立思考,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后来,吴洪德在回顾学习心得时写道:“创造性并非是沿着既有的真理性成果谨小慎微地跬步以前,而是回到具体问题本身,从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人的直觉和理性出发,自主地选择(或者研发)称手的工具展开探索。”[12]

北大建筑的城市研究并非以获得科学结论为最终目的。它尝试将设计作为手段进行思维方式研究,从而推动建筑实践发展。在研究生二年级的城市工作室,学生不停地绘制分析性图表,动手制作成果图书,研制实物工具,等等,将理论化的思考落实在具体设计上。也许,这就是“能动手的思想家”的生动体现。

4.其他特色选修课

在阐述北大建筑“双向”的建筑学教学结构时,张永和老师提到将“工地现场参观与调察”作为建造工作室的一项实施措施。通过现场教学(参观与调察),让学生理解建筑的真实情况,从而获得“学习材料、建造、空间、使用所需要掌握的感性知识”[1]。其实北大建筑教学活动开展之后,参观与调察这种研学方式并非局限于建造工作室和城市工作室,它逐渐成为北大建筑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早在2001 年,方拥老师讲授“城市史”时便带领学生前往山西平遥古城进行实地考察。学生们对中国传统城市形态、尺度、布局以及材料等方面有了直观认识。方海老师讲的“现代家具研究”也会安排学生参观实物家具。㉓

在相关选修课当中,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王昀老师讲授的“村落研究”。课程前半段由王昀老师讲解村落研究的理论和案例;后半段他则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田野考察。调察活动采用建筑学的基本方法——建筑测绘,将建筑或空间对象详细记录下来,同时辅以考现学或人类学的一些调查手段。王昀老师一直强调空间体验的重要性。他会在测绘时(或者之后)询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发现了什么,或者有哪些感悟?通过追问的方式,学生逐渐领悟测绘对象的特性,研究得以深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最大的收获也许并不是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而是通过个人身体参与以及事后反思所领悟到的。每个人所学到的东西,其实在他(或她)动手测绘时就已经印在自己身体里了。2004 年春夏之交,王昀老师带领学生调察北京延庆古崖居。这次调研活动引起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家地理》、《新京报》、人民网、搜狐网等多家大型媒体的关注。㉔调研成果后来以《北大建筑5:古崖居考》[13]为名正式出版(图18、图19)。2005 年春,聚落研究小组调察了天津原意大利租界建筑,成果以专辑的形式发表于《建筑业导报》[14](图20)。2005年秋,北大建筑组织了三个年级的学生㉕前往山西高平县(今高平市)进行古村落、古建筑的测绘活动。王昀老师带队调察了高平县常庄村(老村)的聚落空间,包括街巷、庙宇、戏台以及民居(图21、图22)。方拥老师带队测绘了高平县上董峰村的万寿宫(其中的三圣庙为元代遗构)以及秦庄村的玉皇庙。这次调研学生们收获很大,对山西古建筑以及村落空间有了切身体会。

图18: 奚王府测绘图,出自《北大建筑5:古崖居考》

图19: 聚落研究小组协助央视拍摄纪录片《古崖悬疑》(2006年)

图20: “天津原意大利租界建筑‘考现’”专辑封面,《建筑业导报》(2005年)

图21: 山西高平常庄-目录/总图(2005年)

图22: 山西高平县常庄村,调研小组合影(2005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北大建筑开放性的讨论课。课程安排在周四的晚上,大家都叫它“周四论坛”,起初由张永和老师执教。课程要求研一、研二学生都必须参与。学生们自报选题进行演讲,并参与讨论。由于课程研讨氛围非常热烈,吸引了不少校外学生参加。例如,2005 年王昀老师执教过一期讨论课,课程内容聚焦于现代主义建筑案例。王昀老师挑选了20件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学生自由选择并展开研究。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在演讲稿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最终有幸集结成册,正式出版。[15]后来,周四的讨论课一直由董豫赣老师执教,延续了十多年。课堂上,董老师引导学生针对具体话题思辨与争鸣,始终发扬北大建筑以辨明问题为宗旨的激烈学风(见附表)。

四、北大建筑的精神

在山中天的论坛上,王明贤先生对张永和老师离开北大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表示遗憾。但他也感到庆幸,因为“北大建筑的精神还是传承了下来”[16]。当时王明贤先生并没有展开论述“北大建筑的精神”。然而,作为一家教育机构,北大建筑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张永和老师鲜有脱离实践来论述北大建筑的教育理念,更不会形而上地谈论北大建筑的“精神”。但这并不是说,北大建筑教育就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图23)。从北大建筑导师们非体系化的论述当中,我们能够领会到北大建筑想要为新时代培育哪种素质的人才。

图23: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张永和老师

首先,是能够独立思考的“完整的人”。张永和老师认为传统西方大学的教育与过去的中国教育体制都不够理想。传统西方大学教育注重人的学识与修养,但实用性不强;而过去中国教育体制的专业划分过于僵化,“严格上来讲培养的人容易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能成为知识分子”[17],上述情况形成了两个极端。因此,北大建筑的教育实验尝试以双向的教学结构,培养一种能够将工匠技艺与理论思考融会贯通的人——即完整的人。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不能轻易提供答案,必须让学生自己摸索。张永和老师说:“理想的情况是一个学生受到一个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能对自己有一个认识,在掌握了某些知识后,可以自己搭建知识体系,打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职业……”[17]王昀老师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来北大建筑做研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思考。在一次访谈中王老师谈道:“我希望大家到北大来,能够发现世界可以这么看,也可以那么看,建筑可以这么理解,可以那么理解。……你能够发现自己是怎么看世界的,你就知道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你独特的视点。”[18]

其次,是专注力与恒心。独立思考必定要经过长时间、深入的钻研才会逐渐养成。北大建筑硕士一年级一整年只做一件事,即建造实践(盖房子)。建造课的劳动量确实非常大。有些学生一开始并不理解,但往往到房子盖好后才明白过来。经过一整年的建造研习,学生们头脑中的建筑开始有了立体感,个人的综合能力也显著提升。张永和老师认为,“多快好省的学习这件事实际上是没有的”[17]。学习(Study),或者说是深究、细察,是一种持续深入的追问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可能极为痛苦。“我看到的真正学成的,其过程都很痛苦。”张永和老师解释道,“那个痛苦的过程,正是开窍的原因”[17]。另外,持续性的专注也体现北大建筑的“师徒传承”方面。中心的导师们认为,建筑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讲属于师傅带徒弟。例如董豫赣老师曾经谈到,师徒传承一代又一代,能将一些事情越做越深入。他认为日本建筑师在这些方面做得就很好,值得学习。北大建筑学子们曾经热烈讨论过的那些话题,如“建造”“城市”和“思想方法”(张永和),“传统建筑保护和复兴”“东方环境观”(方拥),“聚落”“抽象”和“年表谱系”(王昀),“造园”(董豫赣),“家具”(方海),等等,并不会因为学生毕业离校而渐渐淡忘,反而在其后续的工作实践当中不断发酵。

最后,是批判性实践的态度。张永和老师在创办北大建筑之初便提出了批判性的实践,也就是赋予建筑实践以批判性。张老师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批判性是关于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旨在建立积极主动的建筑实践。批判性实践的关键在于质疑。……质疑是为了进一步提出问题,重组原有问题或提出新问题。”[1]北大建筑的教学尝试建立批判性实践的可能。当然,这种教育实验本身也具有批判性。它立足于实践,从实践开始,也以实践作为结束。尽管这一过程并不刻意凸显理论,但理论从未缺席。“没有理论的思考和学习,就不可能建立起对建筑的批判性。”[1]这种批判性实践的态度塑造了北大建筑学生共同的气质。

多年下来,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建筑实践者。他们谨遵中心导师的教诲,同时保持了各自的研究兴趣,不断摸索。例如:陆翔(陆工作室创始合伙人)尝试在身体、知觉与建造之间建立密切联系;黄源(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轨道院技术总监)在公共建筑中摸索形式、功能与结构创新整合的可能;冯果川(筑博设计建筑工作室总负责人)侧重于空间政治学的角度,保持对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反思与批判;王欣(造园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将中国传统造园的语境与空间形式转化为当代设计;臧峰(众建筑/众产品联合创始人之一)以“设计为大众”作为原则,在城市、建筑、产品等多个领域进行实验;王宝珍(因园工坊主持建筑师)基于庭园建筑学的思考,探索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唐勇(原本营造/原本工坊联合创始人之一)关注乡土文脉与在地性建造;等等。正是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实验性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开放、自由、执着与思辨的氛围,让他们离开校园之后仍有勇气在社会实践中砥砺前行。也许,这就是北大建筑教育实验的价值所在。

[感谢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的同学校友陆翔、黄源、韩彦、钟鹏、何慧珊、胡罡、国夫、李宁、臧峰、仇玉骙、周俭、苏立恒、吴洪德、赵小雨、王宝珍、唐勇、杨兆凯、黄晓、马磊、宋帆等,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注释

①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于2001年印制了一份“北大建筑”宣传册(折页)。关于“培养目标”,上面写道:“配合中国业已开始的建筑师执照考试制度。培养能独立开业的职业建筑师以及专门从事建筑研究和教学的优秀人才。”

②理 查 德·英 格 索 尔(Richard Ingersoll,1949—2021),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教授,曾执教于(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后来定居意大利托斯卡纳,在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的佛罗伦萨校区教书。他也曾在苏黎世联邦高工、意大利费拉拉建筑学院、西班牙纳瓦拉大学以及北京大学任教。

③梁 思 聪(Sze Tsung Nicolás Leong,1970— ),美国艺术家、设计师。他1998 年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荣获古根海姆奖金(Guggenheim Fellowship)。他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城市项目研究成果《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2002年2月出版)、《购物指南》(Guide to Shopping,2002年4月出版)的作者之一。

附表: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年表(2000—2010 年) 待续Chronology | Peking University Graduate Center of Architecture (2000—2010)

导师 讲座/展览/出版教学2005张永和*2005 年9 月,赴美国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担任“2005 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主题:城市,开门!。*《作文本》,张永和,三联书店,2005 年。方拥*2005 年5 月,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管日常工作。董豫赣*2005 年,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设计艺术学博士毕业。*2005 年秋,接替张永和老师的全校通选课“现当代建筑赏析”。方海*2005 年秋,首开“现代家具研究”课程。*2005 年,被芬兰建筑协会授予“文化成就奖”。*(一年级)建造工作室:“禄岛环境建构项目”(王宝珍、李敏、黄晔北、吴附儒、李楠、覃池泉、唐勇),指导教师:董豫赣。*(二年级)城市研究工作室:“北京研究”(吴洪德、王鹏、赵小雨、陈贵平),指导教师:法国老师。(因故未完成)【调研】*2005 年春,王昀老师“村落研究”课对天津原意大利租界区建筑进行调研、测绘。*山西高平:常庄村聚落调研(王昀老师带队);上董峰村万寿宫及秦庄村玉皇庙古建测绘(方拥老师带队)。【现场教学】*方海老师“现代家具研究”课带学生到潘家园“君馨阁”明式家具博物馆参观。*“北京研究”,北京大学+ 梁思聪(美国),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讲座】★Erik Werner Petrsen(奥胡斯建筑学院教授),《创作的抽象机器》,2005/5/10。*季铁男,《微观都市方略》,2005/5/20。*张永和,《微观城市》,2005/5/29。*张永和×山本理显,《建筑/风景之生成》,2005/11/26。*朱涛,《演讲》,2005 年冬。【展览】*“城中村研究”,王昀+北大建筑研究生(2005 级),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2005 年。【出版】*“等待中国——‘Illy Cafa’系列研究读物”,张永和、杜鹃+北大建筑研究生,2005 年。*《天津原意大利租界建筑“考现”》,王昀+北大建筑研究生,《建筑业导报》专辑,2005 年。2006张永和*荣获2006 年美国艺术与文学院的学院建筑奖。方拥*2006 年年底,北京大学镜春园禄岛传统建筑复建项目竣工。*春季,王昀与聚落研究学生参与CCTV《走近科学》“古崖悬疑”节目拍摄。*董豫赣与《建筑师》杂志合作举办“清水会馆研讨会”,2006 年。*《城市景观与光环境设计》,方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一年级)建造工作室:未开设。*(二年级)城市研究工作室:“北京研究”(王宝珍、李敏、黄晔北、吴附儒、李楠、覃池泉、唐勇以及吴洪德、王鹏、赵小雨、陈贵平),指导教师:Jason Anderson。【调研】*2006 年春,王昀老师带学生到门头沟古村落考察。*2006 年夏,董豫赣老师“周四论坛”课带学生到红砖美术馆考察。*2006 年秋,王昀老师“村落研究”课带学生对河北天皇山古崖居进行调研测绘。【讲座】*李兴钢,《关于‘鸟巢’和‘鸟巢’之外》,2006/10/19。*冯仕达(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系教师),《科林·罗在建筑学科发展中的意义》,2006/5/19。【出版】*《现代主义建筑20 讲》,王昀+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研究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年;*2006 年6 月,李宁同学(导师方拥)获SOM基金会建筑旅行奖学金。2007方拥老师主持修订培养方案,确立三个研究方向:当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设计、建筑计划学。张永和*《城市,开门!》,张永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董豫赣*2007 年,首开全校通选课“中国古典园林”。*《文学将杀死建筑》,董豫赣,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方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年。【调研】* 2007 年,方拥老师+北大建筑研究生(杨兆凯、黄晓)开展“京西古村落调研”。*2007 年10 月,王昀、方海老师带领北大建筑研究生赴河北石家庄石头村调研测绘 。【展览】* 2007 年冬,王昀老师+北大建筑研究生(2007级)参加第二届“深港城市双年展”,参展同学:黄晓、杨兆凯、王磊、马磊、任丛丛、刘星。【对外交流】*2007 年始,每年暑假与美国威士康星麦迪逊大学董伟教授合作在建筑中心开展两校学生教学交流。方拥老师开设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专题暑期课。*2007 年7 月,方拥指导北大建筑学生(李敏、苏杭)为来华的美国总统奖学生访问团介绍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北大建筑中心学生领队参观故宫。2008 2008 年,由“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发起震后造家行动,方拥、王昀和董豫赣均为行动成员。张永和* 担任2008 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之一。方拥* 《孔庙史话》,方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年。【调研】*2008 年6 月和10 月,北大建筑先后两次前往湖北恩施进行聚落与古建筑调研测绘。 参与成员:王昀、方海、方拥、黄居正、杨兆凯、黄晓、任丛丛、苏杭、刘星、马磊、吴附儒、黄晔北、王磊、荆晶、张帅、曹伟、黄元炤、邢璐、程艳春、袁涛、石磊、李喆、刘晶、何凌华、张一婷。【学术会议】*2008 年秋,由中心与北大汉画研究所合作承办“汉画数据库建设国际研讨会”。【展览】*由中心策划的纪录片《纸房子的日记》,获得第三届大学生影像节2008 大学生关注汶川纪录短片特别单元评委会奖;南京LO-BO 创意市集独立影像展展映;并入选由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主办 的“Mirror China”国际艺术展览作品。【讲座】*谢英俊,《非工业生产体系下的开放建筑设计——农村社区可持续建筑》,2008/3/15。*孟建民,《无中生有——建筑设计发生学初探》,2008/5/28。【出版】*《藏山蕴海:北大建筑与园林》,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组编,方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对外交流】*中心与日本明治大学建筑学科设立联合工作室。2008 年9 月,明 治 大 学的大河内学老师、研究生与中心老师、学生共同完成城市设计研究。*2008 年12 月,方海带领北大建筑研究生(刘星、任丛丛)在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建筑灯光设计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2008 年,王宝珍同学(导师董豫赣)获SOM基金会建筑旅行奖学金。【发表】*《烟囱、古村落与建筑师——京西古村落调研杂记》,方拥、杨兆凯、黄晓,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08 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先生来中心调研。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王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年。董豫赣*《园林与建筑》,童明、董豫赣、葛明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年。*《从家具建筑到半宅半园》,董豫赣,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年。*《时代建筑》杂志专栏,“化境八章”,董豫赣,2009 年。【调研】*2009 年10 月,北大建筑第三次前往湖北恩施调研。参与成员: 王昀、方海、马磊、宋可、丁晨、张杨、高雅琪、李婉、刘培爽、杨远帆、韩德全、张良钊、薛喆。【现场教学】*2009 年4 月,方拥、王昀、方海、董豫赣老师带领中心学生前往河北满城汉墓、腰山王氏庄园、北齐石柱考察。*2009 年7 月,董豫赣老师带领北大建筑学生(杨兆凯、马磊、王磊、黄晓、任丛丛、刘星、曹阳等)参观清水会馆。【学术会议】*2009 年8 月,北大建筑在禄岛举办“与会”系列研讨活动(第2 辑)“身体与建筑”,董豫赣策划。【对外交流】*2009 年9 月,方海老师指导北大建筑学生(刘星)在赫尔辛基与芬兰著名设计师库卡波罗交流。【学生活动】*2009 年4 月,建筑学研究中心举办学生联谊活动“相约‘桃花源’”。2010 2010 年5 月25 日,北京大学发布《关于成立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通知》。王昀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建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0 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成立。【调研】*2010 年5 月,曹汛+北大建筑研究生前往燕国都城遗址和云居寺调研,测绘房山唐代金仙公主塔。参与学员:杨兆凯、黄晓、任丛丛、马磊、王磊、张帅、杨远帆、高雅琪、宋可、韩德泉、薛喆、张良钊(方拥指导)。【调研】*2010 年10 月,北大建筑首次前往湖北黄石聚落调研。参与成员:王昀、方海、程艳春、宋可、张杨、张聪聪、张磊、张含、孙璐、张然、禹航、张捍平、葛峰、曹曼青、王娟、王慧、简良霖(台湾)、徐曼琪(台湾)等。【讲座】*2010 年4 月,北大建筑中心邀请华中理工大学张良皋教授为北大全校学生做讲座两场。*张良皋,《中华建筑文明探源》,2010/4/8。* 张 良 皋,《〈 红 楼梦〉中的超前女性》,2010/4/10。【学生活动】* 2010 年10-11 月,北大建筑聚落小组学员前往杭州考察西溪湿地离散型聚落会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良渚博物馆。张永和*入选2010 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方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王昀*2010 年,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参展。*《向世界聚落学习》,王昀,积木出版,2010 年。方海*2010 年秋,首开全校通选课“中西家具设计”。刘文豹 汇编(2022.2.23)

④莫尼卡·庞塞·德·莱昂(Monica Ponce de Leon,1965— ),美国教师,建筑师。1991年与合伙人共同创立建筑事务所Office dA,2006 年曾来北京参加“未来宋庄”建筑艺术实践展(群展)。后于2011年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MPdL Studio。目前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任教授和院长。

⑤“渐近线建筑事务所”由建筑师哈尼·拉什德和利斯·安尼·库蒂尔(Hani Rashid & Lise Anne Couture)共同创立于1989 年,是一家位于纽约的艺术与建筑实践机构。

⑥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地址为:北大镜春园79 号甲。

⑦2021年7月,笔者在对陆翔进行采访时他谈到上述内容。

⑧建筑师王晖(1969— ),生活、工作于北京。1998年至2003年间,他是“非常建筑”合伙人。王晖曾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兼职讲师。

⑨北大建筑2002级学生包括:国夫、倪建辉、何慧珊、王欣、冯果川、李静晖、胡罡。课程分A、B 组。A 组学生在非常建筑事务所实习(冯果川、国夫、王欣);B 组组同学完成建造任务“有限制条件的设计与建造”——北大建筑图书室(李静晖、何慧珊、倪建辉、胡罡)。

⑩北大建筑2003级学生有:李宁、刘文豹、臧峰、仇玉骙、周俭、苏立恒;2004 级学生有:吴洪德、王鹏、赵小雨、陈贵平。

⑪2001年左右,北京大学周边的老村落进行拆迁。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收集购买了部分损毁的古建筑构件,希望通过复建的方式将历史记忆存留于禄岛。此次课程以传统建筑构造为主题,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参与传统砖石、木构、彩绘等建造过程。该项目由方拥老师主持,从2002年课题立项,到2004 年开工,最后于200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⑫本次课程指导教师为张永和、Adam Hayes、Mark R.Kroeckel。其中,Adam Hayes为兼职讲师,他是开业建筑师,从事建筑、工业、平面诸方面设计及城市研究;Mark R.Kroeckel 也是开业建筑师,从事建筑、工业、平面诸方面设计。

⑬陆翔.北京:院城——单位体制下的城市空间格局[D].北京大学,2003;黄源.城市空间形态视觉研究:以北京为例[D].北京大学,2004.

⑭张永和老师于2002年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同年秋季,他在哈佛开设以北京为个案的城市研究工作室——“北京城市密度”,聚焦于住宅。

⑮鹿特丹城市建筑双年展(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Biennale Rotterdam,简称IABR),创立于2001 年。该组织积极倡导建筑,尤其是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⑯北大建筑2002级学生的研究成果有:何慧珊的年表《城记》,国夫的图册《放大》(Zoom)。2003级学生“城市研究”系列成果有:《北京城市变迁:政府》(臧峰)、《北京城市变迁:公共空间》(苏立恒)、《北京城市变迁:街道》(刘文豹)、《北京城市变迁:城市肌理》(李宁)、《北京城市肌理&住宅》(仇玉骙)、《纪念物:以北京寺庙为例》(周简)。后来刘文豹继续深化个人成果,最终获得正式出版。参见:刘文豹,周雷雷.回眸京城——北京老城街景同视角比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⑰2018 年,海淀区拟对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弱化中关村大街的交通功能,“现八车道可能变为六车道”,以腾出更多空间创新创业。参见网页: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956393763866204&wfr=spider&for=pc。

⑱张永和、陆翔+北大建筑研究生.L’Architecture d’Aujourd’hui[J].nov-déc,2004(No.355):封面.

⑲杜鹃(Juan Du):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曾荣获美国富布赖特奖学金(Fulbright Fellowship)以研究当代中国城市化和建筑。当时,杜鹃正在非常建筑事务所工作。她后来在香港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从事建筑实践。目前,杜鹃在多伦多大学约翰·H·丹尼尔斯建筑、景观与设计学院担任院长。

⑳学生们提交的成果有:苏立恒的“鸟瞰”(Bird's Eye)、王欣的“遮罩城市”(Blindfold City)、胡罡的“城市贴纸”(Obstruct)、国夫的“效果图城市”(Mag City)、仇玉骙的“可动模度仪”(Adjustable Scale)、何慧珊的“街景标尺”(Street Ruler)、陈贵平的“尺度度量”(Scale Measure)、吴洪德的“密度复写甲”(Density Xeroxing Armor)、赵小雨的“单面双向街”(Separation of Road and Interface)、冯果川的“街道折叠”(Folding Streets)、李静晖的“紧缩街道”(Narrowed Lens)、李宁的“滤镜城市”(Filtrating City)、王鹏的“脚频城市”(Walking City)。

㉑吴洪德后来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取得博士学位,现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

㉒张永和、杜鹃+北大建筑研究生.等待中国——“Illy Cafa”系列研究读物[M].2005.后来该研究成果以群展的形式受邀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广州三年展(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x 北京”展(2005年)、英国V&A艺术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的“China Design Now”展览(2008年)。

㉓例如,2005年11月方海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北京)潘家园“君馨阁”明式家具博物馆。

㉔2006 年3月,北大聚落研究小组协助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拍摄纪录片《古崖悬疑》。同年4月,节目正式播出。另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参见:刘文豹.隐居在悬崖中的“神秘矮人”[J].中国国家地理,2006(09):76-87.

㉕北大建筑2005 级的学生有:王宝珍、李敏、黄晔北、吴附儒、李楠、覃池泉、唐勇。

猜你喜欢

建筑老师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老师,节日快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