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常见病的防治
2022-05-19王治德,初莉莉
一、胎衣不下
1.诊断要点
(1)发病原因。妊娠期尤其是干奶期,日粮营养不均衡,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含量少,钙、磷比例不合理;长期拴系饲养,运动量小,光照不足,过肥或过瘦,生产年龄过大,体质差,子宫收缩力不足;产房周围环境嘈杂,或产程中突然受到惊吓;双胞胎,胎儿过大,胎水过多。妊娠期感染某些传染病,如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也会出现胎儿胎盘与母体子宫粘连,临产时子宫收缩无力。
(2)临床症状。奶牛产犊后,超过12小时,未见胎衣排出或仅见胎衣部分排出。全部胎衣不下时,阴门外无异物;部分胎衣不下时,见部分胎衣垂挂在阴门外,起初呈鲜红色或土红色,随着时间延长,排出的胎衣逐渐腐败变质,变成灰白色。从阴门流出恶臭的褐色脏水,并带有部分坏死的组织碎片或胎衣,当母牛卧下或按摩其子宫时,流出液更多;母牛起卧不安,回头顾腹,弓背,不断努责。
2.治疗措施
(1)促进子宫收缩。奶牛产后8~12小时仍胎衣不下时,肌内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国际单位,2小时后重复注射1次;或皮下、肌内注射缩宫素注射液30~100国际单位。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2)手术剥离。药物治疗后,如果奶牛产后2天仍有部分胎衣滞留,则应采用胎衣剥离术取出胎衣。术者应剪好指甲、消毒手臂、涂抹石蜡油。洗净奶牛外阴及周围,先向子宫内注入温热的10%食盐水2000毫升。术者左手拉住露在体外的胎衣,右手手指伸入胎膜和子宫壁之间,由子宫体向子宫角顶端,用拇指肚和食指捏住胎膜的边缘,轻轻地从母体胎盘上钝性剥离胎衣与子宫阜的联系,然后顺茬轻拉捻转,如此逐个剥离,直至胎衣被完全剥离取出,再用温热的0.1%高锰酸钾溶液或2%~3%的明矾水2000毫升冲洗子宫,最后灌入抗生素。
3.预防控制
(1)做好产前、产后护理。干奶期奶牛必须适当运动、增加光照,日粮配方应该重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奶牛产后,可饮用温热的益母草红糖水。即用益母草干品750克、红糖400克,用砂锅熬开20分钟后放温灌服,每天服2次。
(2)补糖、补钙。对于高产、生产年龄大的奶牛,产犊前3~5天静脉注射5%氯化钙注射液200~300毫升,或2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毫升,同时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产后2天重复注射1次。
(3)增强子宫收缩力。对有既往病史的奶牛,产后24小时内肌内注射垂体后叶素100国际单位,可增强子宫收缩力,促使胎衣脱落。
二、子宫脱垂
1.诊断要点
(1)发病原因。奶牛产后常因体质虚弱、饲养管理失宜,致使奶牛子宫韧带松弛,胞宫失去悬吊与支持作用而翻转脱出;长期缺乏运动,肌肉松弛,便秘难下,努责过度;胎儿过大,胎水过多,子宫过度伸展进而松弛;或因其他原因导致腹压突增。以上情况均可造成子宫脱垂。
(2)临床症状。奶牛产后见阴门外挂一椭圆形袋状肉团,仔细辨认,大多为子宫,有时也附有未脱离的胎衣。如果脱出物两角处向内凹陷,有许多暗红色的子叶,则是母体胎盘。如果脱出时间长,脱出物就会逐渐瘀血、水肿,变成黑褐色肉冻样物。如脱出子宫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子宫还会因冻伤而坏死。
2.治疗措施
(1)手术整复。子宫全脱时,用0.1%高锰酸钾或新洁尔灭溶液冲洗脱出的子宫及阴门部。有胎衣附着时,先剥离胎衣,如剥离困难且易引起母体组织损伤时,可不剥离,整复后按胎衣不下处理。若子宫黏膜受损,可涂以抗菌防腐药;若子宫黏膜肿胀,可先用3%~5%明矾液清洗或直接撒布明矾粉,以减轻肿胀,便于整复。用无菌绷带将脱出的子宫自下而上缠绕起来,由助手托起。在奶牛不努责时,边推入脱出的子宫,边松解缠绕的绷带。
(2)术后修复。整复后,皮下或肌内注射催产素50~100国际单位;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4克、双黄连注射液80毫升。每天注射2次,连用3天。母牛能站立时,让其适当运动。
(3)其他。无法整复的子宫脱出,可实施剖腹术,进行腹腔整复。如果子宫脱出时间过长,已发生坏死无法送回,或者子宫有严重创伤,整复后可能会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则可直接切除脱出的子宫。
3.预防控制
妊娠期奶牛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及时防治瘤胃臌胀等能够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对产前体弱的奶牛,可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和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毫升,每天注射1次,连用2~3天,并安排专人看护;对产后体弱或有子宫脱垂病史的奶牛,也要及时补糖、补钙,以缓解其分娩疲劳,防止子宫脱垂。
三、产后瘫痪
1.诊断要点
(1)发病原因。奶牛干奶期饲养管理不当,分娩后大量的钙、磷从初乳中排出,导致血钙浓度迅速降低,是诱发本病的直接原因。初乳中含有比常乳更多的钙和磷。因初乳不能混入商品乳中,只能用于喂养犊牛,产后奶牛如果挤出的初乳量大,又不能及时从消化道进行补充或及时动用骨骼中的钙,就很容易使奶牛的血钙浓度快速下降,引发产后瘫痪。常见的原因有:干奶期过长,饲料品种单一,粗饲料品质差;产前饲喂高钙日粮,使钙、磷比例不当,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钙的动用能力;运动不足;奶牛生产年龄偏大等。此外,奶牛分娩、接产过程中消毒不严,助产、人工剥离胎衣时损伤子宫内膜、阴道,也会导致全身感染进而诱发瘫痪。
(2)临床症状。典型的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产后12~72小时。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就突然发生瘫痪。病初母牛多表现不安,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空嚼磨牙;体温稍低,瘤胃蠕动音低;反射减弱或消失,舌头伸出口外不能自行缩回,运动失调,四肢屈曲于胸腹之下,直至卧地不起。非典型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分娩后数日或数周,常伏卧不起,强迫站立时行走困难,后躯摇摆。
2.治疗措施
(1)大剂量补钙。可使用2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20%安钠咖注射液20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维生素B1注射液30毫升;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500毫升。将上述药液依次缓慢静脉滴注。每天注射1次,连用3~5天。输液时,牛出现不安等异常反应时应停止补钙。
(2)乳房送风。使病牛呈侧卧位,洗净乳房,用酒精消毒,挤净乳汁。将乳导管消毒后,缓慢插入乳头直至乳房内,先通过乳导管缓慢注入5万~10万国际单位的青霉素,稍等片刻,接上乳房送风器,分别向4个乳区送风。待乳区皮肤看起来胀满,轻轻敲打呈鼓音时,停止送风,缓慢取出乳导管,用纱布条将乳头扎住。30分钟后解除纱布条,轻柔按摩乳房放出空气。
该病治疗越早越好。应加强病牛护理,冬春季节注意保温,多铺垫草,勤翻身。
3.预防控制
(1)调整日粮结构。干奶期,给予奶牛低钙高磷日粮,钙、磷比例由 2∶1调整为1.5∶1.0。
(2)加强干奶期运动。让母牛加强户外运动,延长日照时间,每天运动应不少于2小时。
(3)正确挤初乳。产后4天内初乳不可挤得太干净。产后30~60分钟可挤初乳。第一天,每次只挤出2公斤左右初乳,够喂犊牛即可;第二天,大约挤日产奶量的1/3;第三天挤1/2;第四天挤3/4;第五天才可将乳房中的乳汁全部挤净。
(4)注意卫生。进入产房前刷拭牛体;保持产房内清洁、卫生,产房门前设消毒池,产房内铺上柔软垫草,并经常更换并严格消毒。助产过程中要小心用力,防止子宫内膜或阴道损伤,减少被细菌感染的机会。
(5)药物预防。对有既往病史的奶牛,产前5天,可肌内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1000万国际单位/头,以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