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卤白干子是乡愁
2022-05-19李宗德
李宗德
我1980 年被分配到安徽省南陵县三里公社(现在是三里镇政府)工作,到县里开会都是住在县政府招待所、人民旅社、南陵旅社,位置好,基本都在西门汽车站附近,交通便利,条件也好。后来增加了一个春谷饭店,是五里乡后来并入城关籍山镇的乡办企业,乡办企业将饭店开到了县城,机制要比前三家灵活。
我们农口开会后来一般都在春谷饭店。
一天,我们又来到县城春谷饭店开会。晚饭后,我和县二中的教师朋友去了香油巷的一个小吃摊。
摆摊的是位老婆婆,烧着两个矮矮的煤球灶,上面的两只小铁锅正“咕嘟、咕嘟”直叫唤,热气香气正是从锅中散发出来的。老婆婆热情邀我们坐,面前摆着两个小板凳和几个小马扎。没有电,婆婆用的是一个马灯,发着幽幽的光,光随风势忽闪忽闪着,看不清时婆婆把灯拎起来又放下。婆婆头上扎一条遮风的头巾,满脸皱纹似刀刻般粗壮,具体年龄看不出,约六十开外。朋友不坐,也不吃,但非要请我吃。我有点愕然,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朋友妻子是医生,他平时比较注意卫生,看上去瘦弱,饮食清淡,从来不暴饮暴食,也不大喝酒,只在写作时偶尔抽一两根烟,喝点淡茶,不像我农村工作跑田埂惯了,大口喝酒,酷爱浓茶,不怕晚上睡不着,对于香、辣、酸、甜重口味的东西来者不拒。我就不客气了,顾自坐下。
老婆婆问我是不是头次来,我说是,她就一一介绍吃食。只见一个锅里沸水煮着小块小块的白干子和千张棍子,里面还有五香蛋。另外一个锅里温着粽子、玉米棒等吃食,旁边放着一个簸箕,上面盛着米糕、调料和原料。婆婆告诉我,卤白干子是她家特色。人家做菜或喝茶一般是用酱油干子或蒲包干子,这种小白干子一般不太吃,也没有卖的,只有向豆腐坊定做。我嗅着小白干子在沸水里煮着特别香,老婆婆就面露得意,说她的干子是经过特别加工的。我不解。她说别人的小白干子就是水煮干子,寡淡无味,或只放一两种调料,她的小白干子是卤煮白干,在家就开始煮起,放了好几种调料,有八角、香茴、桂皮、香叶、尖椒、糖色、盐,到了摊子上再长时间熬煮,味道都被干子吸收进去了。重要的是,老婆婆两只眼睛放着光,四下看了看,有些神秘地说,我的卤汤里放了猪肉皮,对,就是家里吃肉把皮留下来,或是到肉摊上去要点猪肉皮,放在干子里一道煮,猪肉皮里的花板油、香味、胶原(这个词她说不上来,她说肉汁)浸透到干子里面,肉汁不够再加上猪油。别人是素吃干子,我的关键是卤汤汁,肥腻腻、油汪汪,变素吃为荤吃,让喜欢肉食的人过了油,解了馋。吃时再浇上辣酱油提鲜,别人是辣酱,我是熬的辣酱油,这样的干子能不好吃吗?我就看那卤的汤汁,厚厚浓浓的,混浊不清,里面依稀可见肉皮、桂皮等配料,“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漫溢,果然与众不同。
卤白干子一毛钱三块,五香蛋三毛钱一个,我要了三毛钱的干子和一个五香蛋。婆婆用碗盛好,在上面浇了辣酱油,那辣酱油又厚又清亮,淌着油汁,又用勺子舀了卤汤浇在上面,让干子浸润在卤汤里。真是香,我没吃口水已流出来了,便連忙接过来。朋友替我付过钱,就匆匆道别了。
吃了一小片白干子,放在嘴里巴咂巴咂品尝着,开始还食不知味,一块吃下去,味道就在舌尖、喉咙、肠胃里溢出来,留下了印记,辣、鲜、咸、香。我将干子一块一块在卤汤里蘸着吃,不舍得一口一块,就细嚼慢咽,边吃边喝汤,边与老婆婆攀谈。老婆婆告诉我,她家是城关镇蔬菜队的,老头子白天种菜,晚上帮她把摊子送到十字街来,半夜后再来帮她收摊接她回家,有时儿子也来相帮着。儿子在县白水泥厂上班。
吃到后来还感觉到有一点,这干子嫩而不柴,味道纯正,吃到嘴里没有渣、涩的感觉。我辣得大汗淋漓,毛细管都张开了,吃完了,意犹未尽,让老婆婆再给舀些卤汤,又浇些辣酱油在里面,用筷子搅拌一下,兀自喝着,又齁又辣,鲜美无比。
自那以后,我每到县城去,只要在县城留宿,晚间都要踱到十字街,去吃老婆婆那又鲜又齁的卤白干子,每次吃完,我都要讨要些卤汤,放上辣酱油,在里面搅拌均匀,慢慢嘬喝。老婆婆笑骂我前世没吃过,我说前世吃没吃过我不知道,但今世在您这里吃得最舒心畅快。老婆婆嬉笑不止。
豆腐性温,不凉不火,是素食,但营养不比荤菜差,全身都是宝,主要还是烹制方便,即用即食,如豆腐块、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豆腐脑、豆腐花、豆浆、臭豆腐、豆腐千张,连豆腐渣都能入菜,还能喂养牲畜。我喜欢吃豆制品,家常豆腐、麻辣豆腐、鱼头豆腐、豆腐红烧肉。豆干是豆腐的一种加工品,白而扁薄,平淡无味,却受大众喜爱。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其先行官到崇明庙镇留下了《咏豆干》的诗作:“世间宜假复宜真,幻真分明身外身。才脱布衣圭角露,庙镇俎豆供佳宾。”老婆婆赋予白干子酸、辣、咸、鲜,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岁月和沧桑糅合进去,变成了卤白干子,一种美食小吃。生活不正是由苦、辣、酸、甜、咸、鲜组成的吗?
后来我进了城,结婚生子,疲于奔命,渐渐地把老婆婆的卤白干子忘记了,实际上忘记是不会忘记的,只是油荤吃多了,没有余兴再去吃那些小吃。乃至老婆婆的摊子什么时候撤离十字街百货公司门口的,老婆婆还在不在人世了我都一无所知。
2002 年,我到上海,二十年来思乡、怀念卤白干子小吃味道的情思更浓了。上海海纳百川,各地吃食蜂拥而至,各种味道大相径庭,其中不乏精致美食,我品尝也很享受,但南陵小吃、卤白干子的味道长久地占据着我的味蕾,我思乡,除了思念故人朋友,也思念由鼻翼而口舌而肠胃的故土的味道,又鲜又齁的卤白干子就是最具特色的代表。我想,老婆婆的卤白干子完全可以跻身地方驰名特色小吃行列,这一套原料、配方、程序、手工、火候也是宝贵的美食文化遗产,不知它可有传人?
南陵县城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造旧区,开辟新区,拉开城市建设框架,新建了一个又一个小区,开辟了一条又一条大道,矗立起了一个又一个大厦,城市体量增加了一圈又一圈。每次回乡我都居住在离十字街最近的“舒雅宾馆”,这里离香油巷也近。在宾馆放下行李后,哪怕是午夜一点,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到香油巷,去吃各种小吃。
现在的香油巷小吃一条街真是热闹,灯火辉煌,人声鼎沸。食客很多,跳完广场舞回家的,打牌结束的,开着出租车来,坐着电动车来,有的走着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只为打个尖,有的却在这里拉开场子喝酒,有的打了包回家当宵夜。店铺林立,前档后坊,菜品丰富到极致,大菜有牛肉锅子、羊肉锅子、鱼头锅子和各式烹、煮、炸、烧的菜品,小吃有卤鸡爪、腌红椒片、腌生姜、干丝、臭干子、菱角菜等凉菜,可以三五块钱单点一样,也可以十块钱三样拼盘。巷口当街而立的招牌是“老白干子”,一中年男人坐在摊前,火炉上的锅子里煮着白干子、千张棍子、五香蛋,另只锅里是油炸春卷、臭干子。他说他家还有两间门面房,里面凉菜、小刀面、扎啤应有尽有。这里是老百货公司大楼的后面,在巷口能看到百货大楼的门口。我游目过去,恍惚间仿佛看到老婆婆的身影,仔细看,哪里有?我在巷口坐下来,吃着干子,味道淡了,向中年男子问起当年的老婆婆,说她有个儿子在白水泥厂上班。中年男子怔了一下,说我就是她儿子,我原来在白水泥厂上班,后来下岗了,为谋生计就重操老娘的生计。我将信将疑,因为人称他“老白子”,在我们那儿被称“老白子”的,是指家中老小,幺儿,他的招牌“老白干子”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他的锅里堆了很多干子,吃的人多,哪里还顾得上熬煮卤香?味道也就一般,只能算是水煮干子。再看食客们,也不把干子当主食,只当大荤大素之余的配角小吃,这些中青年一定没吃过当年老婆婆的卤白干子吧?
哦,四十年过去了,我那又鲜又辣又齁又香的南陵卤白干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