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炯岩:科学养鸡收获生态红利

2022-05-19武竹青

科学导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芦花鸡蛋贫困户

武竹青

“我们把芦花鸡散养在荒坡树林间,除了能吸收到新鲜的空气,还能啄食绿色植物和虫子,芦花鸡下的蛋绿色又有营养。”4月16日,朔州市山阴县80后小伙刘炯岩向《科学导报》记者说。

2010年,刘炯岩创建芦花鸡散养基地,采用合作社为贫困户发放青年产蛋母鸡,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并定期回收鸡蛋,一年多的淘汰鸡再折换青年鸡,以吸收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1980年,刘炯岩出生在山阴县薛圐圙乡薛圐圙村一个普通家庭。2010年,刘炯岩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问题,于是他萌发了辞去稳定的工作搞生态养殖的念头。

“这些年工厂化养鸡场比较多,市场上自然家养鸡蛋稀缺。我认为建立远离污染、不喂饲料的家禽散养基地肯定有市场前景。”刘炯岩说,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及朋友时,竟没有人支持他。可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他四处奔波,先后考察了全国各地近60多家生态养殖场,经过反复对比学习,最终在2010年选中了山东的芦花鸡养殖项目。

刘炯岩对养殖业是个门外汉,刚开始时基地内鸡群状况不断,生产屡遭挫折。他频繁地咨询合作方和周边的兽医,并多次跑去山西农大(山西省农科院)请教权威专家。经过一番努力,逐步地解决了技术问题,基地内雞群逐渐壮大,生产趋于稳定。但紧接着他又遭遇了另一个重大的难题。人们对于他刚刚问世的原生态鸡蛋很陌生,市场一时难以打开。短暂失落后,不服输的他决定,将自己的鸡蛋赔本卖给人们甚至免费送给人们品尝,他坚信好东西不会被埋没。慢慢地人们开始熟悉他的养殖场,也逐渐认可他的鸡蛋,回头客越来越多,销路也逐渐打开。

经过几年的打拼,刘炯岩所创立的恒兴农牧专业合作社本着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的理念,走出了一条适合合作社发展的经营之路。在创业过程中,刘炯岩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建成年出栏优质芦花鸡近10万只,年产品牌蛋500多吨的朔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7年开始,刘炯岩积极响应国家的帮扶政策,发挥龙头企业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合作社+贫困户”滚动发展的方式,统一为薛圐圙乡贫困户发放青年产蛋母鸡,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并对近100户贫困户以高于市场价2倍的价格定期回收他们的新鲜鸡蛋。

刘炯岩介绍说,芦花鸡只有一年多的高产期,到第二年的时候,产量就开始下降了。然后他们就采取了另外一种模式,用三只青年鸡、开产鸡,来换取老百姓的两只老母鸡,这种方式让老百姓收获的鸡蛋也多了,极大地带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

同时,按照国家金融扶贫政策,刘炯岩还吸收山区几个乡的100多户贫困户通过入股加入合作社,年底每户可分红2500~3000元不等。

为了扩大生产、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刘炯岩又投资农产品深加工,成立了火凤凰农牧有限公司,致力于熟肉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以芦花鸡滋补汤和“传统八大碗”及酱卤肉大礼包为主导产品,辅以芦花烧鸡、麻辣鸡等特色产品的现代化肉制品加工企业。

“食品加工厂生产线能生产30多种衍生产品。这样的规模不仅有能力吸收更多脱贫户及周边农户进行散养鸡,还能为邻村解决70多个就业岗位。”刘炯岩说,这样就可以使有能力劳动者既能照顾到家里不能自理的亲人,又能有工作机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已深入合作社每个人的内心。“今后我们将努力打造山西一流的集科学生产、观光学习、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生态示范观光园,并最终形成一套养殖、种植、能源、加工等资源循环利用全面增值的生态模式,达到健康无害、生态环保的目的,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刘炯岩信心满满地说。

猜你喜欢

芦花鸡蛋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芦花谣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吟雪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芦花和大雄的幸福生活
神奇的鸡蛋画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