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牧场牦牛的饲养管理研究

2022-05-19杨东海

新农民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冬季饲养管理措施

杨东海

摘要:牦牛是高寒地区的主要畜种与生产资料,牦牛产业是农牧民的重要支柱产业以及优势产业,是四川省部分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能够实现农牧民的增产增收。因为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导致牦牛的繁殖性能偏低且生长发育受限缓慢,牦牛养殖产业经济效益低下,直接限制了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冬季牧场牦牛饲养管理措施。

关键词:冬季;牧场养殖;饲养管理;措施

牦牛的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且经济效益显著,对饲养管理高要求高标准,冬季牧场牦牛饲养管理过程中,养殖户必须充分掌握牦牛的生长习性以及养殖问题,建立健全养殖管理机制,明确冬季牧场牦牛饲养管理要点,做好冬季牦牛放牧的管理,保证能够保镖保胎,增强防冻害以及兽害等管理措施,落实牦牛繁殖管理措施。

1 牦牛养殖现状

牦牛属于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养殖品种,牦牛是草食性的反刍家畜,能够很好的适应高寒的生态环境,具备耐粗饲以及耐劳的特性。牦牛非常擅长走险路陡坡以及沼泽雪山等特殊地形,牦牛养殖对我国藏区农牧民的增产增收以及社會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国牦牛养殖是特色产业,现阶段牦牛养殖的数量是世界总量的95%左右。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先进养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让牦牛养殖产业向规模化与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牦牛养殖规模与养殖数量持续扩大。牦牛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皮毛可以用于制衣,而肉与乳可以食用,并且其营养价值也远远高于普通的牛品种,净肉率以及屠宰率远远高于类型的牛。

2 牦犊牛冬季饲养管理要点

传统的牦牛放牧养殖模式导致母牦牛的产乳量低且初乳量少,因为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牦牛犊的成活率低下。养殖人员必须认识到犊牛出生前的6个月日常营养的充足摄取极为重要,冬季放牧母牦牛的过程中,每日必须保证0.5~1kg的精饲料补饲,从而满足于母牦牛对各个营养物质的实际需求。规模化养殖场可以建设必要的畜棚,做好相应的保暖措施,确保牦犊牛的成活率。犊牛需要从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而牦犊牛吸收水平会因为时间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出生之后的24h吸收能力几乎为零,因此必须在此之前为其提供高品质的初乳,增强犊牛的机体免疫能力。冬季牧场牦牛饲养管理中,必须保证犊牛出生之后便能够有充足的母乳供给,并且可以通过及时的补饲来保证母牦牛的初乳量能够满足犊牛生长需求,确保犊牛的正常发育。其次,必须做好犊牛的保暖措施,适量的饲喂,必要情况下可以利用代乳粉来为犊牛补充营养,提升犊牛的整体成活率。养殖人员需要根据犊牛的生长情况来训练其开食,保证犊牛瘤胃的正常发育,确保犊牛能够及早完成断奶。需要注意的是,营养水平不同的代乳料对于放牧犊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代乳料也可以直接影响到母牦牛的整体繁殖性能,因此必须结合母牛与犊牛的生长状况来合理的搭配以及适量饲喂,从根本上保证犊牛的生长性能以及母牛的繁殖性能。在犊牛断奶之后,需要与母牛共同放牧,放牧过程中需要及时的为犊牛补饲,应该严格控制犊牛的每日采食量,避免因为过量采食造成营养代谢等各类疾病。犊牛出生之后的10d,母牛的日常饮水需要保证水温以及水量[1]。

3 疾病防控

四川省高寒地区冬季气候相对寒冷,养殖户会因为牦牛的强壮体魄而忽略疾病防控工作。然而事实证明,冬季牦牛放牧过程中,极易出现副伤寒、结核以及肝片吸虫等各类疾病,一旦发病防控不当,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所以,牦牛放牧养殖的过程中,农牧民应该重视以及做好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畜牧兽医站以及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必须定期组织开展区域内的检疫工作,做好免疫接种以及及时的补免操作,达到全体免疫效果。日常检疫工作中,一旦检出阳性病牛,必须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落实疾病综合防治措施,避免疾病造成大规模的传播与扩散。针对重特大传染性疾病,需要重点防控与管理。例如,针对1到3岁阶段的牦牛极易感染皮蝇等寄生虫病,部分寄生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必须增强重视以及防控力度。犊牛腹泻病的死亡率较高,为保证养殖效益,需增强犊牛腹泻疾病的综合防治。冬季放牧牦牛必须定期组织驱虫操作,避免牦牛的皮蝇、疥螨以及猪肉孢子虫等寄生虫类疾病。每年牦牛5~6月需要做好免疫疫苗接种工作,增强牦牛机体免疫能力,避免疾病问题威胁牦牛健康以及养殖经济效益[2]。

此外,炭疽病的防治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整个饲养管理阶段均需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首先,重点考虑饲养牦牛的主要品种,要加大良种技术实施力度,能对传统化改良方式不断创新,强调品种选育、种间杂交,具备完善的选育方案,建立核心群,明确选育方向与目标,根据牦牛的生物学特征(早熟性、后驱发育等)选留好种公牛与母牛,在冬季饲养管理中能具备独立的生存空间,利于牦牛健壮体格,各项特征更明显,也关系到配种成功率。在此基础上,加大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力度,能在整个养殖阶段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其次,是注重各类疾病的防治,保护牦牛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尤其是在冬季养殖过程中,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求养殖户必须具备较强的养殖能力与丰富的养殖经验,要对各阶段牦牛易出现的疾病及症状全面掌握,要及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其中,冬季牧场养殖发病率较高的是炭疽病,引发此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炭疽杆菌,其属于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各地方养殖中均易发生。其临床特点是患病牛身体温度较高、天然孔出血、死后尸体僵硬,并在皮下组织中出现大量血性侵染情况。

例如:某地区牦牛养殖出现问题,养殖户家的1头成年公牛突然死亡,病因不明,养殖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处理,准备自家食用,但处理阶段不小心割破手指,并没有在意,3d后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皮肤炭疽病,在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对此,引起当地政府及防疫部门重视,组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对此病进行大力防控,对病牛的死亡原因深度调查,同时发现牧场养殖中又有2头发病、1头死亡的情况,病牛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对此情况,也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分析,提出科学化的防治措施,对尸体焚烧后深埋,对牧场全面性消毒,主要使用的是消毒喷雾,立即对已经发病的2头牦牛隔离治疗,使用大量抗生素,注射3d后治愈。同时,还实施紧急预防注射措施,建立方防疫带,对周围800多头牦牛均进行紧急注射无毒病态芽胞疫苗,有效增强牦牛自身抵抗性,并抑制病菌传播,杜绝危害群众及动物生命健康。

通过此次事件的发生,引起各地区管理部门及养殖户的重视度,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重点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加大各类疾病防控力度,提前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防治,降低牦牛冬季饲养管理发病率及病死率,为养殖户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4 饲养管理

针对牧草资源不丰富且牧场条件欠佳的牧场,可以利用散牧的方式保证牦牛的采食量。冬季是牦牛放牧的关键时期,应该增强跟群放牧以及补饲管理。冬季的大风以及雨雪等极端天气中,温度骤降,体弱的牦牛必须停止放牧,改为棚圈补饲,确保牦牛群能够顺利过冬。为了能够提高冬季牦牛放牧养殖的效果,必须增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根据牧场内的际产草量、牦牛的觅食量以及各个年龄段牦牛生长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放牧策略,制定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方案。冬季必须保证各个养料的充足供给,要求草料必须富含蛋白质等营养元素。针对成年牦牛需要增加碳水化合物等农作物秸秆的充足供给。因为冬季是昼短夜长,因此需要增加夜晚的饲喂量,每日的饲草喂食量需要控制在13~15kg。冬天气温较高时,饮用水需要保持25℃左右的水温,添加适量的食盐,达到消炎杀菌功效。在冬季饲喂牦牛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饲料的合理配置,青稞秸秆可以搭配青干牧草与青稞等饲草,需要均匀的混合,增强牦牛的食欲,并且为牦牛提供充足的营养。此外,冬季牦牛必须增强放牧饲养,需要保证牛群中种公牛的数量与质量。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与牦牛养殖需求,做好选种、选配的科学规划,利用人工授精以及本交结合的方式来优化牛群结构。配准公牦牛的年龄需要保持在4.8岁左右,而母牦牛的配种年龄需要保持在3岁左右。期间需要及时的做好牦牛的去势操作,去势手术之后需要缓慢出牧,并且放牧过程中注意驱赶,同时针对老龄牦牛需要及时采取淘汰措施[3]。

5 放牧管理

冬季放牧过程中,早晨与傍晚不可以安排饮水以及放牧。出牧的时间应当尽可能的晚,归牧时间需要尽早。放牧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妊娠期母牦牛需要增强日常的养护,严禁在冰冷外滩进行牦牛放牧。冬季在放牧时,需要严格控制饮水,早晨不宜空腹饮水,避免牦牛出现肠道疾病等问题。其他季节需要及时的改善牦牛的体质,在冬季牦牛需要保持良好的膘情,做好全方位的御寒准备工作。其次,选择科学合理的放牧地,尽可能远离积雪牧地、高山地以及坡地等位置。在冬季放牧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及时的安排归牧。在牧草不均且质量偏低的牧场放牧时,需要运用散牧方式。尤其是大风雪天,出現剧烈降温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放牧,改为棚圈内补饲。与此同时,在冬季牦牛的放牧过程中,应该增强防兽害以及防冻害的管理力度。冬季狼害相对严重,夜晚牦牛放牧需要配备猎犬以及牧工,并且公牛以及阉牛需要在牛群的外围,如此能够控制狼害造成的损失。出现大风雪天等天气时,夜晚牧工必须驱赶牦牛起身活动3~4次,避免牦牛出现冻伤等问题[4]。

6 分群管理

牦牛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中,对各类营养元素以及生长环境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保证牦牛健康生长与正常发育,可以选择分群管理措施。针对泌乳阶段其的牦牛,需要保证优质牧场的合理放牧管理,增加每日饲料的投喂量,保证牦牛的健康生长,并且能够提高牦牛的产奶量。在饲养阶段中,饲料的投喂保证科学合理性,防止牦牛出现营养过剩问题,母牦牛过肥会影响其机体健康,并且增加饲料的成本。而青年牛群,需要每200头便划分为一个牛群,青年牦牛具备较强繁殖能力,因此需要分开饲养公牛以及母牛,避免牛群早配问题。而育肥期的牦牛,每个牛群内牦牛的数量需要保持在200头,如果牛群内牦牛数量不足,需要及时的补充公牛。由于牦牛在秋季的生长速度与增重速度较快,因此牦牛放牧需要选择较远牧场进行。此外,冬季牦牛养殖可以选择放牧与圈养相互结合的方式,保证牦牛的健康生长。因为牦牛早已适应了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而自然放牧的过程中,牦牛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牦牛圈舍温度必须保持0℃以上的平均水平,而环境温度保持8℃能够确保牦牛的健康生长,并且实现牦牛体重的增加。牦牛圈舍内的相对湿度需要保持在80%左右,圈舍需要及时的通风管理,避免长期密闭造成湿度过大问题,对牦牛的健康生长造成直接影响,有效的预防牦牛的感冒等疾病,做好圈舍的通风管理,保证卫生条件,避免细菌滋生。此外,针对规模化牦牛养殖而言,需要科学的设计圈舍,可以利用暖棚来养殖牦牛,圈舍可以设计成单列或选择双列的形式修建,保证养殖密度的合理性,确保牦牛养殖的综合效益。

7 政策实施

冬季饲养所面临的难题较大,饲养管理难度也有所加强,主要是考虑牦牛养殖的各项要求,要求各地方政府部门在此方面加大各项政策制度与实施力度,增强各领域对冬季牧场牦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遵循“因地制宜”的管理原则,强调饲养管理工作开展前,必须对当地饲养模式、牧场规模、饲料资源等内容全面掌握,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案,在统筹管控中保证良好的饲养条件,能最大化地满足牦牛饲养及管理要求。再加上畜牧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发挥职责作用的同时,保证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可在饲养管理阶段作用疾病防治工作,降低各类疾病发生率,保证牦牛群体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基础条件充足情况下可扩大牧场牦牛的养殖规模,地方政府在此方面为养殖户们提供大量优惠政策,减轻养殖户的经济压力,有更多财力加大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力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提高牧场牦牛饲养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在此方面创造良好的综合效益。

此外,还需畜牧管理部门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与作用,依据工作内容组建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借助多媒体、网络等对各项技术手段、新政策等全面性地宣传,一方面,可强化养殖户的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主动学习新的养殖模式及技术手段,在日常养殖管理中能自主处理常规问题,吸引更多养殖户重视及自主参与,有效扩大各地区牦牛养殖队伍规模;另一方面,是在各项政策宣传的过程中使管理队伍能融入基层,能真正为养殖户们解决日常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既能维护各自良好关系,又能为养殖户的经济水平提升带来积极影响,鼓励更多地区开展牦牛养殖工作,扩大牦牛养殖业的发展规模时,也能带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真正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保证每位养殖户都能对冬季牧场牦牛饲养管理要点与注意事项全面掌握,在此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8 结语

综上所述,牦牛饲养管理需要及时创新养殖模式与技术的创新,解决传统放牧管理模式的弊端与不足,及时优化牛群结构,制定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案,增强冬季放牧牦牛的饲养管理,放牧与圈养相互结合,做好及时的补饲,做好品种、疾病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保证牦牛的健康生长与正常发育,为牦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源,王杰,马向花.探讨青海牦牛现代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0(4):32,34.

[2] 李生辉.冬季放牧牦牛饲养管理技术[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0(9):194-195.

[3] 泽仁拉么.关于高原牦牛饲养管理技术探究[J].现代畜牧科技,2019,38(2):34-35.

[4] 贺洪明,马进寿.“大通牦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6):96-97.

猜你喜欢

冬季饲养管理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简述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