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理论逻辑、现实制约与对策措施

2022-05-19孙泽南庄晋财

人文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循环

孙泽南 庄晋财

关键词乡村创业 农民创业 “双循环” 国内大循环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这里,国内大循环的实现是重要前提。①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党和政府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驱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但学术界对此尚研究不足。②理论上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产业的繁荣源于活跃的创业活动,因此,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背景之下,促进城乡经济循环,就需要首先提升乡村地区的创业活跃度。近年来,学者们在“农村创业”“农民创业”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创业”的概念,强调“以农民为主体、农业为基础、乡村为空间、创新创业为手段”的乡村创业活动是贯彻“两山理论”,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力量;③中央各部委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理论和实践表明,鼓励乡村创业,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④也有利于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从而形成多元溢出效应。① 那么,鼓励乡村创业是否能够真正成为撬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已有学者认识到完善营商环境以鼓励创业活动,是驱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手段,②有学者甚至将鼓励乡村创业作为双循环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③ 但是,对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内在逻辑尚未明晰,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一、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理论逻辑

1.国内大循环形成的理论阐释

学界普遍认为,国内大循环就是以内需为导向,依靠国内循环实现我国经济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④ 而所谓国内循环(domesticcirculation),则是指产业链各个环节所需的要素和产品的供需都通过国内生产主体的互动来实现的产业链循环模式。⑤ 这一内涵界定虽然明晰了国内大循环的空间定位,却未对国内大循环得以生成的内在逻辑加以明确说明。那么,国内大循环得以生成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理论认为,产业资本循环从货币资本开始,最终回到货币资本实现增殖,推动社会经济增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从货币资本形态(G)转化为生产资本形态(G—W

马克思描述的是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增殖过程,意在说明产业资本是如何持续增殖的,对循环过程中的市场条件并没有做过多的阐述。从理论上说,产业资本循环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需要购买的生产要素能够买得到,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能卖得出去,这样循环才不至于中断。马克思指出:“资本作为整体是同时地、在空间上并列地处在它的各个不同阶段上。但是,每一个部分都不断地依次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由一种职能形式过渡到另一种职能形式,从而依次在一切阶段和一切职能形式中执行职能。”⑦也就是说,经济循环需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在时间上有继起性。从我国的现实来看,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利用国内的生产资料组织生产,将生产出来的商品经过国际贸易向国际市场销售,这一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持续数十年的时间,得益于国内要素市场供给和国际市场需求的相对稳定,否则将难以为继。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置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⑧

因此可见,当前由于国际市场外需下降,引起国际外循环受阻,传统的外向型企业生产的大量商品(W′),将难以通过国际贸易顺利转化回到货币资本状态(G′),产业资本循环就被迫减缓。为了走出这一严峻局面,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这就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商品交易的规模,以促进W′—G′的顺利转化,确保经济增长所需的产业资本循环不中断,以助推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图1)。

2.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整体逻辑

(1)区域均衡:国内大循环形成的前提

如上所述,国内大循环战略的实现,需要扩大国内区域间的贸易规模,因此,像我国这样的工业大国,内需的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① 通过做大国内需求,做强国内区域间贸易,是新发展格局下的当务之急。但在现实中,我国区域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并不紧密,2017年我国跨区域贸易总量仅为全国贸易总量的16.2%,且区域间贸易增速明显慢于区域内贸易增速。② 從国际贸易的经验看,经济体之间经济总量的均衡是贸易效率提升的关键。③ 我国区域间贸易效率低下,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0万元,而中西部地区则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0%左右。在区域经济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产业资本循环所要求的各种形式资本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必然被局限在相对狭小的区域范围内,从而严重阻碍国内经济循环的规模扩张。

(2)乡村产业兴旺:国内大循环形成的保障

显然,国内大循环的形成,有赖于我国区域间经济总量的相对平衡。但是,在城乡二元经济格局下,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城乡发展失衡造成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之间人均GDP的标准差为3.27,极差约为16.51万元,④而聚集到这些区域的涉农区县,人均GDP标准差就上涨到了4.02,极差更是高达20.5万元。⑤ 这说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农村发展的差距上。究其原因,大部分中西部农村地区,仍然像传统理论所说,仅仅是城市产品的市场和要素供给者,自身的产业结构单一,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西部随着农村地区的资源持续外流,无法扩大经济总量,从而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循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因此,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做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体量,对助推区域均衡发展,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3)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

产业是企业的聚集,所以乡村产业振兴有赖于乡村创业的繁荣。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创业活跃度较高的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创业活跃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① 因此,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乡村创业活跃度,也就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需要指出的是,乡村创业的繁荣,一方面要增强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利用属地特色乡土资源,创建新企业或新组织,实现农村资源向资产的转化,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以农业为基础的新业态衍生。庄晋财等通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创业活动所经历曲折演化过程发现,传统的“离农”或者“离村”的农民创业,要么造成乡村环境污染,要么造成乡村产业停滞,不能有效兼顾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持续提升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乡村创业应该以农民为主体创建新组织、以农业为基础衍生新业态、以乡村为空间利用新资源,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②

综上所述,按照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理论,经济循环需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具有“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因此,这些不同的资本形态在多大的空间范围内满足并存的条件,直接决定着经济循环的规模。中国目前的区域城乡差别导致的区域经济总量失衡,严重影响到全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循环规模。有鉴于此,通过乡村创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经济总量提升,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扩大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贸易规模,是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实现的有效路径。

3.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微观机理

(1)乡村创业的经济增长效应

①乡村要素聚集效应。在城乡二元格局下,乡村各种要素资源为了获取相对较高的报酬率,总是从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从而使乡村逐步丧失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空间,不断走向凋敝。③ 如果以乡村为空间的创业活动能够活跃起来,重新在乡村地区聚集要素,将有利于改变这种局面。按照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乡村创业企业创造的产品在完成商品资本循环(P…W′—G′—W

②乡村就业拉动效应。与其他资源要素一样,农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原本也是不断流向城市的。但是,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影响,曾一度有3000多万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④ 如果这些返乡农民工回到农村因找不到工作而失业,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本浪费,而且会因严重的失业问题导致社会安全隐患。而如果乡村创业充分,这些返乡农民工就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难得的人力资本要素,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极大提高农村消费需求和结构水平,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循环。显然,城乡之间经济循环,能够有效拉动农村就业,因为按照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处于不同阶段的资本需要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因此,乡村创业繁荣,不仅能确保不同阶段资本相衔接,使生产过程不至于中断,而且也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生产循环,才强化了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值得一提的是,乡村创业大多是以农业为基础衍生新产业、新业态,契合了那些与农村有天然联系的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需求,从而可有效实现农村地区的充分就业。例如,笔者调研发现,江苏沭阳通过利用当地资源,繁荣乡村创业,发展花卉产业,直接带动农民就业人数达20多万人,使这个苏北农业大县的许多乡镇,成为人口流入目的地。

③乡村产业强化效应。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创业活动聚集于乡村,最终需要培植出优势产业才能助推农村经济规模的扩张,在这一点上,乡村创业也有其独特的功能。受乡土社会的影响,农民作为乡村创业主体,其社会网络具有“强关系”特征,某一乡村创业者的成功经验,能够通过其社会网络形成强烈示范效应,使创业活动得到扩散,并形成良性的“复制—自我繁殖”再生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区域内企业的总体数量。① 伴随着区域内新创企业的增加,相关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将会日益完善,进而生成乡村产业集群。② 按照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W

(2)乡村创业的社会溢出效应

①乡村公共品供给补充效应。乡村创业者兼具农民和创业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在乡土文化的影响下,他们愿意通过供给农村公共品的方式为属地发展做贡献;③另一方面,充足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不仅是乡村创业成功的关键,也是乡村吸引人才的条件。因此,农村公共品供给与乡村创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耦合关系。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创业者的捐赠已经成为村庄公共品供给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补充形式。④ 随着乡村创业的产业集聚功能持续强化,其补充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应也将进一步放大,从而使农村创业环境得以优化,吸引各类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②鄉村社会保障强化效应。伴随着乡村创业就业拉动效应的持续发挥,维持新创企业的员工队伍稳定成为乡村创业成长必须面对的问题。完善的社会保障是稳定企业员工队伍的关键所在,实践中,为了扭转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城的局面,让本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新创企业中来,许多地区的乡村创业者通过向农户提供养老保障,一方面让农民留下来,另一方面获取创业所需的土地经营权,起到解决创业所需的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双重作用。⑤ 也有一些乡村创业以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在整合创业资源发展生产的同时,通过建设幼儿园、养老公寓、中医院等社会保障设施,向社员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以此吸引了更多的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从而推动创业成长。⑥ “土地换社保”的乡村创业要素整合模式,既提升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又能促进乡村创业企业的发展,同样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乡村土地资源实现规模经营,城市生产要素逆向流入乡村。

③乡村人力资本累积效应。农村人力资本缺失是其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创业一方面通过创业者的“干中学”积累自身的人力资本,同时通过个人社会网络扩散功能,将其创业经验传递给更多的潜在创业者,进而促进农村地区乡村创业能力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乡村创业活动通过吸引城市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带动城市资本、技术、商业模式等要素流入乡村,不仅直接提升乡村人力资本水平,而且还能极大改善乡村地区人力资本的培育环境。

(3)乡村创业与国内大循环的耦合

综上所述,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以乡村为空间的乡村创业,一方面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减少乡村生产要素净流出,甚至吸引城市要素流入,拓展乡村就业空间,促进乡村产业聚集,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地区的经济总量;另一方面,乡村创业能够发挥供给农村公共物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累积农村人力资本等社会效应,改善乡村发展条件,助推城乡产业循环加速和规模扩张,为国内大循环的实现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加速与规模扩张,可有效打破城乡要素市场分割,推进城乡要素互动,激发城乡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产业资本循环所需要的条件,不再因为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而局限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由此形成城乡经济可持续的良性循环。① 这就是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一般机理(如图2所示)。

二、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现实基础

如前所述,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十分强调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换言之,产业资本循环在多大空间范围内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直接决定着产业资本循环的规模与速度。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导致的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使国内产业资本循环所需要的条件只在局部区域范围内能够得满足,因而循环也仅仅在局部区域范围内表现活跃。城乡之间、东西部区域之间的商品贸易总量不足和规模偏小就成为国内大循环形成的障碍。要改变这种现状,让产业资本循环能够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得以实现,关键在于缩小区域差距,尤其是缩小城乡差距。在这个过程中,乡村创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鼓励乡村创业也就成为一个关键的策略。经过几年时间的强有力推动,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现实基础越来越坚实。

1.乡村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21世纪初期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导致我国国际经济大循环受到冲击,大量进城农民工失业。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乡村创业由此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关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央政府對乡村创业的支持力度显著加大,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为乡村创业减负,提出“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和企业负担”;2016年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国家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创业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先后提出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乡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并鼓励地方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持续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着力解决乡村创业中的用地、信贷等实际问题。

显然,中央政府鼓励支持的新一轮乡村创业,不再重复走20世纪80年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而是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绿色生态乡村新业态。因此,通过乡村创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成为乡村创业的产业发展方向。比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

2.乡村创业的质量与水平逐步提升

首先,乡村创业活动日益活跃。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返乡创业人员已经达到1010万人,在乡创业创新人员已经超过3150万人,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中60%以上具有创新因素,85%以上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型,运用了“互联网+”等创新商业模式的达到55%。① 《2016年中国三农创富报告》显示,2016年12月,全国涉农企业数量累计达到276.99万户,比2010年增长3.43倍,涉农企业注册资本累计达到87103.24亿元,比2010年增长3.11倍。② 就细分行业而言,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数量已经由2012年的28万个,迅速增长到2016年底的41万个。③ 2020年6月,全国家庭农场总量已超过100万家,比2013年增长了6倍多。④

其次,乡村新创企业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乡村创业者相对于普通农户在获取新技术信息上具有优势,更易于接触到先进的农业技术,而且,出于利益的考虑,乡村新创企业也更愿意采纳绿色创新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差异化。① 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的乡村创业组织形式,通过整合小农力量,促进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②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中心的家庭农场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农场主中采用新技术的比例接近80%。③

最后,乡村创业不断促进新业态衍生。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围绕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衍生出的农资生产、农机服务、农技推广、农产品物流,甚至农村环保等相关业态日益丰富,为乡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农村电商成为农民创业的新渠道,④截至2021年,农村网民规模达3.09亿人,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158.9亿元,已占到农产品零售总额的10%,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12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3.7万个,淘宝村达到7023个,县域网络店铺数量达到1300万家以上,总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⑤

3.乡村创业的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首先,乡村创业者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返乡农民工是乡村创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整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创业群体的素质。据统计,2020年农民工群体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2%,外出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6.5%,均比2011年有显著提高。⑥ 随着农民工整体学历水平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选择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的趋势,甚至出现从事智慧农业、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领域的农民工创业活动。

其次,乡村创业营商环境全面改善。一方面,农村地区各项现代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比如,现在的农村地区不仅水、电、路、网通达,农村物流网点覆盖率也大幅提高,快递进村基本覆盖全国大多数乡镇。在政务环境上,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基层地方政府对各类项目的审批流程逐步优化、精简,权力寻租问题大大降低。营商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乡村创业氛围的形成,乡村创业活跃度日益提高。2020年,我国乡村创业的新增注册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比上涨21%。⑦

最后,乡村创业的业态逐渐丰富。乡村创业不仅涉及农业领域,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正在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以休闲农业为例,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2亿人次,比2015年上涨近1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近一倍,⑧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领域的创业活动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源泉。

三、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现实制约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冠疫情和国际市场变幻的风险叠加下,中国经济的国际大循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乡村创业蔚然成风,应努力使其成为驱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这是因为,乡村创业越活跃,就会有越多生产要素,突破空间限制卷入到创业活动当中,而创业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也需要突破空间的局限,进入到更大的市场范围之内,从而形成国内经济大循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不过,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下去,正如马克思所说,需要“一方面,生产资本的形成要素必须来自商品市场,并且不断从这个市场得到更新,作为商品买进来;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产品则作为商品从劳动过程产生出来,并且必须不断作为商品重新卖出去”。① 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消除,城乡之间产品市场相对来说差别较小,但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差别很大,使乡村创业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实现受到嚴重的要素制约。

1.土地要素的约束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中国农村地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育尚不充分,依靠市场配置农村土地要素还受到诸多约束。② 一方面,据统计,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用地面积达3000万亩左右,低效用地达9000万亩以上;③另一方面,乡村创业往往因难以获取土地指标无法实现规模扩张。在中国,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性质不同,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尚不能完全进行入市交易,④在许多情况下,城市建设所需的土地可以通过征收农村土地来获得,但农村创业所需的建设用地却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目前,即便许多地区推行农村宅基地改革,甚至通过“合村并居”的方法,让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以“增减挂钩”的方式获取建设用地指标,但这些指标在城市偏向的政策支持下,大多数被用于城市发展,很难惠及以乡村为空间的创业活动,土地要素的约束成为当前乡村创业最为刚性的约束之一。

2.资本要素的约束

尽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得到极大的改善,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和农村贷款余额,分别从2010年的11.77万亿元和9.8万亿元上涨到2020年的38.95万亿元和32.27万亿元,但农村金融资源稀缺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占比下降接近10个百分点,到2020年农业贷款仅占比1096%。乡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同样稀缺,调查数据显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有78.3%认为存在资金短缺问题,41.2%认为资金短缺是其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⑤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的授信取向偏差,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存在错配。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贷款对象的不动产、职业和工资水平是决定其对外授信的主要依据,但在农村地区,那部分工资水平较高、工作稳定、财产丰裕进而能够获得银行授信的群体,却不是乡村创业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与乡村创业者相关的许多资源,由于体制原因只能在村庄范围内交易,失去成为有效抵押物的资格,使得乡村创业者无法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融资难成为繁荣乡村创业活动的又一个制约因素。

3.劳动力成本的约束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受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别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要素是由城市劳动力市场来定价的,这就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地区的空心化、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从乡村流向城市的人口为2.49亿人,这些流动人口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只剩下老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高达23.81%,高出城市7.99个百分点。然而,乡村以农业为基础衍生的新业态,如家庭农场、乡村旅游、农产品初级加工、农村物流等,大多是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这就形成乡村创业的劳动力需求的严重制约。笔者调研发现,大多数家庭农场的雇员都是农村老人,很少见到年轻人在农村从事农业,这就增加了乡村创业的用工风险和成本。

4.技术创新的约束

如前所述,乡村创业主体是农民,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城市人才下乡目前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的障碍,因此乡村创业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取产品竞争优势以得到垄断租金。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乡村创业者都选择“跟随型创业”和“模仿型创新”,导致产品同构,市场低价竞争。以乡村旅游业为例,农家乐、天然采摘、儿童乐园等项目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遍地开花,千村一面,开发手段和形式都很单一。没有创新的同质化,必然引发无序的商业价格竞争,最终让乡村新创企业无法获取长期稳定的超额利润,甚至维持正常利润都很艰难,形成乡村创业繁荣的巨大障碍。、

四、乡村创业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对策措施

正如马克思所说,产业资本循环是以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不断演进的,他在论及生产资本循环时指出:“按更大的规模,以更大的价值被再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本,并且又作為已经增大的生产资本,开始它的第二次循环,或者说,更新它的第一次循环”。① 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创业越活跃,农村经济规模扩张就越迅速。目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乡村创业,正在改变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不足的现状,通过缩小城乡差距进而缩小区域差距。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一改原先由西向东、由乡入城的单一流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乡村新业态的衍生创造新产品,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乡村建设的推动下,大量新产品从乡村流向城市,促使了国内经济大循环速度加快,规模增大。从产业资本循环理论来看,乡村创业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驱动器是符合其理论逻辑的。但是,国内大循环的形成,要求产业资本突破区域边界,在更大的区域空间中维持“空间并存与时间继起”的循环条件,就需要消除区域间的一些体制障碍,尤其是建立区域间统一的要素市场才有可能。区域之间的要素越是可以没有障碍地进入产业资本循环当中,产业资本就越能够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循环起来,对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就越有利。因此,乡村创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城乡要素市场的统一进程。有鉴于此,我们认为,除了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外,还需要在生产要素体制机制改革上采取必要的措施。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解乡村创业的用地瓶颈

(1)推进农村土地权能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在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的基础上,依法规范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交易向本土乡村创业倾斜的体制机制,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兴办相关企业。(2)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缓解乡村创业的土地需求。(3)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向乡镇倾斜的改革,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在镇域内统筹,采用“共建产业园区”的模式,将乡镇重点产业园建设用地纳入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使用范畴,保障乡村创业的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为镇域乡村创业发展提供建设用地指标。(4)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按照规划要求和用地指标,改造建设民俗民宿、创意办公、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养老等农业农村体验活动场所,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2.强化财政金融支农导向以缓解乡村创业的资金约束

(1)发挥财政的产业引领作用。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利用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工具引导更多的财政资源流向特色农产品种植以及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康养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的乡村创业活动。(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围绕“一镇一业、一乡一品”和农业绿色产业开发特色化信贷产品,因地制宜出台区域性金融产品或服务方案,支持催生乡村产业的乡村创业活动。(3)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乡村信用环境建设,改革村镇银行培育发展模式,创新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金融产品提供机制。同时整合各级基金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培育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提高乡村创业的层次水平。(4)促进工商资本的有序入乡。确定工商资本入乡投资领域,引导工商资本投入规模化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乡村创业活动。

3.搭建乡土人才平台以破解乡村创业的人才技术短板

(1)构建乡村人才“金字塔”,即以外部引入的高端专业人才为塔顶,以乡村干部和能人为塔身,以乡村农民为塔基的乡村人才体系。通过外部高端人才把知识导入乡村,通过乡村干部和能人的翻译转换,传递给村民,实现对乡村农民赋能,并最终经过农民创业者之手将这些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乡村创业当中,推动乡村走向振兴。(2)加强乡村人才的组织保障。一方面,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顶层设计指导、推动多部门联动协作,从人事管理、职称评聘、科技项目全方位制定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供给侧的乡村人才和需求侧的服务需求这两类信息资源的汇聚和对接机制。建立人才库和需求库,助力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既要摸清人才“家底”,可按农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创业创新人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电子商务人才这“五类人才”分门别类建立人才资源动态信息库,为精准引才提供“导航”;也要建立调查研究机制,加强对各地乡村调研和摸底,收集人才、技术需求,建立动态需求信息库,按照需求导向、专业对口、精准对接、靶向合作的人才对接模式,提高人才对接效率及效果,精准助力乡村创业。(3)建立多形式的引才制度。如建立乡贤返乡制度、专家顾问制度、建立产学研合作制度等,引入专业人才指导乡村创业活动,提升乡村创业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双循环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主动融入“双循环” 齐心唱好“双城记”全力打造“天府成都·品位锦江”
以双循环格局促产业链供应链升级
朱民:推动“双循环”互动发展,最根本的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循环”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依托工会优势,践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脱硫改造方案研究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双循环”实训模式研究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