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组-评”学习共同体模式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实践

2022-05-19陈绮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0期
关键词:小数共同体成员

陈绮桦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处理好40分钟的课堂,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里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本人开展了以“创-组-评”学习共同体模式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创——创立理念

在未成立共同体之初,朋伴式的合作模式也在班级里面实施开展。调整座位的時候,都会有针对地将成绩优秀和乐于助人的学生与中下学生进行搭配。而我也会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互助学习。告知他们,你帮助他学习和进步,你也一起成长和收获快乐。班级的互助互帮氛围浓厚。但是单凭一己之力助力成绩,这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有一些压力。毕竟,他们也是时间有限,他们开始渴望有人能帮忙分工,减轻压力。他们开始互相前后寻求助力,大家分配时间,开展互助模式。

看到学生有这个共同体的初步意识,我从五年级开始在任教的班级中探索开展共同体学习模式。让学生理解,他们在一个集体里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都是这个集体的共同拥有者。与学生相处中,我会无意识地熏陶学生集体的观念,告知学生,你们身处的这个班级,是一个共同体,你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面对困难,一同分享集体荣誉。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产生了他们是一种共同体的理念。心思所想,行之所至,学生共同体思想的创立顺利完成。

二、组——组建团队

学生有了想法与目标,促使共同体尽快成立。这时候,我在任教的班级里以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分类,分成地高、中、低三个类别的学生,配比可以是1:2:1、1:2:2,2:1:1或者2:2,人数控制在6人以内。人数如果太少,学生可以交流接触的类容就少,但是如果人数超过了6人,交流的时间变长,人数多,成员之间也难以顾及与平衡成员之间的帮助与提高。然后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在组建的共同体中推选出共同体的Leader。

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具有知识整理能力,他们善于把数学知识性关联一起,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进行学习。另外,他们善于总结学习的经验,也有他们自己对知识的个人理解。所以,在Leader推荐方面,我看到这批学生都被成员推选为共同体的Leader。成员们都认可他们作为共同体的领军人,可以保证共同体成长的步伐。

共同体创立了,我会让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订立自己的共同体名称,他们共同的目标,分工是怎样的,奖惩方案是什么,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回顾我尝试过的小组合作模式,只是普通地把他们组建在一起,没有目标没有想法,小组就如在大海行舟,没有罗盘,没有目的地。互助效果大打折扣,而且组员之间很快失去了行动力。

组建完成后,我要求Leader根据共同体的特质,制定自己的互助模式。制定模式之前互助模式中要有明确的互助办法,例如Leader负责成员C的口算,还有负责成员D的解决问题。成员B(中等层次学生)负责成员C的四则混合运算,明确分工,取长补短,让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特长的机会,共同成长进步的效果明显。通过这样的有序分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我肯定。通过取长补短的形式,提高中等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这一部分的学生,通过共同体学习,效果会更明显,更突出。

三、评——评价有度

共同体成立和组建完成之后,就开始和同学们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学生是主体,既然让他们成立共同体,就应该遵循他们的意愿和想法,让他们自己设定奖惩方案,每个小组都可以有自己的自主权,规则属于每一个共同体的。

共同体内部完成他们的评价方案的同时,我也制定出评价每一个共同体的机制。毕竟老师还是学生的引导者,我的角色是要带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例如每两个星期开展一次小组的工作分享,让共同体之间有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他们会分享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要告诉大家自己那些地方做得不足。毕竟每个共同体遇见的问题都不是唯一的,五花百门,千奇百怪的问题都会出现。他们会困惑于某位同学的小数计算能力怎么都不能提高,哪怕每天练习10题,效果都不理想。在交流活动中,有的小组提出:从整数计算练习,每天练习8题整数乘除法,然后加上2题小数计算。练习3天之后,第四天改为6题整数乘除法,4题小数乘除法。层层递进,逐步增量,达到巩固的效果。

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提出问题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而且互助的氛围也越来越浓烈,特别是看到同伴能够在学习中有进步,成绩有提高,他们是出自心里深处发出赞赏。

四、效果初显

在实施共同体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在进步,成绩也在进步。共同体学习圈里面,增强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讨论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的EQ与自信也提升了不少。

A是一名成绩中下的学生,每次上课,她都是那么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可是思绪都会神游在课堂的周围,老师说的东西,似懂非懂,成绩总是在二三十分左右。在五年级开始实施的共同体学习中,她被成员看为国宝,只要有问题,不懂的都会围着她转圈圈,带着她教着她解决问题,例如乘除法的计算,成员们会从整数乘除法开始给她练习,当她有足够的信心时,就让她成顺势学习小数乘除法,虽然除法的计算还是不尽如意,可是小数乘法的计算,她还是掌握了。期末考试中,虽然她还是在待达标的等级,可是她也从二十多分上升到了五十多分。

B是一名转学过来的孩子,比较内向,少说话。经过沟通,家长因为二胎问题,没能及时照顾,所以成绩在四年级开始飞流直下三千尺。家长着急,孩子也无奈。和他沟通中,感觉到家长的关注度不够让他失落。那么我就联系leader,让他与成员们一起给予朋友的关怀,让他感受到学校这个家庭里大家都是很在乎他的,希望他也一起进步。在上课时候,我会看到成员们对他的“呵护备至”,对于他不懂的题目,都会及时引导,分享自己的想法与计算办法,然后进行练习巩固。我发现,在共同体的影响下,他开朗起来了,期末的考试中,他的成绩稳住在达标里,这让大家都觉得欣喜。

经过五年级的磨合一年,我发现,实验班的成绩与普通班的成绩是基本持平的,后来在六年级开始,就高出5分左右平均分。而且80分以上水平的学生,两班对比相差10人。

虽然任教的学科成绩还是不如理想,但是我看到了共同体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明显的进步。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狠抓40分钟,高效完成学习目标,在“双减”背景下使用共同体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幸福感,达到提升学习效率效果的良好作用。

(责任编辑:邓羽婷)

猜你喜欢

小数共同体成员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两只挂钟
失踪的小数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