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规范化提升工程运行绩效影响机理研究

2022-05-18杨高升宋瑞洋

工程管理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规范化工程项目

杨高升,宋瑞洋,程 欣

(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E-mail:2430369220@qq.com)

近年来得益于技术水平提升及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许多工程的运行绩效虽有所提升,但与之配套的运行管理标准体系及组织管理模式等“软实力”提升缓慢,制约了运行绩效的进一步提升。由于缺乏完善的运行管理标准体系及合适的组织管理模式,许多运行工程组织欠缺“执行力”,导致工程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因此,提升运行工程组织“执行力”,提高工程运行绩效已经成为工程运行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规范化的思想逐渐从制造业延伸到其他领域,并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以期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企业管理领域,姜红等[1]从知识传播视角出发,指出规范化能够促进信息交流、避免重复工作,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在科研管理领域,Lee等[2]研究了通信行业管理规范化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管理规范化能够促进技术发展,增强技术多样性、开放性及集中度。在工程建设管理领域,王孟钧等[3]提出在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中实施规范化管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对重大工程规范化管理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然而,已有研究较少涉及工程运行阶段管理规范化对绩效的影响,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工程运行绩效受到组织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因素的影响,而提升这些因素的规范化水平就是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另外,管理规范化影响工程运行绩效的“黑箱”尚未打开,大多数学者只探讨了管理规范化对绩效提升的直接作用,管理规范化提升工程运行绩效的传导路径需要进一步探索。一是组织成员作为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绩效会影响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4],而管理规范化能保障组织员工高效完成任务;二是由于大多数运行工程具有显著的公共性与共治性特点,涉及政府、企业与公众等利益相关方,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对于保障工程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5],而管理规范化形成的统一章程有助于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从而提升合作满意度;三是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能力是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管理规范化则能够将组织以往拥有的知识应用到管理实践中[6]。

因此,本文通过引入个人任务绩效、合作满意度和知识能力3个中介变量,探讨管理规范化影响工程项目运行绩效的基本路径,厘清其作用机理,以期为实施管理规范化与提升工程项目运行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1 研究假设

(1)运行管理规范化对工程项目运行绩效的影响。项目治理理论认为项目由若干子系统组成,要使项目运行效率最大化,需要确保组织架构合理、权利职责清晰、信息沟通及时及合作机制完备。谢永建[7]指出管理规范化能够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将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具体化、定量化,进而形成统一、规范和稳定的管理体系。周旭东等[8]指出建立安全管理清单、强调科学管理方法及规范绩效评价形式是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综上,本文将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分为组织、制度、流程、安全、方法、领导、信息、合作模式及绩效评价9个维度。由于工程运行阶段存在大量重复性劳动工作,因此对流程、制度等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优化工程运行资源配置,从而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效率和运行质量。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实践证明,管理规范化的实施应用有力地提升了工程运行绩效。郭苏荣[9]在研究工程招标规范化管理时指出,管理规范化能够降低招投标过程中产生的管理成本并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运行管理规范化能够正向促进工程项目运行绩效提升。

(2)运行管理规范化对工程项目运行个人任务绩效的影响。精益管理理论指出,对组织任务实施精益管理有助于组织成员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带来组织运行成本的降低及组织任务绩效的提升。管理规范化的实施,能够规范管理架构、改善管理方法并提升管理水平,从而影响到工程项目任务的开展和完成情况。而且强化组织管理规范化建设有助于改善组织管理中的多头领导及管理效率低下问题,从而能保障组织员工任务的高效完成,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任务完成度,从而提升工程运行任务绩效[10]。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运行管理规范化能够正向促进工程项目运行个人任务绩效提升。

(3)运行管理规范化对工程项目运行合作满意度的影响。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具有动态性与复杂性等特点,这决定了运行管理活动需要多方参与协助,不同参与方的跨组织行为构建了错综复杂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各利益相关者出于利己主义,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忽视他人利益而采取投机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在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管理不规范现象从而影响合作的继续开展。因此,为有效应对环境动态性与复杂性的挑战,各利益相关方之间需要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对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组织架构、管理方法与流程等进行持续完善并形成统一章程,有效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各参与方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从而弱化了参与方之间的约束关系或激励效应,影响合作开展并降低绩效。朱树婷等[11]指出建立与实施企业间的规范和惯例匹配机制能够显著提升匹配企业间的合作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运行管理规范化能够正向促进工程项目运行合作满意度提升。

(4)运行管理规范化对工程项目运行知识能力的影响。知识基础理论认为,获得、利用与创造有价值的知识是提升组织绩效的关键,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将以往管理过程中累积的大量经验知识技能等转化成文本形式展示出来,并将其再次应用到管理实践中。一方面能够减少工程项目完成后人员流动所带来的知识损失;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项目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从而提升项目运行任务完成效率。Park等[12]研究发现,规范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知识竞争活动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运行管理规范化能够正向促进工程项目运行知识能力提升。

(5)个人任务绩效对工程项目运行绩效的影响。人本理论指出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中的关键要素,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依赖于成员的作用,个人工作任务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工程项目运行整体绩效。曲莉等[4]在研究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时指出员工个人任务绩效的高效完成是实现工作绩效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工程项目运行个人任务绩效能够正向促进工程项目运行绩效提升。

(6)合作满意度对工程项目运行绩效的影响。工程项目成功运行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合作。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提高个人与组织的工作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情境下的管理成本,从而提升合作绩效。合作满意度是衡量工程项目运行合作绩效的指标,包括参与方之间合作关系的满意度及组织运行目标(如安全、费用、质量等)实现程度两方面。而组织目标的实现也是工程项目运行绩效度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凤亚红等[13]指出PPP项目运行成功与企业合作信用之间正相关,即合作企业的信用度越高,参与方合作满意度就越高,项目运行目标实现度越高。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工程项目运行合作绩效能够正向促进工程项目运行绩效提升。

(7)知识能力对工程项目运行绩效的影响。知识、技能等能力的提升是保证工程项目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因素。组织成员在完成不同工作任务时会掌握不同的知识技能,管理规范化能够将成员掌握的知识技能固化形成组织的“技能库”。而知识、技能等能力的累积,能减少重复工作消耗的时间,有效降低组织治理成本并提高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和完成量,从而对项目运行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樊启祥等[14]结合大型梯级水电项目开发实践,证实了知识能力能够对项目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7:工程项目知识能力绩效能够正向促进工程项目运行绩效提升。

综上所述,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示意图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文在进行问卷发放时选取了分布在江苏、上海等地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企业,发放对象主要为工程领域负责运行管理的人员。问卷发放方式包括:网络问卷、实地走访及电子邮件等。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问卷320套,剔除作答过于规律及缺答漏答的问卷,最终获取有效问卷296份,有效回收率为82.2%。样本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数据分布情况

2.2 变量测量

为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本文中有关变量的测量都采用现有研究中的成熟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评分法。从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具体量表来源及信度检验如表2所示。

表2 量表来源及信度检验

工程运行绩效主要是指与工程项目运行目标结果相关的因素的完成情况,因此测量指标选择影响工程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关键目标因素,包括质量目标、费用目标以及安全目标3个题项。本文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871。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明确问卷的区分效度,本文采用AMOS22.0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以0.7为KMO的临界值,软件运行结果显示问卷中涉及的变量量表的KMO值除B1(测量项为两项的变量效度都为0.5)外其余都大于0.7,且整体问卷的KMO值为0.933,Bartlett球体检验值Sig<0.01,适宜做因子分析。同时进行了模型拟合度检验,由于包含变量较多,仅展示了全因子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全因子模型的各项指标都达标准,说明模型包含的变量是不同的因素,无需进行模型修正就可以直接进行路径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

表3 变量区分效度结果表

3.2 路径参数估计

本文涉及的各个变量间路径参数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管理规范化与工程运行绩效正相关(r=0.615,p<0.001),假设H1得到验证。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的9个关键因素中除领导管理规范化外,其余8个对任务绩效和合作绩效都显著正相关;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的9个关键因素中,除信息管理规范化、绩效评价管理规范化和安全管理规范化,其余6个对能力绩效都显著正相关,假设H2—H4得到部分验证。个人任务绩效与工程运行绩效(r=0.345,p<0.001)显著正相关,假设H5得到验证。合作满意度与工程运行绩效正相关(r=0.369,p<0.001),假设H6得到验证。知识能力与工程运行绩效正相关(r=0.393,p<0.001),假设H7得到验证。因此,本文假设得到初步验证。

表4 变量的路径参数估计

3.3 中介效应检验

(1)个人任务绩效中介作用。本文在验证管理规范化与运行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时,采用了层次回归分析法。结果表明,在加入个人任务绩效变量后,管理规范化影响个人任务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是0.781(p<0.05),在引入管理规范化后能够为组织成员提供明确的规章流程及科学方法,从而提升个人任务绩效;个人任务绩效影响工程运行绩效的路径系数是0.12(p<0.05),个人任务的高效完成也显著提升了工程运行绩效。且管理规范化影响工程运行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变化为0.543(p<0.05),这一结果表明个人任务绩效在管理规范化与工程项目运行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2)合作满意度中介作用。在加入合作满意度变量后,管理规范化影响合作满意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是0.886(p<0.05),引入管理规范化后不仅能够规范组织内部成员行为,也能够有效协调组织间的合作交流,从而显著提升合作满意度;合作满意度影响工程运行绩效的路径系数是0.107(p<0.05),合作满意度的提升表明各参与方之间能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既能降低信息闭塞带来的交易成本,又能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实现工程运行绩效的提升;且管理规范化影响工程运行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变化为0.561(p<0.05),这一结果表明合作满意度在管理规范化与工程项目运行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3)知识能力中介作用。在加入知识能力变量后,管理规范化影响知识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是0.789(p<0.05),在引入管理规范化后能够将组织积累的知识表达成易于组织成员遵守和应用的“显性”知识,有利于组织成员学习与利用,从而显著提升知识能力;知识能力影响工程运行绩效的路径系数是0.118(p<0.05),知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组织成员整体工作熟练度,有效解决工作难题,从而显著提升工程运行绩效;且管理规范化影响工程运行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变化为0.541(p<0.05),这一结果表明知识能力在管理规范化与工程项目运行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4 结果讨论与建议

4.1 结果讨论

(1)管理规范化对提升工程运行绩效具有指导作用。在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统一规范建设实施管理工作内容能够提高工程项目运行绩效。开展管理规范化一方面能够减少工程项目人员实施重复性工作所需的时间及耗费的资源等,从而降低工程项目运行成本;另一方面,统一实施的规章制度对运行期各项工作内容的管理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了项目人员工作熟练度以及工作效率。

(2)管理规范化是提升个人任务绩效的有效路径。管理规范化中除领导管理规范化外其余因素均与工程运行个人任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在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科学合理统一制定管理制度、流程、工具方法等能够使项目成员在工作时有章可循,帮助成员明晰工作内容,从而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提升工程运行个人任务绩效。同时依据以往管理实践经验科学设置合作模式和绩效评价等能够使合作方之间权责分配明晰,减少投机行为,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运行个人任务绩效。理论上来说领导管理规范化能够改善组织中出现的多头领导及管理效率低下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员工自身情况的不同导致对同一领导风格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从而不利于个人工作任务绩效的提升。

(3)管理规范化是提升合作满意度的有效路径。管理规范化中除领导管理规范化外其余因素均与工程运行合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同一工作内容往往由多位成员或多个项目参与方共同完成,他们的工作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科学合理统一制定管理制度、流程、工具方法等能够帮助不同参与主体之间按照同一套标准规范进行工作,从而更好地相互配合,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提升工程运行合作满意度。同时依据以往管理实践经验科学设置合作模式和绩效评价等能够统一绩效评价标准、明晰合作参与方权责配置,从而使合作方感知公平而自觉完成角色内行为,从而提高工程运行合作满意度。理论上来说领导管理规范化能够改善组织中出现的多头领导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参与方成员对同一领导风格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从而不利于工作合作满意度的提升。

(4)管理规范化是提升知识能力的有效路径。管理组织规范化、流程管理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化、领导管理规范化、管理方法规范化和合作模式管理规范化对工程运行知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在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将以往成功的管理经验加以提炼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各项管理内容科学制定执行统一相关规范,能够使其他组织成员获得这些工作知识和技能,从而有利于提升知识能力。因此,对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制度、领导管理、管理方法和合作模式管理等实行规范化,将有利于组织及组织成员知识和技能等能力的积累,拓宽组织所拥有的知识深度与知识宽度,从而有利于工程运行知识能力的提高。

4.2 对策建议

(1)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在实施规范化管理时,应首先开展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管理的规范化工作。

(2)管理流程规范化的重点在于加强程序管理、设定关键工作节点及控制流程三者相统一。管理方法规范化的重点在于加强技术管理、术语管理及模板管理三方面,应科学设定并统一实行,从而提升管理方法规范化水平。

(3)安全管理规范化的重点在于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预防体系及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注重安全管理培训及引进信息化安全监测仪器等。制度管理规范化的重点在于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合理性与完善性,完善管理制度分类。绩效评价管理规范化的重点在于确定合理绩效评价对象、制定科学绩效评价指标、确立统一绩效评价标准及绩效评价方法。

5 结语

本文厘清了管理规范化对工程项目运行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精益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个人任务绩效、合作满意度和知识能力作为工程项目运行管理规范化对运行绩效发挥作用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工程项目运行管理规范化的关键因素通过个人任务绩效、合作满意度和知识能力3个中介变量对工程项目运行绩效产生影响,且这3个中介变量都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的9个关键因素中除领导管理规范化外,其余对个人任务绩效及合作满意度都显著正相关;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的9个关键因素中,除信息管理规范化、绩效评价管理规范化和安全管理规范化,其余6个对知识能力都显著正相关;中介变量个人任务绩效、合作满意度和知识能力都对工程运行绩效显著正相关;管理规范化对工程运行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结论为工程领域运行管理规范化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规范化工程项目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