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足迹
2022-05-18李秀生
李秀生
初夏,草木葳蕤,暖风微醺。沿着北山观整齐的石阶拾级而上,这是从老万州长江水码头通往护城山麓亢家湾的一条小径。
我的目的地是半山腰那个被称作“下川东革命摇篮”的原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旧址,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亢家湾校区。
25年前,我在当时的万州师范学校求学,曾在这条小径上往返3年。
沧海桑田,旧时的码头已沉入江底,熟悉的小径被林立的高楼模糊,那些烙印在脑海中、镌刻在小径上的坚定足迹却愈加清晰。
多少次梦回故园。山中那方校园的琅琅书声在山梁上回荡,校内饱经风霜的六角亭静静矗立,亭子里捧书苦读的身影如在眼前。
我走走停停,回想起那些氤氲在朝阳和露珠的山麓下求学的日子。一位儒者激情满怀向我们讲述,99年前那个叫萧楚女的青年学者,带着“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誓言,身负简单行囊坚毅奔走的背影,逆江而上,沿着这条小径来到六角亭下,为下川东撒下革命的火种。
走进校园,顺着熟悉的坡坡坎坎走下去,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1918年5月,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的章太炎视察川鄂政务,来校书写“树之表旗”匾额,题写校训“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校训碑至今仍在,我反复咀嚼这些厚重的文字,他们像黑夜里的灯塔,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范生。
漫步校园,光影变幻。这所百年老校几经翻修,但标志性建筑六角亭、大礼堂却几乎没有改变。一代又一代师范生在六角亭下立下铮铮誓言,一个又一个激进的身影在大礼堂里振臂高呼。回眸那段充满硝烟和激情的岁月,在这里发生的每一次革命活动,每一个革命先烈,从历史深处走来,充满着史诗般的光荣和骄傲。
1923年初,萧楚女来到这里任教,他在学生中传播革命理想,组织读书会,秘密建立了万县地区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下川东革命的第一颗火种在这里点燃。
“从萧楚女来学校任教到新中国成立,这里的革命活动一直没停过。”学校负责人向我介绍道。
当年初夏,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恽代英应萧楚女邀请,到省四师向广大师生作“中国向何处去”演讲,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进行反帝反军阀革命。我们必须打倒军阀,才能组织革命的人民政府,好引导全国的民众去反抗帝国主义。”
我仿佛看到一群热血青年摩拳擦掌,前仆后继冲进革命洪流,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场景。
此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刘伯承先后到学校讲学,传播马列主义。
红色革命火种,在这里播撒;理想信仰之光,在这里点燃。
时光回溯,中共万县第一个地方组织在这里孕育。1926年12月下旬,根据重庆地委军委会议精神,时任省四师校长的共产党员李嘉仲,在万县接收了朱德移交的地方党员,组建中共万县地方组织,由李嘉仲负责,成员有牟炼先、雷德沛。
中共万县地方组织很快吸收了百多名共产党员,他们立下誓言,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万州籍著名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何其芳也曾在这里任教。
1938年,何其芳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并做过朱德的私人秘书受到器重,此时的代表作《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充满时代的革命强音。
在革命前辈的教育引导下,一批批青年学子纷纷来校,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探索新道路,与进步教师一起,积极投身抗击万县“九五”惨案反帝爱国运动、抗日救亡运动和人民解放事业,涌现出刘伯坚、吴毅、江琬、赵明恩、彭咏梧、蓝蒂裕等数十位革命英烈和陈伯钧、罗义淮等革命先辈。他们中,有的面对敌人的威胁,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有的为了夺取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勇于献身;有的心中装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有的胸怀人民,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民的事业。他们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在这块热土上,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
一棵古树,历经风雨,傲然挺立;一种精神,历经洗礼,熠熠生辉。
历史不会忘记革命先辈们,百年老校血脉里始终不变地流淌着红色的信仰。在这里,“红烛英雄”定格“红色师魂”,“红色斗争”定型“红色师魂”,“四史教育”丰富“红色师魂”……“红色师魂”为历届师范生的人生铸就了底色,激发了責任担当,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
23年前的那个春天,刚满18岁的我,庄严地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沧桑百年路,尽在回眸间。清越的钟声远远响起,我的思绪从滔滔历史中回到现实,一群鸟儿从水杉林展翅高飞。看着这熟悉的林间小道和水井湾,我依然坚信,人生中最青春美好的3年在这里度过,何其幸运。
天色渐晚,夕阳熠熠,为六角亭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走出学校,校门外那条通向城里的马路绕过山腰,蜿蜒而下。上山时的那条小径隐没在一片葱翠中,唯有小径上留下的革命先辈的足迹,清晰而坚定,深深地印在心里,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