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厘之间成就“数控达人”

2022-05-18陈贤凤

四川党的建设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山技校燃气轮机

陈贤凤

“精度必须比图纸要求的更高,公差值必须比要求的更小。”这是文小山加工产品始终坚持的标准。

文小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数控车工、高级技师,精加工过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华龙一号”第三代自主核电等多项重点项目核心关键零件部件产品。从业十余年来,文小山加工的产品从未出过一次废品,他的“秘笈”是“将技术做成艺术,将细节做到极致”。

技校生变技术能手

21岁,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22岁,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0岁,领衔的“文小山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3岁,被评为“四川工匠”……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文小山的人生履历令人惊叹。

“有了一技之长,最起码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抱着这样的想法,2003年,15岁的文小山迈进东汽技校大门。那时,东汽技校老师李小军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很羡慕,想做和他们一样的人。”这是文小山当时的心境。

2006年,凭借全年级综合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文小山成功留在了东汽技校担任实习助教。他说:“这里有很多高级技师,还有全国技术能手,对公司发展和技能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对他们非常敬佩。”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东汽技校不再办学。作为劳务派遣工,文小山被分配到东汽表工所德阳工段,干起了数控车工。

“之前没用数控机床加工过正式零件,所以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为了摸透数控设备性能,文小山到岗第一天就开始学习数控知识,从熟悉机床结构、机床系统等基础知识,逐步过渡到学习数控编程等实际操作,他没有给自己任何停歇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停琢磨技术、改进技术的文小山终于在不久后研究出了宏程序的编制,在采用宏程序加工全螺纹螺柱过程中,实现了螺纹加工“多向切削法”,解决了在加工细长螺纹时产生振动的难题。

“没有电脑,老师傅们的技术比较传统,当时全靠纯手工编程。”在文小山的印象中,当时加工产品时遇到问题,需要靠自己查阅大量学习资料,再通过开展无数次的试验才能解决。

凭着这么一股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干劲,文小山不仅很快熟悉了刀具和编程,还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艺本领。和文小山一起工作的老师傅评价说:“小山磨的刀,就像机床磨出来的一样,已经达到手工磨刀的最高水平。”2009年,文小山在全国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了数控技能第二名的好成绩。

一毫一厘追求极致

内向,不善言辞,是文小山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但一谈起数控车床加工,文小山就有说不完的话。

“加工产品就像雕琢艺术品,首先要分析图纸,厘清加工思路。”文小山说,每一步都要反复推敲、反复验证,然后再准备刀具、量具,制作工装,最后才是编程加工。

“一毫一厘,追求极致,这才是一线生产工人对待产品质量应有的态度。”在文小山心中,加工出的产品不能仅仅满足于“合格就行”,比如公差值要求在0.03毫米的产品,他要做到0.015毫米。凭着这份对极致的追求,十余年来文小山加工的产品合格率达到100%,被同事们称为“免检产品”。

正因如此,凡是有难啃的“硬骨头”,车间都放心交给文小山干。迎难而上也是文小山的一贯作风。

燃气轮机高温部件长期运行在1300摄氏度以上,同时高温部件承受着极高的应力,处于严酷的环境,设计和加工难度极大。在研发国内首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过程中,文小山主动承担起燃烧器部套的制造攻坚任务。

选配切削刀具、优化切削参数、规划加工刀具路径……面临径向角度、切削深度、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未知技术难题,文小山带领团队迅速行动起来。

看不懂外文资料,他就找人帮忙翻译,一字字啃下;拿不定加工参数,他就反复进行修正实验,一点点调整……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文小山带领团队完成了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器部套的制造任务。

2020年11月27日,在东汽燃气轮机整机试验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50MW重型燃气轮机满负荷运行见证专家组组长陈学东正式宣布:“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达到满负荷,各项运行指标正常,专家组见证完毕。”

回想起那天的场景,文小山至今仍很激动,他说:“看到经我加工的关键零部件可以在国家关键重大能源装备上稳定运行,我很自豪。”

技能在传承中彰显价值

“未来,我们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千千万万掌握绝招绝技、有过硬本领的青年工匠。”文小山说。

“一点红不算红,一片红才叫红。”2012年,以文小山名字命名的“文小山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东汽挂牌成立。

工作室成立以来,文小山不断在人才培养、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2020年,针对东汽现场操作人员切削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文小山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对切削技术的理解和处理现场问题的心得整理成册,带领工作室人员花了半年时间编写成28万字的《金属切削技术手册》,并到每个车间对涉及的关键知识进行专题讲座。

“他很会因材施教。”文小山的徒弟罗川友介绍,经验差的,文小山就带着一起实践操作;理论差的,他就针对薄弱环节推荐一些书目进行学习。

“想要手艺硬,没啥诀窍,就是反复练,每个环节都需要千锤百炼。”现在,每当工作室同事遇到技术问题,文小山都会带着大家聚在生产一线,结合实际就地分析、讨论解决。

在从业的第16个年头,文小山有更多期待:“再多琢磨点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多给学徒传授点儿经验,让好手藝传下去。”

(责编/周盼)

猜你喜欢

小山技校燃气轮机
小山小水
寻找獾小山
李小山:艺术害苦了多少人?
《燃气轮机技术》2014年索引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轻型燃气轮机LM6000PC与重型燃气轮机PG6581B研究与对比分析
50MW级SGT-800型西门子燃气轮机的性能验证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