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清徐方言词缀“圪”及其演变
2022-05-17张欢
张 欢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10)
清徐县位于山西中部,地处太原市城郊,东、南均连晋中市,西接吕梁市交城县,北靠太原市小店、晋源二区,是太原市、晋中市、吕梁市的交界地带。侯精一等将清徐方言归为山西方言并州片区晋阳小片[1]83。清徐方言主要分为清源话和徐沟话,二者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清徐县总面积约609km2,辖4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39个行政村和3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约36万。县城清源人口较多,主要讲清源话,是清徐方言的中心区域。本文记录的主要是清源话,为了行文方便,直接将清源话记为清徐方言。笔者系清徐当地人,居住在清源话小片区,有良好的方言背景,方言语感较好。文中所涉语料均来自笔者调查,主要发言人有两位:张春喜,男,60岁,初中毕业,本地人,不会普通话;闫巧珍,女,56岁,高中毕业,本地人,不会普通话。
一、 词缀“圪”的研究现状
“圪”缀在清徐方言乃至整个晋语区的使用率均较高,邢向东指出:“圪头词的普遍存在是晋语方言词汇、语法的主要特点之一。”[2]78“圪”缀在晋语不同片区的语音形式大致相同,记为[k],属入声调,不同片区的具体调值稍有差异,但并不影响交流。白云实地考察后发现,“‘圪’字在晋语区入声不分阴阳的方言里读入声,如大同、忻州、呼和浩特、晋城、延川等地;在入声分阴阳的方言里读阳入,如太原,临县等;在入声白读分阴阳的方言里也是阳入,如长治”[3]57。在清徐方言中,入声分阴阳,“圪”通常记为[k],属阳入调。
目前,学界已对“圪”做了相关研究,主要探讨其构词能力与语法性质,取得一定成果。邢向东对“圪”头词的源流展开论述,将圪头词分为单纯圪头词、派生圪头词两类[2]80。白平针对“‘圪’是词头”的论述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圪”并非是有音无义的词头[4]60。马文忠将“圪”三分:圪1、圪2、圪3,圪1是实语素;圪2是虚语素,推测是古晋方言的遗存,可能来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圪3是只表音不表意的虚语素[5]38。侯精一[6]2、乔全生[7]2、王临惠[8]80认为“圪”是词缀,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而刘育林也进一步指出,“加‘圪’是晋语词汇双音化的一种方式”[9]83。综上:学界对“圪”的性质作了较多的探讨,成果丰富,但涉及“圪”的来源、演变规律的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研究有待深入。
二、 清徐方言中“圪”缀的构词能力
(一)前缀“圪”的构词能力
名 词:圪都 (拳头) 圪兜(土灶)
圪凸(凸起的包) 圪尖尖(小尖儿)
圪台台(台阶) 圪蚪蚪(小蝌蚪)
圪蛋儿 (小球) 圪桃儿(棉花桃)
圪垛儿(猫耳朵) 圪枝子 (树枝)
圪刷子(锅刷) 圪浪子(小缝隙)
圪里间(腋下) 圪低腿(膝盖)
圪刀虫(虫子)
动 词: 圪离(胳肢人) 圪蹴(蹲)
圪溢(不断流出) 圪躺(躺一下)
圪说(简单说一下)
圪眊圪眊(看一下)
圪泡圪泡(稍微浸泡一下)
圪动一动 (略微动弹一下)
圪歇一歇 (短暂地休息)
圪吓唬吓唬(稍微吓唬一下)
圪动弹动弹(稍微活动一下)
圪圪叨叨(背后说悄悄话)
圪圪趁趁(身子故意靠近旁人)
形容词:圪出(不平整) 圪以(恶心)
圪料(不平整)
圪能能(干活不利索)
圪眯眯(眯眼的状态)
圪筋圪筋(有嚼劲)
圪歪圪歪(能吃,胃口好)
圪料拐弯(不直)
圪亮半死(形容不自在)
圪低圪拐(走路一瘸一拐)
圪低圪觫(形容人小气)
圪圪疤疤(不光滑)
圪圪拐拐(形容弯曲)
量 词: 圪堆(一圪堆土)
圪垯(一圪垯豆腐)
圪聚(一圪聚水)
圪卷卷(一圪卷卷纸)
圪都儿(两圪都儿蒜)
拟声词:圪吱 圪嘣 圪叭 圪嘟
圪吱吱 圪嘣嘣 圪嚓嚓 圪嘟嘟
圪呲圪呲 圪嘣圪嘣
圪喽圪喽 圪撑圪撑
表1 前缀“圪”的构词统计表
1.“圪”式名词。名词“圪A”“圪AA”中“圪”与A均无具体意义,“圪A”形式可转化为“圪AA”形式,但转化后部分词义、词性会发生改变,如:圪都(拳头)-圪都都(花蕾),词义发生了变化;圪擦(动)-圪擦擦(名,一种面食),词性发生变化。另外,“圪AA”还具有“小”“可爱”的附加义,语气更加柔和。“圪A儿/子”中的“圪”也有“小”的意思,词尾“儿/子”可表附加意义,用来区别词性、词义,如:圪卷(动)-圪卷儿(名),圪刷(动)-圪刷子(名),词性改变;圪垛(水坑)-圪垛儿(一种面食),圪都(拳头)-圪都子(突出来的部分),词义发生改变。“圪AB”为中性词,没有语义倾向,“圪”无意义。
2.“圪”式动词。动词“圪A”“圪A圪A”“圪A-A”“圪ABAB”中的“圪”在意义上具有一致性,都可以表示“稍微”“动作持续的时间短”,且有弱化动作的趋势,如:“圪眯”指“稍微睡一会儿”,“圪吵圪吵”指“议论一下”,“圪说一说”指“简单地说一下”,“圪唱当唱当”指“稍微唱一下”。另外,部分动词“圪A”只单纯指称某一动作,如“圪觫”指发抖,“圪搂”指亲密地搂着。“圪圪AA”形式的动词多带有贬义倾向,如“圪圪扯扯”指拉扯得厉害,想割割不断。如“两口子感情不好,干脆离咾吧,不要再圪圪扯扯的”。
3.“圪”式形容词。“圪”构成的形容词,语义倾向中性或者贬义,如:“圪料”指“不直/弯”,中性;“圪料边巴”是指“做工不精细,粗糙”,贬义。因此,“圪”式形容词一般不用来表达表扬、称赞等褒义的情感。
4.“圪”式量词。“圪”可构成“圪A”“圪AA”“圪A儿”三种形式的量词。三种形式都可直接与数词、名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如:一圪节玉茭子,一圪枝枝葡萄,一圪都儿蒜。但是较“圪A”“圪A儿”而言,“圪AA”形式似乎有“喜爱”“可爱”的附加义。
5.“圪”式拟声词。“圪”可以构成“圪A”“圪AA”“圪A圪A”三种形式的拟声词,其中“圪A”“圪A圪A”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另外,“圪A圪A”还可以表示声音的连续。
综上所述,“圪”作为前缀,其构词能力很强,词性不一,形式各异,其中,“圪A”“圪AA”式出现的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
(二)中缀“圪”的构词能力
名 词:窗圪台(窗台)
门圪劳(门后面的角落)
豆圪渣(豆腐渣)
榆圪枝(榆树的枝条)
动 词: 瞎圪搅(胡乱搅)
瞎圪捣(盲目地乱搞)
形容词: 肉圪嘟嘟(胖)
老圪色(sǎi)色(形容人很老的样子,贬义)
鬼里圪捣 (不光明正大)
恓儿圪惶(形容人可怜)
表2 中缀“圪”的构词统计表
中缀“圪”构成的名词,中性名词居多,一般单纯指称某一事物,如:“鲫圪瘩”指鲫鱼,“水圪垛”指水坑,“草圪截”指牲口吃剩下的草料;而它构成的动词,一般具有明显的贬义倾向,如:瞎圪搅(胡乱搅动)、瞎圪独(胡乱捅一气)。“A圪BB”“AB圪C”属于四字词,形容词性,用来形容某种状态,如:“慢圪悠悠”是指动作慢,“死气圪忍”是侧重形容人言语不利索,“黑圪洞洞”形容光线很暗。
“圪”是清徐方言中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构词能力最强的词缀。邢向东明确指出:“‘圪’不仅没有词汇意义,连语法意义也没有,只是个纯粹的表音词头。”[2]81另外,“圪”字本身并无实义,只是与其他成分组合之后具有一定的附加义。
三、 “圪”的历时演变
关于“圪”的演变,学界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基于前贤研究,文章将重点讨论“圪”的演变规律。
(一)辞书中的“圪”
文章选取了汉语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五部辞书作为代表,查阅了辞书中关于“圪”的记载:
1.《说文解字注》土部[10]685:圪,墙高也。从土乞声。鱼迄切。
2.《康熙字典》土部[11]238:圪,从音疙,高土也。
3.《古今汉语词典》[12]457:圪,名词前缀(方言);拟声词用字。
4.《中华大字典》[13]515:①本作“”。②通“仡”,又通“屹”。
5.《汉语大字典》[14]419:①yì,增高貌,高大貌。②ɡē ,象声词,如圪登登;〈方言〉前缀,如槐树圪枝。
辞书中,《说文解字》最早记录了“圪”,音“yì”,义“墙高”,但与“圪”(音[k])缀无关,《汉语大字典》《中华大字典》的记载也有相同之处;《康熙字典》中记载了“圪”音同“疙”,义为“高土”,即凸起的土堆,而《古今汉语词典》则明确记录了“圪”是方言前缀,还可以构成拟声词,从音、义的联系来看,这与清徐方言中的“圪”具有一致关系。从上述五部辞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圪”最早出现于东汉《说文解字》中,但其音、义与词缀“圪”无关,因此,我们推测辞书中最早关于词缀“圪”(音“疙”)的记载应该在东汉之后。
(二)文献中的“圪”
在现有文献中,最早有关“圪”的记录是在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所著的《淮南子》中:
1.阳气圪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北。(《淮南子·诠言训》)
2.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心圪也。(《淮南子·人间训》)
3.亲母为其治扢秃,而血流至耳,见者以为其爱之至也。(《淮南子·齐俗训》)
例句1、2中的“圪”字意义不同。例1中的“圪”与“起”意义相同,表示“源于”之意,与“尽”相对;例2中的“圪”,相当于“者”。这两个“圪”虽与词缀“圪”同形,但音不同,意义更不同。因此得知:例1、2中的“圪”与词缀“圪”无关。
例3中的“扢秃”,《中华大字典》[13]1333释为“头上疮突起也,俗呼疙秃”,并说明“疙”作“扢”。《正字通》[15]780的解释与《中华大字典》相同,“扢秃”即“疙秃”。“扢”“疙”二者均为“圪”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推测,例3中的“扢”可能与词缀“圪”有关。
古代口语和书面语有严格的区别,由于“圪”的口语色彩比较浓厚,因此在古代文献中可查到的“圪”字例句极为有限。例句1—3是唐以前能查到的关于“圪”的记载,只有句3中的“圪”与现在清徐方言中的“圪”有一点联系;例句1、2中的“圪”与词缀“圪”均无关。
宋元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得到较大发展,同时,城市文化也进入蓬勃发展期,市民文学作品大批量增加,如话本、戏剧、小说等,语言偏口语化、大众化。因此,在这一时期,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圪”式词。
4.故后世得其地者讹为结骨,稍号纥骨,亦曰纥扢斯云。(宋代宋祁等《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回鹘上)
5.可以亘天地、塞圪坤,通九天、贯万物、为行化之要、修证之本,不可譬论而言也。(宋代李昉等《太平广记》第六十一卷)
6.山僧今日已是平地起骨(圪)堆,诸人行时,各自著精彩看。(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之《续传灯录》第二十三卷)
7.眉儿圪皱,为谁无语,阁往阳关泪。(宋代毛滂《青玉案》)
8.厌的早扢皱了愁眉。(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例句4、5中的“圪”(扢)与词缀“圪”不同。例4中,“纥骨”所指应是当时的少数民族;而例5中的“圪”通“乾”,“塞圪坤”意为堵塞乾坤。由此可知,例4、5中的“圪”(扢)并不是词缀“圪”的来源。
例6中“骨堆”即“圪堆”,“骨”通“圪”,由“圪”与量词“堆”构成,是指地面凸起的部分,这里指坟墓;例7、8中的“圪皱”(扢皱)指的是皱眉。“骨(圪)堆”与“圪皱”(扢皱)属于“圪+A”式,其中“圪”具有实际意义,指的是凸起的部分。
综上:第一,唐宋时期出现了一批“圪”式词,“圪”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在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由于“因义取字”的缘故,“圪”的写法并不统一。
9.骑着瘦马儿圪登登的又上长安道。(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六卷)
10.见淅零零满江干楼阁,我各剌剌坐车儿懒过溪桥,他圪蹬蹬马蹄儿倦上皇州道。(元代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
11.圪蹬蹬的马儿骑,急飐飐的三檐伞低。(元代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三折)
12.单完从腰里掏出铁锁,往刘振白脖里一丢,圪登的一声,用锁锁住。(明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
例9—12中“圪登”“圪蹬蹬”均为拟声词,其中“圪”字具有成词作用,但无实际意义,这就从侧面反映了大概自元朝起,“圪”字词义逐渐变虚,开始了语法化历程。
13.(带云)死了元伯呵(唱)恰便似扢折了千寻白玉擎天柱。(元代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黍》楔子)
14.你不寻思撇下的我孤独,天也生扢支的割断这娘肠肚。(元代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
15.果然若来时,和他吃几杯儿酒,添些春兴,扢搭帮放翻他。(元代张寿卿《谢金莲诗酒红梨花》第二折)
16.拉到个屋圪拉子里,悄悄从袖中取出够一两多的一块银子递与他说。(明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回)
例13—16表明:“圪”字的构词能力逐渐增强,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其中,“扢折”“扢搭”中的“扢”充当前缀,而“生扢支”“屋圪拉子”中的“圪(扢)”为中缀,均无实际意义,只承担语法作用。由此来看,元明以来,“圪”字进一步虚化,语法化趋势明显加强。
17.又结又箍,又扢扑的断了。(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六回)
18.那兕怪闻报大惊,扢迸迸,钢牙咬响。(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二回)
19.见此一伙禽和兽,吓得人心扢磴磴惊。(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
20.我除了这两间草房,还有甚么四房八扢拉哩?(明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
21.向尹宗前心便擢将来,扢折地一声响。(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七卷)
22.杜伏威伸着两足,任凭公人收紧绳索,圪铮铮地夹拢来,恰似夹木头石块一般、动也不动。(明代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五回)
23.说着,拿出手帕来,挽着一个疙瘩。(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从例17—23可知,明清小说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圪”式词,包括名词、动词、拟声词等,其中“圪”均为词缀,无实际意义。由此可判断,明清以来,“圪”词义已虚化,标志着“圪”的语法化基本完成。
24.又过了一阵,“圪哇圪哇”吐了一大滩。(马烽火、西戎《吕梁英雄传》)
25.他身边的几个伤员,怕连长替他们操心,都圪吱吱地咬牙,忍受伤痛。(杜鹏程《保卫延安》)
26.王长修从东圪台上往下一跳,大声吼道:“分就分!”(佚名《南柳春光》)
27.他就一个人蹲在灶火圪劳里拉起了风箱。(路遥《路遥文集》)
28.荞画圪凸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路遥《平凡的世界》)
29.田宏昌他们把滩上凡是人能去的圪圪崂崂都跑了个遍。(崔正来《黄河滩》)
“圪”字虚化以后,作为词缀,其用法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例24—29出现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其中“圪”作为词缀,与其他语素构成了多种形式的词,丰富了表达,在交际中承担着重要作用。
结论
“圪”,原指“凸起的高地”,后随着语言的发展与演变,“圪”词义逐渐虚化,最终演变为一个方言词缀,无实义,只承担一定的构词作用。“圪”字词义虚化的过程,其本质就是语法化的过程,具体途径如图1所示:
图1 “圪”语法化过程
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历程,“圪”字演变为一个方言词缀,可以充当前缀、中缀,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形式多样,而且使用范围非常广,在清徐方言乃至整个晋语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