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凤阳邑
2022-05-17田蓓蓓
●田蓓蓓 文/图
大理茶马古道上的小村子凤阳邑最近有点红。
在手机APP豆瓣和小红书上随处一刷都可以看到它那斑驳的身影,对于我们来说凤阳邑真是个周边出游的好去处,因为它就隐藏在214国道边,一趟公交车或者自驾车一二十分钟就能轻松抵达。
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呼朋唤友,登上4路公交,决定去探访一下神秘的凤阳邑。在凤阳邑站下车,穿梭到对面,顺着进村小路攀爬,很快就能进入到凤阳邑。
与车来车往嘈杂的214国道不同,只需几步路就能抵达的凤阳邑却极为安静。随便扫一眼,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灰瓦、土墙、石板路,青苔、杂草、灌木丛……沿着光滑的青石板路缓缓前行,看见道路两旁,杂草野蛮生长,苔藓爬满了土黄色的墙面,顿时生出一种恍若隔世之感,这里安静、古老、淳朴,有着与城市全然不同的气息。
这是一个安静的、绿色的、光亮的小世界,不大,但是有着岁月的斑驳感、沧桑感,石头砌成的房子仍然保持着它原来的模样;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被往来的脚步磨得发亮;房檐、屋后和墙壁上攀爬着的藤萝、爬山虎,它们爬得密密麻麻。沿着石阶和鹅卵石、青石板道路慢慢前行,会发现这是一趟穿越之旅,从城市穿越到了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村子并不大,要说闲逛也就是半天的事情,但是这里的生活氛围是全然不一样的,时间好像在这里静止了,房屋还保持着几十年前的老模样,墙壁的石头被时光和风雨磨得光滑平整,一层一层错落有致地支撑着房檐和瓦顶,有着大理“石头砌墙墙不倒”的建筑特色,这些石头房子是黄色的,在太阳下闪着耀眼的光,走近一看,土墙里还会有螺蛳和贝壳,这是洱海的馈赠,也是大理建房的独有特色,这些房屋静默地矗立着,任由人生匆匆,风雨淼淼。走在青石板的村路上,不会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这里安静怡然,没有人来人往,只有和煦微风和鸟语花香。
大理的阳光灿烂而明亮,照在村舍小路两旁的藤萝叶子上,叶子显得油绿发亮,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爬山虎让我感觉像是跟着龙猫走进了宫崎骏的动画世界。各种各样的植物很多,阶梯、古道错落着,往任何一个地方走都可以绕回我的出发地,就像森林中的神秘之地一样指引着人前进。我之所以向往凤阳邑就是因为看到它很多的照片,那些照片避开了这里的古老和斑驳,它们捕捉到的是这里的人与自然,古朴安静的村落,肆意生长的绿植,真正的曲径通幽。记得有一张照片,一个废弃的门洞,在通往它的地方都是茂密的藤萝和爬山虎,叶片层层叠叠,而那个在绿色叶子掩映中的门瞬间成了千寻看到的并走向神隐世界的关口。这是一趟穿越之旅,在这里时间穿越了,我们都进入了过去和曾经。我找到了照片上的这个门洞,它的确如照片上一样,茂密的层叠的叶片掩映着它,它的确让我感觉穿越了时光。而且,它的确是很好的照片背景,在这里我看到很多漂亮的姑娘在留影、在流连。
一路上,会在不经意间遇上一些文艺的小店、餐馆和民宿,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宅现在焕然一新变成大隐隐于市的隐居之地,而且它们院门大开,可以随意进入。一个小院子里有很多老木的桌子,桌子上全是各种各样的陶器,这些都是手工烧制的,所以它们有不一样的纹理和造型,显出独特之美。我们可以随意拿起陶器观赏,主人还会给我们介绍这些陶器的类型,而且它们也不贵,如果喜爱,挑一个带走也绝对不亏。
叶片层层叠叠的门洞
顺着村子的小路蜿蜒而上遇到一个更大的院子,这里的人多一些,这是一家集蓝染体验、餐饮、服饰、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院子,我就是被门口小房子里展览的那些七八十年代的电视机、旧家具吸引的,一走进这个小小的展览室,儿时的记忆瞬间苏醒,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气息铺面而来,主人的怀旧情怀一览无余。跨过这个展览室,进入一个院子,院子古色古香,绿植仍然耀眼,斑驳的院墙上装饰着各色蓝染工艺品,一方老院,几许沧桑,蓝白色是这个偌大院子的主色调,这里是大地蓝染体验工坊,在这里可以体验蓝染,学习制作工艺,为自己制作一件专属的蓝染作品。更吸引我的是那飘着咖啡香的两层小楼,一楼是厨房,厨房的窗户上垂着很多多肉植物,窗台上放置着各种各样的茶叶罐和果酒瓶。我被咖啡的香味吸引,决定上二楼休憩片刻。接过从楼下的厨房端上来的飘着浓郁香味的咖啡,我们一边品味,一边眺望着远方的蓝天和白云,顺便谈天说地,和煦微风拂面而去,身心顿时自然舒爽,这就是在大理的惬意吧。休息片刻,我们又开始在小院里逛起来,很多蓝染成品的服饰和饰品陈列在其他的房间,这些古朴的带着手工味道的东西确实让我们游离在了现实生活之外,这里怡然自乐,有着自己的逍遥自在。
转出院子,行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看到一些外地游人骑着马在村里人的牵引下路过。这才回过神来,凤阳邑是茶马古道上的村子,顺着小路往北走,就会见到有茶马古道四个大字的村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在贩运路途上行走漫长而凶险,唯有歌声和对亲人的想念来慰藉苦涩的旅途。凤阳邑的茶马古道全长约1900米,道路多为石条石板铺垫而成,两侧铺鹅卵石,原貌完好,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段,始建于汉代,成型于唐宋时期,也是大理境内唯一的古道了。现在古道在历经时间和人世的沧桑洗礼之后展现给我们的是那段马帮往来熙熙攘攘的历史印记,道路两旁曾有多家供客商马帮居住的马店,现在已经废弃倾圮。只要在道上闲逛或者道边闲坐,时不时就能看到村民牵着两三匹马经过,而且骑马好像也不贵,所以能看到很多游人愿意骑马走一圈。
凤阳邑仍保持着它原本日常生活的模样,还有很多原始住户在居住,有些小院门口有“私人住宅,请勿参观”的标牌,看到这些院门和牌子,我们这才发现我们真正深入到了村子的日常,能看到老奶奶坐在台阶上编草帽,还能看见小孩子放学回来的身影。碰到个村里的小女孩,得知她要去观音井打水,我们就兴趣盎然地跟着她。观音井在路旁一个非常不明显的石梯下面,一个不算太大的长方形井口,进口上方有一座观音石像,故名“观音井”,村中还有其他的水井,叫做“双子井”,好像因为两口井在一起。这些井水是没有被污染的,可以直接饮用,听村民说他们的饮水很多是从这些水井打取的。“观音井”“双子井”保存得还算完好,虽然井台带着千古的风霜,但井水依旧甘甜清冽。
我们就在村中慢慢闲逛,看满墙的绿植,寻访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一面倾圮的墙上有像灯笼样的小红花垂着,红色的小灯笼花隐藏在绿色的层叠叶片中,粉色、白色、黄色的小野花星星点点杂开在绿色的草丛中,自然万物自然生长。偶遇一条巨型贵宾犬,它的主人在道路旁的石台阶上席地而坐,它则乖巧地蹲在一旁,灰色的毛茸茸的毛竖立着,看它憨态可掬的样子,引得我们想要摸摸它,它的主人说它很乖,特别喜欢晒太阳。明亮的绿色、土黄的山墙和它灰白的毛色真是极为相配,它蹲在那绿油油的草丛边,如果远远望去,真会以为就是宫崎骏动画里的世界,而它就是那神奇可爱的龙猫。
大树参天,藤蔓缠绕,爬山虎层层叠叠,鸟鸣声不绝于耳,行走在凤阳邑茶马古道,青石板路上密布着无数岁月的痕迹,老房老屋讲述着历史的烟云往事。这片世外桃源,连空气中都流淌着淡淡的青草幽香,缕缕乡愁在蓝天白云下徘徊,渗透在一草一木间,绵延数千里。
身处大路旁,遗世而独立,藏在喧闹城市人未识;古道苍茫,马铃声声,遗留下茶马古道的历史与文化;古朴静美,村风淳朴,藏着最原汁原味的大理日常生活……像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一院门联的横批“简朴生活”,十分契合凤阳邑的意境,这也是我向往已久的生活,让满世界的嘈杂归于宁静,让内心得到放松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