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独有的“婚活”时代

2022-05-17

中外文摘 2022年9期
关键词:单身室友宠物

□ 陈 璐

宠物联谊

在刷Tinder 或者其他交友、相亲软件时,我发现自己常常会Like 那些放上他们狗狗或者猫咪照片的男生,而且如果男生有宠物的话,似乎也一定会在主页放上宠物的照片,甚至取代他们自己的肖像照。假如幸运地彼此点赞Match,打个招呼后的第一句往往都是从赞美这只狗/猫有多可爱开始。谈论宠物显然是陌生人交友一个不错的开场白。

宠物能够帮助人找到爱情吗?怀着这种疑问一番搜索后,我发现这居然是在日本很流行的一种相亲方式。在一家名为“爱丽丝相亲咖啡馆”的机构主页上写着:“伴侣讨厌动物,不能理解彼此的心情……分手。喜欢动物的人和讨厌动物的人相遇,容易陷入分手模式。但是,爱丽丝相亲咖啡馆的宠物联谊,参加者全部都喜欢宠物、动物,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这种相亲模式,被称为“宠物婚”,只针对饲养有宠物,或者非常喜欢动物,计划在将来饲养的人。因为拥有共同兴趣,这些单身者可以在咖啡馆里,一边轻松地聊着有关宠物的话题,一边邂逅着分享相同爱好的异性。与传统婚姻介绍所相比,“宠物婚”显然有着更高的概率遇到与自己投缘的人。“养动物还是不养动物取决于个人喜好,但如果两个喜欢动物的人相遇,一定会产生共鸣。”看到网站上这句宣传语时,作为一名抵触相亲活动的大龄单身女青年,我竟难得地产生了一些心动。

大概两年前,我曾短暂地帮出差的同事饲养过两周狗。“你回微信都不及时了。”那段日子朋友们经常向我感慨。的确,养起狗来哪儿有那么多时间看手机,刷屏幕的时间大幅度减少。每当小狗用它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你低声呜咽时,你就不舍得不带它出门。再加上同事家的这只狗,还是只尚未学会外出拉屎撒尿的小奶狗,令我对它的呜咽更是警惕,不然一不小心家里就得来个大扫除。

不过因为花费在宠物身上的时间往往过多,近年来有种声音是,选择养猫养狗的单身青年越来越多,这将会加剧婚期推迟,因为当这些单身青年视宠物为家人,能够一定程度上排遣寂寞时,宠物优先的生活便会致使婚期延后。然而,英国的退休住宅建筑商McCarthy &Stone 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分别比较了1000 名55 岁以上养猫狗的饲主和同年龄段不养猫狗的饲主,结果显示,“和猫狗一起生活的人认为自己成功的比例更多,是不与猫狗一起生活的人的2 倍”,具体来说,“与不带宠物生活的人相比,带宠物生活的人大多结了婚、有了孩子、拥有了大学学位,而且从事着理想中的工作”。

实际上,短暂的养狗生涯,给予了我更多邂逅陌生人的机会。对于都市单身青年而言,这是个重要的刚需,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陌生人交友软件得以流行?小狗精力旺盛,睡眠不规律,还有严重的分离焦虑症,早起型的室友负责早上遛,晚睡型的我则负责中午、晚上遛,我们竟第一次在北京因此获得了社区的生活感。“花两周时间认识了小区里所有的大爷大妈和爱狗青年。”室友和我总结道。

人们常常谈论大都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但狗却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室友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带狗溜达一圈,这时小区里都是些早起的大爷大妈,其中不少人也遛狗。狗需要玩伴,并且也讲究意气相投。有天室友回来,说一位带着泰迪的大爷异常开心地约他次日6 点一起遛狗,因为“难得小区终于有只狗可以和我家西西玩在一起”。

而等到我遛狗的深夜,遇到的则都是些下班回来的年轻人。记得有天凌晨,小狗突然开始叫唤,想要出门方便,我立刻带它下楼。回到所住的楼下时,一位年龄相仿的女孩正领着只柯基出来,两只狗立刻前追后赶地玩在了一起,我和女孩因此攀谈起来,才得知原来她就住在我楼上,喜欢宅着玩游戏,刚结束今天的游戏任务出门。不久,另一只咧嘴龇牙的柴犬从远处靠近过来,它的主人也是个看起来年纪差不多的男生,正大力拉扯着柴犬才没让它扑过来。“我家狗太凶。”主人不好意思地表示,又询问起我们两个人的狗的情况。那一夜,竟是我在北京居住三年期间离自己邻居最近的时刻。

那时,一个隐约的想法便在我心中成型:如果每天都在同一时间遛狗散步,说不定会有出乎意料的不错邂逅。如果没有宠物的话,散步时没有机会和擦肩而过的人说话,但是狗狗之间靠近的话,主人之间自然也会开始说话。而因此邂逅的人,也不用考虑婚后是否会因为对方不能接受宠物而必须两者选其一的情况。想来,如果国内也有“宠物婚”的话,这或许会是我踏向相亲的第一步尝试吧。

“婚活”时代

在日本的相亲网站上,“宠物婚”的分类非常细致,除了大家熟知的狗、猫外,甚至还有兔子、仓鼠、爬虫类以及水族馆的活动,而“宠物婚”也只是大量不同类型“婚活”中的一种。

“婚活”是什么?搜索这个词,出现的网站看起来有些熟悉,一排排写着个人资料和对未来理想伴侣的描述,让人立刻明白,这原来即是我们所谓的“相亲”。

在日本,“婚活”是为了成功结婚而努力进行的各种活动。2007 年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在杂志《AERA》上首次提出了这个词,而隔年他与记者白河桃子合著的《婚活时代》,令“婚活”成为被广泛讨论的社会现象,甚至在2008 年和2009 年连续两年获选为年度流行语关键词。

山田昌弘在书中指出,“婚活时代已经到来。现在由于恋爱和结婚的自由化,结婚反而变得麻烦起来了,想要结婚的话就必须展开行动,这和找工作是相同的”。“婚活族”指的是“以找工作的态度和决心来找结婚对象的人,他们为了结婚而积极地行动,参与各种与结婚有关的相亲、约会等活动,为自己赢得和创造机会”。

尽管日本的结婚率非常低,但与大众认知的不同,年轻人竟不是因为不想结婚才不结婚的。根据明治安田生活福祉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0 到39 岁的未婚青年当中,独身主义者只占极少数,实际上约七成左右的未婚人士表示“一定要结婚”“如果有合适的对象也想结婚”“迟早会结婚”等,对结婚显示出了积极的态度。但另一方面,由于“没有邂逅的机会”“没考虑过和现在的恋人结婚”等原因,导致了近年来未婚率的急剧上升。

就像不少同学朋友都默认我不想结婚,不然似乎就无法解释为何我年过三十仍然未婚。但实际上我想结婚吗?关于孩子这个问题确实还未想清楚,但内心其实并未有过排斥婚姻的想法,甚至不如说曾经还十分向往过婚姻。但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未曾有过邂逅的机会,而那些在学生时代便已经遇到结婚人选的人,往往很难理解这一点。

所以,“婚活”席卷了日本。各种类型的婚活机构以及线上交友APP 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甚至成为日本男女结婚的主要媒介之一。从2007 年“婚活”首次出现后,这项活动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实际上日本政府也将此视为解决少子化的方法,不断鼓励举办丰富多样的“婚活”。2018 年的一项官方调查统计显示,在日本借由“婚活”结婚的伴侣,从2009年的2.9%,已经增加到了2018年的12.7%,甚至在2018 年结婚的伴侣有32.3%都参加过“婚活”。2009 年,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也曾对“婚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50%的22—42 岁的单身女性在过去一年里参加过“婚活”,而且女性比男性表现更积极。

实际上,“婚活”已经深入了日本人的生活之中。在日本影视剧中,往往可以看到一群素不相识的男女在居酒屋联谊,或者精心打扮后在相亲派对上自我介绍的情景,甚至有不少影视剧专门表现了这一主题。比如中居正广和上户彩演绎的《结婚万岁》,呈现了高尔夫球、瑜伽、甜品店等不同主题的“婚活”,而电影《婚活、离活》中39 岁的主人公七海,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甚至报名参加婚活培训班,不停地参加相亲联谊。

为结婚而努力的“婚活”,对于西方许多国家而言可能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婚活族”付出了超强的行动力奔赴在不同的“婚活”中,积极改变自我,尽管摔得头破血流都在所不惜,因为“如果不积极行动,真的可能会孤独终老”。这也使得现在不少相亲节目中,那种选择主动出击的女性往往备受青睐,而非作为传统被选择的一方。

山田昌弘认为,“‘婚活’的流行是日本独有的现象,尽管在欧美看来是一件奇特的事情。原本恋爱结婚是一个起源于近代欧洲,随着近代化而扩展至全世界的现象,但被带入日本,到了现代演变成了‘婚活’”。这其实是由于在东亚社会传统的婚恋价值观之上,“恋爱等于结婚”这一传统思维模式被逐渐瓦解,再加上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择偶观除了物质条件外,更加入了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评判,使得人们不只是追求婚姻,更追求“好婚姻”。

猜你喜欢

单身室友宠物
猪一样的室友
还有梦
单身久了会上瘾?
41岁,我单身
婚后过得好的人,都有一种“单身力”
抬起脚来
单身是最好的升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