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与建设
2022-05-17陈艳
陈艳
摘 要: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是高校师生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图书馆也走上了现代化转型之路。本文以正在向现代化、智慧型图书馆转型的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为例,阐述其在馆舍环境、资源建设、管理与服务现代化等方面采取的转型措施,指出其在现代化服务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现代化 服务 管理 转型
一、我国图书馆历史考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所谓图书馆,是大规模地、集中地搜集、整理、储藏并保存图书资料及文献资源的专门性场所。[1]由于历史文献资料的缺乏,目前关于图书馆到底产生于何时尚未有定论。根据目前的资料记载来看,或许早在殷商时期即已有了图书馆的早期形式。众所周知,甲骨文产生于公元前1400年的殷商时期,而这些甲骨文据有关专家考证,其中有一些除了正文之外均有一定编号,很可能就是由当时的图书馆或档案馆保存的。只是现在时移境迁,早期形式的图书馆早已变为废墟,无迹可寻了。至迟在周朝(大约在公元前的10世纪),有了正式的文献可考的图书馆,即藏室。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就曾任职于藏室,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贞索隐:“藏室史,周藏书室之史也。”用现代话来说,老子担任的便是周王朝王室图书馆管理员一职。
历代以来,官府藏书室都是朝廷宣扬文教的重要文化学术机构,每个朝代的王室及官府都会修建不少大型的藏书室,派人搜集、采购并修撰大量的图书资料(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书以及图像、圖画等)收藏于其间,另选派饱读诗书的博学之士进行管理。例如,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便在阿房宫设立了专门的藏书机构,并设立御史这一固定的官职以管理这些重要的典籍文献。此外,汉代的“石渠阁”、宋代的“崇文院”以及清代乾隆皇帝为加强文治和“寓禁于征”,下令纂修《四库全书》,由此产生的“四库七阁”(即北京的文渊阁和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镇江金山寺内的文宗阁、扬州天宁寺的文汇阁和杭州西湖孤山的文澜阁,这七阁在清代分别收藏了一部《四库全书》),均属于官府的藏书机构。
现代汉语中使用的“图书馆”,并非汉语原本就有的词汇,而是属于日源外来词,为近现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于1896年根据日语翻译而来。
不言而喻,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与我国古代的藏书室在诸多方面均存有巨大差异。
古代藏书室主要为官府修建,服务于皇亲贵族、官员、知识分子等上层阶级,有如此财力能够网罗众书并建立专门的藏书室的私人甚是少见,私人藏书阁比较有名的如天一阁、铁琴铜剑楼、奎文阁等,主要集中于江浙、山东等富庶之地或文教兴盛之地。然而,这类私人藏书阁因属于私人财产而甚少对社会和公众开放,其所藏之书也多为比较珍贵的版本,实施了严格的封闭管理。
二、现代高校图书馆概说
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无论在藏书数量,还是在藏书质量上均明显超过古代的藏书室,其规模可大可小,且不再主要由政府机构创办并为其所垄断。除了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及私人也出资创办了众多的图书馆,其间储藏了规模巨大的文献典籍及各类资源。高校图书馆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很多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及资源均不逊色于政府机构创办的公立图书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办学条件优越的高校的图书馆,其藏书量及资源均非常丰富,并不亚于一些国家级或地方上的公立图书馆;私人创办的图书馆如高晓松在杭州创办的晓书馆等,亦有较为可观的藏书量及丰富的图书资源。随着主办者的变迁,图书馆不再为官府垄断,现代社会中的图书馆越来越多,储藏的图书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由此图书馆的受众亦渐趋平民化,不再主要面对上层阶级及知识分子,摆脱了原来封闭、保守的特点。更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及不少爱心人士甚至在乡村创办起了乡村图书馆,这使得老百姓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触到图书馆并借此获取精神食粮,非常有利于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现代社会图书馆的泛化,其社会功能也产生了变化。古代藏书室的主要功用为收藏与保护历代书籍以供上层阶级、知识分子阅览,从而为他们提供知识文化、精神食粮。现代图书馆的功能显然不局限于此,它是传承文化与知识的重要机构,是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能够起到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外,现代图书馆由于面向公众开放,且会举办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诗歌节、图书检索等活动,因此还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以及一定的教育功能。简而言之,现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可用吴慰慈(2002)在《图书馆学概论》中的表述来概括:“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今社会中为大众提供多样化文化公共服务的实质性载体。
高校图书馆属于现代图书馆的一种类型,其主办者为高等院校。从近代的京师大学堂开始,中国掀开了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在此之后,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要办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级知识分子,就必须建设高等院校,而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储藏了大量图书文献资料的图书馆。为适应教学、培养人才以及科学研究的需要,高校采购了大量的图书文献资料储藏于图书馆这一特定的场所,以供师生阅读、参考及使用。如果没有图书资料,高校的教学、学术及人才培养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图书馆可谓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其藏书量及拥有的各类资源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条件的一个重要标准。图书馆的藏书量越多、资源越丰富,便说明此间学校的基础设施、配置越好,如此则越能够吸引考生报考。[2]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及资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招生时校方的重要宣传点以及家长和考生报考、择校时参考的重要指标。此外,高校拥有丰富的藏书量及资源,势必也有助于师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从而促使师生专业水平、整体素质提升以及科学成果、产出不断增加。
总之,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丰富的馆藏文献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具有重要功用。高校图书馆跟大学教师一样,也承担着培养人才以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其每天为学生所提供的文献服务与资源,其对大学生专业素质与文化修养的提高所起到的作用均具有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三、高校图书馆现代化转型的举措——以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在产生之初,其管理员一般性的日常工作就是采购图书资料、编目分类、编制索书号以及为师生提供借阅服务。一般而言,高校师生进入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在于借阅某一类或某一学科的书籍刊物以学习某学科知识,他们需要哪些图书资料,便可按照一定的索书号在图书馆内自己找寻,找到后便可向图书馆管理员借阅。他们如若碰到自身找不到的书,则可向管理员寻求帮助。应该说,早期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还是相对简单和单一的,主要就是文献借阅,对于师生而言,它仅是一个借书、还书的地方。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承担的任务与功能比以往要更加繁重及重要,其提供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工借书、还书这一文献服务,简单的借阅服务已经满足不了高校师生的需求。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所有的借阅服务,包括借书、续借、还书等流程均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既快捷又方便,因而读者也对图书馆的借阅服务以及图书馆管理员的素养与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现在的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其馆藏文献均以纸质文献为主,然而现在是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纸质文献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优点,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有些文献图书馆不让外借,读者只能在图书馆内借阅;有些文献部头太大,不方便读者携带以及随时翻阅,这些都给需要用到这些文献资料的读者帶来了不便,都极大地影响了读者的体验感,亦对高校师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科学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对其自身进行现代化、数字化的改革,以适应师生们更高的需求,为他们的额教学与科研提供更多支撑。
再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及各大互联网公司均研发了大量的数据库,里面储存了海量的、可直接检索的电子资源,这些数据库对于高校师生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可谓至关重要,甚至是必不可少。师生对使用数据库的迫切需求也要求高校推进数字化建设,尽可能地购买数据库以便师生更加直观与便捷地获取他们从事某项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增加科研产出,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实力。此外,高校师生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图书馆得到文献借阅、信息检索与获取的服务。图书馆现在几乎已成为高校师生,尤其是学生,每天都要进出、每天都要在那里学习及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图书馆还需要为师生们提供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最后,除了繁重的学习与科研任务,在学习之余,师生也需要放松、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及讲座以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和集中解决师生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的困惑。这便对高校图书馆这一文化公共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合理规划,定期精心地为师生们准备一些文化方面的饕餮大餐,如组织培训教育和学术类讲座,以及有趣且能增长知识的文化活动、竞赛等。
总而言之,在科技进步及读者需求不断提高的双重推动下,高校图书馆也正在经历由传统的提供借阅服务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智慧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紧随时代潮流,高校图书馆在充分利用其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互联网、数字化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正逐渐向服务创新型平台转型,由原来的只提供传统的借阅等服务,逐渐转向为读者提供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的智能服务。[3]
接下来,笔者将以笔者工作的单位——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为例,详细描述其向现代化、智慧型图书馆转型正在经历的过程,系统梳理其在现代化服务与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图书馆建设及师生员工产生的重要影响及作用。当然,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在向现代化、智慧型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笔者也将在文中予以指出并提出相应的有效、实用且具有普适性的改进措施与建议,希冀能为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将来成功实现现代化转型助力一二。
(一)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简介
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坐落于茶白河畔、大罗山下,为浙南闽东地区最大的图书馆。截至2020年12月,育英图书馆的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为231.5万册,现刊1 175种。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育英图书馆还采购了丰富的电子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育英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存储基地,还可视作一个开放式的超大型文献信息中心,且其俨然已成为构建温州高教园区内图书馆整体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基础。
(二)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与建设
1. 馆舍环境的现代化:清新典雅,先进智能
就自然环境而言,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坐落于美丽的茶白河畔、大罗山下,空气清新,闹中取静,周围绿树掩映,花草吐香,环境优美,实为温大学子在此安心舒适地学习、科研乃至休闲的绝佳场所,已成为温州大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以及温州高教园区的学术地标之一。
就学习环境而言,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配套设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座位及充电插座,且环境安静而舒适。育英图书馆目前共建有六层:负一层为图书馆餐厅,每天为师生提供精致可口的饭菜。一层为大厅,摆满了鲜花和绿植,另有宽阔的场地可供展览使用。同时,一楼还配置了若干台现代化的自助借书、还书的机器,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并设有前台咨询处,读者如在借阅过程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向前台管理人员寻求人工服务。此外,一层还开了一家咖啡厅,可供师生学习交流以及娱乐休闲。二层、三层、五层为图书阅览室,阅览室内每天均安排有管理人员坐班,为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阅览室外则设置了专门的自习区供师生学习使用,配套设有大量的充电插座、储物柜及自助饮水机,为师生在此安心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保障。四层为古籍阅览室,其内藏有《四库全书》等珍稀古籍以及一些特色馆藏资源,如温州地方文献、民俗学文献以及其他的一些具有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文献。此外,为提升读者的体验感,升级图书馆的服务,2020年育英图书馆又斥资对四楼原有的自习区域进行了重新装修与升级,清新简约的现代化装修风格让师生在此学习时感到心旷神怡,一张张崭新的书桌配有台灯与插座,满足了师生在此学习的各项需求,休闲区域的沙发与桌椅让师生在学习之余能享受片刻的闲暇与安宁,精心布置、设备齐全的远程教室可供师生线上视频学习与观看直播。
综上,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环境,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都是一流的,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而这均得益于育英图书馆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理念,逐渐向现代化、智慧型图书馆转型的决心以及为实现此目标而投入的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2. 资源建设的现代化:改善硬件设施,强化网络服务
近年来,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通过改善其硬件设施与强化网络服务以促进信息化建设、推动数字化改革。图书馆总的存储容量更是达到137TB,硬件配置基于服务器虚拟化云平台,采用大型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同时满足在线300 人并发网络查询、检索查询、借还书、资源检索等;同时采用LiBsys 最新版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满足从独立到主/分馆、馆/系模式等不同应用环境,实现各分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为教学、科研提供及时的网络文献信息服务。育英图书馆目前设置了两个电子阅览室,总面积700平方米,购置了280台电子计算机,且均实现了实名认证上网及自动化管理,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使用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近年来,育英图书馆还改造升级了门口及一楼大厅的大屏显示系统、门禁系统、监测仪、网络核心交换机等硬件设施,增加了自助图书借还机、电子书借阅机、文化长廊、朗读亭、自助借阅柜、电子储物柜等现代化智能设备,从而促进了图书馆现代化智能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保障传统借阅服务的基础上,育英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升级,通过引入发现服务、数字资源统计分析、新生入馆教育、预约服务等平台,实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系统化建设[4];大力建构分层、分类的信息检索技能培养体系,助力师生对于文献资源利用以及信息检索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学科评价、文献查证等方面的服务,提供学位点申报、专业认证等相关数据,努力成为学校发展决策的重要信息支撑。
除此之外,育英图书馆还通过大量采购电子书资源如“中国基本古籍库”“读秀”“瀚唐典藏”等电子数据库资源;自建馆藏特色资源,如温州地方文献数据库、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等,提升自身现代化、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整体水平,助力其向现代化、智能型图书馆的顺利转型。[5]
3. 管理的现代化:人性化管理,以读者为中心
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致力于建设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主导的智慧型图书馆,竭诚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育英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每一层楼均设置了阅览室与自修区,且二者分开,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阅览室内读者可以尽情地遨游于书海,找到自己想要的图書资源;自习区安静舒适,非常适合师生在此进行专业学习与科学研究。此外,每一层楼的阅览室里都有管理人员值班,且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和蔼可亲,对读者关怀备至,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读者在学习之余还能享受到家人般的关怀,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2)实行线上座位预约制,读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喜欢的座位。而且,大多数座位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读者离开图书馆达到一定的时间其座位便会自动取消,读者需要重新预约方可使用。这让图书馆有限的座位都能够给到真正有需要的、认真学习的人,减少了占座以及资源浪费、物不能尽其用的现象。
(3)专门为考研学子设置了考研自习区,实行预约申请制,每天需要打卡签到(每个月至少25次),打卡天数不足则自动取消座位,而且考研位置是流动的,达到一定的时间限制便需重新申请。此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出现有些读者霸占座位却不使用,而有些读者真正需要座位却难求一座的现象。可以说,育英图书馆设置考研自习区是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极大地便利了考研学子进行考研复习,对于学校考研率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4)图书馆的大部分资源,包括一些非常珍稀的古籍资源都是对读者开放的,这一方面能够满足读者利用这些资源从事有关研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防止了这些古籍资源被藏在古籍库内不见天日,日渐蒙尘,甚至遭受虫蚁的啃咬,而是让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福人类。此外,育英图书馆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基础上,实行减员增效,且大幅度延长了服务窗口开放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5)图书馆一楼大厅专门设置了就餐区域,一方面解决了读者在图书馆学习无处食用外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防止了有些素质较低的读者在无处就餐的情况下私自将外卖带进图书馆的行为出现。与此同时,下雨之时,就餐区域亦可用作部分读者的避雨场所,可谓一举三得,这确实是一条绝佳且效果显著的管理措施。此外,下雨天读者还可在图书馆前台借用雨伞,这亦属于非常人性化的举措。
4. 服务的现代化:开展多样活动,提升读者素质
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渐趋现代化,除了传统的借阅服务,它还提供了文化素质提升服务,包括组织各类学术及培训讲座、开办主题展览、放映电影、开展文化艺术体验以及其他各类活动,从而使其成为温州大学的学术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培育文化自信的场所。
(1)组织学术及培训讲座。育英图书馆目前承办了“罗山讲堂”等各类会议、讲座活动,邀请了学界诸多大咖,如陈平原、陈来、张翎、王云路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场的学术盛宴。此外,育英图书馆还组织开展了各类培训讲座,如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本科新生研发了入馆教育学习平台,给研究生开设图书馆利用与信息检索主题培训讲座、开办“罗山外语桥”外语培训讲座,为读者提供“免费”的语言培训课等。
(2)开办主题展览。育英图书馆每年都会不定期在一楼大厅或宽阔的场地举办主题展览,如今年便开展了优秀女共产党员事迹展览、“献礼建党百年,传承红色精神”图片展等,这些展览给读者带来了心灵上的启迪与精神上的慰藉。此外,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们每年都会在毕业季展示出自己的毕业作品,向全体温大师生交上一份毕业答卷以接受检验,同时也给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画上完美的休止符。
(3)放映电影。育英图书馆每周都会在二楼报告厅播放时下热门的电影,是读者们休闲放松的绝佳去处,堪称漫长校园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品。2021年三月,在建党百年即将来临之际,育英图书馆为献礼华诞以及丰富读者的课余生活,推出了百部红色电影展,每周分批播放多部红色正能量影片,如《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等经典影片,让读者们透过光影,感受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驱,瞻仰这一批批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成长、壮大,前赴后继牺牲奉献的烈火英雄,接受热血沸腾的爱国教育。
(4)开展文化艺术体验活动。为陶冶读者情操,提升读者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育英图书馆也贴心地为读者们准备了多场文化艺术体验活动。例如,邀请读者体验非遗技艺——发绣与扎染、手编五彩端阳粽、学习琥珀蜜蜡的收藏与鉴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验活动,不仅能让读者们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也能让读者们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提升审美品质,获得心灵上的愉悦。
(5)举办其他各类活动。育英图书馆还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学生活动,如为了振奋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图书馆每年都会举办学术搜索达人比赛,让读者们去搜索图书馆购买或试用的各类资源,提交检索报告和综述。该活动已经成为育英图书馆的品牌活动之一。此外,为了进一步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提升读者的阅读素养和能力,育英图书馆还举办了“童心悦读”绘本夏令营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丰富了读者的校园生活,使读者不仅增长知识、提升素质,还愉悦身心。[6]
四、我校图书馆服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在现代化服务与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并为此采取了大量的举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表现可圈可点,给师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优质的服务,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良好效果。然而,育英图书馆在现代化服务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现我们不揣简陋,予以指出并提出些许改进的建议。
(1)虽然图书馆已经实行了座位预约制,但由于管理不严,占座现象依旧十分严重,常出现座位被占而无人在此学习的情况,而有一些同学急需学习却找不到位置,占座现象导致资源被严重浪费。此外,阅览室本是为师生阅读书籍使用,却仍有不少同学霸占座位,在阅览室内学习,导致部分師生想在此阅览一些无法借出的书籍时却无座可寻。而这些均是图书馆管理人员未严加管理、监管不严所导致的,往后需要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不能放任占座现象不管,发现有人占座当及时提醒。若有人占座却长时间不在该位置上学习,管理人员可将其书籍及物品清理,以将位置让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2)育英图书馆虽然馆藏文献丰富,但电子图书资源比较缺乏。由于有很多书籍不外借,师生只能在馆内查看书籍而不能将其带出,这对于需要经常使用到此资料的师生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如在放假以后,师生仍需要利用资料进行学习或从事有关研究,但不能使用无法外借的资料,这便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其学习与研究。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解决这一问题,育英图书馆可以组织人员集中对部分馆藏文献进行扫描,并将其做成电子版资源放在图书馆内网的资源数据库里以供内部师生下载使用,最大化地发挥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价值。
(3)育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需持续地更新换代,如更换老旧的储物柜、安装密码锁,安装广播音响以通知读者各类事项以及播放闭馆音乐等,淘汰旧有的小喇叭。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引进专业人才。育英图书馆员工队伍渐趋老龄化,有些管理人员由于素养不够,并不能紧跟前沿科技、熟练地操作新采购的仪器设备以及使用数据资源等,从而不能很好地为读者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需要努力引进图书馆与情报管理等专业的博士,通过引进这类专门型的人才来优化自身的管理,促进自身的发展与现代化转型。
(5)持续采购电子资源及数据库,推动数字化与信息化改革。此外,向现代化转型的育英图书馆还可以采用一些“黑科技”,如引入智能盘点机器人,以智能书架和图书定位设备为基础,提供微信导航服务使精准找书不再困难,解决读者凭借索书号去相应位置找书却找不到书的图书错架问题,省去读者找书时间,减少图书管理人员将书本严格放归原位的麻烦。
参考文献:
[1] 蔡璐.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新模式的探析——基于有价值图书缺藏原因及其产生规律的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3(4):65-67.
[2] 李雷.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方法的分析[J].求知导刊,2018(15):49.
[3] 王鑫,王一璇.从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看秩序的形成——基于S大学的法社会学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4):130-136.
[4] 王红乾.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深层问题与选择[J].图书馆论坛,1993(2):27-28.
[5] 许润原.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与应对[J].办公自动化,2021(19):53-54.
[6] 忻蔓琳.基于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集成应用与研究[J].医学信息,2021(1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