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物:许侠夫
2022-05-16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中共琼崖一大代表中就有这样一位“大侠”,为改变琼崖黑暗落后的社会现状而奔走呼号。他就是中共琼崖地委宣传部长许侠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唤醒了千千万万民众的觉醒。
少有侠骨勇闯南洋
许侠夫原名许声鹏,字秀南,1901年2月5日诞生于海南文昌市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许书单,青年时代当农民,后来到东阁墟做小贩,1913年病故。大母云氏,生了三个兄长,他是邢氏所生。父亲去世后,由大母和生母抚育成长。
许侠夫幼年时代,常组织其他少年儿童在一起玩耍,喜爱打球、唱歌。他8岁被送进私塾读书,13岁在东阁墟小学毕业,读书时成绩很好,两次跳级,是班上的高材生。少年时代的许侠夫多才多艺,爱打抱不平。有一次,老师许建勋写了错别字还不愿改正,许侠夫就当着众人的面对其给予指正,可是老师却认为许侠夫是有意毁他威信,罚他头戴石砚、双脚跪地向老师承认错误。他却说:“如果是老师写错了,老师就应该改正;如果是老师写对了,我可以跪地向老师赔礼道歉。”结果老师没办法,只得让这件事不了了之。
许侠夫的青年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时期。五四运动后,各种新思想进入琼崖,给沉寂的琼崖社会带来一丝生机,然而在军阀的统治下,琼崖社会的黑暗腐朽日甚一日,穷苦人民谋生异常艰辛。1921年,为生活所迫,许侠夫随长兄许声鸿下南洋谋生,在马来西亚的橡胶林工作。他白天割胶种树,晚上到夜校读书,在资本家的压迫下所得甚微,只能勉强糊口,这使他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有了亲身体会。他虽然身居南洋,但时刻心向祖国。1923年春,他离开马来西亚回国。
能言善辩投身革命
回国后,在朋友的帮助下,许侠夫进入暨南大学就读。在校期间,他认真读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各种进步书刊,如《共产党宣言》《列宁传》《新青年》等,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24年,暨南大学搬到上海,他也随之到上海继续读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系。在学校里,他参加了由琼崖留沪进步青年组织的“琼崖留沪新青年社”,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逐步形成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这一时期,许侠夫还积极撰写各种文章,他的文风洗练,论述逻辑严密,极富感染力,在琼崖学子当中流传甚广。1924年10月,许侠夫在《新琼崖评论》第21期上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学生》一文。在文中,他对琼崖学生中产生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批判,义正言辞地指出在腐朽的制度中,青年学子应该勇于实践,读书不是为了赚大钱、做大官、考高分、花前月下,而是为了改造社会、为民众谋福利。在文章的末尾,他大声疾呼:“所以我们青年学生切不可以专做几篇文章为能事,不要做一个空嚷革命而不去实行的人,而要效法俄国的学生到民间去活动才好。青年学生们,赶快团结起来,完成我们的重大责任!”这篇文章在各地琼崖学子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很多琼崖学子开始从学校中出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成为琼崖早期革命的骨干分子。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在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集合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口,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向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打伤数十人,逮捕数十人,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许侠夫参加了这次反帝活动,站在反帝示威队伍的前列,不顾帝国主义警棍刺刀水龙袭击,奋勇向前,毫不退缩。这年秋天,在斗争中逐渐成熟的许侠夫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琼崖早期革命知识分子当中的佼佼者。
琼崖青年的好朋友
1926年初,许侠夫受党组织的派遣回琼崖参加党的领导工作。同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由于许侠夫文采出众,口才较好,在琼崖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和知名度,他被选为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任宣传部长,负责指导全琼党组织的对外宣传。他把青年学生看做是革命运动的先锋,将宣传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中,努力扩大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在琼崖地委的直接领导下,许侠夫到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积极开展学生运动。当时校内思想顽固的教师陆达节将许侠夫视为眼中钉,对他领导的革命活动暗中进行破坏。许侠夫早已看透了敌人的阴谋,便组织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共广东六师支部,动员了广大教师学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择师运动,把顽固不化的教师赶出校园。
当时,由于党组织力量不够强大,开展宣传工作的条件十分艰苦,因为人力和印刷的困难一时间没有办法解决,宣传和出版工作赶不上形势的需要,许侠夫为此心急如焚。他努力和一些热心于文化工作的社会人士合作,尽一切可能来开办一些书店,出版一些报刊,供销一些关于革命的、新文化的宣传教育书籍。府城的青年书店、海口市的文化书局和文昌、嘉积的青年书店,都是在许侠夫的努力下先后开办起来的。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琼崖唯一一份日报《琼崖民国日报》虽然为共产党员控制,但无法公开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主张。许侠夫另辟蹊径,积极创办各种党团报刊,先后创办了《路灯》半月刊、《扫把》旬刊和《现代青年》周刊,许侠夫和罗文淹、陈文晃等负责编辑和发行,由海南书局代印,每期出版300份至500份。在许侠夫的要求下,《扫把》旬刊采用海南地方语言写作,更加便于普通民众阅读和理解,是海南文化史上的创举。许侠夫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亲自写作各种文章,既是琼崖地委宣传工作的领导者,也是宣传一线的战士,他以笔杆为武器,和各种封建落后思想作斗争,成为深受琼崖青年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
转战文昌英勇牺牲
琼崖四二二事变以后,许侠夫以特派员的身份领导文昌的工作。在家乡文昌,许侠夫如鱼得水,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宣传特长,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1927年6月,文昌县第一次党代会在溪西村(现文教镇)召开,成立了中共文昌县委,许侠夫担任第一任县委书记。七八月间,讨逆革命军第五路军在宝芳乡正式成立,共有100余人,许侠夫任党代表。
许侠夫在文教地区活动时,曾到加美村召开了一次颇有规模的青年大会,动员青年投身革命,为革命作出应有的贡献。参加这次大会的有石壁、加美、溪西、宝典、大架、仙山、石井、孝友、中村、文教等10多个村庄的80多名青年。在会上,许侠夫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地宣传革命理论,号召各村庄的青年人勇敢地武装起来,改变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为了把文教地区的武装尽快地建立起来,许侠夫同区委领导人林佩双利用宗族姓氏的关系,策动国民党文教区团团长林伯江起义,起义的民团成员约30多人枪,其中国民党文教区第三乡民团约10多人枪。林伯江的起义,使国民党文昌县当局极为惊慌,即向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告急。1927年9月20日,国民党广东民政厅发布345号政令,在全省通缉许侠夫,悬赏大洋五百块。
擅长宣传的许侠夫在军事指挥上也有独到之处。1927年8月23日下午,国民党文昌县长邢森洲率领县兵连100多人窜犯溪尾墟。讨逆革命军获悉情报,立即部署战斗,军民合作,三面伏击来犯之敌。敌军一进入我军民伏击圈,几百名手持镰刀、木棍的群众和农军配合着讨逆革命军战士向敌军冲杀过去。敌人遭到突如其来的阻击,便晕头转向慌作一团,虚放几枪便转头鼠窜。讨逆革命军乘胜追击,一口气追了20多公里,把溃逃之敌追至翁田民团巢穴附近,天黑了才收兵。这一仗毙伤敌人10多名,我方仅伤1人。邢森洲事后感慨:“当时天若未黑,再拖20分钟,我也难逃出共军之手了。”在许侠夫的指挥下,文昌县讨逆革命军屡次给予邢森洲部队沉重打击,先后两次围攻文教墟,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极大的威胁。邢森洲被打得心惊胆战,夜不能寐,屡屡急电国民党中央和琼崖行政公署求援,仅1927年下半年就发出求援电报近20封。12月4日,许侠夫集中两个连集训,准备攻打文昌县城,但由于机密泄漏,被国民党重兵围困。许侠夫在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