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济源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
2022-05-16何芳
何 芳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济源 454650)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做好谋划与调整的重要契机。河南省济源市(产城融合示范区)(以下简称“济源”)在区位上具有豫西北门户的重要战略地位。济源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地区GDP 从1978年的17 820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703.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2020年地区GDP比上年同期增长3.4%,增速居河南省第2位。济源产业结构状况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密切关系着河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对于中部崛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并根据行业经济贡献率对地区GDP的关联程度,分析下一步需要加大创新、升级的行业类型和确定产业转型调整思路是当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文章借助灰色关联理论,探寻济源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方向,为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与质量提供一定的实践参照。
1 灰色关联理论解析
灰色关联理论最早由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在The Control Problems of Grey Systems一文中提出,主要应用于经济管理、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经济社会的各种现象都存在结构的复杂性、作用机理的互相影响等特点,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又往往存在连贯性的缺失可能,通过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的关联程度判断可以分析对象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更大[1]。如果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则说明两者之间关联度高或关联度大;反之,两者关联度就弱或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收集评价数据。
第二步,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已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各因素数列中的数据可能因量纲不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文章采用均值法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第三步,求差序列并确定极值。逐个计算每个被评价对象指标序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对应元素的绝对差值、最大差、最小差。
第四步,计算关联系数,分别计算每个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对应因素的关联系数。
第五步,计算关联度,对各评价对象(比较序列)分别计算其个指标与参考序列对应因素的关联系数的均值,以反映各评价对象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关系,并称其为关联度,
第六步,依据各观察对象的关联度,进行排序,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2 济源产业结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2.1 济源三次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本文从《济源统计年鉴》选取2010—2018年济源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及济源不同年份的生产总值。以济源历年来的地区生产总值为参考序列,以三大产业的产值为对比,做关联分析。
先算出每个序列的均值,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生成新的数据列,然后利用新序列和母序列进行绝对差的计算,并得出Δmax和Δmin。最后,算出每个参考序列与母序列的关联系数,求出每一个产业与地区GDP 的关联度(见表1)。
表1 2010—2018年济源三次产业与地区GDP的灰色关联系数
根据表1 所提供的关联系数,绘制出济源2010年至2018年济源三次产业与地区GDP之间相关系数的趋势图(图1)。
图1 2010—2018年济源地区GDP与三次产业关联系数图
由图1可知,第一、第三产业与地区GDP关联系数呈现出倒U型,但是每个产业到达顶点的时间不相同,其中第一产业与地区GDP的关联系数波动最大:2010—2015年波动相对微弱,2016年达到最大值,2017年跌至9年来最低点,2018第一产业对于地区GDP的贡献率为1.9,低于2015年、2016年的最高贡献率3。同时在图1中可以清晰看到,第一产业的整体关联系数曲线图除了最高点处之外均在第二、第三产业之下;第二产业与地区 GDP 的关联度整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正态分布趋势,在2014 年达到最高点。即第二产业在2014年的对地区GDP增长贡献率达到9年中的最高值79.3,2015—2018年出现下降趋势,并于2018年呈现出最低点。第二产业体现出和地区GDP高度的相关性,且密切度高于其他产业。服务业也体现出与地区GDP相同的趋势,但是密切程度低于工业对地区GDP的影响。
通过计算可知,2010—2018年三次产业与地区GDP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为第一产业0.634 438,第二产业0.870 298,第三产业0.683 018。根据灰色关联系数大小可知,济源地区GDP与三次产业的关联次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1978年以来,济源的经济总量在河南省内相对较低,主要靠第一产业带动全地区经济,第二产业则呈现经济类型单一、高能耗产品占比大特点,第三产业发展绝对滞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很弱。2017年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成为良好发展契机,之后开始积极探索全域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2.2 济源三次产业与地区GDP之间灰色关联分析
三次产业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分类不尽一致。我国的分类是:第一产业主要为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第三产业主要由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服务业构成。
本文根据济源对产业的划分,以济源地区生产总值为参考序列,与三次产业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具体的结果见表2。
表2 济源三次产业与地区GDP之间的关联系数
由表2可知:首先,第三产业中批发业和房地产业的产值与地区GDP的关联度排在前两位,说明该行业与济源地区GDP关联程度较高,即济源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随着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刺激经济政策展现的红利,济源消费品市场迅速扩张。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创新高。2019年全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63亿元。住宿和餐饮业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济源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0.8 %和10 %。房地产业则经历了从住房分配机制下的福利房到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下的商品房历程。济源人民的居住条件也从“住有所居”提升到了“舒适改善”的局面。房地产市场的运营机制、规模、品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房地产销售面积从1993年到2020年增加了将近11倍。
其次,工业、建筑业与济源地区GDP的关联度排名为3、4,说明工业、建筑行业是拉动济源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之一。济源城市发展之所以定位为“工业强市”是因为其强大的工业基础。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工业成为济源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低能耗、高科技、生态环保等使得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济源工业经济自1978年持续快速发展,工业规模大幅扩张的同时,也出现了依靠使用低成本劳动力、过度开发资源和牺牲环境赢得竞争优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从2010年至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呈波动下滑趋势,由2008年的20.2 %回落至2018年的8.5 %。济源传统支柱产业中炼焦、黑色、有色、电力等行业增加值增速自2014年以来基本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产出、高耗能企业占比高是影响工业企业产出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林业、牧业、农业、渔业分别排在关联度的5~10位,说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于济源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相对薄弱。济源持续建设和完善铁路、公路交通网,积极推进对外通道、干线公路建设,构建对内对外综合运输全新格局,2018年货物周转量比2017年增长10.65 %。由于通信业务的不断创新,济源邮电通信现代化步伐也逐渐加快,2018的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了117.40每百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25.6万,对济源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9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6.41亿元,同比增长4.3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单纯种植粮食向粮、果、畜、经等多元结构转变。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4.8:9.6:11调整为2018年的12.5:3.7:15.2。林业、渔业的增加比重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种植业结构由基础性向综合发展,畜牧业养殖模式日趋集约化、规模化。2010年以来,济源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推动农业走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建成省级基地13个、市级基地30余个。全区农业机械化已基本覆盖。积极培育国家级品牌“寺郎腰”大葱,包括“卫福安”西瓜在内的10余个知名品牌。
最后,服务业中的其他服务业、金融业在关联度排名中占到第11、12位,对于地区GDP的影响相对较弱。2010年以来,济源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2013—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为7.8 %。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32.2 %。随着人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济源服务业由大变强,总量持续提升,对经济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但是从关联度结果和实际发展情况上看,济源服务业的增加值依然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尤其是金融业。济源的金融业体系初步形成,金融产品逐渐丰富。各类金融机构加速聚集。2020年济源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2019年增长19 %。金融机构在风险防控能力方面还需极大提高。
由以上分析可知,济源不同行业对地区GDP的贡献率不同,其中第二产业的总体贡献度较高。各行业排名显示,第一产业中有7、8、9、10名,第二产业中有第3、4名,第三产业中有第1、2、5、6、11、12名,表明济源三大产业的发展不够均衡。但整体呈现出济源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由农业主导向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变的特点。
3 结论和建议
济源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依然呈现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第二、第一产业第三的基本面。济源的主要支柱产业是工业,传统农业对地区GDP的贡献较弱。第三产业结构中对零售业、餐饮业、邮政业、房地产业的依赖较大;其他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进度较为缓慢。近年来,济源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力度不断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很快。但是由于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矛盾,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问题依然突出。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济源应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农业经济活力,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向多元化转变。一是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创新种植技术,促进传统农业不断转型升级。二是协调发展种养业,发展壮大多元农业。在推动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不断向集群发展、集约经营、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②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济源应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协调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致力于将过剩的产能向高端、精细、深层次加工方向上转移。一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打造清洁能源、新工艺冶炼、零碳排放等新技术产业,努力开发新兴产业,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行业等科技创新工程,发展太阳能、光伏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促进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二是加速产业结构布局,实现产业集群化。加快技术改造和提升步伐,以创新为动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要求,实现产业优化,布局更加科学。③做优做强第三产业。济源应用增量来拉动服务业发展,努力做大服务业总量。同时做好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和推进小企业培育。一方面继续大力支持大企业的跨越升级,同时还要对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的互动,加强政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的创新与整合,加强电商运营、物流供应链的开发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促进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