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为美而死”三个中译本对比分析
2022-05-16高月英
摘要: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让读者能够品味出中华语言的特别韵味;还要注意确保翻译的艺术特性、逻辑性和實用性。本文以艾米丽·迪金森“I died for beauty”的中译本为例,对余光中、蒲隆和江枫三人的不同译文进行比较,来分析当代译者对于艾米丽·迪金森的诗歌理解与研究,从而探讨诗歌翻译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艾米丽·迪金森;美学价值;艺术特性
一 、 狄金森与狄金森研究现状
艾米丽·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 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与惠特曼一起被视为美国现代诗歌的开创者,有人甚至将她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外的狄金森研究在批评方法上日趋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批评方法和审美理论进入了狄金森研究领域,狄金森研究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时期。但与国外欣欣向荣的狄学研究相比,国内的狄金森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具有明显的重复性和研究不够系统等问题。因此,汉译本对中国学者狄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背景
1862年是诗人思想斗争的一个时期,也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由于经济衰退的影响,死亡的主题被更多地使用。1958年以来,艾米莉·狄金森开始与三位著名的出版商交流,希望出版她的作品,但狄金森尊敬的学者都对她的作品持冷淡态度。1862年,她写了这首诗,宣布退休。整首诗实际上是诗人退却后向世俗社会宣战的宣言。在这首诗中,真和美的两位冠军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通宵畅谈而不受阻碍。但是,狄金森没有得到世俗社会的承认,她的余生都是真和美的。”“我为美而死”是诗人退休的宣言,是真理与美的赞美诗,是狄金森一生献身于诗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I Died for Beauty”,来探讨三位不同译者对于诗歌的不同理解。
三、译文对比分析
例1:原文:I Died for Beauty -- But Was Scarce Adjusted in the Tomb
蒲译:我为美而死--然而很难适应这座坟墓
余译:我为美死去,但是还不曾安息在我的墓里,
江译:我为美而死,对坟墓几乎还没有适应
首先,从第一节来看“adjusted”这个单词蒲、江的译文都是译成了“适应”,只有余光中的进行了意境的延伸,将其译为“安息”。在这里,作者描写自己为美而死,此时正待在坟墓里,“适应”这个词只是在单纯的阐述墓里的环境,用“安息”会更加符合此处的意境。第二句作者表达的是另一个人为了真理而死,他的坟墓就在我的坟墓旁边,第一句话三位译者都用了“为美而死”,因此第二句如果用“为真理而死”可以前后呼应,更有诗歌的韵律。第一节整体来说,余光中的译文更加出众。
例2:原文:He questioned softly "Why I failed"?
蒲译:他轻柔地问“我为何而亡”?
余译:他悄悄地问我为何以身殉?
江译:他轻声问我:“为什么倒下?”
这三个译文显而易见蒲隆的更为恰当,作者此时表达的意境是已经“葬在坟墓”,而诗歌开头也说了“我为美而死”,此处再翻译为其它的“失败”、“倒下”等与前文有所冲突。而“失败”“倒下”也很容易让读者云里雾里,什么失败了?怎么就倒下了?全文的基调都是殉美,如果说失败和倒下更像是有目的的行为一般,“为何而亡”又显得过于直接,少了一种悲壮的感情。“何以身殉”既可以前后呼应,也能传达出全文的主旨——殉美。
例3:原文:And I -- for Truth -- Themself are One – We Bretheren, are
蒲译:他却说“我--为了真理--美真是一体,我们是兄弟”
余译:“而我为真理,两者不分家;我们是兄弟两个。”
江译:他说:“我为真理,真与美是一体,我们是兄弟”
对于“Themself are One”有“美真是一体”“两者不分家”这两种译法,前者说明我们本为一体;后者却先点出了我们是两者,后面一句紧接着我们是兄弟。“美”与“真”是这首诗歌的重点,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我们”可以为了美和真而死,在“我们”心中,“美”与“真”比我们的生命更加重要。因此美真是一体更为妥当,并且在诗歌中,前者的翻译更具有诗歌的韵味。
在翻译狄金森的作品时,江枫仍然秉承了他简约内敛的风格,而蒲隆就与狄金森原诗之简约风格匹配度而言,略逊一筹。从遣词上看,江枫的翻译尽量贴近原诗,尽量选用简单的词来表达诗歌本身无限的内涵,与原诗形神皆似,余光中的翻译更具有意境美,从总体来看,三个人各有千秋。
总结
艾米莉·狄金森将死亡诗这个主题发挥到了极致。她毫不掩饰对“死亡”的迷茫和恐惧,积极的表达对“永生”的不懈追求。狄金森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美诗篇,国内狄金森诗歌的译本也不少,但目前译为汉语的只有300首,很多译本都是名著重译。由于狄金森的诗歌风格与众不同,不受常规语法和诗歌韵律规则的束缚,要想把这些风格在译诗中完整地再现出来绝非易事。因此,狄金森诗歌的翻译及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还需要翻译工作者和狄金森研究者们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建新.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五个汉译本[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95-98.
[2]李青.论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中的象征主义特征[J].文学教育(下),2016(07):17.
[3]沈惠文.蒲隆译本《狄金森诗选》评介[J].海外英语,2021(14):64-65+69.
[4]章恬恬. 接受美学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黄艳云.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与本土化形象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4):48-51.
[6]蒋萧.艾米丽·迪金森诗歌翻译研究[J].校园英语,2017(03):234.
[7]王竹君.从审美再现看狄金森诗歌的两个译本[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8]刘晓敏.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两个汉译本翻译风格比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91-93+99.
作者简介:高月英(1998-),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研究生在读,云南师范大学,英语笔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