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釉面的彩光现象分析
2022-05-16黄荣华
黄荣华
摘要:说到充满丰富的色彩的艺术品,首先能想到的就是清代的彩瓷,比如康熙五彩,这一系列的瓷器用不同的釉料来纹样,做工精细,色彩鲜艳,画工精湛,是当时皇宫中最常使用的陶瓷艺术品。不过这种丰富的釉色是人工合成的,但是存在着一种瓷器,只用到一种釉料便可以烧成灰色、柿子色、茶粉色、黑金色等完全不同的釉色,甚至出现神秘的色光,这种瓷器就是建盏釉。建站釉中有一种独特而罕见的彩色光现象,这种光是建盏釉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现代科学分析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物质之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自然的、神秘的色散现象。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盏釉面形成彩光色散现象的原因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科普一些关于釉面的知识。
关键词:建盏;釉面;彩光;现象
一、建盏彩光釉面的形成原因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现代建盏作品频繁地闯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釉色的设计原则和规律大多为建站工匠所公认和掌握,但建盏釉面的彩光现象仍然处于一种神秘的研究领域。宋代人把彩光现象称为建盏曜变,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制造出来的建盏釉面发散出来的彩光是因为瓷器底部有着像油滴一样的光斑,研究认为,油滴效应实际上是氧化铁通过高温燃烧而形成的,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圆润氧化铁的结晶会慢慢流下来,形成兔毛形状一样的色斑。从目前的制釉水平的发展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建盏釉面色光现象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其玻璃色斑周围的光晕以及向外散射而产生的色光分离现象,这层玻璃色斑主要是一层类似膜一样的东西,而在烧制的过程中,炉内的温度是建盏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及还原剂的种类、用量以及还原时间的细微差别都会影响干涉这层膜的形成,通过阳光的照耀以及光线的变化,进而出现色觉现象。
二、现代科研技术对建盏彩光现象的研究
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显示,在显微镜下观看建盏釉面底部的油滴状膜,发现其呈现出鱼鳞一样的结晶状,且两侧有一条黑色粗条纹,由赤铁矿晶体组成。这个地方是许多细小的氧化铁所组成赤铁矿晶体。建盏彩光釉面的铁含量基本都在10%以上,在高温火烧的过程中,里面所含的一部分铁会与空气融合发生反应,形成氧化铁,再经过不断地升温而融化成油滴状的膜而形成我们所说的釉面。单从原料上可以看出,建盏釉面中的彩光现象是曜变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它是在特定的炉温和炉温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物理化学反应,建盏釉面的彩光现象是最开始是在无意间自然形成的,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探索,最终使人们掌握了烧制彩釉的技术。每一个彩釉建盏釉面烧制手法所做出来的瓷器品底部都会有油滴状的膜,其产生的光泽会随着器具不同的角度变换而发生变化,不同密度的油滴效果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油滴大小和密度的差异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建盏釉面的彩光现象对于我们研究宋代建盏的发展以及现代烧釉技术有着很大的影響,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研究和突破。
三、建盏彩光釉面的鉴赏
建盏釉面的瓷器品可以随着视角和光线的变化而产色颜色的变化。在普通光线下,釉面的色光是看不见的,必须把彩色的建站放在自然光下,旋转360度,慢慢地绕建盏的中轴线欣赏建盏每一个部位五颜六色的光线。陈显求大师曾在日本龙光学院学习欣赏曜变技术的运用过程,他还指出,要想欣赏到建盏釉面身上五颜六色的光芒,要以太阳光作引,才能将其色彩之美完全展现在人们眼前。古人将缤纷的色彩归纳为五色,彩虹极光等自然色光现象使人们向往美丽,宝石也因其神秘的光辉和五彩缤纷的色彩而成为珍宝这,建盏釉面因为其有着多彩的光芒而得到人们的喜爱与赞赏,当我们仔细观看它时,它就像银河在夜空和星空中流动一样绚烂多姿,建盏釉面上的彩光神秘而遥远,似乎蕴含着一个伟大的世界,有着人类共同美好期许。目前,专注于烧制彩光建盏的工艺师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建阳的陈旭、台湾的李春和还有法国的尚吉雷,这三位陶艺人的彩光建盏作品都曾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虽然都是彩光建盏,但是,所用的胎釉料以及烧制方法都有很大不同,呈现的风格也不一样。建阳陈旭的彩光建盏釉面非常温润,彩光柔和动人。台湾陶艺人李春和将太极与建盏巧妙融合,盏内有明显的旋纹。而法国人尚吉雷的作品中,古朴中透着时尚,彩色的结晶嵌在黑釉上,光泽璀璨。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建盏釉面所制成的器具得到了王宫贵族的广泛使用,这项烧瓷技术也在现代成为人们喜爱的技术之一,特别是在茶道上成为人们品茶斗器所采用的主要陶瓷艺术品。建盏的彩光现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上文的介绍分析,我们知道了建盏的彩光釉面是因为氧化铁所形成的的油滴状膜,在阳光下通过不同角度的观看而产生了色散效果,这对我们进一步生产和研究建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保留祖先的优良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美燕(Wu Mei-Yen). 宋代建盏再现-福建建阳地区建盏工艺初探[J]. 远东通识学报, 2018, 12(2):57-79.
[2]曲谱. 西方音乐史教学中主观因素渗入之现象初探[J]. 艺术研究(1期):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