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研究
2022-05-16田欣芸
摘要:现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大,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为例,在分析接受美学与现代诗歌教学适切性的基础上,探索了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即应尊重学生主体,激活学生审美期待;对接学生已有知识背景,补充文本留白;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唤起其现代诗歌阅读体验。
关键词:接受美学;现代诗歌;诗歌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现代诗歌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以凝练、生动、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语言、强烈的感情基调、绮丽的想象创造以及独特的审美意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形式灵活。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现代诗歌意蕴隽永,皆为名家名作。联系当前现代诗歌教学现状,从接受美学文艺理论中获得启发,发现在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学现代诗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阅读诗歌的情感体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诗人舒婷创作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现代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青年一代对祖国的愿景,内容表达朦胧含蓄,以本诗切入,旨在探索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接受美学与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适切性
现代诗歌是富有青春活力的文学形式,其艺术特质和文学魅力对初中学生的思维、审美、情感都具有着很强的教育价值。《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作品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蕴含着作者丰富、炽热甚至复杂的思想感情,难以用单一的主题来概括,在教学中,教师所教内容应该是课文的重点之一而已,决不能以此来代替诗歌的所有内涵。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师片面追求诗歌知识性内容的教学,不注重学生在现代诗歌阅读中的个性化情感体验。诗歌本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优质文本,但是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渐使诗歌教学内容权威化、标准化,教学过程程序化、空洞化。在这种诗歌教学模式下,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对现代诗歌文本的期待视野也渐趋狭隘。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也急于将事先设定好的中心思想传达给学生,牵着学生走向诗歌主题,即诗人舒婷通过本诗表达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的情感。这忽视了学生现有知识背景下对诗歌的独特情感解读,也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留白内容的探索、发现。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德国,首倡者是汉斯·罗伯特·荛斯(Hans Robert Jauss)。接受美学是一种广泛流传的美学理论,它主张将读者置于中心位置,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不確定性,都不是单一层面的、既定的、封闭的存在,而是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开放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功能需要在读者的阅读中才能得以实现,实现过程即是作品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的过程。[1]接受美学明确提出了“读者中心论”以及“期待视野”和“结构召唤”等重要概念,如果用这些观点来指导中学现代诗歌阅读教学,可以发现现代诗歌教学也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个人或与他人共同实现诗歌文本的开放性,并将诗歌文本的“空白”加以明晰和创造性填补的过程。
二、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学现代诗歌教学
(一)尊重学生主体,激活审美期待
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包括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定向期待是读者知识、生活、情感经验的总和,是读者进入文本的前提条件;创新期待是读者进入文本后超越文本所产生的新期待。[2]基于此,在诗歌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已有的期待视野,为学生走进诗歌文本做好准备,打开学生的定向期待才能实现学生期待视野的创新。
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寻找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契合点,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自主解读诗歌,课堂上主要通过让学生不断回顾学习过程来实现。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使学生拥有一个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获得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知识的内化,实现“知”与“情”的融合。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配以背景音乐《红旗颂》让学生进行集体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自主感知文本。因为朗读是实现诗人与学生之间情感传递的桥梁,也是学生进入诗歌文本的必经之路,彻底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必须借助朗读的手段。
在教学中,学生在初读文本分析意象后能主动调动原有知识背景,强调了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并结合修饰语分析诗人的情感。但是在细读后学生提出怎么理解“痛苦的希望”以及“飞天袖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问题。教师面对学生的阅读新期待,不是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适当讨论来自己解决问题,并且结合自身体验去读出诗句不同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不断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产生对诗歌深度阅读的兴趣。
(二)启发学生想象,补充文本留白
作者带着自身的期待视野进行创作,有意或无意地在语言上、意义上的留白,形成了文本的召唤结构。[3]在诗歌中,诗人的言外之意不是单单只靠对诗中个别词语的分析解读就能把握的,诗中的深层意蕴通常是隐匿在诗句的身后。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诗歌时,应该注重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联系学生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对诗歌文本进行赏析;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整体性阅读,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启迪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补充诗歌文本留下的审美空间,品味诗中流露出的美感和隐藏的思想感情。
对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教学,语文教师也应注重寻找学生原有知识与诗歌整体感知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从诗歌文本的整体出发,通过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对诗歌进行整体解读,初步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学生对诗歌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后,语文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将学生的阅读思维一步步引向文本的深处,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置于文本留下的广阔艺术审美空间。诗歌因其语言的凝练、结构的跳跃、意象的含蓄,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进行联想和想象甚至二次创作的艺术空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解读,还能补充诗歌的艺术留白之处,对诗歌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歌意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歌中描绘的画面,使学生随教师一同进入诗歌意境之中,将诗话变成诗画。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等意象想象祖国苦难的画面;通过“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意象想象祖国新生的美好画面。学生在脑海中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体的、多彩的画面,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将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这也是对诗歌文本留白的进一步补充。
(三)进行有效提问,唤起阅读体验
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认为阅读是读者积极参与到作品中的过程,作品的意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课堂阅读教学中,通过有效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思考,对作品进行解读,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建构作品意义。正如陶行知所言,“千千万万的发明都起源于疑问”,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寻找问题设计的的契合点,进行有效提问,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
“诗中反复出现了四次‘祖国啊',这四次‘祖国啊'在朗读中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变化?”这个问题的提出着眼于学生在诵读时出现的不足,也是对诗歌意象与诵读这两个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因为意象含情,通过这一问题可以紧扣“祖国啊”诗人这一深情的呼唤,进一步引领学生分析每节诗歌的意象群,从而唤起学生对本诗深层的阅读情感体验。
针对具体意象而言,也可以通过设问启迪学生思考,例如,诗中“飞天”这个意象美丽而奇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并且“飞天袖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中的“花朵”也是美丽的,但却诗中未落到地面,表明美好的希望暂时并未变成现实。可以从“飞天”这一意象进行设问,引导学生探究其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手法,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三、结语
从古至今,诗歌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瑰宝,备受人们重视,在当下语文教学中,我们更不能摒弃这一文化珍宝。现代诗歌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一直是我们亟需研究和钻研的问题。接受美学是对传统阅读理论的突破和丰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应在接受美学的观照下指出它与现代诗歌的切合性,积极探寻中学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打破单一化的教学思想,促进语文教學的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楠楠.接受美学对中学诗歌教学的影响[J].学语文,2013(02):68-69.
[2]张艺. 基于接受美学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贾鹏. 接受美学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田欣芸(1997—),女,汉族,广西贺州市人,硕士在读,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