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助推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总体思考

2022-05-16武俐李怀珍

大学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武俐 李怀珍

[摘 要]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大学阶段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大学生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为解决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等其他课程在立德树人、思政育人“两张皮”的现象,必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并产生协同效应。文章回顾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进一步明确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内涵,阐明课程思政的“四项任务”和“四个统筹”的推进原则,从四个方面提出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途径;机制保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043-03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培养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新时代青年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四年或五年,需要学习和实践的课程达百余门次,应该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开展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和载体。目前,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四门必修课程,其他课程多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在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导致仅有几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简称“思政课程”在上述领域“孤军奋战”的现象存在。因此,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强化课程思政育人队伍建设、考评体系建设和保障措施,提高课程思政助推“三全育人”实效成为目前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及内涵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

2016 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光明日报》即发表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主题文章,自此以后,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改革探索在全國高校逐渐开展起来。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所有开设的课程都包含德育元素,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有任课教师均应肩负德育工作职责,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既不是指某门具体的思政课程,也不是新增几门思政课程,而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2]。课程思政具体是指将专业课、综合素养课里面的德育内涵与德育元素渗透到这些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构建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课程体系,促使思政课程育人单一主渠道向课程思政育人多渠道转变。

二、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把实现“四个服务”作为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四个服务”的要求,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课程思政必须把“四个服务”作为指导思想,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及所有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把准切入点、结合点、创新点,全方位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贯通、课程政治性与专业学理性贯通、价值导向性与知识性贯通、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贯通、教学方式灌输性与启发性贯通、教育彰显性与隐含性贯通。高校要让每位专业课教师挑起“思政担”、讲出“思政味”,提升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成效,丰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载体。

(二)把完成“四项任务”作为课程思政的工作目标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深入研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大力宣传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培养方案、教学环节与各类课程的时代内涵和重要意义。

二是提出课程思政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原则,强化课程思政育人队伍建设,优化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和条件保障。

三是启动非思政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的挖掘工程。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各门课程中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传统文化、公民道德、法治意识、职业素养等育人元素[3],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奠定基础。

四是开展课程思政推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和提升育人成效的实践探索。大力倡导“全课程大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在“三全育人”格局下与教学部门协同实施课程思政“三进工程”(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授课计划、进教学质量评价),促进高校育人成效提升。

(三)坚持“四个统筹”工作原则,推动全课程育人工作

一是统筹好目标与方向。长时间以来,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在价值引领、育人导向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两张皮”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价值冲突问题。不少专业课程为实现与国际接轨,在核心概念、关键内容、主要方法、观点论述等方面接受了西方影响,有些课程忽视做好恰当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工作,存在高校思政课“孤岛化”。“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知识的获取变得相对容易,但在知识选择、价值研判上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突出。总之,强调专业课与思政课教育目标方向一致,就是要注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紧密结合,是目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原则。

二是统筹好“德育”与“才育”[4]。“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条件,而“树人”则是“立德”的价值实现[5]。专业课教学要做到提高学术科研能力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统筹协调,把握好“德育”与“才育”的辩证关系,在科学认知“德育”与“才育”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坚持德才并举。

三是统筹好学校主导与院系主动。学校和二级学院是组织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两个层面的主体,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要实现学校主导与院系主动的统筹协调,必须切实开展好以下工作:其一,充分下放权限。学院是推动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单位,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师资配备、课程设计和教材征订以及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大纲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其二,加强监督管理。放权不等于放任,高校要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下放权限;通过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督导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任务,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其三,主动上门服务。学校积极为院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功能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

四是统筹好专业课与思政课。通过师资队伍专业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搭建共享互助的对话交流平台,逐渐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育人能力,形成教学团队间的协同效应;组织跨学院、跨学科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进行研讨,改变狭隘的单向育人、单独育人观念;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探究每门专业课思政教学的元素和切入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政教育;安排专业课教师兼职做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建设与实施途径

(一)广泛宣传动员,增强教师全课程育人观念

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平台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课程思政氛围,做好教师的思想动员工作。通过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动员大会、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系列讲座、组织思政教师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观念,切实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

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掌握主导权,构建学校党委、基层党组织、党员相互贯通的联动体制[6]。高校党委要成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要事项,做好政策引导、经费支持、条件保障和组织安排,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同时,高校要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确保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改革思想和现实意义深入人心。教学院系党委(党总支)和教工党支部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战斗堡垒和引领者,必须主动把课程思政建设任务融入党建工作中,强化资源整合,优化平台建设,结合课程思政建设丰富基层党建内容,用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平台建设。教工党员应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做到率先垂范,优化和健全课程思政平台建设工作机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灵活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资源互补,构建知行合一、同频共振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与社会主义必胜的自信心。

(三)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必须坚持党政同心,着力构建各层级、跨部门协同联动的长效机制,形成育人合力。首先要努力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两类课程之间要寻求相通点,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其实现的重点在于挖掘各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努力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任课教师间的协同。最后是要努力实现载体协同。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要通过实习实践实训环节、系列主题活动、素质拓展活动、交流活动落实落地,切实发挥相关平台和载体的育人功能。

(四)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目标。扎实做好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方案设计,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次要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责任,充分发挥党建促行政、党建带团建的政治优势,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把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渗透到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每个环节,要逐步形成专业课思政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最后要全方位推动实践课程改革,提升育人效果。探索学分课程活动化、团学活动课程化和思政课程实践化。让思政课程走出教室,走进博物馆、科学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思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不断优化对学生的考评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活动载体,势必提升学习效果。

四、做好“四个保障”,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

(一)成立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意识形态工作,因此必须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高校党委书记必须承担起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学校校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都要担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同时,由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和各教学学院党政负责人组成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为课程思政建设和育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健全规章制度,提供运行保障

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要积极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保障协同运行机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和学校、学院、同行专家听课制度,把任课教师对大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评教体系[7]。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把课程思政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纳入领导班子业绩考核范畴,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党建与思政工作考评体系,同时把各类课程的育人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

(三)整合人力资源,提供队伍保障

为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的目标,必须有可靠的师资队伍做支持。首先要整合校内各类教师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充分发挥相关学科教师同向同行育人的骨干作用。其次要加强对新进青年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培养,确保学校育人队伍后继有人。最后要充分发挥外部资源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探索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把符合聘用条件的校外优秀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等专家行家请进校园,聘请他们担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兼职教师,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育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四)注重平台建设,提供场所和财力保障

學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加大财力投入和加强实践实训场所或基地建设,优化第一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各类实践实训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同时,将加强社团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寒暑假社会实践等重要育人载体的建设纳入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为课程思政建设和育人工作提供场所和财力保障。

五、结语

高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所有任课教师均应肩负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门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旨在积极构建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在内的大思政课程体系,促使思政课程育人单一主渠道向课程思政育人多渠道转变。各高校应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坚持全方位统筹,畅通协同运行机制,在领导机构、规章制度、人力资源和平台建设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助推高校提升协同育人工作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66-69,91.

[3] 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86-90.

[4] 董凤,雷晓兵.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统筹协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15-17.

[5] 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49-154.

[6] 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15-17.

[7] 吕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大学教育,2018(1):122-124.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