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2022-05-16陈莉
陈莉
关键词:问题学生;尊重;教育时机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变“问题学生”,以我班卢高欢同学为例,谈谈我的转变策略。
一、 要把握有利的教育时机
卢高欢在学业上十分散漫,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其实我通过观察发现他智商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卢高欢没有不良习惯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来学习。之后经过我仔细了解终于找到了根源。
所以,我抓住一些最佳教育时机,在平时我经常给他心理安慰。以下几种情况可看作是最佳教育时机:
(1)内心内疚时。卢高欢下课玩耍时,手拿跳绳乱甩,一不小心甩到了同学的脸上,同学顿时脸上出现一条深深的伤痕。卢高欢吓坏了。这时,我赶紧把那个学生带到办公室,处理伤口,一边安抚受伤同学,一边说:“这次卢高欢确实不是故意的,我们原谅他,陈老师再教育他,以后让他玩耍时要注意安全,好吗?”等受伤的学生会教室后,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其内疚之情,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我说:“高欢,你以后玩耍要注意安全,好吗?”卢高欢羞愧地低下头。
(2)受到表扬时。问题学生受到表扬时,其内心的兴奋常常是溢于言表。他们对自己有了自信,对未来有了希望。在这时,教师若提高点要求,他们也会乐于接受,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本学期第一单元的考试,卢高欢考了52分,我特别表扬了他,因为去年期末考试他仅仅考了35分,进步了很多。他高兴之余,我马上对他提出要求:以后每天回家让妈妈给你听听生字词语,并做到每天课外书半小时。他欣然接受。
(3)出现转折时。问题学生在换班主任时,心里会萌发“一切从头开始”、“我要进步”的愿望,这是我们最应抓住的有利时机,因为问题学生内心有了进步的愿望,外部及时鼓励,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教育的效果就会明显。刚接手这个班时,我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其实很聪明,以后上课认真听,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陈老师的学生是没有不做作业的,明白吗?”
(4)遇到困难时。学生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别人的关心,在危难之时,受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这是人之常情。那段时间,卢高欢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只有奶奶在家,他的家庭作业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于是,我主动让他放学来我办公室做作业,完成后,帮他仔细检查,并用心地辅导他。他自己高兴地对我说:“陈老师,我现在觉得学习挺有意思的了。嘻嘻……”我摸摸他的头,说:“陈老师一直都觉得你挺厉害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卢高欢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
二、要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
事实上,每个问题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长处。学习差的孩子可能爱劳动;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可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特级教师丁有宽在《精心教学,诚心育人》一文中写了这样一则事例:“小黄从岸上跃入水中到船上偷东西,这是不好的,但我觉得他有勇敢的一面,有很高的游泳本领;他偷东西有100多种手段,说明他不笨;他偷了东西经常分给有困难的同学,说明他有善良的一面……我就这样对问题学生进行全面分析,透过种种现象发现小黄身上的‘闪光点”。小黄的缺点的确不少,可就是这样一个学生,丁老师竟找出了这么多“闪光点”,好多问题学生和小黄比起来,优点多多了,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分析,善于发现,表扬中有批评,批评中有鼓励,循序善诱,才能促其转化。
卢高欢平日里好动,上课精神不集中,愿跟同学打闹,遇事斤斤计较,多次严厉的批评教育也不见效。后来,经过家访,我了解到:卢高欢在家里也是好动,其家长对此也很头疼,就连他的奶奶也说:“这个孩子不知怎么了,一会儿老实时候也没有,也不知像谁。”他的妈妈对他的行为不满时,不是打就是骂。有几次,他的脸都被妈妈抓破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便经常找他谈心,帮助他分析不足的地方,以及长此下去的危害,并寻找他身上的优点。比如,他主动给班级拿来拖把收拾卫生,我便用这些闪光点来激励他,使他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上课时精神集中了许多,特别是上自习课时能安静地自学;广播操做得也很标准。同学们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他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
孩子的成长道路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当他还小的时候,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父母说的都是对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与性格,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时作为老师,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且平等的朋友关系。只要老师能够细心的观察学生,与之沟通就会发现他们也有烦恼、隐私和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打开孩子的心结来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和困惑,让他们也早日一同步入正常学习的轨道。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相信“问题学生”在我们的努力下,也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绽开灿烂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