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氯乙烯(PVC)材料在当代首饰艺术中的应用

2022-05-16陈素雨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首饰设计聚氯乙烯塑料

摘要: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早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当代首饰艺术作为一种贴近身体的情感表达方式,塑料早已成为首饰艺术中重要的材料之一。文章研究分析聚氯乙烯(PVC)作为塑料中的一个品类是如何应用在当代首饰艺术中的,阐述PVC产品作为艺术媒介在当代首饰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含义,对PVC以及其他塑料制品在首饰艺术中的价值和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反思及展望未来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塑料;聚氯乙烯;当代首饰艺术;首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3

1 塑料材料的出现以及与首饰艺术的联结

以塑料为原材料的首饰具有轻便、色彩丰富以及成本低的特点。最早的塑料首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一位来自美国纽约的工匠——约翰·海厄特(John Hyatt)发明了一种名为“赛璐珞”的新型材料。赛璐珞作为合成树脂的一种,主要由硝化纤维组成,最早被当作象牙的廉价替代品,应用于台球制造。后因其造价低廉且可塑性强,并能定制各种颜色,模仿象牙、玳瑁等名贵材料的纹路,被广泛运用在项链、胸针等时尚首饰设计中。赛璐珞是最早的塑料首饰材料,但因该材料具有易燃的特性,逐渐被市场淘汰[1]。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塑料品类繁多,在首饰中较为常见的塑料品类有俗称亚克力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非结晶型共聚酯体(PETG)、聚乳酸(PLA)、尼龙(PA)等,这类被大量应用在商业首饰设计中的塑料均有色彩丰富和3D打印技术较为成熟的特性。

PVC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的英文缩写,其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塑料品类。PVC在20世纪初通过改良提升了稳定性和硬度,实现量产,且大量应用于建材、玩具、配件等商业产品中。PVC产品的硬度可以通过增塑剂的添加量控制,从水管这类硬质产品到薄膜等软质产品均可制备。从特性上来说,PVC具有硬度高、耐磨和绝缘的特性[2]。但事实上,PVC材料并未被大量运用在商业首饰生产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PVC的3D打印工艺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在产品制作上。目前为止,PVC的3D打印技术存在原材料成本太高、着色性能及打印机技术有待改进等问题[3],因此无法像亚克力(PMMA)、光敏树脂或尼龙(PA)等能通过电脑建模配合3D打印从而实现个性化设计。并且PVC生产和塑形工艺复杂,无法像环氧树脂一样,能在常温环境下通过混合胶体获得成品[4]。因此,以PVC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首饰作品,往往带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文章主要将以PVC作为主要材料的当代首饰作品分成两类讨论:一类是直接利用PVC产品本身作为原材料,使用堆叠、串联等方式制作首饰,强调PVC产品本身的形态、物品历史及意义;另一类则是通过创造性探索改造现有的PVC产品,创造出新的肌理与形态,并以此为载体表达关于自我、环境或价值的叙事和讨论。

2 PVC材料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2.1 使用PVC塑料产品本身作为材料的首饰作品及其叙事性

20世纪初期,马歇尔·杜尚(Marcel Duchamp)提出了“现成品艺术”这一概念。他直接使用或改良日常所见的人工制品,将这些现成品组装成充满矛盾和趣味的雕塑装置。随后,现成品概念被大量运用在达达艺术运动中,对日后装置艺术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启发和影响。20世纪中期,波普艺术和装置艺术开始兴起,艺术家以食品、商品等日常物品或新兴工业材料为载体,利用材料本身已具有的功能和信息,表达自身的情感和理念[5]。从早期的现成品艺术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现成品材料以木质、铁质、纸质和玻璃制品为主,这类充满日常气息的艺术作品也是一种对当时生活环境的记录。而随着塑料制品的工业化和日常化,PVC等塑料元素逐渐成为当今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材料,自然而然地也出现在各个领域的艺术作品中。

现有的PVC产品类目众多,小至电线外皮,大至建筑材料。在当代首饰艺术中,有不少艺术家在创作中直接保留并使用PVC产品形态,通过铆钉、穿孔、绳结编织或黏合剂结合金属制成可穿戴的首饰作品。美国首饰艺术家罗伯特·艾本多夫(Robert Ebendorf)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在海滩上》项链创作于1992年。这条项链是由他与女儿在海边散步时发现的各种混乱物品组成的,他将残留在海滩上的塑料标签、娃娃配件、残缺的餐具等被人遗忘的人造物品用钥匙环一个个套起,组合成一条五彩缤纷的项链。艺术家保留了这些海滩垃圾锋利的边角,它像是一本零散的日记,记录着宝贵的父女时光。来自新西兰的当代首饰艺术家丽莎·沃克(Lisa Walker)在2008年前后,时常使用从玩具商店或二手商店等地收集的儿童玩具、废弃翻盖手机、家居装饰品、电脑显示器等塑料制品制作夸张的项链。丽莎·沃克“粗暴”地将这些人造物品通过打洞穿绳、胶水黏合等方式组合成一条可以佩戴到人体身上的项链。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项链,只是一个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物品。而丽莎·沃克则希望通过这种野生的、非传统的、直接的设计启发大众对首饰的美感、穿戴性以及价值的讨论。在她的设计中,首饰不再只属于“精致”。尽管她受过专业的金工训练,但在当代首饰创作中大胆地主张“去技术化(de-skilling)”,与传统训练中强调原材料价值、高度抛光、坚固耐用等思路相反,她保留PVC物品上粗糙的使用痕迹和残缺,粗暴地在玩具和手机上钻孔。这些PVC物品是人类工业时代和消费主义的产物,而钻孔穿绳则是人类制作飾物最原始的方法。在这个语境下,PVC材料作为首饰作品的主体,属于现成品艺术的一种延伸,其工业设计的原有特征甚至物品的使用痕迹被保留,具有工业时代、大规模制造及商业的符号。而具体到每一个PVC元素,则拥有不同的意义,如二手玩具带有童年、趣味、逝去的时光的意味,而环环相套、交叠成圈的二手假皮高跟鞋手镯则充满了对时尚潮流轮回或者繁忙城市景象的隐喻。每一个具体的PVC物品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性,罗伯特·艾本多夫和丽莎·沃克的作品都着眼于重新发掘置于生活各处的物品,并赋予其新的功能,将之与人体产生新的连接,模糊了当代首饰艺术的边界。

2.2 对PVC材料进行试验性探索的首饰作品及其独特性

PVC具有加热可软化的特性,软化点约为80℃,可使用热风机等设备进行局部加热,待温度达到后可通过外力对其进行挤压和弯折等塑形,亦可通过持续加热、灼烧等方式改变产品的外形,从而产生新的肌理[6]。大部分PVC产品可以通过手工拉花线锯或者机器裁切,并在表面使用丙烯、珐琅漆等涂料绘制。有許多艺术家选择对PVC材料进行创造性实验,他们选择该材料的出发点各不相同,有的是被PVC产品的形态和外观吸引,有的是将它看作工业化、商业化或环境的符号,有的则是以PVC产品为媒介探讨天然与人工材料价值的区别。

来自德国的艺术家卡琳·塞夫特(Karin Seufert)为了远离与传统珠宝相关的贵重材料而选择将PVC作为主要创作材料。在作品《吊坠407.1》中,她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塑料制品组合在一起,加热、压扁、冷却后形成一块圆形的塑料片,颜色各异的塑料加热后交融在一起仿佛是一块画家的调色板,经过穿孔并配上链条,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首饰作品。在卡琳·塞夫特其他更有标志性的作品中,数百个细小的、色系相同的PVC圆片通过打孔编织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形成类似布面编织或者瓷砖拼贴的纹理。编织好的PVC圆片配上背扣或绳结,被制作成胸针或项链。尽管每一个PVC元素的轮廓大小和平整度都有细小的差别,但因为每件作品都使用同一个色系,所以在视觉上依然保有高度的统一性。卡琳·塞夫特对材料的探索拓展至触觉上,每一个PVC元素的厚薄和起伏都经过巧妙设计,而完全抹去PVC材料原有的形态更能唤起大众对物体的好奇和识别兴趣。

PVC薄膜也是聚氯乙烯材料中应用广泛的产品之一,生活中常见的有篷布、桌布、电工绝缘胶带等。早至20世纪60年代,荷兰当代工业设计师及首饰艺术家吉格斯·巴克尔(Gijs Bakker)和艾米·范·勒森(Emmy van Leersem)便使用PVC薄膜材料制作出一系列先锋首饰作品,既包括覆盖大部分头面的夸张头饰,也有适合日常佩戴的手镯。其中吉格斯·巴克尔利用PVC薄膜的柔软和延展性,对一片半透明的深色PVC薄膜进行弯曲并以铆钉固定,形成一个可以佩戴的立体的C字形头饰,只露出模特的双眼和耳朵,充满了太空感。艾米·范·勒森则使用了压层工艺,即在加热后挤压两层或多层PVC薄膜使其粘连成一体。她在透明的PVC薄膜之间加入一片或多片厕纸,经过压层和冷却定形后,厕纸在薄膜中间形成一个带有磨砂感的白色色块,极尽极简主义之美。PVC薄膜色彩丰富,厚度和软度选择范围广泛,可以进行裁切、缝合以及印花设计,因此也被运用在时装和时尚配件的设计中,香奈儿(Chanel)和梅森·马吉拉(Maison Margiela)等欧洲时尚品牌都曾推出过PVC软膜包袋、帽子、雨衣等单品,但其缺点有透气性差、贴合度较低、裁切边缘较为锋利以及会氧化变色等。

艺术家在全新材料面前往往需要依靠多年积累的艺术实践经验来引导创作方向,为了对材料的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时常进行大量的创新实验。为了赋予首饰作品穿戴功能,还须考虑配件设计、平衡舒适度以及整体视觉效果的统一。

3 价值、危害及展望

相比金银等贵金属,由塑料制作的首饰成本和售价相应更低,配合激光切割和3D打印能更高效地实现个性化设计,消费者年龄跨度更大。相比颜色选择有限的传统首饰,根植于材料发掘和概念表达的当代首饰呈现的形态、肌理更多元。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媒介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人工和自然材料所创造的审美价值趋于平等,材料价格不再是决定价值的唯一标准[7]。首饰艺术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同样是艺术家表达自我的一种形式,与其他艺术形态一样,当代首饰艺术的发展同样依靠材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

关于将PVC以及其他塑料作为艺术材料本身是否环保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是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和回收的过程中会释放有毒物质,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处理塑料制品和进行试验性创作时也会产生难以控制的有毒物质,若处理不当,会对身体及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在工业制作过程中,不同种类的PVC产品需添加相应的塑化剂,而它们大多带有毒性,在日常使用中有渗出塑化剂的可能,且并非所有PVC产品都能安全地进行融塑重造。前文提到,PVC的软化点约为80℃,熔点在100℃~260℃,耐热性不强,并不是所有的PVC产品的安全性都能达到食品级标准;同时不完全燃烧会导致PVC释出毒性添加剂和增塑剂(DEHP),甚至会产生致癌物质二噁英,容易对人体荷尔蒙系统产生危害[8]。若在切割和打磨塑料时没有佩戴尺寸合适的防毒口罩,极易吸入人体难以代谢的细小塑料粉尘,同样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体健康。作为首饰制作者,难以对工作环境的有毒物质浓度进行专业的监测和有效的控制,因此要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加强个人防护,通过佩戴手套和防毒面罩等防护用品进行隔离操作;同时要加强通风,降低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健康的因素[9]。

4 结语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当代艺术首饰在欧美国家逐渐兴起,PVC在塑料中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分类,虽然较难进行个性化定制,但本身所带有的工业符号、生活符号以及特性足以让首饰艺术家对其展开探索和研究。与此同时,如何在使用新兴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降低污染风险和健康危害,结合科学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艺术家需要思考和学习的重要课题。我国在传统工艺制作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稳固的基础,将传统工艺与新的媒介融合,赋予工艺新的生命力,是当下每一个手工艺制作者肩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昕.台球·象牙·赛璐珞:塑料诞生始末[J].国企管理,2017(5):70-73.

[2] 杨惠娣.聚氯乙烯及其热稳定剂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塑料,2019,33(4):111-118.

[3] 刘南方. PVC材料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前瞻[J].聚氯乙烯,2019,47(4):24-25.

[4] 潘梦梅,胡益雯,罗冠章.塑料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天工,2022(2):74-75.

[5] 陈佳璇,胡园慧.当代中国艺术中的塑料装置探析[J].塑料科技,2020(6):136-138.

[6] 陈安珍.聚氯乙烯(PVC)及其混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4.

[7] 张贤富,胡玉平.现代首饰中非传统材料运用及审美分析[J].艺海,2017(11):96-98.

[8] 李千婷.废塑料资源化产品的环境安全性评价[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

[9] 张彦龙.塑料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J].职业与健康,1994(4):20.

作者简介:陈素雨(1992—),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当代首饰艺术与设计。

猜你喜欢

首饰设计聚氯乙烯塑料
◆电线电缆及端子
利用黄粉虫生物降解聚氯乙烯塑料
雕塑创作技巧对首饰设计教学的启发
传统“龙凤蝠”纹样融入现代首饰设计的方法研究
塑料也高级
复合型阻燃剂对聚氯乙烯的阻燃抑烟作用研究
首饰在设计过程中的多重性研究
谈聚氯乙烯膜的功能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塑料和聚合物的超声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