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都市建设中还原旧城印象的环境设计研究

2022-05-16蒋王瑶韩薛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绿色设计生态化现代化

蒋王瑶 韩薛

摘要:中国传统的文化建筑是我国历史的见证,是时代标向,更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环境建设中,不仅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传播和发扬,更对我国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文章对当下现代化都市建筑的快速发展给旧城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相关改造经验,同时对未来的现代化改造中保留旧城区韵味的方法进行展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旧城区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化;旧城印象;生态化;文娱化;绿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03

一般而言,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为了協调好“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而现代化都市是当代建筑环境设计的主流方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旧城文化环境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文化改革和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挑战,老城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根脉,具备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关于老城区的设计改造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热点话题。而在不断前进的时代车轮下,现代化都市建筑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现代都市建设还原旧城印象现状

目前,旧城区的环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周恩来故居周边环境为例。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也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而淮安作为周总理的故居更是展现出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展望。周恩来故居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境内,位于镇淮楼西路驸马巷7号。1978年9月,经保护、修缮将故居恢复为周恩来离家去东北时的原貌。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其周边环境也同时改造完成。受到当时的修缮建筑水平和时代背景的限制,虽然周恩来故居周边有极其强烈的文化氛围,但周围建筑物在居住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变化,建筑物的表面易形成霉斑,出现墙面粉尘化的现象,对于居住在内的居民会造成一定的健康隐患,容易导致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常年没有进行改造的部分墙面砖块较容易脱落,从而整个墙面易出现坍塌的现象。

纪念馆离城区较远,其周边的居民区不易和城区形成完整的城市现代化链条。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大多数青年都不会选择在纪念馆周围居住。尤其随着老龄化等现象的加剧,居住在老城区的居民以60周岁以上的老人和10周岁以下的儿童为主,周边的健身娱乐设施缺乏和儿童上学难等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周围的各个居住区之间没有较大的便民服务空间,与城市脱节的现象值得深思。

和一线城市的条件相比较而言,周恩来故居周围环境和周边的交通条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由于故居遗址常年需要维修改造,周围容易产生粉尘,造成较为严重的雾霾,不仅影响了过往行人的视线,同时吸入大量的粉尘对于人们的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的伤害。老人和小孩的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因此引起并发症等。与此同时,交通不便也是纪念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附近居民出行和游客到纪念馆参观游览主要依靠公交车和自驾,而且行驶时间较长,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在路上也不利于纪念馆游客数量的增长,更不利于游客对旧城区留下较好的印象。

当代的建筑一般由开发商直接承包,他们更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人们内在的文化需求,这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悖。而建成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妥善解决此类问题。

2 还原旧城印象现状影响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现代都市建筑与旧城印象没有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在追求都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忘记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同时过分强调旧城区印象的宣传噱头而忘记了环境设计的根本。现代化旧城区改造应该是基于生态绿化、绿色设计能源的改造,要让自然因素与设计相结合。在还原旧城区印象的过程中,“修旧如旧”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就像文章所研究的有关周恩来故居周边环境的设计,早在2008年的时候,周恩来110周年诞辰,相关人员在位于周恩来故居的南侧修缮了周边的旧民居,并且整修了驸马巷的入口牌楼,恢复了故居门前原有的照壁和周恩来少年时期常去的文渠小码头。因此,故居和周边整体风貌有了比较大的改观。这一次的修缮,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践行的相关修缮理念和最后所呈现出的效果也令人较为满意。将这次成功的修缮经验和之前的修缮情况进行对比,时间可以追溯到90年代中期。随着历史的巨变,社会的进步,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商业也迅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急于求成的心理蔓延,人们对历史文物建筑等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因此对故居周边环境的保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就当时来说,人们并没有非常直接地给周恩来故居带来极大的损害,但是周边的居住环境和景观建筑等都遭到了损害,甚至被改造得不伦不类。这给人们的居住体验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1]。

再来看今日,随着建筑师、设计师以及人们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在生态绿化、绿色设计能源背景下的改造并利用自然因素与设计相结合才是现代化旧城区在改造过后应体现的理念和呈现的模样。

观摩其他旧城区的改造案例可以看出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是旧城改造中不能忽略的问题,而周边的经济结构和居民的各种需求都是日积月累,经过时间的洗礼发展而来。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参考这些必要的依据等,对旧城区的改造只停留在表面,只追求速度不追求质量的改造往往会带来极糟糕的影响与后果,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不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居民的需求,选取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草率地将需要改造的城区中的建筑拆光,将树木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灰蒙干燥的水泥地,并安排原住居民搬离,然后建起极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取材浪费,用料奢侈,豪华的商业建筑、小高层居民建筑拔地而起。并且在高利润的诱惑之下,规模急剧扩大也成为城市旧城区改造项目的明显特征,追求的容积率也越来越高。浅显来说,进行旧城改造之前的居住区往往都是青砖绿瓦的平房,也有一些住户为两层的楼房,再加之房中有院落所以占地面积较大,由于占地的硬性要求导致建筑密度不会很大。而改造后,往往呈现小高层的楼势,在同一区域面积下,所住的居民人口急剧增多,一栋楼往往可以达到之前居住人口的数倍之多。这就是容积率的增大,也是旧城区改造的一大特征。对商业开发的过度追求,再加上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的不重视,导致改造后的居住环境不仅没有增加什么有益之处,如在绿化面积和人文活动区域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反而还破坏了原有的历史氛围和居住文化特色[2]。

3 对于未来如何改造现代都市并还原旧城印象的展望

3.1 制定旧城区改造方案

首先,对于旧城区应保留其原本的建筑面貌,在保持环境整体风貌不变的情况下对旧城区破旧的环境进行改造。首先,青石板小巷可以保留其特殊材质,突出古城的文化性特征,下雨天屋顶瓦片滴下的雨水落在青石板上仿佛在吟唱一首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的赞歌,同时也保留了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次,要在还原旧城区印象的古城中制定相应的策略以增强旧城区革新求变的合理性。借鉴多方面的参考内容,结合前期的调查结果等,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汇总,制定不同的还原和改造新目标,并预测在更新之后的适应状况以达到最终呈现效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最后,参考本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对比新旧时期的发展变化,加强策略引导,展望拥有现代化都市并还原旧城区面貌社区的未来发展主动性,促进当地环境、人文、经济的发展。以典型的意大利古罗马建筑如何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愈加焕发时尚气息的领先技术为例。

3.2 强化新旧城区的一致性

在进行旧城区的还原改造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新旧城区的一致性。参考之前的整体更新改造,如果不能结合城市整体更新的总方向与发展性,那么在改造还原的过程中将遇到很大的问题。比如容易造成还原旧城区空间规划的混乱,导致文化内容韵味不统一,新旧城区风格不统一。现代化与特色文化建筑彻底剥离又或东拼西凑改造得不伦不类,甚至导致旧城区成为影响整体城市氛围环境的鹤立鸡群般的存在[3]。所以在开始改造之前要合理规划旧城区的空间,深入探究旧城区想要体现和保留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将旧城区改造与城市整体更新建设方向紧密结合,做到统一发展,符合统一的构建理念,有融合,有发展,有保留。

3.3 合理分割和调整旧城区空间

深入调查旧城区的空间范围,与城市内部空间的占比,相对于所针对的这一区域,即周恩来故居的周边环境来说,所占城市比重不算太小。所以要对空间进行有效的分割,有必要加大在此区域内对于还原旧城区改造的力度,使旧城区有新面貌。在彰显其文化底蕴的同时契合城市的整体风格,顺应城市的发展趋势,既有现代化的改造成分,也有新旧结合的部分。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如果在还原改造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矛盾问题,则更应该加大调节力度,使旧城区与现代化城市更加协调发展。

3.4 将绿色科技和生态相结合

根据探究结果,旧城区往往存在硬件差和软件弱的问题将绿色科技与生态结合不仅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其他方面也有有效的促进作用。例如,可以增强旧城区居民的幸福感,提高居住环境品质,助力碳达峰,实现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旧城区的经济价值,从而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潜力。

3.5 建立新型文创,加强文化建设

在还原周恩来故居周边环境旧城区的老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融合特色美食文化、娱乐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新型文创园,建立起周边环境的新地标,吸引更多的游客、居民前往观光、游览,以守护城市记忆为主题,打造更加新颖的创新舞台。

4 结语

还原旧城区印象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将现代化建设与之融合更要经历烦琐的步骤和漫长的过程。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对旧城区进行改造,要在保持其原有风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展望未来,使旧城区的面貌不僅可以保留较为全面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能融入现代化文化特色,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带动周边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整体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彰显独特的社会风貌。

参考文献:

[1] 鄢浩.山地城镇旧城区改造规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探析:以彭水县旧城江东片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5(8):166-167.

[2] 郑小娟,黄焱.纪念性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研究:以周恩来纪念馆主题纪念区景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9):70-71.

[3] 张洁.旧城区改造中微景观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5.

作者简介:蒋王瑶(200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韩薛(2000—),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黄维彦(1976—),女,福建福州人,硕士,讲师,系本文指导老师,研究方向:建筑与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绿色设计生态化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食品机械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与阐述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