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

2022-05-14谢贤群上海市闵行区浦江宝邸幼儿园

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表现性特色模块

谢贤群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宝邸幼儿园

一、引言

阅读对于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读写意识以及读写能力的萌发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对于他们的认知、社会性、想象力、审美和情感等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他们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乃至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通过阅读,幼儿可以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产生有效连接,继而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理解、感知和把握。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早期阅读纳入幼儿园教育,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同时还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由此不难看出,借由阅读萌发的表达表现在儿童教育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目前,国内外学者都敏锐地关注到了幼儿阅读的表达表现,但是对于幼儿园如何开展表现性阅读课程,已有的研究不多。在阅读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眼中的阅读材料不仅仅局限于各类书本读物,多彩的大自然、环境等都是他们的阅读素材,同时幼儿会充分利用动作、语言、表情、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于阅读的理解和感受。我园在构建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中,以“阅读追随童心 表现激扬自信”为课程理念,努力突出课程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要求,以优化教学过程、改善学习方式为依托,凸显“开放、动态、综合”的课程特征,追求教师和幼儿共生成、共成长。我们制定了“表现性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细化了课程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确定了课程内容。同时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归纳总结课程实施策略,以期达成提高幼儿自主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和健康人格形成的育人目标。

二、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开展现状调查,提供研究依据

我们通过对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访谈,来了解我园幼儿阅读和教师开展表现型阅读活动的现状,目的是基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结果,剖析我园幼儿表现性阅读兴趣与习惯,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表现性阅读课程的优势以及不足。这些行动为课题研究方案的确定,推进园所构建表现性阅读课程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供真实、客观的研究依据,并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

针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得出我园幼儿阅读兴趣高,稳定性不够;阅读习惯好,持续性不强;表达表现意愿强,均衡性不足;教师开展和实施表现性阅读课程的指导意识不强,指导形式单一。由此,我们制定以下策略:

1.链接阅读与表现

幼儿阅读兴趣不够稳定,从本质上来说,幼儿的阅读兴趣会随着新事物的出现有较大起伏。幼儿天生喜欢探索、表达表现自我,因此连接阅读与表现,可以较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调动幼儿的经验与想象力,让兴趣依附于表现并得以延伸,增强阅读兴趣的稳定性。

2.增强过程性指导

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单体现在逐页翻看、坚持看完一本书,更多地体现在能对内容进行个体性的内化与探索,产生情感共鸣,愿意和同伴分享。因而不能简单依靠幼儿自主阅读来改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阅读品质,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增强教师的过程性指导。

3.夯实课程执行力

教师表现性阅读指导意识不足,指导能力较弱,从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教师对表现性阅读课程理念、目标及具体开展的要素的认识不足。因此要从透彻理解课程方案、统合课程资源、加强研修等方面来提高和夯实教师表现性阅读课程的执行力。

(二)依托行动研究,构建课程方案

我园表现性阅读课程的实施从研究假设到实施优化,包括确立课程理念、明晰课程目标等环节主要围绕如何落实课程目标、表现性阅读课程内容如何实施,以及教师需要准备什么、观察什么、如何指导等核心问题,不断研磨,经历了“初探表现性阅读”“细研表现性阅读”和“共建表现性阅读”三大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侧重点,依据课程实施概况、阶段目标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1.第一阶段:初探表现性阅读(2018年9月—2019年4月)

实践背景:园所提供教师课程实施内容、课程目标和实施模块,教师基于课程模块,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幼儿的阅读与表达表现。

图1 初探表现性阅读

2.第二阶段:细研表现性阅读(2019年5月—2020年5月)

实践背景:以课程目标“爱阅读”板块中的“阅读兴趣”为例,幼儿的阅读和表现贯穿在表现性阅读课程的各个模块中。教师在各个模块中如何进行观察、指导,给予幼儿所需的支持,继而有效促进幼儿的阅读和表现,需要更加细化的目标做指引,并据此来设置观察要点和指导策略。

图2 细研表现性阅读

3.第三阶段:共建表现性阅读(2020年6月—)

实践背景:从原有课程内容,教师的前期准备,到结合幼儿生成内容与表现,达成课程的师生共建。

图3 共建表现性阅读

(三)整合实施过程,梳理实践经验

我园在表现型阅读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注重各种过程性资料如课程方案、研讨记录、活动教案、幼儿档案等的收集和整理,并在梳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形成课程实施相关的实践策略、原则、方法。

1.课程实施策略

(1)开放性的环境支持

我们打破原有阅读室固定的阅读素材,对阅读材料重新归类与投放,让幼儿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成为幼儿阅读的场所,都能与幼儿进行近距离的对话与互动。我们创设了会说话的阅读室、会移动的阅读长廊、会表演转角阅读世界、行走中的阅读活动等,充分利用环境引导幼儿体验与享受表达与创作的乐趣。

(2)全渗透的实施途径

立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秉持整合教育的理念,力图实现表现性阅读的多元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一日活动环节的渗透、各结构活动的渗透、家园共育的渗透等全面渗透的实施途径推进课程有质量的实施。

图4 表现性阅读课程实施途径

2.课程实施原则

(1)多元融合原则

多元融合原则实质是课程实施环境的多元融合,包含承载环境的材料、课程实施的路径以及教师的指导支持。这些要素让幼儿的感受体验多元融合,表达表现多元融合。

(2)循环推进原则

活动中的阅读和表现并不是割裂并行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在阅读理解和表达表现的不断交互中齐头并进。通过单次活动的小循环,把某一类表现性阅读活动,基于充分的阅读理解,多元的融合要素,激发幼儿再次阅读素材,从而让自己的表达表现呈现层次性、丰富性和个性特色。因此“阅读理解—单项表现—再阅读理解—优化表现”的循环在活动中不断出现,助推幼儿的发展。在一个表现性阅读小主题的开展中,多个单次活动之间也产生交织和循环,多循环指向某一主题的表现性阅读活动。基于阅读素材,开展“绘本欣赏活动”“童谣创编活动”和“绘本演绎活动”,幼儿逐渐丰富的表达表现也在交流展示的系列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3.课程实施模式

表现性阅读课程把儿童的阅读与表现有机融合,在循环中不仅有阅读,也融入幼儿的表达表现,形成阅读与表现的横向衔接,纵向交叉,让幼儿的阅读与表现在循环中走向深化。

(1)单次活动的小循环

以《小小虎头鞋》集体学习活动为例,幼儿通过“阅读理解”,对绘本中的童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展了童谣欣赏和创编活动。在创编过程中,幼儿会反复阅读绘本,发现绘本中有四字、六字、七字童谣,每种童谣的韵律感也不尽相同,一番比较后,确定以七字童谣开启创编活动。

图5 单次活动的小循环实施模型

(2)主题活动的多轮循环

图6为表现性阅读课程大小循环的整合:

图6 主题活动的多轮循环实施模型

图7 以《小小虎头鞋》为例的多轮循环实施模型

阅读与表现的多元融合,循环推进的课程实施,运用于小、中、大班幼儿的各类活动中,糅合幼儿一日活动,在逐步推进的课程实施中,教师积极践行幼儿发展优先理念,基于观察识别,引领、支持、合作,为幼儿创造更多学习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同时愿意自信表达,多元表现,提升幼儿的表现积极性。

4.共性的幼儿活动方法与教师支持策略

幼儿的阅读体验和表达表现需要现实的前期经验作支持,体验式的表现性阅读为幼儿的经验获取提供了路径。我们总结的对于幼儿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体验式、合作式、探索式、自主式等。幼儿阅读与表现中,教师始终做到尊重幼儿兴趣、支持幼儿决定、采用平等对话与幼儿协商阅读书目、表达表现方式的确定,展示活动方式的选择等,使幼儿有充分的自主与自信,参与表现性阅读活动。教师的支持策略有:平等式的氛围营造、游戏化的情景创设、以问题为导向的师生互动。

5.个性化的幼儿活动方法与教师支持策略

在幼儿的表现性阅读活动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幼儿发展需求和教师灵活多样的支持。我们依据自己的做法,总结出在循环模式中的“选书—阅读理解—多元表现—交流展示”等环节中幼儿的活动方法和教师的支持策略。

(1)循环活动实施模式中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

表1 循环活动实施模式中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

(2)各类结构活动中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

在“趣味阅读”“彩天彩地”“公演达人”“小小艺星”和“集市乐园”五类课程模块活动中,每个课程结构都有不同的幼儿的自主“学”与老师的灵活“教”,目的在于促进幼儿阅读素养及多元表达能力的提升。

表2 各类结构活动中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

三、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构建的经验

(一)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课程方案

1.确定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目标体系

从总目标、分目标、年龄段目标到活动模块目标确定了细化而翔实的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目标体系,教师根据目标制定研讨模块的观察要点和指导策略,最终将幼儿的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图8 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目标体系

2.构建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课程框架

幼儿园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和表现性阅读课程共同构成。在开展中以多途径渗透为主导思想,我们开发了“趣味阅读”“小小艺星”“公演达人”“集市乐园”“彩天彩地”五大课程模块。五大课程模块对于幼儿的发展指向不同,但在循环往复的实施中不断相互作用,最终达成幼儿爱阅读、乐表现的目标。表现性阅读课程分为融入性活动和专门性活动两大块,具体构成如下:

图9 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表现性阅读课程框架

3.设置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课程模块

经过初探、细研到共建三个阶段对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内容的整理、融合与实践,最终确定以主题核心经验为主线,挖掘符合主题核心经验的绘本,以融入性经典绘本为内容的表现性阅读课程,通过“趣味阅读”“小小艺星”“公演达人”“彩天彩地”“集市乐园”“课程环境”六个子项目,形成以主题核心经验为主体的相互支持链接的课程体系。

表3 表现性阅读选择性课程五大课程模块

4.开发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课程资源

在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始终秉持“阅读追随童心·表现激扬自信”的课程理念,开发和建设了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强的课程资源库。具体的课程资源目录如表4所示:

表4 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资源库

(二)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实施策略

我们在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实施中,逐渐形成了开放性的环境支持、渗透性的实施途径、循环性的实施模式、全面适宜的实施原则、灵活有效的实施方法五大实施策略。让幼儿的阅读与表现通过自由开放的时间、空间,多结构的材料准备,一日环节和多种组织形式的渗透互为融合、互相促进,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设置中,亲身体验阅读的乐趣,自发表达感受。课程营造自然开放、多元表达的氛围,关注幼儿全面及个性化发展,重视幼儿语言发展、动作表现力、交往能力、审美和创造能力以及情感的发展。最终让使幼儿在表现性阅读活动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成为爱阅读、乐表现的个体。

(三)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评价机制

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从幼儿的发展、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实施、课程方案三个方面建立了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的评价机制。以追踪式评价和情景评价的方式,结合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自评和他评,立体而全面地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不以评价结果为定论,注重过程中的反思和调整,在动态实施中不断促进幼儿的成长、教师专业力的提升以及课程的不断完善。

四、反思

尽管随着表现性特色课程的构建,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将课程目标“爱阅读,乐表现”进一步拓展,更多元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如何更科学有效地评估幼儿在表现性阅读课程浸润下的成长?随着新教师的加入,如何做到教师课程执行力的不稀释?如何改变幼儿的依附状态,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会一直走在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实践研究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

表现性特色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中医的特色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