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2022-05-14

机械管理开发 2022年3期
关键词:入料细粒旋流器

李 强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大地选煤工程(大同)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引言

目前,在矿井选煤技术中,选用重介质选煤技术的比例在逐渐攀升,尤其是对于粗煤泥的高效回收分选,采用重介质选煤方法具有很好的分选效果,且普遍适用性也很好,因此,应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1-2]。重力分选中,在流体介质中矿物颗粒的沉降属于最基本的运行形式,因物料本身的密实度、粒径以及形状、大小的不一样,直接造成在流体介质中的沉降速度不一样,因此,重介质旋流器是基于阿基米德机理实现其内部的离心力场,并依靠离心沉降来完成对煤炭的分选工作[3-4]。此外,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的特点有:其可以与浮选机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煤炭分选体系;可以采用主选旋流器对介质进行浓缩分级,使进入煤泥重介的粒度较细,细粒物料的分选精度也提高;其属于物理分选技术,相比于浮选工艺,分选效果比较好;可运用密度来进行煤泥的重介分选,对密度大的细粒矿物物料的脱除效果更好[5],因此,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原理简单、分选效率相比与其他设备要高,还可进行连续操作,分选效果好。但是,由于传统重介质旋流器内部存在一个不断摆动的空气柱,不仅会形成湍流混合,还会发生降低分离效率和分离精度等现象[6]。本文对重介质旋流器进行优化设计,采取独特的溢流中心管,不仅弱化了空气柱,使湍流混合最小化,且提高分选精度,能达到很好的分选效果。

1 新型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组成及分选原理

对于传统重介质旋流器,其给料方式为切向或渐开线,每端都有出口,因空气柱与反向涡流的作用影响,除会形成湍流混合外,还会造成煤泥的分选效果降低,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分选效果[7]。本文对溢流管进行单独设计,并插入一定的深度,同时将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口与重产物的出口截面都设计为圆形。此外,为便于后期研究,又将其化圆为方,并保证其相同的截面积和入口流量。其中,传统和优化后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分别如图1 和图2 所示。

图1 传统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

图2 优化后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

对于优化后的重介质旋流器,其分选原理是将需要分选的煤介和重介质悬浮液进行混合,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从入料口沿切向方向送入旋流器中。浆料混合作用形成的离心力作用于浆料中的颗粒,并在流体曳力、离心力和湍流扩散等的作用下,依据密度大小对物料颗粒完成分离。当弱化空气柱时,物料依据密度径向分成两块,可使因流场干扰作用产生的湍流混合达到最低化[8-9]。所以,高于重介质密度的物料,被移至位于紧靠旋流器器壁的方位,以螺旋流动方式沿着器壁向下移动,直至经位于旋流器底端的重产物出口排出;小于重介质密度的物料,向中间方位进行移动,最后经旋流器的轻产物出口排出,因此,物料可被分成轻、重产品两类。因轻、重产物的出料口均位于同一方位,这样就降低了传统旋流器出现的物料颗粒振动滞留现象[10]。

2 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本文中优化后的重介质旋流器,其结构参数为:直径为300 mm,进料口方形尺寸是45 mm×45 mm,筒体长度850 mm。试验中,选用的细粒煤粒径小于等于2 mm,且小于0.5 mm 的矿物颗粒约占总数的1/4 左右,并且仅加入磁铁矿粉,在入料口位置处安装压力表测量入料物料的压力,电磁流量计测量流量大小,还采用密度壶仪器检测各个出口位置的密度值。

首先对细粒煤的分配进行分析,得到图3 所示的曲线,从图3 中可看出,物料的分选密度δp是1.34 g/cm3,与入料密度相比约小0.11 g/cm3,且结果也与传统旋流器不同,采用新型旋流器分选的密度始终小于进料口密度。此外,从图3 中还可看出,可能偏差Ep值是0.04,对细粒煤的分选精度也比较高,明显优于传统结构的旋流器,这就表明,应用该重介质旋流器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比较好。

图3 细粒煤(粒径小于等于2 mm)分配曲线

因为优化后的旋流器使空气柱弱化,对细粒煤的分离精度好,可使因随机偏心运动的空气柱产生的湍流混合最低化。且轻产物出口的应用设计也降低了传统重介质旋流器中产生的向上、向下涡流相互间的剪切作用引起的湍流混合,湍流混合降低后,物料的分选效果就会更好。

为深入研究不同入料压力对粗煤泥分选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两种不同入料压力为0.035 MPa 和0.05 MPa,且只加入磁铁矿粉,入料密度均为1.5 g/cm3,并采用密度示踪剂得到图4 和图5 所示的分配曲线。在试验中,在位于轻重产物的出口处,加入入料介质示踪剂,对其进行回收利用。

图4 入料压力是0.035 MPa 时,得到的密度分配变化曲线

图5 入料压力是0.05 MPa 时,得到的密度分配变化曲线

从图4 和图5 中均可看出,入料压力的不同不仅对分选密度产生影响,也对可能偏差Ep产生了影响,当入料压力是0.035 MPa 时,分选密度是1.36 g/cm3,Ep值是0.06;当入料压力是0.05 MPa 时,分选密度降低至1.32 g/cm3,Ep值减小为0.017。由此可见,只有当入料压力大于某个值时才能保证矿物颗粒的快速分选。且在进料口压力是0.05 MPa 时,分选密度和入料密度相差高达约0.18 g/cm3,表明该入料压力下,物料能够有效地分离。相比于常规旋流器,结构优化后的旋流器存在显著的优点,表现为:在低密度分选的前提下,不会影响介质的稳定性,这是由于入料介质的密度远大于分选密度,而对常规旋流器,由于其入料介质的密度比分选密度要小,当在分选密度较低的情形下,会引起入料介质稳定性较低的情形。此外,从两个图中还可看出,可能偏差Ep值及分选密度都随着入料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3 结论

针对传统重介质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和分离精度比较低的现象。本文设计新型重介质旋流器,采用独特的溢流中心管,不仅降低了物流分选中的流体紊乱,且弱化了中间空气柱,对直径是300 mm 的旋流器进行研究,结论如下:

1)新型重介质旋流器,不仅减少了湍流混合,且提高了分离精度。对粒径小于等于2 mm 的细粒煤分选时,得到的可能偏差Ep值是0.04。

2)入料压力会直接影响分选机的分选效果,且分选密度和可能偏差Ep值均随着入料压力的增大而降低。

猜你喜欢

入料细粒旋流器
加压过滤机入料泵综合保护装置的研究和应用
外在水分对潮湿细粒煤风力分级效果影响的研究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精锐微泡浮选机在上宫金矿的试验应用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操作参数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双级径向旋流器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烧嘴旋流器优化设计计算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发面机自动发酵系统控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