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东北的鱼儿在哪儿
2022-05-14黑龙江苏群
文/黑龙江·苏群
钓鱼,一看天时,二察地利,三凭技术。
天时——钓鱼年头长了,出钓当天清晨或前一天晚上抬头望望天,或者瞧瞧烟筒冒出的烟,能不能去钓鱼便已心中有数。
地利——无非是“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边、冬钓阳、方钓角、长钓腰、早春钓小水面、盛夏钓大水面”的合理应用。
技术呢?初秋在某塘钓得很好——拉饵带散炮,调3钓3,鱼儿就饵,标尖儿轻点,提竿刺鱼,金鲫摆尾。到了初冬,气温逐日下降,身上的衣服内里加绒了,钓线换细的了,浮标用小的了,蚯蚓备好了,红虫到货了,鱼却没了。无论钓浮钓底还是“长枪短炮”,都没用。问题出在哪儿?
天时好掌握——风霜雨雾、阴晴冷暖均可提前获知;技术也过关——毕竟钓了这些年鱼;地利呢?看得见,摸不着——看得见的是表面,摸不着的是水底,但水底状况是能够猜得出和探得明的。如此这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鱼儿消声匿迹了呢?想来想去,问题大概率还是出在“地利”上。
鱼是趋温动物,它不咬钩,往往是它所栖息的水域温度改变所致。某一村镇,镇南镇北有两个池塘,二者水域面积相当,光照面积和时长相同,气温亦无异,水温却不一致,虽仅差几摄氏度,鱼情却相去甚远。平原地区光照时间长,气温略高于山区隘口,但在初冬、初春时节,平原水塘的鱼情却往往不如山区池塘,有的甚至彻底没口。原因何在?
其实,问题在于池塘底质不同。山塘的底质是石底或泥底,可以保持地温不消,而平原水塘多为沙砾底质,若是靠近河流的池塘,水底温度则更低。初冬时节气温下降,夜间山塘中的鱼儿会沉至水底,抱团取暖,待到白天阳光复照时再重新游至近岸觅食。而沙砾底质的平原池塘无法保持地温不消,白天光照充足时,鲫鱼会三三两两地游到近岸石砾旁或沉水植物的草尖上取暖。如此这般,纵使钓手技术再好、装备再灵巧、饵食再鲜活,又有何用?
早春时节的平原水塘,即便解冻时间早,鱼儿也不咬钩,因为鱼不在水底。而山塘,尤其是水浅且面积小的山塘,只要近岸数米范围内的冰面刚融化,鱼就会咬钩,原因同样是水温。
水分子的物理特征是,当水温为4℃时,其分子质量最大。所以,当水塘表层水温因气温走低而下降至低于表层之下的水温时,表层水就会垂直下降,而下层水受地温影响温度较高、质量较小,会向上运动,进而形成上下对流。不过,各水层的温度会很快趋同,对流随之终止。我们常说鲫鱼在水温4℃时仍然咬钩,其实当水温刚达到4℃时,鱼是不咬钩的,它需要先调节体温,再恢复进食。
泥层,即我们常说的水底“酱层”,是保持地温不消的根本。一般来说,水体可分为水表层、斜温层和静水层。在气温梯次下降的初冬时节,水底,即静水层早晚时段温度一般会高于水表层的湿度,随着上午日照作用,水表层温度会逐渐上升、质量逐渐下降,小于斜温层水分子质量,因此水层对流并不明显,这意味着有地温的泥底水塘,水温和水层都相对稳定,鱼儿受水温下降影响较小,咬钩是必然的,即便你早晨去钓,底层鱼也照样咬钩。到了中午,水表层温度因阳光持续照射而高于静水层,导致鱼儿上浮,钓底的效果就不好了。所以,钓这种鱼塘,宜早晚钓深、中午钓浅。
至于卵石砂砾水底,尤其是靠近河流的水塘,因其水源自塘底渗出的河水,无地温层,故而各水层温度基本一致。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类池塘中的很多鱼都躲在向阳的表层水下一动不动。
早春池塘是否可钓其实很容易判别,若水体融化之后,水面漂浮着因冬季缺氧而死去的小鲫鱼,即可下竿施钓,否则非等到气温整体趋暖不可。
由此可见,早春钓鱼只有一种池塘可选,即有地温的池塘,没有地温的塘子,钓了也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