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培养策略
2022-05-14朱建国胡冬妍
朱建国 胡冬妍
摘要:声乐教学是当前艺术高中生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声情并茂的歌唱,进而提升学生演唱的艺术表现力也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声乐高考的内容,近三年的河南省音乐统考大纲明确指出,除基本功考察外,更看重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作品难度,避免考试偏向“重技轻艺”的歧途。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表达;高中声乐;策略研究
一、高中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现状调查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声乐学习习惯和演唱诗词艺术歌曲的能力,也为了更全面收集声乐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情况,课题组对郑州二十四中所有声乐特长生和专业课教师组织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13份,其中學生200份,教师13份,问卷全部回收且有效。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反映了声乐学生均能够对歌唱的情感表达有基本的认识,更偏向于单一的追求声音的音量,或者共鸣等技巧,但学生对歌曲一度创作所要表达的情感要求并不注重。通过教师的问卷调查,反映了专业教师普遍在情感表达的教学环节中提出过要求,但学生的专业水平差异性较大,外加学生掌握技能的领悟力和执行力有所不同,再综合课时和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师只能做出有的放矢地选择,导致了演唱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处理演唱的情感表达中越来越好,而有一些学生歌唱表现力相对就差一些。
二、高中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环节的问题
我们通过对声乐课堂的观摩发现,不同教师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这是因为学生们的唱歌处于基础阶段,普遍存在技术、共鸣、音色等基本问题,所以课堂教学重点的安排多围绕基本问题为主进行训练。遇到程度尚浅的学生时,还要解决音准、节奏等谱面问题。从而导致了教师的重点都放在技巧教学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环节,有部分学生的演唱就会缺乏情感,没有更好的感染力。
2.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
具体到声乐课堂来说,目前的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大多数教师使用讲授法和直观演示法,即以教师讲解为主,偶尔会直观的示范演唱给学生看,然后学生在短时间内积极努力地调整来达到教师要求的歌唱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模仿为主,没有充分的时间巩固消化和教师交流心得体会,忽视了自我感受和自我发挥,缺乏对音乐的思考,就是机械的歌唱。这种脱离了引导学生去思考的方法相当于鹦鹉学舌,情感表达也就无从谈起,其教学效率较低。
3.课外教学实践的问题
声乐学习不仅是一门技术专业,也十分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声乐高考时,考生是要在陌生的场地和陌生的众多评委面前歌唱,是需要良好的舞台台风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的,所以平时的舞台表演的实践环节必不可少。而声乐教师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上,很难挤出时间进行舞台表演的教学,学生只有在每次考前一周的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歌曲情感表达内容适当地加入一些舞台表演的教学,由于课时的匆忙和学生的胆怯心理,指导效果甚微。而在期中和期末的专业考试中,虽然提供了舞台场地,但学生人数众多,一个接一个的演唱完后就退场,教师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点评,学生也不清楚自己在舞台上的演唱效果。
4.学生心理辅导的问题
声乐学生和普通文化课生不同,音乐生的升学压力是双重的,既有文化课学习的压力,也有专业课学习压力。为此声乐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压抑和迷茫,需要专业课教师定期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多介绍一些音乐考学的过程和经验,来增进学生的认知和树立明确学习目标,从而缓解学习的压力。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1.声乐学习的认知问题
学生对声乐的学习认识也存在问题,依据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16%的学生很热爱声乐;58%的学生是相对其他科来说比较喜欢歌唱,在高中时才选择声乐高考,他们怀着一腔热情进校,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了解,认识到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后,才明白声乐这条道路的艰辛,专业学习就有所懈怠,用“看心情”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另外有26%的学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无奈只能听家长的决定走声乐艺考之路,因为较文化课高考来说,音乐高考的文化课分数较低,学生本身对待声乐就有一种被迫的情绪。
2.声乐学习的习惯问题
学生们普遍缺乏科学的声乐学习习惯,高中是专业学习的入门阶段,学生们课下的自学方法和练习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自学新歌的方法大部分是模仿为主,利用网络搜到的音像资料去跟唱模仿,很少会运用学校教授的乐理视唱知识仔细分析歌谱,并借助钢琴进行弹唱。这样就导致了歌曲谱面的音乐表情术语被学生忽视,没有了谱面强弱快慢和表情术语的歌唱,歌曲的情感就不能清楚地表达。由于基础知识层面的缺失和作品情景的不深入了解,会导致作品失去应有的感染力。
3.声乐的歌唱理念问题
声乐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轻艺的歌唱理念问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无论学生唱什么内容的歌曲,都缺失情感的表达。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他们普遍在进入高中后才开始系统的学习,常常会忽视演唱的风格性和曲目内涵,不能精准表达作曲家的意图。这跟学生的艺术修养有直接关系,因为歌词与诗词都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学生的诗歌文学和语言朗诵等相关能力的欠缺,导致了他们对歌词领悟和语感语调表达能力的缺失,从而不能理解歌曲中的感情,更没有表达歌曲情感的主观意识,也不明白创作的意图,导致歌唱缺少艺术表现力。
三、高中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策略优化
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是音乐专业课和文化课并驾齐驱的艺术高中,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遵循着在保证文化课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给音乐生分配时间上专业课。学校的特色音乐课程包含了专业课、乐理课、视唱课、听音课和音乐鉴赏课,21年来一直践行着“一对一”的专业授课模式,即声乐生每人一周一节40分钟的声乐课。这种致力于双轨制的教学制度,近乎等同于音乐学院附中的教学模式,也为声乐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优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情感表达的策略优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设计的优化
1.授课内容的调整
教师要注意授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指要将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进行关联,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意图。练声就是用简短的旋律和最简单的母音进行演唱练习,这期间要注意讲解气息的运用,口腔打开的状态,声音位置的共鸣点,咬字吐字的行腔和归韵等发声方法。发声也需要用情感表达,也要声情并茂,只有技巧与情感的统一,才能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2.教学曲目的选择
教学曲目的选择是声乐情感表达教学的重要一环。一堂40分钟的声乐课,除了基本功的发声咬字练习外,剩余的时间都是歌曲的情感的诠释教学,所以曲目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给学生选择演唱曲目,要遵循声乐教学的基本规律。由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音色条件不同。选曲要从考学曲目库中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歌曲。其次,歌曲的题材内容要贴合学生的生活感悟、文学积累或者兴趣爱好。
(三)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不仅要教授演唱技能,而且要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心灵的鼓励,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规范其学习方法。
1.重视谱面的音乐表情術语
歌唱的情感表达传递是依托歌者传递的,它呈现的是音乐的意境。但是歌曲情感表达的依据是来源于歌谱上的音乐表情术语,所以对歌谱音乐情感的分析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二度创作的依据,也是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讲授的重点。
歌曲乐谱的情感表达是由旋律、速度、节奏、声音、力度、音色等表情术语来直接体现的,其中速度和节奏是最基本的韵律,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变幻交替都能直接体现出情感的变化。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解读,从而去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2.掌握基本的歌曲分析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歌曲的分析能力,这是学习歌曲的前提。比如在学生自学新歌时,鼓励他们运用网络来查找歌曲背景资料,也可以在知网、万方等网站搜索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提示论文,以便深入了解歌曲背景。
(四)组织参实践类活动
1.舞台演唱类实践活动
艺术高中的声乐教学模式为一对一的小课,课堂以口传心授的教学形式开展。因为学生只面对教师一个人歌唱,教师又是学生最熟悉的人,所以学生的歌唱心理是轻松愉悦的。但学生在舞台上进行声乐考试的时候,是在陌生的环境里,面对着多位评委和观众的目光歌唱,难免会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会呈现出闭眼或眼部斜视,面部或肢体的哆嗦、紧绷以及错词、跑掉等情况,整体缺乏一个歌者应有的姿态,这就是不注重歌唱审美的直接表现。声乐是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艺术,其口传心授的小课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最终的要求,只有舞台实践才能展示歌唱艺术的魅力。
2.组织提升音乐审美的主题活动
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教师除了要重视舞台表演性的训练,在声乐课上也要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给学生播放经典歌剧唱段,观看专业领域的声乐教育家、作词作曲家和艺术指导的讲座,欣赏重大声乐比赛和名家的音乐会等影像资料。从这些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经典中让学生增长知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审美情趣。
(五)参与校内外的实践活动
积极带领学生参与或者组织不同形式的校内外活动,比如诗词朗诵活动,书法体验活动,参观历史纪念展览馆,参加社团的歌剧排练,参与校内的主持人大赛,加入抗疫志愿者等主题活动,旨在自觉、主动接受美育、德育,鼓舞和启迪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新时代高中学校立德树人首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高中声乐教学是声乐专业的初级教学阶段,也是培养音乐类高校艺术人才的摇篮,所以高中教师的方法和理念决定了学生的歌唱水平和音乐修养。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深入探究情感表达的策略问题,不断地优化教学环节,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目标符合高中音乐课标之余,更适应新高考的改革趋势。
参考文献:
[1]桑素萍.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8(2):2.
2021年度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高中艺术生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培养策略》(立项编号2021-ZJKYB-S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