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联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
2022-05-14苏玲玲
苏玲玲
摘要:在互聯网的发展背景下,网络联校、网络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受限于主观、客观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和区域,教师教学水平、专业发展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发挥网络联校+网络教研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缩短各个学校教师之间的差距,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追评得到提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设施日渐普及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必备工具,为教师专业学习和发展创造了机会。基于此,本文立足网络联校实施和发展背景,分析网络联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探索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网络联校;教师;专业发展
在提倡“教育公平”的时代,如何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学差异,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城市学校,往往集中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借助网络技术,能够同步和共享学校的优质资源,打开教师的专业视野。一方面,利用网络联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下,教师面对的育人对象出现了新变化,与以往的学生相比,当代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活跃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保持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先进性。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诸多教师将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学经验和成果,如优质公开课。利用网络联校,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师可加强联系,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观摩公开课教学内容,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联校丰富培训资源,在不同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会存在差异。通过建立校级的网络联校关系,教师可通过登录远程平台进入共享培训教室,聆听专家学者的分享,拓展教师专业视野。
一、网络联校的优势
(一)促进网络教研便捷化
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日渐普及的时代下,越来越多地区拥有了互联网设备的支持,这些现代智能产品和信息化教学设备,能够为教师带来网络化教学、网络教研的体验。对乡村教师而言,教研活动是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网络平台和空间中,教师可选取优质的资源,不断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并将其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教师并非是学万能的,难免会在教学中遇到困惑和难题。但智能手机和电脑设备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互联网学习通道,教师可利用网络破解疑难问题,提升工作水平。
(二)促进教研资源共享化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让不同学校的教师能共享区域学校的资源。所以,网络联校将为教师教研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教研资源。在以往的教研模式下,教师围坐在一起分析和研究,从口头上去开展研讨活动,很难实时记录。而且教研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多被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所掌握。若部分教师因教学安排,无法正常参加教研活动,就需要与参与教研的教师联系。但是,由于不同教师的授课能力、专业水平存在区别,在聆听教研内容时也会有所侧重,这就会影响教研内容的转达效果。通过利用网络联校,乡村教师不仅可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接触到网络教研资源,还能根据网络留存的活动记录进行学习,通过观看录制视频的方式丰富教学经验,了解更多教学资源应用的新方法,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渠道。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网络联校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乡村教育,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主体,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影响着乡村教育质量。然而,在落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时,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而网络联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将解决教师无法获得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矛盾。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结构性特质,包含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社会地位、教师教育政策等要素。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在专业学习和发展中,更注重自身能否产生属于个人的真实学习体验。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在校际交流和教研活动中,学校间的教师交流形式不够多样,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情绪不积极,在学习支持和学习文化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而网络联校恰好能缓解上述问题,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与其他工作者对话、合作,还能帮助乡村教师找到专业学习和发展途径,明确自身的价值,形成区域内专家引领、教师协同发展的格局,促进大量优质资源生成和共享,进而满足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三、网络联校促进教师发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所以,要发挥网络联想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分析乡村教师发展的困境,阐述网络联校的作用。
(一)增强乡村教师对网络教研的认知
在以往的观念上,教研活动多由教学研究人员、教研组教师共同参与,开展讲课观摩、说课和评课等活动。教师多站在观众角度去分析,给予教师一定的问题、建议。根据调查发现,在参与区域联合教研活动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重视自身主体性,只是被动了解教育理论和新型教学方法,很难有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影响新手型教师向熟练型教师转变周期,很难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精神上面临专业成长负担。尽管网络教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快捷性,但部分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不足,不能充分了解网络联校对教学质量、教研效果、专业发展的作用。网络联校在各个学校中的落实,将带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使其逐步转变学习和发展态度,提升个人教学质量。
(二)提高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备素养,要求教师拥有使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的能力,以及信息创造、获取、处理和甄别能力,并借此解决各种综合性的问题。当前,部分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未能掌握高水平的信息操作技能,很难发挥网络教研和网络联校的优势。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部分教师会直接下载优质课程资源,在简单修改后转化为个人成果,也有教师直接观看名师教学视频,再加以模仿。通过实施网络联校,教师能够将精力转移到学科教研领域,系统化地研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在思想、理念、方式上变革教学方法,提升个人信息素养,实现专业化发展。
(三)丰富乡村教师的教学资源
网络平台是否优质,需要关注子网、栏目设置是否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资源质量和数量是否能达到教师标准,是否具备使用的便捷性。同时,网络联校平台的功能是否完善,也会影响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根据调查发现,部分乡村地区学校缺乏大量的信息资源,很难满足教师教研、教学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发挥网络联校的优势,乡村教师可调集平台中教研、教学资源,按照标准和规范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扩展自身专业视野,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网络联校促进乡村教师良性发展的思路
(一)引导乡村教师树立网络教研观念
作为参与网络联校、网络教研的主体,乡村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加强自我管理。利用网络联校中,乡村教师应深入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展开合作,参与内涵式专题讨论、教研活动,主动落实教研目标、提升专业水平。在网络联校中,教师仍围绕日常教学开展讨论,所以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实践设计网络教研方案。所以,乡村教师应树立网络教研观念,主动通过参与网络联校的各种活动,参与网络教研或其他活动,也可以向专业和教育工作者请教,不断上网实践,提升自身运用、选择和生成信息的能力。伴随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会踊跃参与网络联校活动,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专业水平。
(二)整合网络联校优质资源
在互联网视域下,网络联校拓展了区域联动教研活动形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线上通道。通过发挥区域内骨干教师、名师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内学校的教研职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线上共享和共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支持,大力开展教学研一体化、区域教研活动,骨干教师可联合区域内外的专家,为乡村教师发展提供帮助。在此,各个学校应加强乡村教师与专家的联系,促进教学实践和先进教学理论的融合。当前,利用联动式、传输式的教研和培训途径,教师可利用平台与骨干教师获得联系,实现线上自主学习,探索符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道路。
(三)建设网络联校+教研的平台
网络联校+网络教研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体现。当前,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会受组织者主持活动、准备工作的影响,若研究、讨论内容缺乏深度,就很难获得直接的信息反馈。通过建设网络联校+教研的专有平台,能够促进乡村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在平台的支持下,乡村教师可获取各种类型的资源,在区域骨干教师的帮助下在线学习,参与线上培训活动,并积极将培训成果落实到线下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将打造更多个性化、过程化、情景化的教学资源。网络联校使得教师拥有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平台,为其分享教学智慧提供了条件,促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
五、网络联校促进教师良性发展的策略
(一)组织网络培训活动,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这个方面看,若教师不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将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从实施目的角度看,网络联校重在优化区域内的教学资源配置,实现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共享。要想提升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需要把握教育工作的关键,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放在重要地位。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受限于资金或其他方面限制,乡村地区的语文教师缺乏外出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阻碍了教师个人学习和成长。对于乡村地区的小学生,语文教师是联通外界的一扇大门,若语文教师能够接触到大量语文知识,学生也能学习到更多知识。若教师专业发展受限,学生也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在推动网络联校工作时,要抓住网络培训的契机,重视语文教师专业水平、专业素养提升。在具体教学实践层面,可采取以下三种举措。其一,鼓励教师在线建立“云结对”小组,在其他名师的帮助下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各个学校应根据校内师资情况,开展语文教师结对活动,利用一对多、一对一的模式助力教师发展。在实施层面,要专门设置阶段目标、发展计划,确保相关安排能够得到落实,更好地引导结对对象成长。其二,定期开展“云讲座”活动。要想提升语文专业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必须要经历不断学习、实践、探究和反思的过程。基于网络平台和线上渠道的支持,教师可根据校内语文教研成果,开展“云讲座”活动。一方面,学校的专家和骨干教师可分享对语文教学的经验、对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解,以及失败带来的启示或成功经验。通过组织讲座活动,教师能够快速建立起联系,主动在学习和求教中汲取经验。另一方面,语文领域的学者、专家可开展主题讲座,宣传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推廣新型教学方法,让乡村教师可跟上语文教育改革的潮流,转变其教学理念。其三,实施智能备课教学活动。备课环节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根据不同学校的语文教学课时,网络联校可定期开展集智备课活动,基于网络平台,两地或多地的教师可研讨同一节教学内容和案例,站在不同方面和角度分析学生想法、疑惑点。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教师们能够集思广益、发散思维,在网络教研、专题讨论中产生思维火花,深入理解教材,拓展教学实施路径。
(二)建设语文同步课堂,引导学生共同成长
在网络联校的支持下,城镇地区的学生可以与乡村地区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课堂,共同学习语文知识。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网络运行模式,若学校条件允许,应合理地调整两个校区的宽带容量,确保相关设备能够进入稳定、正常运行状态。其次,要根据两地语文课时安排情况,适当地调整同步语文教学课时,每月可开展两次同步课堂教学活动。在语文同步课堂教学环境下,可以划分出分课堂和主课堂,结合网络联校的情况可以设置多个分课堂。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前,分属于两个或多个课堂的教师,需要共同钻研教学活动流程、教学实施方案,充分考虑主课堂、分课堂的学生学情差异。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开展提问活动时,要确保问题能够传递到各个课堂,在学生们共同了解主课堂回答情况后,分课堂教师安排学生回答。在课堂讨论活动中,主课堂、分课堂教师要各自展开讨论活动,各个课堂的教师可选取一到两名学生分享讨论结果,主课堂教师给予评价。在朗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可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安排各个课堂的学生划分诵读段落,主课堂负责诵读一段、分析一段,分课堂诵读一段、分析一段,共同完成诵读和分析任务,然后各个课堂教师给予一定评价。在语文课堂提问环节,若处在非同步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随时询问或讨论。但在进入同步教学环境后,课堂教学容量增加,若仍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不仅会影响多个课堂的教学节奏,还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因此,各课堂教师应明确提问环节。由于主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机会较多,可以为分课堂提问留出更多时间。这样,尽管学生学情不同,但同样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各个分课堂教师也能在同步教学中汲取经验,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共享优质数据资源,推出优质教学课堂
利用网络联校,建设同步课堂,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但也面临着一定问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各个分课堂很难采用统一的教学管理方法和课表。在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应对更多意外情况,这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若每节语文课都采用同步教学,将给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挑战。因此,在保证各个校区语文教学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定期开展两次同步语文教学活动。在此期间,需要考虑到如何发挥网络联校的作用,合理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在主校区的教学中,教师可将优质语文教学活动录制下来,将视频文件集成到云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这样,其他校区可使用账号下载优质教学设计、教案或视频资源。对于其他分校区的语文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备课时间了解资源内容,寻找值得借鉴的教学元素,将其融入个人教学设计中,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学涉及阅读、写作教学,教师可根据话题写作、读写结合理念,介绍主校区学生们的写作范文,让学生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据源资源分享的双向性,通过网络联校平台开展分享活动。如主校区在开展诵读经典书籍的活动后,教师可录制分享活动的视频,让分校区学生了解。分校区学生在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后,教师可整理相关活动流程、案例,分享给主校区的学生。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不同教师可展现个人教学长处,教师们也能互相交换教学经验,分享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联校为城乡教师共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各个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条件,组织广大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活动,分享先进的教学思路。同时,乡村教师也可根据教学不足,向专家请教,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的支持下获得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川,向梦林,杨圣章.网络联校背景下乡村教师信息化能力调研及职前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6):61-65.
[2]雷伟,杨来路.创新应用网络联校平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郴州市湘南小学教育信息化創新应用[J].教师,2020(24):13-14.
[3]李雄杰.利用城乡网络联校探索专业教育扶贫新路径[J].教师,2020(22):115-116.
[4]成园林.网络联校背景下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对策探究[J].文渊(小学版),2020(10):778-779.
此文系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网络联校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ND213102 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