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理性才是必然
2022-05-14
去年底,笔者终于把用了近5年的iPhone 7换成了iPhone 13 pro。新机到手后我对它也没什么新鲜感,把旧手机的数据导入后,就把它当作一个日常工具使用了,在我看来这两代手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我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典型的低欲望消费者画像,也不想把商品当作自己的态度象征。但是,我有一位朋友,经常会晒自己买到了某款耐克的鞋,价格大幾千元甚至上万元是常有的事,我作为一个外行表示不理解。
这是两种消费观念,前者我称为低欲望消费,后者称为情价比消费。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如今这两种消费方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它们就像两个平行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互不打扰,形成二元化消费结构。
之所以认为低欲望消费是情价比消费的下一阶段,是因为在这时候,消费者已经不再也不需要以物化的商品来体现自己的独特性了。
这一时期的消费典型特点是,消费者对于物质的需求降低,和对于精神的需求提高。
有人说,新消费开始从兴起走向“过热”,重演O2O、共享经济时代的故事——各种刷量操作被摆到阳光下,加上部分品牌销量下滑的数据佐证,新消费一时被贴上“泡沫”甚至“割韭菜”标签。
这引起了新一轮争论。看好新消费的投资人、FA对外界唱衰声颇有微词,创业者和平台也开始发声为新消费正名。
猎奇和争议模糊了一些重要话题:行业现状和舆论观感是否存在偏差?局内人从“过热”中得到了哪些经验?流量红利淡去后,作为“未来5~10年最具确定性的机会”,新消费新的增长和风险将来自哪里?
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平台内部人士,大家能明显感觉到“常识”的回归:消费者口袋里的钱也是有限的,你最后选的就是那一两件产品。而现在的问题是供给过剩,大部分新品牌的可替代性太强了。
这些逻辑浅显易懂。但在此前行业情绪高涨的时候,常识往往要让位给各种概念和话术,项目仿佛只要跟“国潮”“Z世代”“功能性”扯上关系,就能搭上增长快车。
而一些莫名其妙的产品就此出现:一个休闲零食。口味猎奇,生产商恨不得缝合起所有创投圈热炒的概念。结局却是产品变成卖不出去的库存,还让新消费在嘲讽中被加速污名化。
行业回归理性是必然趋势,不健康的增长已不再被看好。
爱因斯坦说过,“你无法在问题发生的层面解决问题本身”。作为一条长坡厚雪的长青赛道,消费的未来无疑也要向更高的维度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