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家: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

2022-05-13

领导月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棉球陈云家风

罗平汉 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阐述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治家之道的家风普及读物。全书共20章,精选建党以来20名优秀共产党人,着眼他们的优良家风、家训、家教,提炼家风条目,讲述家风故事。在人物选择上,该书稿立足家风,注重选取家风材料丰富、家规家教鲜明的20位优秀共产党人,体现了红色家风的一脉相承;在内容上,以人物为主线,着眼于现实指导性,梳理提炼人物学习立志、律己修身、尽孝尽责、艰苦朴素、忠党爱国等特色家风家教条目,结合其家书、家训和家庭生活,讲述其感人的家风故事,让家风深入人心。

【精彩书摘】

陈云: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

陈云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的艰苦生活使他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在平日的生活中,陈云真正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陈云的女儿陈伟华说:“爸爸的艰苦朴素是出了名的。”陈云的饮食非常简单,每顿都是粗茶淡饭,中午两菜一汤,菜谱每周一轮,都是一些家常菜,每餐必吃光喝净,不剩一粒饭一口汤,真正做到了节约粮食,艰苦朴素。有一年春节,工作人员到他吃饭的小房间,见仍然是两菜一汤、一荤一素,便对他说:“过节了,加个菜吧!”陈云笑着说:“不用加,我天天过节。”陈云的意思是说,现在的伙食和过去艰苦年代比,就和过节一样。给陈云做饭的厨师开玩笑说:“首长一年到头就吃几样普通的家常菜,我的技术都提高不了。”陈云的信条是只要够吃就行,不能浪费。陈云从不吃奢侈的美味,他说:“鱼翅海参是山珍海味,太贵了,吃不起呀!以前是地主吃的。”

陈云与于若木的“一块钱婚礼”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于若木1919年生于山东济南,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来到延安。那时陈云因工作过于劳累经常流鼻血,组织部就到陕北公学调来于若木给陈云做护理工作,他们逐渐产生感情,陈云对于若木说:“我是个老实人,你也是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在一起能够合得来。”陈云和于若木的关系确定后,为慎重起见,陈云把当时在陕北公学学习的于若木的二哥请来,认真坦诚地讲述了他们相识的经过并郑重地征求其意见,为了表示尊敬,陈云还在街上买来饭菜请于若木的二哥吃了一顿饭,从此以后陈云和于若木相濡以沫,共同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1938年春,陈云和于若木结为夫妻,婚礼在中央组织部的一间平房里举办,而婚礼的所有花费只有一块钱。陈云拿出这一块钱买了花生、瓜子和糖果请大家热闹一下,这场简单的婚礼就算完成了。事后陈云结婚的消息传开了,有些同志见到他就说让他请客,陈云当时手上有些积蓄,但是他不愿意摆场面,所以始终没有请客。

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除夕夜,当时分管接待工作的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力平来给陈云拜年,当时陈云正在吃饭,桌上放着两盘菜,一盘豆腐,一盘炒荷兰豆,陈云吃得津津有味,见此情景王力平不禁感慨:“这就是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年夜饭啊!”陈云生活简朴,他经常提醒家人要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他喝水时能喝多少就倒多少,从不随意把水倒掉。他用过的旧皮箱、穿过的旧衣服鞋袜、用过的旧毛巾牙刷、用过的旧台历等他都不会随便丢掉,按他的话说这些物品“不能让它们轻易退休”。1935年陈云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之后又被派到莫斯科直接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红军长征的情况,他上了一趟苏联的轮船,一摸自己的下巴发现胡子长了,想刮一下但是没剃须刀,想下去买又不敢下去,因为上海很多特务都认识他,最后他把钱交给一个苏联船员,请他帮着买了一把剃须刀,从1935年到1995年,这把剃须刀整整陪伴了陈云60年。

陈云晚年患有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眼疾,常用眼药水,为避免手帕擦拭引起感染,大夫建议他改用消毒棉球擦泪水,陈云认为这太浪费了,要求工作人员把他用过的卫生棉球保存起来,消毒以后改作他用。过了几个月,他还是惦记着浪费的事儿,一定要计算一下他一年用了多少棉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工作人员统计后告诉他,一个月约用棉球250克,价值七八元,全年花费不超过百元,陈云听后再次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棉球消毒改作他用。他日常使用的毛巾,已经破了四个窟窿但还是不愿轻易扔掉,他常对工作人员说:“你们不要把我的‘四穿毛巾’换掉。”直到这条毛巾实在是不能再用了才肯替换下来,但陈云仍嘱咐说:“别扔掉,还可以用它来打扫卫生。”

陈云在北京西城区北长街71号有一处老房子,院内有一栋二层小楼,陈云从1949年进北京直到1979年一直住在这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经常漏雨,当时机关行政部门提出房子要大修,陈云不同意:“房子大修要花许多钱,只要不漏雨就行了。”后来,后勤部门考虑到房内墙皮脱落很多,走廊和楼梯上铺的地毯已磨得很光,走在上面都感到有点滑,又提出要大修房子,陈云仍不同意,结果又未修成。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他的办公室南墙被震裂了一条裂缝,后勤部门提出把楼拆掉,在原址上建新楼,陈云还是不同意:“这虽然是老房子,也比老百姓住的房子好,这样好的房子都拆掉建新房,老百姓会骂的,那样我们会脱离群众,影响不好。”这栋老房子在陈云的坚持下连续三次修房未果,然而房子毕竟太旧,已不适合居住了,经再三动员,陈云1979年才搬到中南海居住。刚搬进中南海时,陈云就明确要求房子不要花钱重新装修,后来工作人员发现客厅的窗帘太破旧了,就趁他出差时换了条新的,谁知他回来看到后立即要求把窗帘换回来,此后直到他去世,这所房子还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面貌。陈云常说:“一件商品到了消费者的手里时,看似很容易,可谁想过,它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它用了多少资源和能源?它又让劳动者付出了多少心血?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处处节约一点,这也是支援了国家建设,浪费和贪污一样都是犯罪。”他还常对家人说:“以前人们好讲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其实我们的‘地’并不大,‘物’也不博,只是我国的人口比别的国家多就是了。我国的资源就这么多,大家都要节省一点用,我们都要当‘孝子’,我们这些现代人要‘孝顺’我们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的后代,我们不能吃光、用光,让子孙们‘逃亡’。”

猜你喜欢

棉球陈云家风
可爱的棉球
小棉球
勤劳节俭传家风
怎样消除气逆打嗝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家风伴我成长
和好,还是绝交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