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问题研究

2022-05-13孙豪文

关键词:住宿治安民宿

孙豪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一、问题的提出与耗散结构理论内涵

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住宿模式,推动了共享住宿业态的迅速发展。据《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20》统计,2019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为22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6.4%[1]。据《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房源约达350万个,较上年增长16.7%,覆盖国内近500个城市[2]。同时,2018年中国在线民宿房东数量由2016年的23.7万人增长到32.5万人,在线民宿房源数量从29.2万个增长到了107.2万个[3]。近几年,尽管我国共享民宿行业发展势头猛烈,但是从发展阶段看,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存在企业内部安全基础设施不达标,安全管理体系和防控机制不完善;外部法律制度不健全;各监管部门分工不明晰,安全排查难度大等因素,导致共享民宿这一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频繁发生违法犯罪现象,如盗窃、非法拘禁、泄露隐私、黄赌毒等,直接影响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共享民宿行业的稳定发展。

国外学者对共享民宿治安防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对其进行完善的监管,重点围绕政府监管[4-6]、经营者和消费者自我监管[7-8]以及数据监管[9]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当前共享民宿行业存在的治安问题和风险在现状[10-11]、类型[12-13]、困境[14-15]以及对策[16-17]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虽然随着对该行业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仍然主要侧重于从单一的监管、立法、制度等方面对共享民宿行业所发生的治安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原因分析以及困境分析,并没有系统深入地考察这一行业中治安问题出现的生成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主要研究开放的复杂系统。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一些涨落机制的非线性作用,有可能由混沌无序转变成时空、功能上的更加有序态[18]。共享民宿的治安防控系统属于开放系统,其治安问题的生成与演进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分析。因此,可以通过耗散结构理论以及熵理论建构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的熵流模型,从而运用熵变来揭示共享民宿中治安事件的生成机制,为改善共享民宿的治安秩序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和治理路径。

美国物理化学家昂萨格(Lars Onsager)对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贡献,为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打下了基础;随后,比利时布鲁萨尔学派领导人伊利亚·普利高津(I.Prigogine)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会议上发表了《结构、耗散和生命》[19],首次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这种远离平衡态情况下的有序结构要依靠消耗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因此被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稳定有序结构,是与外界存在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动态系统,总熵值由正熵和负熵构成[20]。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耗散结构体的机理、平稳状态和转化规律进行了深度剖析。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应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系统的开放性。系统要保持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二是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是生成于非平衡态的条件,要时刻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区域。三是系统中存在非线性作用[21]。只有当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他们才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中产生微小变化时可以造成系统的涨落,从而使系统发生突变进入另一个动态的稳定有序结构。

二、我国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的耗散结构属性

随着共享住宿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从业人员和访客数量不断增加,其治安防控系统时刻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理位置、社会因素、人员情况等。地理位置主要指民宿所处地形的自然环境以及所处社区的社会环境,社会因素方面是指疫情传播、房客身份与动机等因素,人员情况是指员工的心理状况、情绪态度以及职业素养。上述任何一方面的因素或者某几个因素相互作用后都会成为引发治安问题的原因。治安问题一旦发生,不仅会对共享民宿行业的有序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极易给从业者、房客以及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共享住宿业的服务业属性决定了其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之中。治安防控系统作为共享住宿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也必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具备了耗散结构体的特征。围绕上述问题,笔者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一)系统的开放性

共享住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的开放性表现在治安问题出现以及这一系统的构建两方面。一方面,旅游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共享住宿行业的飞速发展。入住灵活、特色鲜明以及家居式服务的优势使得这一模式深受游客青睐,并逐渐深入全面地融入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要素频繁互换。但由于房客数量剧增、政府监管不足、平台落实责任制度不到位、内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这一行业也滋生了大量社会治安问题。当前治安问题主要表现为经营者和房客财产受损、房客隐私泄露、利用民宿进行不法活动等[22]。另一方面,共享住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的构建涉及防控设备、防控队伍、防控理念、规章制度、部门监管等方面,需要从外部输入物质、能量与信息等资源。首先,在物质流方面表现为大量的房客的剧增,给共享住宿业带来了直接的收益。这是共享民宿行业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构建这一行业的治安防控系统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其次,在能量流方面表现为需要持续从外界获取必要的能量,包括高素质人才、先进的防控设备、防控手段与理念,来提高这一行业的治安防控系统的完善程度与科学性,同时再以良好的治安环境反馈给外界。最后,在信息流方面体现在共享民宿行业作为共享经济下的一种新业态,依托互联网平台来实现房客与房主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完成入住。因此各个平台都建立了信息管理平台来强化双方的信息交换。共享民宿行业在做到保护房客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的同时,也要根据治安工作需求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

(二)系统的非平衡态

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要保持活力和发展动力,就要保证其差异性、非平衡性以及非均衡性。如果企业进入无势能差的平衡系统,陷入没有生机的平衡态,就会导致系统僵化,使之难以进步发展[23]。因此,要打破旧的平衡态,进入新的非平衡态。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的非平衡态,体现在外部的同行竞争以及内部的管理提升。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共享民宿这种小众消费也逐渐转为大众消费。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在资金涌入的刺激下,大量的从业者加入这一行业,各个平台、房主之间的价格竞争、服务竞争、环境竞争也日趋激烈。治安问题事关房主与房客双方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共享住宿行业体现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安全问题是房客在选择住宿时的第一考虑要素。为了谋求在行业中的生存与发展,共享民宿经营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完善安全管理。同时,在内部因素层面,共享民宿经营者引入了内部竞争机制和差异化管理:员工的素养和职业水平不同,其岗位、收入、权利与义务也不同;设备完善程度、制度理念科学程度、信息保障程度不同,其竞争力也必然不同。系统内部分化程度越分明,差异程度越大,其综合实力和功能也就越完善。因此,加强治安防控措施、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的过程是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与信息的过程,也是打破原有的平衡态进入新的非平衡态,增大内部势能差的过程,从而使这一系统成为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

(三)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共享民宿行业治安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本质上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房客与房主之间、经营个体之间、平台与经营者之间以及政府与平台和经营者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反馈机制。这一非线性的作用引起治安防控系统内部人、物等各要素方面的失衡,从而使物质、能量与信息在各方面重新分配组合,加快系统的演化。同时,这一系统内部存在诸多变化因素。例如,主体的理念意识、基础设备的建设、行业监督管理、具体操作流程等。这些因素不是简单叠加的个体行为,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通常按照一定的组合,使这一系统最终产生远远大于各部分之和的作用,实现功能的成倍增长,形成更好的安全保障,实现系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无序态逐步演化为有序结构。

(四)系统的涨落与突变

系统的涨落主要来源于内部本身产生的涨落和外部引起的涨落。共享民宿治安防控系统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员工水平、防控理念、基础设施以及制度落实。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一系统的内部正熵逐渐增加,使系统内原有秩序被打乱。当熵增因素到达临界点时,将会使系统出现不稳定,导致系统从有序转化为无序状态。此时如果放任不管,在某一因素的刺激下,极易爆发治安问题,对社会的秩序以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但在外部物质、能量、信息等引入系统的影响下,例如人才的引进、理念的创新或资金的流入,都会使其产生无数个“小涨落”。这些“小涨落”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成倍放大其效用。当“小涨落”的影响达到某一阈值时,就会改变系统结构的整体性,产生的作用可以改变系统原有的稳定结构,形成“巨涨落”直至突变,形成动态有序的新运作状态(图1)。

图1 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耗散结构转换图

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问题生成机制

共享民宿行业当前仍然存在平台信息登记机制落实不完善,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民宿监控设备老化,安全人员责任意识差等问题。如果监管者和管理者不采取有力措施,引进外部机制进行干预,当种种因素耦合到一起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爆发治安问题。

(一)共享民宿治安问题的表现形式

1.公共安全类风险

共享民宿行业大多存在消防设备监管不足,消防通道建设缺失等问题,火灾、燃气泄露等成为共享民宿面临的主要公共安全风险。此外,由于疏于对身份核验的严格执行,共享民宿容易成为暴恐袭击对象或者暴恐人员隐藏的落脚点。

2.人身财产类风险

共享民宿中存在摄像头等监控设备数量少、质量差,安保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落后的问题,使得访客登记和安全巡逻等保护房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措施落实不力,导致违法犯罪概率大幅增加。例如,据英国《卫报》报道,2017年10月25日,36岁的拉米斯·约努兹在墨尔本布莱顿东部的一家民宿入住,当晚被居住在该房的三名男子强奸杀害(1)参见《在Airbnb订墨尔本民宿一男子惨遭杀害》载搜狐网(2017-11-03),https://www.sohu.com/a/202066461_374686。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10月13日。。

3.不法活动类风险

住宿行业由于其每间客房具有独立性、隐蔽性,一直以来都是“黄赌毒”发生的重点场所。随着公安机关对宾馆、酒店的检查力度加大,传统住宿行业中“黄赌毒”案件受到了较为明显的抑制,共享住宿行业则代替传统住宿行业成为了新的黄赌毒“温床”。多元化的住宿选择,决定了租住共享民宿的客户群体也呈多元化。不法分子利用共享民宿入住低门槛和管理不规范的特点,将其作为电信诈骗、传销、卖淫嫖娼、吸毒以及赌博的活动场所。2017年6月初,广州荔湾警方在广州荔湾区华誉街某高档住宅小区的民宿内端掉了6个吸贩毒赌博窝点,抓获涉毒人员48人,缴获各类毒品1000多克(2)大洋网广州日报2017年6月30日报道,2017年6月初荔湾警方接群众举报,经深入摸查,端掉了6个以“大叔大妈”为主要涉案人员的吸贩毒赌博窝点。该庞大吸贩毒网络的涉案人员通常选择高档住宅楼作为聚集点,以高价形式租下房屋组织人员赌博,并提供海洛因等毒品供赌客吸食。。

4.民事纠纷类风险

一些共享民宿由居民公寓改造而成,处于社区之中,现实中存在一些房客乱丢垃圾,深夜扰民,破环公共设施等情况,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卫生防疫以及物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干扰。由此导致房客与小区居民以及物业管理人员产生纠纷甚至演化为暴力事件的新闻层出不穷(3)2018年6月中旬,重庆渝中区财信渝中城的业主们一纸诉状将小区内的城市民宿告到公安局;7月中旬,一位民宿主因民宿合法性存在问题,被警察带到了北京市安定门派出所。。

通过以上对共享民宿治安问题表现形式的归纳,笔者拟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进一步分析共享民宿治安问题的生成机制。

(二)共享民宿治安问题生成机制

“熵(entropy)”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用来衡量无序化程度的概念,是指不能再被有效利用、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之总和[24]。“熵”分为正熵与负熵。正熵代表无序,一般是对系统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因素,最终导致对系统的破坏,其值大于零;负熵代表有序,指可以促进系统进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因素,其值可正、可负、可为零。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要考虑系统内部熵的产生,还要考虑与外界交换产生的熵。共享民宿行业的治安防控系统作为开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其内部不但会产生正熵也会产生负熵;同时,与外界的交换过程中得到的既可能是负熵流也可能是正熵流。但总体来说,系统内部多是以产生正熵为主。根据热力学定律,系统中的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自发地发生着熵增,直到形成热平衡时,系统熵值达到最高。在与外界的交换中,负熵占据主导优势,表现为系统可以从外界吸收有利于系统发展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因素。在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中,系统总熵和系统内部与外界交换而产生的熵可以用以下等式进行表示:

S=∑Sp+∑Sn

上式中,S表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总熵值;Sp表示系统内部和与外界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正熵,是各种熵增之和,包括员工、制度、环境和设备等;Sn表示系统中以及外界引入的负熵流,包括有利于安全管理的优秀人才、先进的防控设施、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治安防控的效用与功能。例如,提供完善的设备,改善服务态度,专业的交流方式,严格的管理制度等措施。

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具备了耗散结构的相应条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当正熵增长到一定域值时,系统自身将会发生混乱,脆弱性充分暴露,例如员工素质低下、设备老化、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松懈等,导致系统功能降低。此时,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可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导致治安问题的发生。因此,在远离平衡态时,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分布失衡,使正熵和负熵相互作用,从而决定治安防控系统的有效状态。此时可以从外部引入负熵与系统的正熵进行抵消,使得熵值变小,从而避免无序状态的出现。负熵的逐渐增加将会使系统总熵值下降,使得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重新进入到有序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使治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通过对共享民宿行业相关文献的研究[25-28],为了更好地剖析和呈现正、负熵对共享民宿行业的治安影响作用,探究和分析治安问题的生成机制,本文建构了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熵流模型(图2)。

图2 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问题熵流模型

由于共享民宿治安防控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正熵和负熵的产生与导入,在治安问题发生之前,所增加的正熵会不断地被外界交换的负熵所抵消,即使当熵增速度大于熵减速度导致治安问题发生时,也可以通过引入外界的能量、物质和信息来及时抑制治安问题的爆发,将造成的损伤限制在最小幅度以内。因此,系统总熵值S随着时间变化以及系统的涨落,可以表现出治安问题的演化趋势(图3)。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熵增因素不断上升。当总熵值处于S>0的状态时,引入的负熵不足,使得熵增超过熵减;当总熵值达到某一阈值时,如Q点,在外部环境的耦合下,治安问题就会发生。

当熵增不断上升到一定阈值或者治安问题爆发后,政府、 平台和房主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如

图3 治安问题演化趋势

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完善制度、加强对平台落实信息登记的监督与检查等。这一系列的行为是积极从外部引入负熵的表现,会使熵增的因素降低。负熵的引入抵消了大部分正熵因素,使得总熵值不断下降并趋向于负值,即S<0的状态,从而推动系统提升防控能力,化解治安危机,进入新的稳定状态,使共享民宿行业的治安秩序得到强化。

当系统的正熵流与负熵流刚好相互抵消时,其总熵值为零,即S=0。此时系统又暂时恢复到平衡状态。虽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但是经历了由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转化。这种暂时稳定的平衡临界状态,会在内部或外部的影响下再次形成涨落而导致平衡被打破,开始新的转化循环。

四、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应对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问题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共享民宿行业发生治安问题实质上是其治安防控系统熵增的体现。当系统内的熵值达到一定阈值后,若没有负熵的引进或引进程度不足,系统就会出现无序状态,熵增将损害治安防控的作用与效能。因此,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应保持与加大开放状态,通过外部环境引入负熵值来与正熵值进行抵消使得总熵值降低,使治安防控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各项治安防控措施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维持治安防控系统的稳定与有序发展,从而防止治安问题的发生或者有序解决已经发生的治安问题。

(一)保持良好的开放性,降低内部正熵

开放性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封闭将会导致系统内部熵增,继而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受自身与行业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内部正熵不断增加,主要表现为经营者和安全人员责任心差、职业素养不高与房客对安全高要求之间的矛盾;资金不足与基础防控设施亟待完善之间的矛盾;法律规范、行业制度不完善与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以治安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因此,系统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流,根据当前的需求实现人才、资金、信息的输入,增加系统的负熵。例如,构建公安机关、平台、社会民众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监管体系,对共享民宿行业落实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把关;引入先进的智能治安风险防控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共享民宿行业平台应和政府尤其是公安部门合作,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共享民宿的监管盲区,还可以通过对比在逃、违法人员信息库实现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及时发现与打击,遏制治安问题的发生。共享民宿平台还应建立开放式人才机制。首先,从外部吸收专业人才,对现有的治安维护措施进行指导与改进;其次,对现有的经营人员或安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推动其提升安全意识,改进工作方法,使其在经营过程中善于发现并处理治安隐患。治安防控系统不断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实现负熵增加,并降低内部的正熵,使系统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效能与作用不断强化,继而输出对共享住宿业以及社会环境的治安贡献。具体表现为治安预警能力增强,危险防控能力上升,治安秩序稳定。

(二)引进竞争机制,打破平衡态

长期处于平衡态下的企业,内部信息获取量最小,混乱程度达到最大,无序性最高。一旦系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将难以继续进步和发展,进而陷入低效能的境况。随着共享民宿行业的发展,其治安防控系统内部正熵不断增加,人员、设备、理念以及制度逐渐固化,形成了一种非常稳固的结构;平台之间、各个经营者之间竞争压力降低,系统逐渐进入平衡态。要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就要在保持扩大系统的开放性的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差异化管理,增大内部势能差,形成非平衡态。

共享民宿业治安防控系统在受到外界影响时,受其内部诸多要素制约,使系统产生差异性,从而出现行业安全需求高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隐私重要性上升与信息管理落后之间的矛盾、亟待更新防控设备与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治安问题频发与法规规范不完善之间的矛盾等。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应打破平衡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应当在共享民宿业引入竞争机制,如政府主管部门对存在信息泄露,未按要求落实有关法律规范的平台和经营者进行取缔或要求整改;同一平台内部各经营者实行评分制度,根据治安措施的有效程度和表现进行奖励和惩罚机制;在人员方面,根据负责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责任心进行裁剪和纳新。上述措施将推动这一行业打碎原有结构,通过积极创新、改进设备、引入人才、转换观念来提升竞争力,也将促使共享民宿行业的员工自发进行学习,提升安全意识,从而推动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不断走向完善。

(三)改进应对措施,实现有序涨落

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继而通过内部的非线性进行相互作用,引起系统的涨落。这种涨落是系统脱离原来的状态,发生质变从而产生突变的一个动力源。它可能使系统上升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也有可能导致系统进入新的无序混乱状态中。共享民宿业治安防控系统作为典型的耗散结构,一个微小的涨落都可能会给系统带来重大的结果偏差(马鞭效应)。一种技术的进步、一次问题的处理、一项政策的实行都会对其产生重要的意义。共享住宿业这一入住形式主要通过线上预定、网上交易,房主将房间密码发送给房客。这种无接触的入住方式,使身份认证环节存现漏洞,造成信息登记人与入住人不一致、一人登记多人入住等问题,给在逃人员躲避侦察以及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便利场所。对此,首先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落实实名认证制度,同时与公安机关建立数据共享。同时,要加大利用智能科技手段,研发实施网络身份认证模式。如引用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技术,推行网络身份认证模式[29],这有助于在未接入治安管理系统或者无人值守的房源中更有效的进行身份认证。另外,由于共享住宿业对房源的检查和日常管理缺乏系统性,同时准入门槛较低,经营主体素质不一,房客在入住时容易面临人身隐私及数据信息泄露等风险,如遭遇偷拍、身份泄露等,从而引发严重的网络舆情甚至形成灰色产业链。此时,治安防控系统要向更完善的有序态演变:一方面,要提高共享民宿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大对平台以及房主的监管与筛查,并建立对泄露房客隐私和数据信息行为的处罚制度;另一方面房主或安全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强化对房源的检查,同时提升沟通能力。问题出现后,经营者要做好与房客的沟通,避免事件进一步升级。因此,在共享民宿治安防控系统中,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与事态的发展来提升和改进防控措施,促成系统涨落的形成,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使治安防控系统进一步发展,飞跃到更高的有序状态。

五、结论

共享民宿行业治安防控系统是典型的耗散结构,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以及存在涨落现象等特征。当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时,会造成治安问题的发生。治安问题的发生本质上是熵增,要防止治安防控系统变为无序状态,需要通过引入外部环境中的负熵值来控制总熵值的变化,例如引进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更新治安防控技术和设备等。当系统由于正熵增加,总熵值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要通过外部环境引入负熵以抵消正熵,继而降低总熵值,使系统从原来无序性状态转变为有序结构。由此,可以通过统计测试共享民宿行业系统到临界值的特征,在临界值出现早期,治安问题尚未出现时,进行有效干预,使其往有序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住宿治安民宿
弘扬法治精神 坚持依法治安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你是民宿达人吗
爱国婊
P大的住宿学院
酒店住宿
“住”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