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所体现的艺术价值*
2022-05-13周蕾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周蕾(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一、协作钢琴与声乐演唱
协作钢琴将钢琴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使钢琴可在其他艺术领域发光发热,成为推动艺术活动稳健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声乐演唱与协作钢琴的交融能起到助力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作用,然而,二者在交融进程中却存在合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不能体现出钢琴的优势,还会影响声乐演唱成效。基于此,为使声乐演唱艺术得以不断发展,探析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协作钢琴在钢琴伴奏经验不断累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具有融合性,可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到一起,无论是器乐还是声乐在协作钢琴的助力下均会增强艺术性,协作钢琴在发挥其艺术作用的同时与器乐、声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维持相对平等的关系,继而,共同营造和谐的艺术表演氛围。声乐演唱即用人声演唱,在合理控制气息的同时发出有节奏、连续、悦耳的声音,从音域及音色角度来讲可分为男中音、男高音、女高音、女低音等类型,声乐演唱包括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大类,伴奏对各类声乐艺术表演效果均会带来影响。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协作钢琴出现频率较高,不仅可弥补人声缺陷,还可使声乐艺术作品情感表达的更为完整,二者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相辅相成,只有协作钢琴发挥积极作用,才能从情感、节奏、技术等角度出发协助声乐演唱者完成表演任务,同时,增强声乐作品的完整性。
二、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所体现的艺术价值
第一,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可发挥衬托的作用,利用织体制造气氛,还可通过和声的方式渲染意境,有效展现不同声乐作品风格的艺术魅力,在音乐形象衔接、过渡、转化的进程中指引听众走进声乐艺术殿堂,沉浸在悠扬的歌声中,继而加强声乐演唱的感染力及表现力。除无声伴奏外,声乐演唱效果均与伴奏有关,可以说,协作钢琴是声乐演唱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源于协作钢琴浓缩声乐作品主题情感,用乐曲赋予声乐作品生命力,在音符自然流淌中带给听众美的体验,使声乐作品情感世界更为丰富,在不同调性、调式、和声等钢琴演奏元素有效利用的前提下营造不同的意境,用音符构筑不同声乐演唱情感表达的渠道,使得声乐作品更加耐人寻味。第二,协作钢琴可推动声乐演唱活动稳步发展,保障音乐主题与音乐形象和谐统一,在协作钢琴的助力下激发演唱者的充沛情感,在演唱者与钢琴弹奏者默契配合的前提下助推音乐故事娓娓道来,满足声乐演唱者表达情感的切实需求。协作钢琴可为声乐演唱奠定基调,同时,为演唱者情感变化提供支点,使乐曲时而如静谧的湖泊,时而如奔腾的大海,带给听众冲击,依托协作钢琴铺平声乐演唱情感传导道路,在声乐演唱中形成合力,达到淋漓尽致展现声乐作品思想内涵的目的。第三,协作钢琴为声乐演唱者捕捉创作灵感给予支持,主要源于钢琴伴奏是声乐演唱的一部分,二者互为支撑,在协作钢琴二度创作的同时会改变演唱者的艺术构想,助其对音乐形象塑造及技法的灵活运用有更加多元化的理解,达到多渠道完成表演任务的目的。演唱者对歌词、旋律、唱法的处理亦会影响钢琴伴奏,指引演奏者调整协作对策,继而赋予声乐作品表现力与生命力。协作钢琴可指导声乐演唱,对演唱者细腻处理乐曲有益,使演唱者可理解乐曲的深意,在明晰乐曲创作意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调整演唱方式,保障在乐曲中彰显个性色彩与艺术魅力。第四,协作钢琴能弥补声乐演唱中的小瑕疵,这一点在现场演唱中极为重要,可避免因严重的演唱失误而降低声乐表演的整体质量。例如,在演唱者抢拍时,钢琴伴奏者可适度加速,跟上演唱者并弹出对应的曲谱,同时,通过调整重音的方式提醒演唱者控制速度,指引演唱者重回正轨,以免影响声乐演唱综合成效。
三、协作钢琴与声乐演唱高效融合的路径
(一)协作钢琴与声乐演唱互相了解并高效配合
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除关注伴奏音乐外,还需关注演唱者的状态。发现演唱者情绪与呼吸等因素对其带来的影响,要根据唱的旋律适当调整演奏方式,增强钢琴的协作性,保障演唱者与伴奏者能更为默契。为使双方可维系默契配合的关系需彼此增进了解,对歌词、结构、调性、速度等方面予以探究,能在艺术创作中达成共识,还可在探讨阶段提出各自的意见,为协作钢琴与声乐演唱尝试更多融合方案给予支持,拓宽二者高效配合渠道,共同打磨完美的协作表演方案。从演唱者的角度来讲,呼吸是有碍协作钢琴与之配合的原因之一,这就需要协作钢琴关注演唱者的呼吸,并能够根据其呼吸规律抓住伴奏间隙予以巧妙填补,使声乐演唱更为完整,尤其在解构长句时协作钢琴要发挥填补作用,通过音符的灵活处理协助演唱者完成连贯表演任务。前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演唱,通常有两种引导方式,一是依照原有伴奏速度引出歌曲,二是在歌唱前稍微将速度慢下来,在此基础上顺利引出歌曲,相较于前一种方法协作钢琴弹奏速度放缓更利于声乐演唱者顺利进入,这对协作表演经验较少的演唱者较为适用,可以给演唱者较多的时间准备并调整气息,以免因情绪紧张而出现错拍的现象。间奏要在歌曲尾句自然接引的基础上弹奏,确保歌唱与间奏衔接过渡更加顺畅,在间奏与乐句有机融合的前提下,还可助力情绪推进、意境渲染、升华主题,使协作钢琴得以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积极作用。协作钢琴若想发挥作用还需及时根据声乐演唱实况灵活处理前奏与间奏,加之作品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精准把控,使声乐演唱更加高效,继而在与声乐演唱和谐统一的条件下体现协作钢琴的艺术价值。
(二)声乐作品伴奏需具有艺术性及精准性
协作钢琴可以引导演唱者迸发情绪,还可通过补充与衬托等途径助力演唱者诠释声乐作品中心思想,这就需要协作钢琴增强乐曲驾驭的精准性与艺术性。从力度角度来讲,若协作钢琴触键力度过大会使唱词听不真切,若力度较小又会使唱词过于空洞,对听众来讲就会失去感染力,只有演唱的声音与触键的力度一致才可以避免出现失调的现象,在伴奏把握好分寸感的前提下提升声乐艺术表演水平。虽然协作钢琴在发挥伴奏作用的过程中需积极配合演唱者完成表演任务,但并不代表协作钢琴要在畏首畏尾的状态下参与演出,需协作钢琴充分考虑乐曲情绪的变化,可以根据乐曲情感予以伴奏并达到调动情绪、渲染气氛的目的。以《思乡》伴奏为例,需在乐曲发展至小高潮部分的三小节加大音量,使和弦的诠释可给听众带来激昂之感,乐曲思乡的情感则更为饱满,继而落实声乐作品伴奏艺术处理目标。为使声乐作品伴奏更具精准性与艺术性,协作钢琴需注重与声乐演唱维系平等关系,颠覆传统伴奏处于从属地位的固有形式,改变协作钢琴艺术处理思维,要抓住声乐作品的戏剧冲突“大做文章”,使声乐表演更具艺术张力。节奏与速度是声乐作品完整诠释的基础性条件,基于此协作钢琴需在伴奏中保障乐曲速度、节奏等方面符合常理,在二度创作与原曲固有风格保留的过程中找到着力点,确保延长音、休止符等伴奏元素的运用“心中有数”,不可在与演唱者无沟通的前提下即兴发挥,以免演唱与伴奏不同步,达到提高协作钢琴伴奏有效性的目的。
(三)分步骤达成融合目标
为使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可增强艺术性需分步骤达成有机融合目标,消除二者协同塑造艺术形象的阻力,使声乐演唱中协作钢琴的应用可事半功倍。一是在单独练习中明晰乐曲的内涵、特点、难点等方面,保障演奏者与演唱者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只有二者均基本功扎实才能更为默契的完成表演任务。这就需要二者率先选定合适的曲谱,在定谱后深入钻研,同时,保证沟通顺畅,及时提出修整意见,达到不断打磨曲谱的目的。二者还可互通有无,这利于对乐曲创作的背景、目的、风格等方面予以解析,在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统一的基础上厘清作品来龙去脉,为二者携手完成二度创作任务奠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单独练习环节二者可从协作钢琴、声乐演唱两个角度出发整理资料,为各自解决技术问题助力,继而保障弹与唱均较为顺畅。从演唱者角度来讲,既要尊重原曲风格,又要在表演中印刻个人烙印,要了解伴奏部分,充分熟悉乐谱,在间奏与前奏及其他关键的演唱节点上花心思,确保演唱者与协作钢琴能高效配合。二是在初步融合环节碰撞火花,充分了解彼此,为双方风格统一给予支持,在此基础上,关注伴奏力度、节奏、时值等细节,并在谱子上标记清楚。二者在交互中需目标明确,即高品质演绎声乐作品,确保力度、速度、节奏等方面的配合有的放矢。伴奏者需说明协作钢琴弹奏起伏的变化规律,为演唱者有导向性的调整唱法指明方向,使弹与唱在追求完美融合的进程中可充分解析作品内涵,注重凸显乐曲的人文性,保障弹与唱的处理同乐曲中心思想吻合,在深刻把握乐曲情感的条件下提升唱与弹的整体水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化处理亦是如此,需伴奏者与演唱者着眼于细节,以翻谱为例,看似微不足道却会成为破坏唱与弹和谐关系的一大风险,在漏翻页、错翻页、翻多页等情况下影响伴奏,继而弱化协作钢琴弹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成效。心态在协作钢琴追求艺术价值时较为重要,主要源于良好的心态更利于应对突发情况,这就需要伴奏者与演唱者能在正式演出前积极练习,在合作中熟悉彼此并理顺思路,为二者端正心态、紧密配合、互相帮助完成表演任务给予支持。三是在完成表演任务后积极反思自省,发现钢琴协作在声乐演唱中体现艺术价值的不足之处,进而找准进一步调整声乐作品艺术化处理的突破口,为声乐表演资源优化配置给予支持,继而在声乐演唱中充分展现出协作钢琴的艺术性。
(四)发挥专业院校的育才优势
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若想增强艺术性离不开专业院校高效育人,发挥专业院校在理论研究、技能钻研、实训演练、专项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基于此,专业院校需做到以下几点,达到高效育才并助推协作钢琴艺术化发展的目的:一是强化师资力量,确保教育人员能理解协作钢琴的内涵及其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升钢琴协作水平,探析钢琴与声乐作品协作出路。还可从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大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探究,使协作钢琴能在不同的声乐作品诠释中增强艺术性,同时为培育优质的演唱人才与伴奏人才奠定基础。二是丰富人才培育模式,强调思、探、练一体,先给演唱者及伴奏者时间思考协作目的与方法,以声乐艺术表演作品为依托对协作钢琴艺术化处理目的、难题等方面予以探究,利用专业知识及人文理念攻克声乐演唱中协作钢琴艺术化处理阻力,在此前提下积极练习,用实践检验探究成果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能得到教育人员的专业指导,继而解决教、学、演不同步的问题。三是专业院校需为钢琴演奏者与声乐表演者提供同台协作的机会。通过举办音乐会、竞赛等活动的方式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用”的优势,确保专业人才能在竞赛中磨砺技艺,还可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关注协作钢琴对声乐演唱带来的影响,还会在个人表现力的发展层面上下功夫,将表情语言、肢体语言视为增强协作钢琴艺术性的途径之一,同时,可积累协作钢琴与声乐演唱紧密配合的实践经验,达到有效培育专业人才的目的。四是专业院校需做好课程开发工作,要增强教育内容的发展性与生本性,确保伴奏者与演唱者可以理解协作钢琴的含义,还可基于钢琴协奏聚拢教育内容,并在课程中渗透创新理念,鼓励协作钢琴弹奏者与声乐演唱者创新争优。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助力下拓宽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增强艺术性的渠道,继而有效推动声乐演唱钢琴协奏艺术不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钢琴在本土化发展的背景下逐步与传统文化交融,协作钢琴与民族唱法的融合力度不断加大,这就需要专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指引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关注民族音乐文化对协作钢琴艺术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加之文艺创作者注重研究民族唱法中的协作钢琴艺术,使协作钢琴与声乐演唱的融合体系得以细分,这为专业技艺针对性发展疏通了渠道,解决协作钢琴声乐演唱融合艺术化分析笼统、低效等问题,还可助力协作钢琴本土化流派日益成熟,在中华文化引入声乐演唱领域的基础上增强协作钢琴的艺术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协作钢琴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性,体现在可以引领演唱者把握作品风格、烘托气氛、赋予演唱者创作灵感、弥补演唱小瑕疵等方面,凸显协作钢琴不断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此,协作钢琴与声乐演唱需互相了解并高效配合,在此前提下化解矛盾、消除歧义、达成共识,在互为依托的同时共同拓宽协作钢琴艺术化发展渠道。同时,声乐作品伴奏需具有艺术性及精准性,协作钢琴要以诠释乐曲内涵为导向灵活运用专业技艺,为使专业技艺的应用更为高效需演奏者与演唱者分步骤达成融合目标。还要发挥专业院校的育才优势,从师资力量、育人方法、以赛促用、课程开发等角度出发优化育人效果,继而在人才的努力下增强声乐演唱中协作钢琴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