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进展

2022-05-13韦凤研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韦凤研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抗生素;表面活性物质;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6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2--02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非化脓性炎症中耳疾病,该疾病会对患者的听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使患者听力降低[1]。发病的主要特征就是存在中耳积液,对患者听力产生的影响巨大。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成人儿童都可以发病,但在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儿童的自身抵抗能力较低,再加上儿童咽鼓管腔宽、短、平、直的解剖特点,多种原因会导致患者咽部的细菌或分泌物很容易进入鼓室,这些炎症反应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中耳积液等最终形成分泌性中耳炎[2]。目前临床上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各种治疗方法疗效都不是很肯定,所以耳鼻咽喉科医师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仍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基于此进行调查和研究,具体见如下。

1.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简述

目前临床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但针对咽鼓管功能不良和感染的性质而言,临床的学者都认为[3]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发病患者自身因素存在必然的关联。除此以外,由于自身的变态反应、其他损伤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临床认为[4],由于咽鼓管出现阻塞或者患者自身发生各类功能性障碍等会导致空气很难顺利进入到人的中耳腔之内,这會导致中耳腔当中的空气处于吸收的状态而形成负压,这样会导致人体的中耳黏膜血管不断的扩张充血,增加了其整体的通透性,最终形成炎症积液。

2.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2.1以抗生素对分泌性中耳炎实施治疗

在传统的治疗当中,因为很难在中耳积液当中检出有关的细菌,所以一直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属于无菌性的炎症[5]。但近些年来抗菌素规范管理和合理应用,以及临床检验技术的提高与发展,特别是PCR技术的应用,在中耳积液检验中发现了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多种细菌[6]。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分泌性中耳炎和人体的细菌感染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也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证实依据。抗生素的使用,可以促进炎症消退,减少炎症渗出,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有积极作用。临床可以用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抗生素较多,常用的包括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

2.2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目前仍存在争议,但确实有变态反应,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药物,在用药的过程中可通过口服也可以通过注射用药[7],或者局部用药,如果长时间全身应用这种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对人体的丘脑一垂体功能等产生较大的抑制,进而导致人出现骨质疏松。这相对于儿童来说有可能导致其生长发育产生限制[8]。因此,在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尽量通过鼓室注药方式来给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中耳,除了减少并发症外,还能提高局部炎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认为[9]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存在较多的免疫成分,这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人体可能存在明显的免疫反应等,所以为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开展治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中耳炎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提高患者身体当中的药物浓度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进一步扩展,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3以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有临床研究表明[10],在人体的咽鼓管上皮当中存在表面活性物质的板层体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会产生表面活性物质,而导致表面张力大大降低,这样就会使得咽鼓管的开放程度大大增加。而在临床的实际研究中,常常通过盐酸氨溴索等药物来治疗患者,这种药物可以使得咽鼓管和中耳黏膜的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与分泌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实现对咽鼓管的开张压力和顺应性进行改善,最终也改善了人的通气功能[11]。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对纤毛的运输可以有效的使得中耳积液顺利排出,这就能实现对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12]。通过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可以针对局部的炎症反应产生作用,而这种治疗的可靠性也在临床研究当中得到了证实。

2.4以抗组胺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与自身的变态反应有关。而抗组胺药可以较好扼制炎性介质释放,缓解鼓室与咽鼓管的黏膜水肿,减少炎症液渗出。临床研究证明,采用抗变态反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疗效良好,抗组胺药可以抑制IgE诱导的炎性反应,通常选择口服给药途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2.5以疫苗治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目前还未研发出针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有关预防疫苗,我国卡介苗的使用在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当中数量有限[13]。国外针对这种疾病有大量的研究,有很多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卡介苗可以实现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工作,这是因为卡介苗自身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可以实现Th1/Th2细胞的平衡来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调节,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工作。

3.以手术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实施治疗

3.1通过鼓室穿刺技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比较多,而鼓室穿刺技术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可以准确的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判断,而且能够对患者开展可靠的治疗[14]。这种治疗具有相对简单的治疗操作,而且治疗不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损伤。在具体的治疗中可以通过鼓膜前下方或者后下方穿刺到患者的鼓室当中,然后固定针头,其中的相关积液吸出干净,然后根据积液的相应性质,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15]。在对患者开展鼓室治疗的时候,常常配合盐酸氨溴索和曲安奈德实施治疗,相比而言曲安奈德的药物不良反应更低。利用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可以充分的对患者鼓室当中的积液进行引流,这能有效的保证中耳腔当中的负压得到缓解,而且还能使药物直接的对患者的中耳腔直接作用[16]。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针头出现移位,这能充分地防止因此而导致的听骨或窗窝出现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几率。这种治疗方式的缺点在于穿刺通气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很多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可能没有完全痊愈,因此需要多次进行穿刺引流治疗。

3.2以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这种治疗方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主要是将患者的鼓膜切开,然后利用扣眼形状的通气管放置在患者鼓膜切口上,这个通气管可以保留6~8周[17]。通过一次性的导管留置将患者鼓室当中的积液顺利的排出体外,并且借助导管注射有关的治疗药物,这样就能够保证鼓室内的压力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下,可有助于促进患者咽鼓管有关功能的恢复。鼓膜置管之后患者有可能会出现通气管堵塞或感染、也可能会出现鼓膜穿孔等相关的并发症。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加强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工作,采取可靠的措施是整体治疗的成功率得到提升。

3.3通过鼓膜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造孔术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手术方案,通常可通过激光或等离子等鼓膜造孔技术来对患者实施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创伤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有研究人员[18]通过鼓膜激光打孔或鼓膜置管手术进行对比后发现,鼓膜激光打孔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

3.4电子鼻咽喉镜、鼻内镜下咽鼓管药物注射

这是最近这几年应用的比较多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口腔或鼻子将导管插入到患者的咽鼓管当中,实现药物的注射[19]。药物经过咽鼓管以后会进入到患者的鼓室,这能够有效的实现消肿和抗炎,可充分减少鼓室渗出液并顺利将其排出,有助于使患者鼓室内外的压力恢复。该治疗方法可以实现对咽鼓管的疏通,所以能有效的使咽鼓管的堵塞得到消除并改善有关的功能。这种治疗方法还能对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加以抑制,可以有效的缓解咽鼓管粘膜的水肿症状提升了,治疗的效果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3.5以咽鼓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自身的生理功能是对患者的中耳与鼻咽部之间的压力做出平衡,它还能实现对粘液纤毛的清除,保证患者鼻咽部的声音和回流。咽鼓管的表面存在活性物质,它可有效降低自身的表面张力,始终使得管腔的开放得以正常维持,其可以维护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当人体形成分泌性中耳炎之后会导致咽鼓管分泌物显著的增加,就會导致活性物质适当减少,长时间之下就会使得患者咽鼓管发生肿胀,进一步影响到了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随着咽鼓管的球囊扩张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的确保内部的活性物质得到重新的分布,从而实现对咽鼓管功能的恢复。临床研究表明[20],通过咽鼓管扩张手术方案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整体治疗有效率能达到95%之上,甚至能够促进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的恢复,充分的肯定了这种治疗方法的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工作进行简述。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并没有定论,临床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多。大致包括药物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从临床的治疗效果来看,针对不同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都能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应该严格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诊断,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措施,使治疗更加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思洁,姚红兵,陈成,刘萌雅.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相关因素Meta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1):7-11.

[2]江文博,夏青,孙红村.儿童肥胖对分泌性中耳炎患病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28(12):743-745+749.

[3]周亚南,何宇,戚雨心,秦晨,邬军骏,俞洪.分泌性中耳炎病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22):2814-2817.

[4]张辰嘉,丛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辨治体会[J].浙江中医杂志,2021,56(10):766-767.

[5]钮燕,吕操,杨晓红,曹守明,刘皎,白忠.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青少年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08):1453-1455.

[6]王虎云.头孢唑啉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177.

[7]王影.糖皮质激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10):69-71.

[8]陈川.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4):93-95.

[9]何益明,郑银意,甄浩林.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01):175-176.

[10]苏雅静,罗安平,叶琳,李炜,王立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及意义[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2,20(02):98-101.

[11]谢华.香菊胶囊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0,42(14):1821-1823+1835.

[12]周亚南,何宇,戚雨心,秦晨,邬军骏,俞洪.分泌性中耳炎病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22):2814-2817.

[13]温莹莹,宗世民,杜沛宇,肖红俊.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1,19(05):846-849.

[14]温则委,朱玉辉,黄海,黄韶虹.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J].吉林医学,2021,42(11):2646-2648.

[15]王涵.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44-46.DOI:10.15912/j.cnki.gocm.2021.14.019.

[16]王鑫,刘志建.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4):437-438.

[17]武娟.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2):55-56.

[18]曾薇,陈美珍,傅敏仪,叶飞,陈嵘.CO_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03):454-458.

[19]衣磊,孙国义,仲莉梅.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处方药,2020,18(07):92-93.

[20]张冉.经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8):62-64.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