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2-05-13刘洁
刘洁
龚春燕
重庆市城乡统筹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特级教师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委会理事长
李亦菲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叶文梓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二级教授
教师发展学院院长
任永生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校长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为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为教育的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非常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将实践创新列为中国学生发展六项核心素养之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要从中小学做起,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
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基础教育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家》杂志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讨论。
就当下而言,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哪些“误读”?面临哪些挑战?
龚春燕: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学生个性尊重不够。与学生生活结合紧密的实践性课程较少;实行班级授课制且学生人数较多,尊重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相对比较困难;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思维不够活跃。
二是对学生好奇心呵护不够。学校教育面向群体传授知识,体现统一,对学生而言,很难做到发现、呵护好奇心。
三是统一机械的标准答案扼杀了不少鲜活的创意。在中考、高考等统考制度下,统一机械的标准答案,逼着学生走向僵化。一个圆圈,幼儿园的孩子可以想象成很多种美好的事物,但到了高年级的孩子那里,出现的往往是压抑的沉默。
四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呈现功利化趋向。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一点上,家长和教师评价的标准可能是一致的。答案虽然并不唯一,但更多的是看分数,考高分,升入“好”学校,找到体面的工作,这就是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叶文梓:当下,人类正处在智能社会。智能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创新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智能时代的教育应该是创新教育。这种创新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而是面向每个学生的。也就是说,智能时代的教育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将每个学生培养成为各不相同的创新人才。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至关重要的素养——思维的抽象性为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思维的超前性形成了创新的可能路径,思维的反思性保证了创新过程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基础教育现有育人方式而言,需要的不只是点滴改良,而是根本改造。概括而言,当前阻碍中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理想的天花板太低,缺乏生命的内在活力与理想追求。没有生命的活力,哪有思维的创新?二是学校课程过于单一,缺乏选择性。三是学生动手机会太少,严重依赖记忆和训练,很多感觉器官没有打开。四是学生成长环境太封闭,与生活严重脱节。相当一部分学生从进入幼儿园开始,整天想的就是中考和高考。不改变当前中小学的育人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基本上就是“沙滩上盖楼房——长不了”。
李亦菲:在日常生活中,创新思维是特殊的、少见的,运用创新思维寻求独特、新颖的方法,很可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而且不能确保获得理想结果的事。然而,无论对于我们的国家适应竞争日益剧烈的国际环境,还是对于个体自身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而言,培养创新思维都是非常重要,并且势在必行的。
在我国,一提到创新思维,人们就会想到创造力或创新人才,并且认为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创新人才具有的先天能力。基于这一认识,在基础教育中,通常将创新思维培养局限于少数具有科技特长的学生,并与科技创新比赛紧密关联在一起,基本上是通过开设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发明技法等创新思维课程的方式进行培养。
这种对创新思维的误读,非常不利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有效落实。实际上,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在《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落实这一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内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学科素养将“创新思维”列入考查内容。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应该跳出针对少数科技特长学生、围绕科技竞赛培养创新思维的局限,转变为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围绕当前和未来的真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任永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多年来,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的一些“误读”导致创新素养实践陷入泥潭:一是认为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自动形成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仅停留于空洞的口号,并没有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二是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而只是部分教师的责任,因此,往往只是通过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创新性较强的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认为并非所有学科都具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因此,一些教师很少研究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是认为现在的考试仍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而非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了创新素养的培养。
如果基础教育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学生走向社会后就难以在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实践创新等方面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走出传统认识误区,认真研究培養创新思维的载体和路径,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小学校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龚春燕:创新思维培养关注三个重点:思,学习动机;问,提出问题;动,劳动实践。旨在实现一个目标:创,促进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小学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秉承“四重”理念。其一,重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潜能发挥。其二,重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等,关注精神层面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其三,重课堂改革。建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等作为评价内容,发挥评价对课堂的激励和改进作用。其四,重问题探究。重视“疑”作为创新学习课堂教学主轴作用的发挥,评价学校工作、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
二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首先,要有发现学生创新潜能的眼光。人人皆是创新之人,人人可成创新人才。教师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发现学生长处,因材施教,成就其本来之所长,而不是成就自己心中为其设定的目标。其次,要有精心呵护学生创新精神萌芽的爱心和耐心。创新精神的萌芽,往往是幼稚的、不完美的,如果横加指责、嘲笑讽刺、粗暴践踏,也许会导致一个人才夭折。教师要有宽广的胸襟、无私的爱心,给予学生温暖的呵护。最后,要有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方法。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同时注重吸纳、借鉴,从中产生新的思考和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勇于批判、善于继承、精于发展。
三是以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我研究中小学创新学习25年,一直强调主体在实践中创新。一方面,问题是创新的核心,劳动可以拓展问题产生的情境,从而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劳动过程中,学生敢冒敢闯的探究精神得以弘扬,创新品格得到培养。劳动教育的创造性是由劳动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所决定的。劳动不是简单的动手“做”,而是攻坚克难、一起来做,这是劳动的精神,也是创新的品格。
李亦菲:从根源上看,创新思维是一种敢于否定权威、不盲目从众的勇气,以及勇于否定自己、不故步自封的心态。因此,创新思维并不是一种或多种思维方式,而是一种以“变革的勇气”为核心的思维品质或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为灵活、开放、自信、坚持等特征。基于这一认识,中小学校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引导和鼓励他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主动探索独特、新颖的方法,而不要用单一的标准答案和严苛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学生;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家长破除对教育的功利性追求,能够接纳和支持孩子不成熟的探索和尝试,允许他们犯错。
任永生:创新是通过改革实现的,而改革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因此,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三种思维能力:一是辩证思维能力,能够找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从而确定行动策略;二是系统思维能力,摒弃孤立、片面、静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联系、全面、发展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三是发散思维能力,摒弃僵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从更大的范围、更宽广的视角发现和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培养需要构建什么样的支持系统?在这方面,基础教育该如何变革?
龚春燕:创新思维培养需要构建以下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家—校—社”协同创新系统。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要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首先,改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营造有利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支持系统,开放高校、科研机构创新资源,更新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国家创新体系。其次,改善学校环境,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学校文化系统,提升校长和教师的创新教育素养,建立开放灵活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机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学习、开放学习、案例学习。最后,改善家庭环境,创建有利创新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实事求是、把握分寸地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做孩子的学伴和玩伴,同时能让孩子自己做主,尽可能支持孩子的奇思妙想。
二是建立“身—心—数”创新动力系统。首先,认识创新思维的生理基础。大脑是人心理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新和创造的源泉,是创新思维的生理基础。研究创新思维,必须了解和掌握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及脑科学对学习提出的新的启示和要求。其次,把握创新思维的心理动因。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心理动因,自我欣赏性是创新学习的心理起点。教师应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发现、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让学生能自信、自主地学习。最后,挖掘创新思维的数据模型。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数据进行挖掘,找到更有利创新人才成长的思维与环境机制。
叶文梓:创新是人与世界的超越性、突破性联系,体现了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本源活力。创新人才有其共同素养: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深刻的问題意识与思维能力;三是强大的想象力和探险精神;四是独特的个性和自我。那么,我们如何推动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是坚定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创新需要创新者把自己的全部心智乃至生命投入其中,需要的不只是心智的力量,更是信念的力量。理想与信念可以为创新赋予意义、指引方向、注入动力。
二是培养学生宽广深厚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需要在事物广泛而多样的联系中构建起突破性联系。不对事物的广泛联系有所理解,就不可能有突破性联系。因此,学校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突出生活、生活、再生活。
三是解放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创新是在自我优势领域做到极致,往往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甚至“无人区”进行的。在这里,创新者能不能开拓出一片属于“人”的土地,很多时候取决于其个性和自我。没有强大的个性和自我,创新思维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断解放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引导学生在自我的优势领域做到极致,进而让独立自主的“我”自由飞翔。
四是积极倡导探究式、项目式、情境式等新型学习方式。创新,是在没有人走过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上不同的成长道路。探究式、项目式、情境式等新型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是优化评价,静待花开。创新思维,是在安静的心智中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在无休止的欢呼声中闪亮登场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季,我們不要每天去评价花儿什么时候开、开得怎么样,而要减少评价,为学生安静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静待花开。
李亦菲:将创新思维培养普及到全体中小学生,需要正确认识创新思维的本质,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一个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弱化标准和制度、淡化功利性的支持系统。建立这样的支持系统,既需要理念的更新,也需要制度的创新。
在理念更新方面,要转变创新思维培养的对象、方式和目标。在培养对象上,要从“面向少数人”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在培养方式上,要从“利用课程训练技能”转向“改变规则营造氛围”;在培养目标上,要从“以竞赛为目标”转向“以适应真实生活为目标”。
在制度创新方面,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全新的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资源保障制度,以及家校社协同工作制度。
无论理念的更新,还是制度的创新,从根本上看,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具备变革的勇气。因为,“变革的勇气”既是创新思维的本质,也是推进理念更新和制度调整的核心。
任永生: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方法和手段,但实现的载体和撬动的杠杆是一致的。当前,基础教育应该实现三方面的变革——
一是变革教学模式。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碎片化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难生成有价值的问题。这种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系统思维能力。因此,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通过整体化教学、问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实验实践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素养。
二是变革管理模式。“一言堂”的管理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管理模式就要由“要我做”转向“我要做”,实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再通过内省自觉解决问题。
三是变革评价模式。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教育教学主要以知识为中心,很容易忽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必须加大教育评价改革力度,突出考查核心素养,以此撬动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