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2-05-13马仕美
马仕美
壮锦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接壤,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壮族是文山州的世居民族,也是文山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文山州的壮族人口为98.76万,占总人口的28.19%,主要分布在广南、富宁、砚山、丘北、文山等县市。据史籍记载,文山壮族居民很早就居住在此地,他们和广西壮族同源,许多地方志中都说文山壮族是侬智高的后裔,他们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百越部族中的“西殴”“骆越”等。
文山壮族主要分为侬、土、沙三大支系,此外还有布秧、布敏、拉基等支系。因支系众多,分布广泛,所以形成了文山境内多姿多彩的壮族服饰文化,各支系服饰也从造型、色彩、图案纹样及配饰上诠释了本同异末之美。
丘北壮族服饰主要以黑色、藏青色为主,短衣密纽,着百褶长裙或长裤,头部以银饰点缀。其中,巧妙运用壮锦装饰是壮族传统服饰的一大特色。壮族妇女喜欢在衣裤襟边镶绣锦边,这样一来,以蓝、黑为主色调的服饰就增添了色彩的修饰感,给人以清秀、素雅和丰富的美感。壮锦是集壮族历史发展、文化艺术和审美情趣为一体的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因制作手段不同可分为织锦和绣锦,在这一方面,广西壮族擅长织锦技艺,文山壮族则更擅长绣锦技艺。文山壮族几个支系的服饰普遍采用壮锦,常见于衣服的领花、襟边、袖口、腰带、头饰和绣花鞋等。
文山壮族服饰的文化艺术特征
服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以具体的物质形式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壮族服饰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他们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喜好、以及民族文化和图腾信仰都沉淀在服饰之中,构筑了壮族服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服饰色彩的文化艺术特征
长期以来,文山壮族喜欢以蓝、青、黑作为服饰的基本颜色,再融入彩色的壮锦作为修饰,从中可以看到壮族在审美观念上的独特之处。历史上称壮族为“水边的民族”“稻作民族”和“农耕民族”,长期以来,文山当地的壮族以种植水稻维系生活,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他们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黑、蓝、青作为服饰的主色,在劳作中不仅耐脏,还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而服饰细节部分运用彩色壮锦修饰,更突出了壮族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当地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其对壮锦的运用真正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服饰庄重而不失灵性。
在服饰颜色的搭配上,黑色和藏青色都属于冷色调,给人以庄重、沉稳、朴实的感觉,而少量的彩色壮锦则让人感受到壮族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民族情调。服饰色彩的运用与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彩色的壮锦修饰让服饰色彩达到了相互烘托的效果,通过对比、映衬和搭配,使服饰绚丽多彩而不失协调。壮族服饰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可以说服饰色彩不仅可以表达壮族人民的思想情感,还可以直接反映出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社会文化背景。
服饰图案的文化艺术特征
壮族服饰,尤其是妇女的服饰,讲究图案装饰的艺术效果。壮族服饰图案是其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文山壮族服饰上的图案纹样既有刺绣成图,又有壮锦拼图。壮族妇女喜欢在头饰、腰带、袖口、襟边以及绣花鞋上用图加以修饰,图案内容包括花草、动物以及各种几何纹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色彩绚丽,格调优雅。这些图案纹样与壮族人民的文化信仰、图腾崇拜和民族传统密切相关,充分表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热爱。
当前壮族服饰中常见的图案纹样一般源于自然事物与社会生活中带有吉祥之意的动植物,寓意都是吉祥、平安、幸福,他们认为穿上绣有美好寓意图案的服饰可以获得幸运。根据实地调查,文山壮族妇女服饰上的图案都与花有关,如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等,有的更是以花鸟为组合织绣更为复杂的图案,样式繁多,内涵丰富。壮族人民信奉的“花婆”又称“花圣母”,是专门掌管人间生殖的神灵,在壮族民间被普遍供奉[ 1 ]。壮族人爱花,花是壮族服饰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图案,这一点充分表达了壮族热爱自然、崇尚生命的民族文化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其追求繁衍不息的民族信仰。另外,“凤鸟纹”图案也常见于壮族服饰中,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普遍认为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是追求自由美好的象征,而“鳳”在中国自古就是祥瑞的象征,是赐予幸福的神鸟。凤鸟纹与花纹在服饰中的运用既表现了壮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也传达出他们向往美好幸福、和谐安康的愿望。
壮族妇女在选取服饰的细节部分织绣色彩绚丽的图案纹样时,会突出服饰整体的协调之美、色彩变幻之美以及形神融合之美。壮锦图案无论是在题材和内容上,还是在图案的组织、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上,都有它独特的风格,而且明显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织造的图案纹样[ 2 ]。图案不仅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其布局和色彩的搭配也充分凸显了服饰的文化艺术特征。文山壮族服饰是当地妇女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工艺精湛、图案精美、主题经典,体现了壮族传统的手工艺及文化信仰、审美观念,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文山壮锦的生存空间探析
在社会日益朝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趋势发展的背景下,机器制造业对民族手工业不断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不断消退,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过程中壮锦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各民族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但商品经济与都市时尚对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传统民族文化意识淡薄
从文化认同层面来看,新一代壮族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不强,他们不再追求传统民族服饰来标榜自己的民族特色,而是倾向于追求多元化的时尚服饰文化。如今,文山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年轻壮族,在日常生活中都已基本改穿现代服饰,这使得壮族服饰传统的实用功能大大减弱,壮锦在服饰中的运用也随之淡出。据调查,大部分年轻壮族,除了在每年的“三月三”“春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及重要的婚丧嫁娶仪式上身着传统壮族服饰外,日常生活中他们不太愿意穿民族服饰,导致他们对传统服饰文化及壮锦传承的观念和意识也淡薄了许多。
壮族服饰制作机械化
随着机械制作工艺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各类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壮族服饰制作因耗时耗力,逐渐被人们疏远,手工绣锦技艺被机绣取代,服饰中的壮锦元素也逐渐变成了时尚元素。当然,机械化制作效率高,成本低,批量生产能够大大满足市场需求,但对于传统民族技藝来说,壮锦的实用价值降低,成本上升,市场萎缩,销量下降,这导致许多手工艺者收入减少,年轻一代更是望而却步,使壮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陷入艰难的困境。
壮锦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长期以来,壮锦技艺主要依靠家庭中母女传授、村里妇女互教互学,或是亲戚传授的方式来传承。过去织锦绣锦技艺代代相传,很多壮族女孩从小跟随母亲或家里的长辈学习,继承师傅技艺的基本理念后,他们还会注入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创造出更丰富的图案并不断发展。如今,随着社会转型,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也随之变化,传统壮族村落减少,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很多壮族女孩外出打工,不愿意留在家乡继续原有的生产生活,更不愿意从事收入较低且非常辛苦的手工艺制作。同时,复杂的传统技艺也很少有年轻人能够沉静下来学习与传承,壮族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被现代服饰取代,壮锦的实用价值降低,其生存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民族融合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壮族与其他民族生活圈的融合使得壮族对本民族服饰文化观念发生改变。多民族杂居的社会环境使壮族与周边各民族产生大量的接触,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多方面相互影响。就壮族服饰文化而言,传统的壮族服饰出现了一些汉化的迹象,款式追随时尚流行的元素,服饰纹样也汲取了其他民族服饰图案和现代时尚图案纹样的元素。这些变化虽然推动民族服饰的多元化发展,但也使得传统壮族服饰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壮锦等文化元素逐渐减弱。
文山壮锦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2012年文化部发布的《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3 ]。目前,我国很多非遗技艺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取得了可喜成就,值得借鉴。生产性保护既能保护壮锦的原真性不被破坏,又能有效传承壮锦的文化价值,挖掘其经济价值,以达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效果。
坚持政府主导,合理规划布局
坚持政府主导,要积极开展文山地区壮锦技艺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文山地区现有壮锦技艺相关资源,根据文山壮锦生存现状制定和实施壮锦保护传承的规划,并由各级政府牵头落实壮锦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目前文山地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台了《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也包括对壮族多种传统文化和技艺项目的保护意见,在此基础上,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壮锦具体保护目标及措施,规划建设生产性保护基地,提升保护水平,为文山地区壮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提升传承能力
壮锦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遗产,是离不开传承人而独立存在的,因此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是壮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政府要深入基层挖掘壮锦技艺传承人,为其提供经济扶持和政策保障,鼓励他们进行传习活动,给予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相应的表彰、奖励;其次,加强对传承人的系统管理,制定相应的培养制度,对学艺者给予资助、奖学金等;最后,开展跨区域研习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壮锦技艺传承的成功经验,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为传承人创造授徒传艺、展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构建技艺传承新体系,助推壮锦新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已不再是壮锦传承的主要形式。构建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三结合”的传承体系将是壮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今,学校教育是保护和传承壮族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学校教育不仅可以给学生传授手工技艺,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壮锦文化的认知情感,提升其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师团队可以结合地区民族特色开发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多维度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技艺的积极性和实践性。同时,开展相关的校园活动,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技艺传承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外,社区教育对壮锦等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壮族社区或村落成立壮族文化协会或是妇女会,可以定期开展壮锦技艺培训活动或沙龙,还可以借助各种节日、民俗活动进行壮锦工艺传承教育和壮锦文化竞技娱乐活动。此外,家庭教育是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方式,通过家庭教育深入影响青年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以营造壮锦发展的文化氛围。
注重价值开发与创造,提高可持续发展内动力
开发创造壮锦价值,应遵循保持壮锦的真实性和传承性这一原则,注重挖掘壮锦丰富的文化内涵,强调其历史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再创造更具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文山现有“丘北普者黑”“广南坝美”“广南八宝”“天保口岸”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受“西畴精神”“老山精神”的深远影响,其将成为云南省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星。
通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融合壮锦旅游路线。现有的壮锦旅游景点几乎都分布在壮族集聚地,通过进一步整合规划旅游资源,可以创造出既有自然风光又兼具民族风情的旅游文化产品,进而带动壮锦的传承与发展,拓宽它的生存发展空间。另外,要坚持对壮锦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文创产品被誉为“带得走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产品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统一,纵观市场,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前景十分乐观。当然,壮锦价值的开发需要政府主导,企业投资,人才参与,多渠道、多层次地挖掘和创造壮锦的价值,为壮锦发展注入内动力。
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壮锦保护与传承
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背景下,创新传统民族技艺保护和传承的方法也迫在眉睫。可以依托数字信息技术来处理壮锦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和传播,实现有效保护和资源共享;利用新媒体技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还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运用新技术创新壮锦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以期在创新中更好地发展传统民族技艺。
参考文献
[1]吴伟峰.壮族织锦技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于立华.壮锦图案简论[J].民族艺术,1987(03):174-181+173.
[3]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N].中国文化报,2012-02-27(001).
【课题项目】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成果“壮锦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文山壮族服饰中的壮锦为例”(项目编号CEFA201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