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研究
2022-05-13黄丽茵
黄丽茵
近年来,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视,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规划》指出,因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供给不均衡的现象,尤其是在东部沿海省份与西部省份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个现状,《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缩小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差距,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衡发展。同时,《规划》还倡导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途径,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落实开放共享理念,统筹各领域资源,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并明确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推动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作为免费向社会开放且可以免费查阅文献信息资源的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数据,2016—202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从3153个增加至3212个,全国平均每年仅增加公共图书馆11.8个;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册数从0.65册增加至0.84册,虽然人均图书册数在逐年增长,但人均公共图书资源不足一册。不同地方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也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上海、天津、浙江、北京、江苏、福建、宁夏、辽宁等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量超过1.5册,上海更是达到人均3.25册;云南、河北、贵州、河南等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量低于0.5册。
由数据可知,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正在逐步发展,但受到经费、场地、人员配置等方面的限制,国内公共图书馆数量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量较少,且各省市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还存在公共图书馆城乡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建设公共图书馆来实现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均等化。
如果高校图书馆能在保障校内读者服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使校内图书馆对校外读者开放,扩大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范围,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还能丰富周边社区的公共文化资源,促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均等化。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可行性
丰富的馆藏资源建设
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规定了普通高校各方面建设必须达到的要求,其中要求本科院校图书馆根据学校类别不同,要求学生平均图书数量达到80—100册,学生平均年进书量3—4册;高职(专科)根据学校类别不同,要求学生平均图书数量达到60—80册,学生平均年进书量2—3册。即国内普通高等学校的师生读者人均拥有本校图书馆60—100册的图书资源,人均图书册数远高于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册数。同时,高校图书馆要求读者一次最多借阅10—20册图书。因此,高校图书馆中有大量文獻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可以参与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此外,高校图书馆更加重视对电子资源的建设,为了保证高校师生的科研需求,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会采购中国知网、万方等电子资源数据库。相比高校图书馆,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上较为薄弱,一般仅有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会采购电子资源数据库。
专业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相比县级及以下的小型公共图书馆,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拥有更专业的图书馆服务团队。2019年,国内高校图书馆人数馆均31.5人,48.3%的高校图书馆馆长拥有正高职称,37.4%拥有副高职称,平均每所高校图书馆聘请本科学历工作人员约16人,硕士学位工作人员约9.8人,并且近年来硕士学位工作人员是高校图书馆人才招聘的主要对象,可见高校图书馆的馆员构成普遍具有人数多、学历高、职称高等特点。此外,由于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于校内师生的日常科研和学习工作,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学科服务上更加专业。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保障高校图书馆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充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献信息。
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职能的需求
虽然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为高校师生的学习、科研服务,但也一直肩负着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责任。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有为社会服务的义务和责任,应该积极参与到地方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中,在保证为高校的学生、教职工提供正常文献服务的前提下,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因此,积极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自身社会服务职责的可行途径。如果高校图书馆能在保障校内读者服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参与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去,面向校外读者开放,扩大服务范围,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还能丰富周边社区居民的文化资源,缓解公共图书馆服务压力,使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均等化。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始于2007年,研究热度和深度逐年提升,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图书馆已经先一步尝试对外开放社会服务,北京、成都、江苏、江西等地区都有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读者开放。公共文化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认可,在图书馆界形成了普遍共识。但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社会服务成效不高,对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挥的作用较为局限。笔者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馆员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缺乏
长期以来,无论是高校图书馆员,还是社会群众,都普遍认为高校图书馆仅仅是服务于高校科研、教学的文献信息资源机构,只有为本校师生提供服务的义务。正是这种传统观念阻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进程,使许多高校图书馆员的社会服务意识淡薄,忽略了向社会提供阅读服务,对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意识缺乏导致宣传不到位,一些图书馆虽然开通了面向校外读者的社会服务,但在周边居民中普及率低,导致流失了大量潜在的校外读者。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未完善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机制主要是围绕校内师生读者的需求建立的,开展社会化服务,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意味着服务对象的转变,但国内很少有高校图书馆针对校外读者重新制定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许多国内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会读者时,将服务师生的模式生搬硬套,其所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单一、范围小,仅开通入馆阅览、借还书、自习室使用、图书捐赠等简单的服务,提供的服务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专业性的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学科服务、科技查新、电子资源等服务依然只面向校内读者开放。这种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对周边居民读者而言,与公共图书馆没有区别,会导致高校图书馆对周边居民读者失去吸引力。
缺乏相关保障机制
首先,缺乏法律法规保障。自1987年初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颁布以来,国家就一直提倡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外开展社会服务,相关的文件还有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7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21年《“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这些文件都提出过倡导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但仅局限于鼓励和提倡的层面,并没有在法律法规上形成明确、权威的制度,导致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时无法可依,妨碍了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
其次,缺乏经费保障。高校图书馆每年的资金投入有限,资源建设及读者服务必须优先保证校内读者的需求。如果面向社会读者开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必将增加高校图书馆人员和空间的投入。如果高校图书馆如果没有额外的资金扶持,那么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也会减少。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优化对策
为了增强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和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笔者参考国内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提出优化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本职工作是为校内师生提供阅读服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属于高校图书馆职能范围的延伸,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缺乏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持,以及相应的行业规范。所以要想让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法可依,就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部分省市的政府部门对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给予过指导意见。如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发布《關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的意见》;2019年5月5日,江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
转变馆员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员是否具备服务意识,决定了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积极性。高校图书馆要想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就必须积极树立馆员服务社会的意识,提升馆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转变传统面向校内服务的观念,主动将周边居民读者纳入到服务对象中去。完善高校图书馆针对校外读者的服务机制,利用微信、官网等平台积极宣传对外服务内容和规则,吸引周边居民读者入馆。
建立公共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
每个图书馆的经费、空间、人力资源是有限的,它会限制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联盟可以在不增加太多经费的前提下,使图书馆之间达成协议,在各自建设本馆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形式,实现彼此文献资源共享,为本馆读者拓宽可利用的文献资源范围。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不仅能补充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间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还能提升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早在2012年,北京的34所高校图书馆就成立了图书馆联盟,并免费向校外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除此之外,日本的各种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也非常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日本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进程,根据日本对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状况调查,2005年日本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比例高达97.7%,所有国立、公立高校的图书馆均对外开放。
政府购买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的新趋势。自2015年开始,我国政府就已对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探索,包括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中提出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以及《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但购买对象以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及民办美术馆、博物馆为主,政府购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案例还比较少。
现阶段,国内高校图书馆都是以自费的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开展范围越广,读者越多,高校图书馆需要负担的经费也就越多,这会打击其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若高校图书馆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为所在地方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就能缓解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产生的经费压力,提高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符合《“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需求,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但要激发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优化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就必须解决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保障机制不完善和图书馆馆员公共文化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转变高校馆员服务意识,建立公共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体系,政府购买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EB/OL].(2021-06-10)[2022-04-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1-06/23/content_5620456. html,[2019-05-30].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3]郭莎.高校图书馆应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贡献[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3):70-71+76.
[4]江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EB/OL].(2019-05-30)[2022-04-11].http://www.jiangxi.gov.cn/art/2019/5/30/ art_5022_696839.html.
[5]刘吉红,王琪.高校图书馆有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3):116-118.
[6]孙颉,叶勤.日本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及启示[J].图书馆,2010(03):60-61+67.
[7]王文莉,陈朋.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索——以武汉市高校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11):102-104.
[8]李勇.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索[J].甘肃科技,2021,37(15):64-67.
[9]卢霞.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