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非遗文化嵌入农村社区教育路径研究
2022-05-13伊黄莹
伊黄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是这一伟大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乡村文化的瑰宝。2017年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就主动承担了传承、保护和丰富乡村非遗文化的责任,利用名师工作室和县级非遗传承人的优势资源,组建了象山县民间刺绣非遗项目学习型团队——“七彩绣社”,探索优秀非遗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实现路径,不仅打造了农村社区教育特色品牌,还畅通了农村妇女就业创业道路,促进了农村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
农村非遗文化与农村社区教育
农村非遗文化内涵
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尤其是农村地区。因此,非遗文化是农村乡土文化的特色标识,是农村“活”的灵魂,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蕴藏着积极正向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内涵,凸显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朴素的农民思想。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影响,以象山民间刺绣为例的农村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农村非遗文化一般包括两大要素:非遗资源和非遗传人。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非遗资源分为六类:一是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是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是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是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是传统体育和游艺;六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人需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并承担着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责任。象山县民间刺绣的传承人为徐嫦月,其于2018年被评定为非遗传人。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困境
农村社区教育是开放大学的服务功能之一,其面向广大农民群众,致力于提升农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在当下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肩负着服务乡村振兴的新使命,面临着社区教育转型的新挑战。这意味着,传统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亟须深度融合城乡社区的发展治理工作,拓展教育服务功能,逐步向乡村文化振兴领域延伸,以增加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要求农村社区教育要瞄准村民的生活需要,挖掘农村非遗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开发农村教育“蓝海”,提升农村居民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亟须推进社区教育与文化礼堂功能的融合,找准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的新增长点,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创设新空间。这就需要通过农村非遗文化等特色品牌项目,以点带面,逐步营造“真学、常学、善学、深学”的学习氛围。
优秀非遗文化嵌入农村社区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优秀非遗文化嵌入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天然优势
1.非遗文化与农村社区教育的“主体”一致
农村非遗文化经历了千百年自下而上的“草根”淬煉,在农村社区中生生不息。可以说,农村居民中的文化领袖往往是农村非遗文化的优秀继承者和创新者,普通村民则是宣传农村非遗文化的活跃分子。而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和受众也是广大村民,因此村民是传承农村非遗文化和接受农村社区教育的“主体”。
2.非遗文化与农村社区教育的“个性”一致
目前,象山县各乡镇、街道和社区依托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建立了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农村社区教育通过“社区”这一行政架构划分教育范畴,往往具有地域性特征,这与农村非遗文化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方面具有“共同话语”。
优秀非遗文化嵌入农村社区教育具有现实条件
1.民间刺绣非遗资源丰富
民间刺绣是象山县级非遗文化,是我国古代农村妇女必备的一项技能,已经被传承了几十代甚至上百代。目前,象山民间刺绣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产业链,主要分布在象山县大徐镇大徐村、黄皮岙乡龙屿村等村落,民间的绣娘、绣女们遵循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技巧技法和制作规范,把各项技艺推向极致。同时,象山县建立了象山非遗馆、民间刺绣体验基地,其中民间刺绣体验基地被列为宁波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之一。
2.七彩绣社团队实力雄厚
2016年7月,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成立学习型团队——“七巧绣社”,聘请象山县民间刺绣传承人徐嫦月为社长,由15位刺绣爱好者组成会员骨干。如今,该团队已发展到70余人,是宁波市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实力雄厚。徐嫦月作为民间刺绣传承人,刺绣技艺突出,2017年9月参加浙江省文化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履步生花”全国绣花鞋制作竞技赛,其参赛作品《绣花鞋》获得浙江省文化厅颁发的“创意设计奖”。徐嫦月以传承和推广非遗刺绣技艺为己任,获“浙江省百名女红巧手”等荣誉称号。
3.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完善
近年来,象山县在490个行政村积极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工程,目前已建成文化礼堂249家,可确保300人以上规模的农村实现全覆盖。据统计,这249家文化礼堂中共有6家是浙江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以大徐村的“刺绣非遗”主题文化礼堂为例,其占地面积广阔、设施设备先进,能够满足百余人同时学习的要求。
“七彩绣社”学习型团队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
选导师、定制度,完善协同学习机制
1.组建导师团队,划分培训小队
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以“七巧绣社”成员为基础,从绣社成员中遴选出培训导师,最终组建成一支50人左右的导师团队。在充分考虑交通、空闲时间、学员接受能力、师资统筹等因素下,学院将“七巧绣社”培训团队划分成县城南、县城东、县城西3个小队,他们可以灵活、便捷、按需就近地走进农村文化礼堂进行学习活动,每个小队设一名小队长,由资深的核心成员担任。此外,为解决“七巧绣社”学习型团队在乡村文化礼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社区应制定和实行传承人跟班制度,以确保学习型社区教育管理的全程化。
2.组建学习团队,实施动态管理
学院以兴趣为导向,让社区居民和村民以线上线下申请的形式加入“七巧绣社”学习型团队。该团队应当建立进出机制,对团队主体成员实行动态管理。这种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使跨区域、跨行業、跨系统的社区居民、村民不断加入学习型团队中;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学习积极性不足、主动性不高、态度不端正的团队成员清退出去。基于此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即从师德、教学水平、学员满意度等方面对核心团队成员进行考评,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把学习型团队成员的考评结果作为提升核心团队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以及是否续聘该成员的重要依据之一。
建课程、搭平台,开发立体学习资源
1.构建“基础+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开发方面,面对基础刺绣技艺的教学需要,由社长徐嫦月牵头、学院教师配合,“七巧绣社”开发了《非遗刺绣基本技巧》《非遗刺绣构图》等课程。此外,“七巧绣社”还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课程,譬如《高泥村的军港》《银洋村的田乐园》《叶口山村的大塘港》《塔头旺村的滩涂》《定山村的八角楼》等,从乡村标志物出发,确定专属图样作为学习内容,并结合村民生活用品开发《口金包》《书签》《茶垫(席)》《绣花鞋》等特色刺绣课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基础+特色”的课程体系。
2.打造“线下+线上”的学习平台
为了扩大刺绣非遗文化的社区教育服务面,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选出15家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定点教学场所,同时校内也建立了文化礼堂,礼堂还设置了刺绣培训教室和刺绣实训室,以作为文化礼堂线下教育教学的空间补充。遇到特殊情况时,“七巧绣社”又积极开发了线上学习平台,录制系列课程视频并发布到网络上以供社区居民线上学习,还利用各类网络直播互动平台进行直播指导。目前为止,学院内共开设直播培训课程100场,录制系列课程教学视频30个,完成了学习资源从扁平化向立体化的转变,为女红培训课程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
优形式、精培训,创新定制学习服务
1.聚焦应知应会,优化学习形式
从社区教育教学角度出发,“七巧绣社”围绕“应知”“应会”的学习标准,制订了学习方案,具体包含以下三种学习形式:
一是“应知”学习,即聘请刺绣专业教师或志愿者作为通识课教师,教授《非遗刺绣基本技巧》《非遗刺绣构图》等刺绣理论知识,夯实基础。
二是“应会”学习,即根据社区居民、村民刺绣技能的熟练度因材施教,确定刺绣技能的实践内容,让学员分班进行刺绣技能的实操学习,做到“常规技巧简单讲,关键技巧重点讲,特色技巧专题讲”。
三是“知会一体”学习,即组织社区居民、村民进入农村文化礼堂,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参观和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内容。
2.直面社区需求,落实精准培训
基于上述学习方案,各社区可自行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式,学院则根据社区需求精准落实三类培训。
其一,面向“应知”学习的活动培训。例如,丹东街道组织辖区40余名村级妇女干部参加“迎亚运”的手工刺绣活动,发出学习培训需求;“七巧绣社”社长徐嫦月带领学习型团队成员围绕“迎亚运”主题,在社区文化礼堂向学员传授刺绣的基本知识、图案设计手法和技巧等,手把手、一针一线地指导学员绣亚运图标。
其二,面向“应会”学习的绣娘培训。例如,“七巧绣社”学习型团队成员为黄皮岙乡龙屿村的100多名准绣娘开设了专门的技能培训班,重点传授绣娘茎绣、平面绣、回针绣、打籽绣等刺绣技能,提升绣娘对主流材质、工艺的使用能力,同时提升绣娘的时尚“嗅觉”、审美素养,让其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做到学之能用、用之能产、产之能销。
其三,面向“知会一体”学习的研学培训。“七巧绣社”学习型团队以象山非遗馆、民间刺绣体验基地、“七巧绣社”工作室、“刺绣非遗”主题文化礼堂等为培训点,设计开发了端午香囊刺绣、国庆红旗刺绣、绣花鞋制作等个性化的研学培训路线,通过非遗与旅游、研学等结合的方式,让学员在现场观摩、动手体验的过程中深刻了解象山民间刺绣的文化底蕴、发展脉络,激发其保护和传承非遗民间刺绣文化的热情。
“七彩绣社”学习型团队进农村文化礼堂的效应
社区教育与文化礼堂功能融合,打造特色品牌
“七巧绣社”开设非遗刺绣课程年均40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到1200人,每月开设公益课程已成为一种常态。以民间刺绣这一非遗项目为突破口,“七巧绣社”学习型团队入驻农村文化礼堂,以传授和指导社区居民、村民学习和传承民间刺绣古老技艺为目标,让社区教育与文化礼堂在结构上互相嵌入、在功能上相互融合,实现了从异构嵌入到共赢共生的蜕变,为社区教育与文化礼堂共建农村居民学习共同体,以及探索非遗研学旅游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范本,打造了农村社区教育的特色品牌。如“七巧绣社”团队入驻新桥镇的俞家小院,将刺绣的旅游产品制作过程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既能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又能购买心仪的旅游产品,带动了俞家小院的生意,促进了旅游模式的升级。
社区教育与非遗产业紧密衔接,实现了就业共富
“七巧绣社”团队累计培训绣娘3000多人,吸纳妇女就业1000多人,实现年产值100多万元;开设了“七巧绣品工坊”淘宝店、“七巧象绣”抖音直播号等网络平台,绣娘人均增收千余元。这为妇女从事刺绣加工,实现家门口创业致富开辟了“绿色通道”,形成了象山“女性农创客经济”。如残疾人张某,原来对生活失去信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关于“七巧绣社”社长徐嫦月的报道,于是她给徐嫦月写信,表达自己想学刺绣的愿望,徐嫦月收到信后,及时给她回信,并表示愿意教她学习刺绣,同时鼓励她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张某在徐嫦月的指导下学会了刺绣,并且其绣出的产品由“七巧绣社”销售,张某找到了就业之路,现在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象山学院现已成功申报宁波市社区教育课题“打造‘七彩新娘’助推大徐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社区教育与农村治理同向发力,赋能乡风文明
如今,“七巧绣社”学习型团队已成为社区教育的新生力量,推动了社区教育与农村治理的共同发展。“七巧绣社”团队充分挖掘其包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引领农村妇女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自觉提高文化素养,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治理工作,带动乡风文明建设。如“七巧绣社”团队自觉开展“非遗礼包献英雄”的公益活动,即在手工刺绣鲳鱼造型的香包中,装入手工研磨的具有提神醒脑功效的中药粉,献给坚守在前线的逆行者;再如“七巧绣社”团队成员积极参加乡村治理现场会,提出了“刺绣作品点缀美丽乡村”的建议,对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晓卿.非遗分类及非遗阶元系统建构研究[J].文化遗产,2018(04):9-16.
[2]朱曼.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地位[J].大众文学,2015(02):18-19.
[3]李建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教育传承路径探究[J].职教通讯,2019(17):23-27.
[4]蔡坤龙.社区教育融入文化礼堂建设的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21(05):2.
[5]黄晟.让社区教育进驻村文化礼堂[J].新农村,2019(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