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耕读文化育人的思考
2022-05-13陈芳隆正前
陈芳 隆正前
受乡村振兴战略影响,耕读教育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应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为耕读文化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耕读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它影响了中国农学、科学、哲学的发展,使知识分子养成了务实的思想、作风。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特殊文化——耕读文化。在新时代,借助耕读文化育人模式,可以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人才,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耕读文化核心概念的界定
耕读文化的概念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梁漱溟等研究人员以人类生活角度为切入点针对文化进行定义,他说道:“文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精神方面,比如宗教、哲学、科学等;社会生活方面,比如社会机构、政治政策等;物质生活方面,比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在《辞海》中,编撰人员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的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前进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根据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制度与出现的组织。
《现代汉语词典》对“耕”的解释有两种,第一种,使用农具翻松土地;第二种,从事某种劳动。对“读”的解释只有一种,即朗读、阅读。早在1996年,邹德秀在《中国农史》发表了《中国的“耕读文化”》,其针对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点评,并将“耕读传家”与“耕读结合”进行了论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耕读文化。2008年,霍志玮站在三种角度对耕读文化内涵进行了论述,他认为耕读文化包括三类,分别是昔日耕读文化、今日耕读文化以及明日耕读文化,其中昔日耕读文化是指我国现有的农业文明,今日耕读文化与明日耕读文化代表我国农业文明发展趋势。2015年,何发甦针对耕读文化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在农业劳动、读书教学中产生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 1 ]。
耕读文化的类型
自古以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耕读文化形成了包括耕读传家、书香门第、家贫自学、公田资助、归隐田园等诸多形式在内的文化体系,而其中耕读传家式文化历史积淀最深、最具代表性。作为一种基于一定的经济条件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耕读传家只适用于稍微富裕的家庭,虽然居于农家,但是可以在住家种田之余照顾家人,同时也能赋闲读书,陶冶身心,“保持‘耕读传家’的传统,进则可以出仕荣身,兼济天下;退则居家耕读,独善其身”。
就文化的传承性而言,家贫自学、公田资助以及短暂归隐式的耕读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可传承的几率较弱,而书香门第以及书香世家则受经济因素的限制,限定在官宦或者地主阶层,其所谓的耕读,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治家理念,而非身体力行,下田劳作。正如曾国藩所言:“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尽管他提倡向古人学习耕读文化,但是“耕”也只是家庭中的一类琐碎劳动,目的是保持勤俭,而非谋生。正如其要求子孙重视农务,但是真正从事种菜等农务的则是从外面聘请的师傅。而耕读传家则讲究世代延续,极具生命力,且在封建社会,从国家统治的层面来看,其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也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醇厚民风,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的稳定,应该被大力提倡。
耕读文化的历史价值
耕读文化是小农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文化结晶,其孕育了中华文明,也加快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耕读文化中所提倡的处世哲学、人生态度以及其所衍生的文化产物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传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注入了新的元素。不仅如此,耕读文化的延续促进了小农社会农业水平的提高,孕育了诸多农学家,这些农学家的正身示范,也促进了民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同时耕读文化的延续凝聚了家族向心力也保障了小农社会的稳定,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整个社會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耕读文化育人模式构建可行性分析
耕读文化属于一项重要的学校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可以决定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优化自身教育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快教育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此前,受传统教育观念限制,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以课本为核心,限制了课程目标的完成[ 1 ]。如今,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首先要打破这一束缚,提高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挖掘新的课程资源。与城市相比,乡村的物质条件虽然比较差,但在精神文明方面却拥有城市无法比拟的优点,耕读文化为教师挖掘全新课程资源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耕读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有极强的应用价值,耕读文化来源丰富,形式多变,可以削弱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感,具有极强的育人价值。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将耕读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不仅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怀有很大的帮助[ 2 ]。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承耕读文化提供了条件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乡村具有丰富的耕读文化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在周边开辟学生实践基地,通过切身劳动完成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 3 ]。在传承物质类耕读文化时,学校应提高对当地耕读文化物质资源的利用率,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组织学生在周边村落开展走访学习,了解不同时期耕读文化的物质形态资源对社会的影响,与当代社会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耕读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传承精神类耕读文化时,学校应借助现有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耕读文化学习氛围,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耕读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
在当今社会,耕读文化育人成了教育界重点关注的内容,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凭借耕读教育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乡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挖掘耕读文化育人模式价值。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提高对顶层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开展耕读教育时,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与导向作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耕读教育中,借助耕读教育培养符合乡村发展趋势的人才[ 4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耕读教育实施方案,组织专业团队,投入足够的经费,确保所制订的计划可以顺利落实。
通过耕读教育完成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整体素质,根据落实情况对耕读教育进行补充、优化,开展耕读教育改革工作,将劳动教育看做弘扬耕读教育的主要方式,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
在推广耕读教育期间,应建立符合耕读教育特点的评估体系,通过开展耕读教育端正教师的工作态度,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发展人才[ 5 ]。
在课程教材建设上下功夫
正视课程与教材的育人价值,挖掘课程与教材潜力,打破当前教育现状,解决目前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单一的问题。各学校之间应提高沟通频率,深度交流自己所接触的耕读元素,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打造高质量、多元化耕读教育体系课程内容,在不影响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编写并出版耕读教育系列教材,使用信息技术构建耕读教育资源库,为学生学习耕读文化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6 ]。
在乡村建设期间,为设计出符合自身的课程体系,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工作,可以吸收现有经验成果,比如开展特色耕读课程,打造特色耕读教育课堂,开设“大国三农”“农业总论”“乡村振兴:理论、政策与实践”等课程,重点阐述农耕文明的价值,开展特色活动,如农业科技活动、乡村振兴活动等,通过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爱农情怀。
在实践平台搭建上下功夫
首先,教育人员需要明确,耕读教育的核心是“耕”,因此必须带领学生走入乡村田野,确保学生可以在“耕”中完成“读”,可以在“耕”中学习相关知识[ 7 ]。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关注度,协调校园、田野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提高课堂与乡村田野之间的关系,通过农耕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农科教育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国家现代农业园等,开展乡村特色活动,比如农民丰收节、美丽乡村建设等,打造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创立属于乡村自己的劳动教育品牌项目[ 8 ]。
在高水平师资培育上下功夫
师资水平可以决定耕读教育落实的速度与质量,应将激励与培育政策相结合,打造一支校内外相结合的耕读教育师资团队,端正教师教育思想,挖掘教师潜力,发挥教师的最大价值[ 9 ]。提高对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包括乡村干部、乡贤能人)到校内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在校园内部渗透耕读教育文化,提高对第二课堂的利用率,将耕读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思想。学习可发挥榜样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形成“勤耕重读”理念,学生要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实习、实践活动。对乡村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农耕文化育人基地[ 1 0 ]。
耕读教育可以打破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思维,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农业的关注程度。通过耕读教育进一步宣传、弘扬乡村文化,助力我国乡村振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阔.助力乡村振兴的耕读教育:内涵理解、价值探讨及路径构想[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0-14.
[2]沈月娣,杨平.乡村振兴背景下耕读教育的时代意蕴及其实施路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4(03):1-7.
[3]关诗雯,袁野,崔润东.“三全育人”视域下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路径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38(05):80-84.
[4]乐小娟.传承“耕读文化”,建设田野上的学校[J].基础教育课程,2021(18):36-43.
[5]秦玮苡.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4):68-71.
[6]耿广汉,石志成,肖昕迪.徽州建筑文化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2):40-42+46.
[7]杨玲丽.融合·再构·共生——耕读文化育人资源的课程转化[J].江苏教育研究,2020(13):13-17.
[8]官炳宏,陳茂祥.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以永春县夹际村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9(06):90-92.
[9]关瑞明,张帼卿.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及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J].华中建筑,2018,36(04):117-119.
[10]吴朝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三明市清流县里田乡洋庄村为例[J].福建林业,2017(02):17-19+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高职院校服务武陵山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XSP21YBZ09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