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种子顾颉刚
2022-05-13朱洪涛张维
朱洪涛 张维
1893年5月8日顾颉刚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这一年是清光绪十九年。彼时的苏州依然是一派古典的味道。苏州的城市街道还是唐宋时期的模样,小桥流水,潺潺流淌,这些临街的河流既是百姓日用起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文人雅士吟咏浅兴的意象,顾颉刚非常抒情的回忆,“小河是苏州的脉络血管,轻便的交通利器,低廉的运货骡马,它们还使苏州更美起来,月儿窥着悠悠长泄的水流,每次全出落得格外玲珑剔透,清明圆润,恐怕只有威尼斯的月亮,才能够相与比拟哩。苏州所有的清雅明慧的色调,想是从这样的背景中孕育出来的吧!”(《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六,中华书局2011年版,下同),饮酒品茗,昆曲评弹,精美的食品,幽雅的深深庭院,中产之上的人家慢慢品尝着生活的滋味,对于仕进营求似乎淡漠了许多,毫不感觉时间的车轮驶过留下的深深浅浅印痕。从古至今苏州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她自带节奏,从容和缓,精致秀气,没有隔壁上海十里洋场的喧嚣戾气,应该说苏州是一座埋在故纸堆中氤氲着传统气息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培养文化人的城市。这座孕育了顾颉刚的城市在他印象里却不佳,顾颉刚觉得苏州人懒散,不思进取,一个最纯粹的苏州上等人士,一天的生活大体就是进茶楼喝喝茶,赌赌博,冶游寻乐,不堪之甚。苏州于他而言,虽然还是古色古貌,里子里的颓废,贪懒确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苏州人顾颉刚反而有湖南人的情感,广东人的魄力,极有干一番事业的大定力。
至于家人为什么给他起顾颉刚这个名字,他在文章里写到,他出生的时候祖父替他算命,命里缺土、缺金,他这一辈在家族中的排行是“诵”,因此起名“诵坤”,字“铭坚”,稍长以后,顾颉刚的父亲取名字相反的古义为“颉刚”。顾颉刚出生之时,恰逢祖父祖母五十岁,所以起小名“双庆”,简称“阿双”。对于三代单传的顾家来说,顾颉刚自然得到了家人格外的疼爱。
顾颉刚家族若追溯其远祖,其基本底色是耕读传家,书香气息浓厚。其发展轨迹由耕读渐而获得功名,入仕为官。顾颉刚回忆说康熙帝南下江南,风闻顾家文风之盛乃称誉“江南第一读书人家”。不过要说对顾颉刚的人生走向发生了较大影响的列祖列宗,还得从顾颉刚的曾祖父说起,顾颉刚的曾祖父顾东生生有二子,大的号仞之,续娶张氏,然婚后无子。小的号廉军,婚娶王氏,顾廉军生有二子,大的就是顾颉刚之父顾子虬,小的是顾子蟠,按照传统习惯,顾子虬便过继给伯父顾仞之为子,顾颉刚也便依随过去。因此顾颉刚称顾仞之为“嗣祖父”,张氏为“嗣祖母”,称顾廉军为“本生祖父”,王氏为“本生祖母”。四位长辈中王氏过早去世,顾颉刚的母亲周坤和在顾八岁时因肺结核也过早离世,其父顾子虬为了某生养家对顾颉刚照顾较少。因此对顾颉刚进行管束教育、真正影响顾颉刚的是嗣祖母张氏(以下行文简称祖母),本生祖父顾廉军(以下行文简称祖父)。尤其是祖母张氏影响最大,顾颉刚坦承,“我的一生,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我的祖母,简直可以说,我之所以为我,是我的祖母手自塑造的一具艺术品”。
这位祖母对顾颉刚的管束可谓是异常严厉,她教育顾颉刚不能看人家吃东西。有一次家中来了客人,买了点心款待,顾颉刚站在一旁看客人吃,客人便好心分了一点给他,祖母当时没说什么,待客人走后,“关起房门把我一顿打,直打得我从此以后不敢看人家吃东西”。(《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六)祖母还跟他讲不能吃甜食,某次祖母把女佣买回来的甜食朝屋瓦扔去,让顾颉刚一点也吃不到,使得他伤心大哭,以致哭声都惊动了旁人。还教育他不能吃酒,吃饭的时候不能把米饭撒到桌上,如有就要捡回碗里,祖母对顾颉刚说,“惜食有食吃,惜衣有衣穿。人间狼藉一粒米,天上看了就像一粒星”。当然这种严厉是发自本心的慈爱,但却让顾颉刚对她又爱又怕。可以说她对顾颉刚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有骨的,像鱼,她要去了骨给我吃。难吃的,像蟹,她要出了肉给我吃”。在起居方面,顾颉刚自少时到十八岁结婚一直跟祖母一床睡。祖母对顾颉刚一方面在吃食方面节制欲望,一方面又是溺爱的样子,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有隔代亲的成分外,无非是希望顾颉刚在正途上用功。而这个正途就是读书。她常常给顾颉刚强调,“阿双,你读书要好好用功啊!我们家里从来没有一个白衣的人,你总不要塌了祖宗的台才好啊!”顾颉刚自然是牢记在心,不过小孩子难免有贪玩打盹逃学的时候,有一次天下大雨,顾颉刚便想不去,“我看着祖母说,‘今天雨太大了!’她毫不思索地指着天坚决地说:‘你想不去了吧!就是落铁,也得去!’这斩钉截铁的几个字,我一世也忘不掉。”(《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六)可喜的是顾颉刚的确爱读书,据顾颉刚自述还在襁褓之中的他,祖父便教其识字,三岁时母亲教读《三字经》《千字文》,“抱至观前,识招牌上字”。如果把顾颉刚少时所读的书稍微排比一下,大致能看出他的读书趣味:
四岁(一八九六年)叔父教读《诗品》。
五歲叔父教读《天文歌诀》《地球韵言》《读史论略》
六岁入私塾,读《大学》《中庸》。此外还读新书《万国史记》《泰西新史揽要》《万国演义》。
七岁入孙宅私塾,读《中庸》《论语》。
八岁入孙宅私塾,读《论语》《孟子》。这一年《四书》全部读完。另外还读《三国演义》。
九岁改入张氏私塾,读《诗经》《左传》。
十岁读《左传》《东莱博议》《读史论略》《学堂日记》。
十一岁读《左传》《古文翼》《湖北官书局书目》,还读新书《西洋文明史要》。
十二岁读《左传》毕。读《纲鉴易知录》。读《新民丛报》以及商务印书馆绣像小说。
十三岁读《礼记》,阅《时报》。
十四岁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校,接受新式教育。读《二十二子》《汉魏丛书》,阅《复报》。
十五岁入高等小学。读《国粹学报》。
十六岁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读《国粹学报》《尚书》《周易》,逛旧书铺。
十七岁读《尚书》《周易》《礼记》。读《国粹学报》。
十八岁读《民立报》《国粹学报》。读沈复《浮生六记》。
十九岁(一九一一年)读《民立报》《国粹学报》、谭嗣同《仁学》。
【以上根据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增订本)综合整理而来,中华书局2011年版。】
在晚清民初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顾颉刚像很多其他读书人一样还是接受着十分传统的教育。八岁这一年顾颉刚读完《四书》,又听祖父讲了天地开辟的神话,顾颉刚发生了疑惑,他在想中国文化里历史人物的孰先孰后问题,于是在《四书》里找着了历史的系统,“做了六七页的史,……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很有断制,不能不自惊吾作史的天才。比太史公作《孔子世家》,只说到子贡庐孔子墓,还进一步呢”。(《顾颉刚全集·顾颉刚书信集》卷四)这段话是顾颉刚27岁回忆自己八岁作史学文章的印象,不得不承认,顾颉刚在读书上很有些异秉。
顾颉刚开列的这些儿时所读书籍,有不少书不太符合儿童的阅读天性,读起来味同嚼蜡。顾颉刚说他读到《诗经·国风》的时候,文字的曼妙,态度的温柔,很使他入迷。等到读到大雅小雅,生僻的字眼,文学情味的缺乏,使得他一点读书的趣味都没有了。当时的先生又颇为严厉,使得顾颉刚“越怕读,他越是逼着我读。我念不出时,他把戒尺在桌上乱碰;背不出时,戒尺便在我的头上乱打。这种的威吓和迫击之下,长使我战栗恐惧,结果竟把我逼成了口吃,害得我的一生永不能在言语中自由发表思想”。(《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后来顾颉刚还在日记里说,九岁时读《诗经》让他神经衰弱。
顾颉刚的祖父一生喜欢金石和小学,顾的父亲和叔父喜欢文学和史学,好朋友王伯祥喜欢史学,叶圣陶喜欢文学。如此的耳濡目染带给幼时顾颉刚的印象是读书原本是多方面的丰富的,但顾的兴趣并没有倾向于金石小学,他发现自己喜欢文学和经学。因为得到长辈的支持,顾颉刚有较多的零花钱去买书,那时候苏州观前街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的样子,旧书铺颇不少,顾颉刚可以尽情尽兴买自己想看的书。“年十一二,塾课既罢,恒偕同学友人涉足玄妙观书坊,出饼饵钱数十,买短书一二册,踏夕阳以归,翻之诵之,不求甚解,自以为至乐”。(《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二)
顾颉刚购买的第一本书是《西洋文明史要》,那一年他虚岁十一。此书为日本人高山林次郎所著,苏州人何普译。顾颉刚所以买它,并非因其是历史书,而是价格合适,囊中之钱刚好能买下。此外还购买了江湜的《伏敔堂诗录》、陈宏谋《五种遗规》、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司空图《诗品》,大抵都是文史之类书籍。(俞国林《顾颉刚旧藏签名本图录》,中华书局2013年版)
顾颉刚比别人特出的地方在于到了旧书铺便向人请教目录版本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像《四库总目》《汇刻总目》《书目答问》他都翻得很熟。这也养成了顾颉刚的一个读书习惯,即读书可以不精但不可不博。顾颉刚好像是一只狐狸,嗅着书的气味便要一本本寻索下去,仿佛抽丝一定要剥茧。顾颉刚很坦率地说,“只为翻书太多了,所以各种书很少从第一字看到末一字的”,但顾颉刚并不为此可惜,接下来他就很有底气地说这样读书也有好处,“因为这是读书时寻题目,从题目上更去寻材料,而不是读死书。”这种活泛的顾氏读书法的确成就了顾颉刚,萌发了他的怀疑之心。约在十一二岁顾颉刚初读《纲鉴易知录》,他说最厌恶《纲鉴易知录》的地方是“势利”,张良和荆轲谋刺秦王,张良是“韩人张良”,荆轲则是“盗”,“我对于这种不公平的记载非常痛恨,要用我自己的意见把它改了”(《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虽然顾颉刚有些怀疑并不正确,有的甚至武断,不过这启发他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总要歪着头想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如顾颉刚看到说孔子有老师七人的说法,他便想这具体七个人到底是谁,这便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气质。
除了得自家庭的熏习而外,学校教授的谈文讲史也很重要,但是顾颉刚好像不太喜欢死板的私塾教育。在读书上顾颉刚是一个颇为挑剔之人,如果教员只是一板一眼照本宣科,讲不出东西来,那就是很不好的事情了。在讀高等小学的时候,他发现他对教员不信任,因为他们只是食得别人的余唾,缺乏真知灼见。直至若干年后顾颉刚还在日记发挥个性与学校教育之关系:
今晨四五时间,梦在长沙讲演,题为“个性与社会性之不可偏废”。讲辞中云:“即以为我为例,假使在学校尽听教师的话,尽读教科书,我这个人就完了!可是因为在学校中不受羁勒,有许多基本知识不曾弄好,现在再要学,也迟了!”此真我心头深入之悲哀也。(1935年12月11日日记)
顾颉刚话里的意思还是“迟了”比“完了”要好。顾颉刚除了读正经的文史著作在潜移默化之间锻炼自己的学术口味外,他也没有隔绝于时代,他从父亲那里读到《新民丛报》,接触到了梁启超,这些是古文里从来不曾读到的。梁任公文章那充沛的感情,平易畅达的文风,尤其是《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的慷慨激昂,让顾颉刚相当欣赏,“把作者的感情和自己的感情融化为一了”。(《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六)顾颉刚后来在读书笔记里分析梁启超磅礴的文风为何能感染少时的他以及他自我反思蒙童所看之书应该具有四个特点:一要有兴趣。儿童崇尚勇敢,故大气磅礴之文尤能激动孩童心灵,挑起兴致;二是了解。所讲内容不能太过深奥;三是文章所述为近代事情;四是孩童有空闲的时间自己挑选观看(《顾颉刚全集·顾颉刚读书笔记》卷十五)。顾颉刚曾多次谈到梁启超的《呵旁观者文》给他的深刻印记。这篇文章最早发表1900年第36期的《清议报》。在任公先生的这篇文章开篇一句独立成段便是,“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文章一针见血地归纳了国事危亡之际六种袖手旁观者形象(浑沌派为我派呜呼派笑骂派暴弃派待时派),一气呵成的文风,动情动理的表达,难怪顾颉刚六十年之后仍然记得,文字的魔力大矣:
……
三曰呜呼派。何谓呜呼派?彼辈以咨嗟太息痛哭流涕为独一无二之事业者也。其面常有忧国之容,其口不少衰时之语,告以事之当办,彼则曰诚当办也,奈无从办起何。告以国之已危,彼则曰诚极危也,奈己无可救何。再穷诘之,彼则曰国运而已,天心而已,无可奈何四字是其口诀,束手待毙一语是其真传。如见火之起,不务扑灭而太息于火势之炽炎。如见人之溺,不思拯援而痛恨于波涛之澎湃。……
四曰笑罵派。此派者谓之旁观宁谓之后观,以其常立于人之背后而以冷言热语批评人者也。彼辈不惟自为旁观者,又欲逼人使不得不为旁观者。既骂守旧亦骂维新,既骂小人亦骂君子。对老辈则骂其暮气已深,对青年则骂其躁进喜事。事之成也,则曰竖子成名。事之败也,则曰吾料及。彼辈常自立于无可指摘之地。何也?不办事故无可指摘,旁观故无可指摘。……
还有梁启超翻译的《十五小豪杰》也是顾颉刚“至爱”之书。梁启超的这些文字包括像刘鹗的《老残游记》,李伯元的《文明小史》留给顾颉刚如此深刻的印象,想必是亡国灭种之下国人不振的情形,让顾颉刚难得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觉得他也有救国的责任,“在这种热情的包裹之中,只觉得杀身救人是志士的唯一目的,为政济世是学者的唯一的责任”。(《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
这种革命的热情终于给了顾颉刚实践的机会了。1911年这一年顾颉刚完全被那种炽热的革命激情所感染,9月15日苏州光复以后,彼时读苏州公立第一学堂四年级的顾颉刚志愿做学生军,练习打靶,守夜巡逻,防御土匪,虽然很累,但顾颉刚颇觉自豪。顾颉刚回忆说,有一天苏州公民要选举苏州知府,借学校礼堂开会,而他却在学校后院开了一枪,害得一班公民受了不意的惊慌,都说:“‘这是哪儿来的枪声呵’?”[颉刚:《十四年前的印象》《京报副刊》(国庆特号)第294号,1925年10月10日]这大概是顾颉刚中人生中放的第一枪也是最后一枪。这时的顾颉刚读着报纸上那些慷慨激昂的革命词句大有深入我心击节称赏之感。他政治的兴味太浓了,对旧书的爱好已经放在一边,顾颉刚作诗云:“嗟尔经与史,存之有空椟。宁乖俗士心,勿污灵精目”。凭着少年一腔子的热血参与革命,加入中国社会党:
我们这一辈人在这时候太敢作奢侈的希望了,恨不能把整个的世界在最短时间之内彻底的重新造过,种族革命之后既连着政治革命,政治革命之后当然要连着社会革命,从此可以直到无政府无家庭无金钱的境界了。所以我入党之后,剧烈的宣传社会主义,一天到晚做宣传的工作,虽是引起了家庭的斥责,朋友的非笑,全都不管。我只觉得世界大同的日子是近了,反对我的人实在是糊涂。[颉刚:《十四年前的印象》,《京报副刊》(国庆特号)第294号,1925年10月10日。]
顾颉刚激烈地提倡社会主义,要达到没有国家没有家庭没有金钱的世界,祖母便问他,“既经没有家庭,把我放到那里?”顾颉刚回答,“请你住养老院。”祖母不禁大怒,“我这般喜欢你,你竟要把我送到养老院去过活,成什么话!”老父亲听说顾颉刚参与办党,生怕他出事,流着泪对顾颉刚说:“我只有你一个儿子,我不能让你办党!”(《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六)后来顾颉刚慢慢看清楚了党内那些表里不一的肮脏事情,加上家里人反对,才慢慢收心去读书了。如果说梁启超给顾颉刚的影响是读书人必得看看窗外的世界,要关心国事与政治,倒不如说不管梁启超也好还是之后《民立报》的时论也罢,不过是激发了顾颉刚心中的革命与政治之激情。顾颉刚始终是一位政治性很强的学术人物。
少时的读书能够打入顾颉刚心坎除了这些奋激一时的时论外,再就是那些文笔清通优美、有故事的书籍,像《西青散记》《浮生六记》《聊斋志异》之类的文艺作品。他后来评价《聊斋》是一部描写专一深挚爱情的书,写法不凝滞不堆砌,还从文艺角度分析“情”和“淫”之分别,如果写一男一女之爱情,这种写法的传播效果可以使人心敦厚,社会安宁。若果描写一男多女或一女多男,提倡杂交,读的人很可能会心神淫荡,身家破灭。少时顾颉刚受好友叶圣陶的熏染,一度倾心于文学。还有从亲朋好友听来的那些像徐文长、山海经之类的民间传奇故事,顾颉刚成年之后还记得盂兰盆会放水灯的故事:“一只船坐和尚,一只船坐道士,一只船做尼姑……”(《顾颉刚全集·顾颉刚日记》卷三)这对顾颉刚是一种很温情的怀念。
顾颉刚的读书生活与别人不太一样,概括言之,便是耳濡目染手脚并用。“耳濡”更多是家中长辈的讲古,这是顾颉刚机械死板正统读书经历里的一抹亮色,“目染”除了读正经的传统文史著作,还读受时潮影响的报刊文章,新小说。顾颉刚读书既不是为了获得好的分数也不是为了得到长辈夸奖,他只是想通过书本去了解宽大的世界,想去探索一番。手脚并用则是向不喜死读书的顾颉刚爱好游览,和读书一样都是想伸手去触摸未知的世界,这是性情使然,也是验证所读之书记载是否确然。顾颉刚曾写有一文《恨不能》,有二十余事是心中想实现的,其中还记得清晰的是三件。第一,恨不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第二,恨不能游尽天下名山大川;第三,恨不能读尽天下读书。顾颉刚说他这是童稚时期的好谈功业,不禁有大言炎炎之感,如今心气衰歇,不敢再提,尤其是第一条更是视为畏途,避之犹恐不及,二三两条亦十去七八,不复当年之勇。不过终其一生他除了第一条没有实现外,第二条基本实现了,日记里面多有记录,偌大的中国基本走了一遍,他偶尔还写过一些游记作品比如早期的《常熟旅行记》《杭州旅行记》以及日记和读书笔记中的记录。第三条不好评判,但从顾颉刚数百万字日记和读书笔记来判断,他真爱读书,最终成为一个很有禀赋很有成就的读书人,这不得不令人佩服。【本文为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五四新文化中顾颉刚文艺观念研究”(项目号:KYY21508)阶段性成果。本文为江苏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高校美育实践路径研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为例”(项目批准号:116110121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洪涛,湖北京山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曾在《光明日报》《传记文学》(台湾)《文化遗产》《读书》《随笔》《书城》《新文学史料》《当代作家评论》《现代中文学刊》《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中华读书报》《文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学术随笔、散文百余篇。
作者简介:
张维,湖北潜江人。教育学硕士,现任教于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民国时期中小学国文教育,曾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