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2022-05-13陈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

陈艳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养老方式的多方面比较,研究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社会养老型和居家养老型两种老年人养老方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不同环境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从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来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受教育程度、社交因素、自我实现有关,社会养老组与居家养家组的需求能够满足一定物质需求,但心理需求各有不足之处,社会养老组的社会交往需求大于居家养老组,自我实现需求小于居家组。结论:社会养老组的老年人相对与居家养老组,缺少家人的相处与陪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情绪;居家养老组的老人面对家庭矛盾较多,容易出现与子女的相处问题,导致心理状态不佳。对此,社会养老机构和家庭都应当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满足他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老年人;养老方式;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2--01

引言: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养老问题,由于家庭中可以全天照顾老人的成员在慢慢减少,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也不再唯一的养老方式,很多老年人会选择社会养老机构安享晚年。而不同养老方式带给老人的体验也有所不同,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都甚少关注。使得部分老人经常出现孤独悲伤的负面情绪。对此,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一、对象与方法

受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的观念中,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都是需要子女承担,在加上我国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养老机构还不够健全,当前我国养老方式主要以家庭居家养老为主,社会福利性老年为辅。目前社会物质水平的显著提升,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但不论是社会养老还是家庭养老都很少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需求,大多都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为主,本文将聚焦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遇到的心理的问题,为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提供改善的建议。

1对象

将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老年人分为两组展开调查,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为独自居住或者和子女居住,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一共收集了1232例,人口学资料显示平均年龄在56~98岁,性别为男532例,女500例,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受教育程度为文盲、小学、中专、大专及以上,其中小学文化所占比例最大。家庭养老组的文化水平略低于低于社会养老组,职业分别为脑力职业和体力职业。

社会养老组基本为社会福利院、商业养老机构等,对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身体比较康健、生活能够自理,脑力状态不错。人口学资料显示平均年龄为58~102岁,性别为男性213人,女性232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中专、大专及以上,职业多为行政机构、蓝领。

2 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心理需求分析

老年人的身体处于急速衰退状态,很多老人都或多或少伴随一些慢性疾病,还有些老人已经出现生活自理能力不足,行动不便等情况,他们的反应能力也大幅度降低。这些都是自然衰老的正常现象,也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很多老人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此,我们需要着重分析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生理需求、人际需求、价值认同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调查研究的情况来看,两种养老方式基本能够满足老年的物质需求,但心理需求会存在较大差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跟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一定关系,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更低,从事体力职业的比重更大,这些老年人在年轻时往往体力消耗大、技术操作较少,拿到的薪酬待遇也比脑力劳动者小,到了老年阶段他们的心理需求更高,子女应当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关注和重视;而社会养老组的交往需求远大于家庭养老组,很多老人长期在社会养老机构居住,接触的都是些熟悉的人,交往的范围较小,表现出对交往的需求,另外,很多老人长期在机构中,衣食住行都有人照顾,自我感觉不被人需要。居家养老的还可以照顾家人,能够实现一些自我价值。

3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会机构的养老组心理水平和自我情绪调远高于居家养老组,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不难发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在发生变化,不再执着于家庭养老,对自我实现的要求也会更高,当然这跟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目前很多养老机构的设施设备更加完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健康的饮食和丰富的娱乐活动,老年人在社会养老机构可以与同龄人沟通和交流,社会交流的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受家庭因素的牵绊较大,家庭幸福美满、矛盾较少、女子孝顺的环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而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且子女外出工作,老人需要在家帮助带孩子或者独居,缺少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心理情绪得不到照顾,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负面心理情绪。老年人住在社会养老机构,日常起居都有人照顾,还可以减少家庭矛盾带来的烦心事,老年人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社会养老机构的都是年龄差距不大的人,他们交流更加顺畅,满足他们的社会交流需求,老年人情绪稳定,心情爽朗,也会从自我价值的角度上增加信心。另外,养老机构都会设置安全设施和医疗急救服务,相较于居家养老方式,社会养老给老人带来的安全性更高,对老人的生活起居进行统一管理,老人也会感受到服务人员的用心,以及社会对老人的关怀,老人可以接受到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遇到困难也有人帮忙解决问题。从居住环境、社会需求、自我需求、情绪需求来说,都能够感受到社会养老方式对家庭养老对老人心理健康更适应。

结语:综上所述,不同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利有弊,需要社会家庭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整好老人的心态,选择适应老人的养老方式,让他们能够健健康康,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张璇.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健康消费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20.DOI:10.27272/d.cnki.gshdu.2020.001046.

[2]窦金.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197-198.DOI:10.16281/j.cnki.jocml.2020.42.174.

猜你喜欢

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