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放羊娃成就的“书香之家”
2022-05-13雷亚徽
雷亚徽
1958年农历正月,岳兴文出生于甘肃榆中北山园子岔乡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堡子山村,家里7个孩子中他是老小。1966年岳兴文只有8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孩子已十分艰难,更不要说负担岳兴文每学期的学费了。上完五年级,岳兴文就主动对母亲提出辍学回生产队放羊。“提辍学的事之前,我心里犹豫了很久,每次话到嘴边就哽咽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因为我真的特别爱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是家里穷,没办法。后来,看到和我同龄的伙伴一个个去上学,我心里很难受。”岳兴文说。
岳兴文一边打工,一边坚持读书。不论他走到哪里,也不管条件多艰苦,他都坚持读书学习。很多人笑话岳兴文,但岳兴文始终坚持读书,不放弃自学成才这条路。
1973年,岳兴文在白银的一个工地上搬砖头,他就把书背到工地上读。他说:“有一段时间,我在榆中北山的一个水土保持站工作,白天栽树、修梯田,晚上坚持看书到凌晨,文学方面的书、新闻采访写作方面的书、初高中的语文课本我都读。有时候怕影响其他人休息,我就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藏在里面读书。”
1974年2月,刚过完年,岳兴文就去了榆中县水电局打井队工作。当时工地上三班倒,岳兴文经常上夜班,他就利用白天的休息时间跑到榆中县第一中学,偷偷站在教室外面听课。“数学我听不懂,但是语文、地理、历史我都听得很认真。”岳兴文说。
1976年,岳兴文的人生出现重大转折。那时候,他开始写稿子,不断向报社、廣播电台投稿。虽然一年多他一篇稿子都没能发表,可是正是因为当时的坚持,才让他有了后来的成就。1980年7月12日,岳兴文在上庄乡白堡村采写的一篇稿件在《甘肃日报》头版刊发。1985年4月,榆中县广播站把当时在煤矿工作的岳兴文聘去当编辑。在榆中县广播站工作的3年中,他采编的稿件在省、市优秀新闻稿件评选中获过奖,他还被《兰州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聘为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1988年8月,《兰州晚报》在各县区成立记者站,岳兴文又被招聘到记者站工作,站长、记者一肩挑。他白天采访,晚上经常写稿到凌晨,每天都有稿件见报,有时一天就有两三篇。
从1980年起,岳兴文每年发表的稿件不下200篇,共计写了350多万字的新闻稿。现在,岳兴文家的阳台上、储藏室里都堆满了各种报纸与杂志,光他的获奖证书就有两纸箱。
岳兴文这种坚持读书的精神不仅让他一个人受益,而且给他的家庭带来了荣耀。他一家四口,家里设了4个书房,藏书2000余册。2013年8月,岳兴文家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书香之家”。2014年4月19日,他代表甘肃27户“书香之家”在北京参加颁奖典礼,之后又和全国33户“书香之家”的代表一起在北京工商大学参加了“全民读书一小时”活动。在留言板上,岳兴文写下了8个字:“耕读为本,忠孝家人。”这是岳兴文家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