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2022-05-12徐爱昕何宝祥

大众文艺 2022年8期

徐爱昕 何宝祥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中国各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不断交往交流交融逐渐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开展民族工作的核心方针政策,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从根本和长远角度去增加民族的文化认同,去培养人民群众的共同体意识,积极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才能够促进民族大团结。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广大的人民群众,开辟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针对国情治理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的发展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以中国特色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性实践。

(一)民族团结意识

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是民族团结再造的历史。各民族群众无论是在清朝末期、民国时期,还是在当代中国,都对民族团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各族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共同参与了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民族团结意识产生于封建王朝向主权国家转型时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处理上。在抗日战争时期,各族群众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一致抗日的政策号召,使民族“联合”从根本上转变成为民族“团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自治区本着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在经济困难时期,秉承着先中央后地方,先区外后区内的信念,大力进行粮食生产和畜牧养殖,将农牧产品输送到粮食短缺和畜牧短缺地区,积极为国家排忧解难。在改革开放时期,修复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成了党中央的工作重点,在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的通知》等民族政策下,区内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农牧业走向生产责任制,城市改革得以开展,全区加大力度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表彰活动等,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风气,在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更是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模范自治区”。“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民族团结故事广为流传。内蒙古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和“民族团结教育课”,充分体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这种跨越地域、跨越民族的团结统一意识。

(二)文化强国意识

文化有助于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也是民族复兴工作的关键。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得到重视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前提,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增强文化软实力就是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激发各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构建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发展路线为主导的文化强国。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民族文化的汇聚和融合,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1950年全国范围内开启民族识别工作,1956年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不仅帮助民族地区改革发展,还不断深化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民族文化艺术事业、教育事业建设方面,1951年正式成立中央民族大学,1952年成立中央民族歌舞团,1981年设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骏马奖”,1985年设立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戏剧“孔雀奖”,政府陆续在各民族地区建立各级民政歌舞团、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院校等。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强调将文化建设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出大力扶持各民族艺术文化事业和产业,积极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同时也需要去尊重文化习俗的地域差异性,保护民族的文化遗产等具体举措。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提出文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内蒙古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紧随国家政策,紧跟党的领导,在艺术创作宣传方面,坚持以人民为创作导向,传播当代中国价值,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积极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弘扬革命精神。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充分依托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持续推进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和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以法立项,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施细节,以人的培育为核心,以融入现代化生活为导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各民族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深化各民族文化认同。

二、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一)守望相助的思想底蕴

2019年习近平在内蒙古调研中提出,内蒙古有着民族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内蒙古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内蒙古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根植于人民内心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底蕴。

在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战,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内蒙古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区内各族人民守望相助,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在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自治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为支援边疆建设,国家前后派来自全国各地的8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落户内蒙古。改革开放时期,在党的民族政策引导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内蒙古经济飞速增长,从人民温饱难以解决到如今GDP排名全国第21位。内蒙古全面推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和守望相助一直是内蒙古建设的基础,处理社会事务的核心,营造优良社会风气的前提,内蒙古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思想底蕴。如今的内蒙古以守望相助促民族团结,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全区各民族人民群众谋长远利益,在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发展方针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同时在面对各种困难风险挑战时人民群众相互扶持、互帮互助,共同谋求幸福的精神家园。

(二)家国情怀的文化基因

《大学》首章中明确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是国的根本,国是家的延伸,“家”与“国”一体同构,同命运、共进退。家国情怀是埋藏在每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各族儿女对家国归属的认同,对家国使命的担当与家国荣辱的感念,是爱国主义的内在源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内驱力。

在内蒙古,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各族人民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和北疆的稳固而努力奋斗,一个个家庭用自己的血汗付出体现着家国情怀和对祖国的殷切热爱。1985年,19岁的殷玉珍离开陕西老家,嫁到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方圆几十公里的沙漠中只有她和丈夫白万祥一个家庭。面对寸草不生的荒漠,她咬牙发誓:“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自此,她与丈夫开始了与沙漠的艰苦斗争,三十年如一日,克服了没有水电、公路的艰难,还被病魔缠身。殷玉珍共种植了近200万株树木以及数不胜数的草和沙柳;在毛乌素沙漠中修建了长达四十公里的简易公路,修筑了风沙屏障五万余亩,开发水浇地500多亩,建了120亩樟子松育苗基地等。殷玉珍同志在进行绿化致富的同时也时刻牢记自身作为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引导周边的农牧办植树造林治理沙漠,帮扶并产生了240个造林大户,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2.5%,周边近10万亩荒漠彻底披上了绿装,在“生态园”中建起500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如今,内蒙古全区经济得到了整体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正是因为有像殷玉珍这样的千万个家庭组建起了内蒙古的发展景象,一个个温暖感人的故事展现着中国人对家国共命运的深切情怀。

三、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在党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在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等方面为其他民族地区起到了表率作用。我们在行固本之举的基础上,还要谋长久之策,也就是在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且应坚持整体推进的多维进路,所以本文从人民群众主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行为上探讨铸牢路径。

(一)以史为鉴,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在认知层面上,要对国家和民族共同的文化起源和历史变迁进行了解与掌握,要提升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关系的认同。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全国各族人民牢记历史、团结统一、携手奋斗,才能实现国富民强,文化繁荣,社会进步。

当代中国的历史,不仅是民族团结的历史,更是各民族爱国的历史。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的重要手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路径。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纲领,以《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若干措施》为准则,在内蒙古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育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环节,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不断深化“五个认同”。根据群众的具体情况精准施策,使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城乡、进牧区、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乌兰牧骑精神,提倡并组织志愿服务工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切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

(二)团结稳固,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

在情感层面上,对祖国先民开拓疆土、以血肉之躯保卫家国壮举的崇敬之情,是中国人民家国情怀的情感表现,是对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与身份归属。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各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共同进步。

为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首先要促进各民族间交往的机会,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认同,自觉的形成强烈的情感凝聚力,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经之路。在内蒙古进一步探索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为各民族群众搭建更深层更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社会环境。增加各民族间的相互接纳、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促进各民族间相互欣赏、相互尊重、和相互学习。在民族政治交往过程中,认真执行我国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处理民族事务,改善民生条件,保障平等权利,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巩固边疆稳定。在民族经济交往过程中,积极促进区内的经济协调发展,鼓励民族优势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等。加强我国各个民族文化认同能够实现我国民族对自身文化的民族文化自信。在民族社会和文化交往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以政策促发展,支持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和产业的繁荣建设,强化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让民族文化艺术在群众中获得生机。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基础,大力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以促对共同体意识情感的培育。

(三)共同富裕,付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

在行动层面上,在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应该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国家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各族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现代化内蒙古。内蒙古各族人民有权利享受共同建设的劳动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族群众携手共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极大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2%,城镇新增就业23.3万人,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效,全年投入扶贫资金112.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751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全区50%以上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农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水平1.5%等。这一系列成就是在内蒙古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取得的成果同时,仍然面临着发展的难题,为解决发展难题应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保证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弭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物质基础上,切实改善民生,为进一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先决条件。通过精准扶贫,加快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扶持电商发展等举措,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和农牧区现代化建设。坚持走生态发展,绿色优先的新发展道路,严守生态红线,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立足内蒙古所处情况,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构建我国北疆的生态屏障,引领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用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