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2022-05-12周留超
周留超
【摘 要】对外承包工程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存在大量的管理风险。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划分为风险环境信息明确、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与风险监管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可以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项目参与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3类。针对这3类工程项目风险,应该构建可靠的风险管控机制,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将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2)02-0190-03
1 问题的提出
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承接国外工程项目。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可以促进自身经营模式的升级与转型,还可以提升企业在行业领域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承包工程时,常常会面临错综复杂的风险,导致项目亏损,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建筑市场的建设需求有所下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面临的非技术类风险有所上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新冠肺炎疫情的直接冲击;二是各国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下行态势,国际基建市场投资需求下滑;三是一些国家出现的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动风险,给我企业境外项目的经营管理带来不小的冲击,我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的风险有所上升。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同比出现“双降”。随着我国企业在海外深耕的国别市场越来越多,涵盖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广,与东道国经济社会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相叠加,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临的各类境外经营风险变得更为复杂和严峻。
世界经济的低迷使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不可预知的风险变多,行业产能过剩,对企业的层次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企业承包的境外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易结构越来越复杂,而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相对不足,造成我国企业承包的境外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多发、损失严重。目前,部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跨国经营和风险防控能力依然有待提高。因此,对外承包企业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在对外承包工程的风险管理方面,虽然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成绩相比,不足更为显著,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理能力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要不断提升境外安全保护意识,加强跨国经营合规制度建设,提升经营风险防范能力,应构建完善、健全的风险预警与管控机制,扩大风险源的识别范围,降低风险评估误差,弥补风险评价定量分析的缺陷,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与风险收益能力,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临的风险
2.1 工程项目环境风险
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政治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法律环境风险[2]。其中,政治环境风险包括工程项目所在的国家与我国的国际关系不稳定、政局动荡、相关政策频繁变动,并且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等。政局动荡极有可能导致战争、战乱的发生,工程项目会被迫中止;政府工作效率低也会极大地延误工期,导致无法如期竣工验收,扩大工程的投资成本。社会环境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所在的国家治安秩序混乱,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文化了解不深入,语言不通,风俗不懂等产生的风险。语言不通则会导致翻译费用增加,对合同条例的商定产生更多的困难。自然环境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出现地震、海啸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的灾害。例如,工程项目所在地蚊虫肆虐,引发疟疾流行,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健康。
2.2 工程项目参与风险
工程項目参与者风险主要包括业主风险、咨询监理风险、设计方风险、供应商风险、分包商风险。其中,业主风险是指业主自身存在财力不足、信誉不良、资格不全,或者对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而了解得不够全面所导致的风险。咨询监理风险则指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监理方有失公平,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过度干预,对业主利益过度保护,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正常推进,进而引发的工程项目风险。设计方风险是指工程项目的设计公司对项目所在地区的设计规范、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缺乏必要、全面的了解,从而导致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不满意,使工程项目停滞。例如,业主指定项目设计由某国际设计公司完成,但是此设计公司对承包工程项目的企业沟通不紧密,并且由于自身原因而迟迟拿不出设计方案,导致项目无法如期开工。供应商风险是指供应商因为自身的财力、能力不足,或者其他不可抗因素突然出现,导致工程项目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无法及时满足工程材料供应,进而影响工程正常推进。分包商风险是指分包商由于自身技术能力不足,或者因其他原因导致违约行为,从而使工程项目无法正常建设的风险。例如,在对外工程项目中,分包商由于劳动指标不足,所以无法让劳务人员及时进入建设工地,从而导致工期延误。
2.3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主要包括投标决策风险、计划管理风险、设计管理风险、采购管理风险、现场管理风险、技术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分包管理风险、组织风险。投标决策风险是指承包商在投标前,未能对项目所在地的市场、环境、资金投入及项目的各参与方进行充分调研,就急于参与项目投标,导致报价失误,或者项目实施中的很多困难未提前预料,进而引发的项目风险[3]。计划管理风险是指工程项目过于复杂,不可预知因素较多,导致预定的项目计划无法如期实施,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设计管理风险是指项目设计方对工程项目的要求、环境及所在地区的设计标准了解不全面,调研不充分,导致设计质量未达标,进而延误项目工期的风险。采购管理风险是指项目承包商采购能力不足,采购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在材料运输、仓储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给项目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现场管理风险是施工现场不具备施工管理条件,导致管理混乱,给当地居民、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项目正常推进。技术管理风险是指承包商对技术文件理解有偏差,自身的技术能力无法达到工程项目的要求,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可控制的风险。合同风险是指承包商在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忽视了部分缺陷性条款给项目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或者合同管理失败,进而导致承包商无法利用合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分包管理风险是指承包商在选择分包商时,对分包商的承包能力了解不充分,各个分包商的承包项目协调不充分,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工期延误的风险。组织风险是指承包商的工作人员频繁更换、人员培训不充分,组织架构不合理,或者产生比较严重的劳资纠纷等问题,从而给项目带来风险。
3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3.1 工程项目环境风险预警机制
工程项目环境风险与特定国别市场的环境相关[4]。相对而言,项目环境是比较稳定的因素,变化速度缓慢,但是一旦出现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就很大。因此,项目环境风险监控的重点是风险预警。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首先应该全面收集出现风险的项目,从中提取出项目风险指标。环境风险指标包括政府干预项目风险、政府效率风险、施工条件风险、行业准入风险等[5]。我国出口信用公司每年会定期发布《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其中与项目环境相关风险因素有政局不稳定、政府变化、歧视性政策、劳动准入等。项目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分数据采集、预警分析、预警提示3个环节。数据采集环节需要创建环境风险数据库,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剖析,提炼出风险要素,确定风险指标[6]。风险数据库需要每年定期更新,为风险预警分析提供基础支撑。预警分析环节中,国家需要不断更新、完善风险管理数据,编制《国家环境风险年报》,企业利用风险模型对项目环境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发布项目环境风险预警指数。在预警提示环节中,当部分风险预警指数高出正常水平时,就会启动分级响应机制,企业在响应机制的驱动下,更新《项目风险管理计划》,以提升项目环境风险应对能力。
3.2 工程项目参与风险防控机制
工程项目参与风险防控机制的实现原理与项目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出现风险的类型及风险源的关注存在差异。为了形成完善、严密的防控机制,应该将风险评估贯穿于项目评估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7]。由于参与风险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因此应该构建的项目管理层、公司管理层两层体系,充分考虑项目参与方的实时材料及时汇总。项目管理层的风险管控流程的第一个环节是记录工程项目所有参与者的履约台账[8],按月、按季度总结各参与方的主要工作信息,以收集、总结到的信息为基础,对项目的工作成本绩效进行测算,对主要项目的工作进度绩效进行测算,对工程项目的主要工作质量绩效进行测算,形成测算数据后,编制《项目风险预警报告》,对报告中提出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应对可预知风险的有效策略。首先,公司的项目管理层要对项目部提交的《项目风险预警报告》进行评审,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报告的准确性、全面性、科学性进行评估,然后依据报告对项目部提出的应对风险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估。如果确实可行,则将命令传达给项目部,要求项目部落实应对措施。项目参与风险防控机制的难点在于项目管理层面收集与汇总多个参与方的相关资料,既需要各个参与方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也需要参与方提供的资料全面、准确。其次,项目部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从收集到的参与方施工资料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炼出问题的本质,对其可能会产生的风险进行预判。最后,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由哪个参与方的工作产生的风险,就应由此参与方解决。项目部应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反馈,保证风险可控。
3.3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防控机制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是最宽泛、最复杂的风险。项目管理风险防控侧重于构建机制、实施规划、财务管控、物资管控、技术管控、工期管控、合同风险管控,以及突出事件应急处置等。项目管理风险防控需要创建项目例会机制,每次例会需要针对上述提及的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并形成风险报告,上交公司的管理层,由公司管理层提出风险应对方案。项目管理风险在几个方面需要创建不同的管理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是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总部与项目启用联动管控模式,从最初项目调研信息的获取至整个项目业务的完成,定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监控。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各部门需要定期按要求上传项目信息与数据,涉及分包合同、物资采购、机械设备管理等重要文件的,则需要备案保存。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完备的项目实施规划方案,方案中應该包括预防、控制项目风险的主要措施[9]。编制完成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以项目规划为依据,监控项目实施过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主要侧重于资金分配、资金筹划、外汇汇率、银行利率,还要全面、实时了解工程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如政府外债结构、规模及偿还能力等。物资风险管控侧重于项目所在地对物资设备进口的相关规定,项目施工环境与所需要的设备类型、数量,以及国际运输计划的实行等。技术管控的侧重点为项目所在国的工程技术标准,确保承包企业熟悉项目技术规范、管理惯例,防范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等风险。工期风险管控的重点是不盲目与业主达成不可能实现的工期协议,督促业主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前期工作,尽量不让业主直接与分包单位进行签约,明确设备材料供应滞后的处理方法。项目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对工程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如遇突发紧急事件,一方面要与公司国内总部联系,与领馆机构联系,另一方面要争取业主、地方政府的支持,避免事态扩大,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4 结语
与国内工程项目相比,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不仅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并且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将环境风险、参与风险和管理风险都限定于可控的范围内,或者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要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全面梳理外界因素可能带来的施工人员不足、施工物资短缺、工期延误及东道国社会舆情等影响在建项目执行或已签合同履约的情况,充分评估项目面临的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要充分利用法律和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风险损失。
参 考 文 献
[1]夏芸芸.后BEPS时代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税务风险管理及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16(24):169,171.
[2]赵君瑞.海外工程项目风险与审计防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6):68-71.
[3]周伟宏.资源约束下的海外工程项目进度风险因素分级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3):116-121.
[4]黄洁.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投资风险管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3):10-11.
[5]王康康.海外工程总承包项目汇率风险管理——以哈萨克斯坦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0(12):61-62.
[6]蔡文毓.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机制[J].对外经贸实务,2018(4):77-80.
[7]黄海萍.海外工程项目税务风险管理与防范[J].财会学习,2019(32):144-145.
[8]张现香.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2):99-100.
[9]钱勇强.新时期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