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地区不同朝天椒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2022-05-10陈娟宋锐王一鸣唐建缪鑫
陈娟,宋锐,王一鸣,唐建,缪鑫
(四川内江市农业科学院,641000)
辣椒(Capsicum annuumL.),别名番椒、海椒、秦椒、辣茄椒,属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1]。 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墨西哥、秘鲁等地区,在16 世纪后期传入中国[2],至今已有400 a以上的栽培历史。内江地处川南地区,当地百姓素有食辣的习惯,朝天椒作为当地的一项传统产业,各县(市、区)都有种植。 但由于种植品种单一,且因生物学混杂、自然突变、遗传变异等造成品种退化、辣椒品质和产量下降,直接影响种植效益。 另外,长期种植品种单一,也导致出现连作障碍、土壤肥力下降等多种问题。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3~6],2020年内江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从国内外优良朝天椒品种中筛选出6 个抗病性强、 适应性广、产量高、食味品质优的朝天椒品种,与当地优良品种紫色朝天椒进行比较试验, 探讨不同朝天椒品种在内江地区的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等性状, 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朝天椒品种,为当地朝天椒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与供试品种
试验在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银山科研示范基地进行,属丘陵地,红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一致,排灌方便,前茬为小白菜。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系):L38 单生朝天椒(韩国)、1029单生朝天椒(韩国)、金田香丽朝天椒(日本)、L01单生朝天椒(泰国)、遵辣9 号(遵义农业科学研究院)、艳火单生朝天椒(韩国),以内江市资中县当地优良朝天椒品种紫色朝天椒作对照(CK)。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0年进行,2月22日播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15 m2,1.2 m 带沟包厢,厢面宽1 m,株行距35 cm×80 cm,育苗移栽,单株定植,每小区定植66 株。 1 个品种为1 个处理, 共7 个处理,每处理设3 次重复。
1.4 试验方法
①栽培管理 各小区按当地辣椒常规栽培管理,管理水平一致。
a.育苗。 2月18日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泡15 min,期间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再浸泡8 h,然后洗净沥干水,用纱布包好放25℃恒温箱内催芽2~4 d。 当90%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 2月22日采用连栋薄膜大棚育苗,苗龄2 叶1 心时,用0.1%磷酸二氢钾与甲基硫菌灵混合液预防苗期猝倒病。
b.定植。 结合翻地整地,定植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000 kg、 复合肥50 kg 作底肥沟施于畦中心。 移栽前4~5 d 炼苗,5月8日移栽于大田,大田栽植每厢栽种2 行,厢面覆盖地膜,定根后浇足定根水。
c.大田管理。 田间追肥3 次。 分别为每667 m2定植后7 d(5月15日)浇施尿素5 kg;初花期(5月22日)随水施复合肥(10∶6∶18)10 kg;第1 批果采摘后随水施复合肥(15∶15∶15)10 kg。
②项目测定 试验期间主要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定植期、始花期、坐果期、终收期。 参照《辣椒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7], 每小区随机选10株,采10 片叶测定叶柄长;观测记录单株有效分枝数;采10 个果实,分别测定果柄长、果长、果宽、平均单果鲜质量、单枝果数等性状。 记录3 个小区鲜椒产量,计算平均值,折算成667 m2产量。 观察花冠色、叶形、青熟果皮色、果形等基本性状。 重点观察记录各参试品种的抗倒性、抗旱性及对辣椒枯萎病、病毒病抗性。
1.5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和SPSS 17.0 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朝天椒品种生育期比较
从表1 可以看出,相同时间播种,出苗以紫色朝天椒(CK)和1029 单生朝天椒最早,L38 和艳火单生朝天椒出苗最晚; 坐果以艳火单生朝天椒最早,表现出早熟性;采收期以紫色朝天椒(CK)最长,L38 单生朝天椒次之。
表1 不同朝天椒品种生育期比较
2.2 不同朝天椒品种生物学特性比较
从表2 可以看出, 引进的6 个朝天椒品种都属于无限生长型; 有效分枝数以艳火单生朝天椒最多,金田香丽朝天椒次之,遵辣9 号最少;花冠色除了紫色朝天椒外,其余均为白色;叶形除了紫色朝天椒、 遵辣9 号、 艳火单生朝天椒为披针形外,其余(系)均为长卵形;叶柄长以L38 单生朝天椒最长,1029 单生朝天椒最短; 青熟果皮色除紫色朝天椒为黑紫外,其余均为绿色;果柄以紫色朝天椒(CK)最长,L38 单生朝天椒次之,艳火单生朝天椒最短;果宽以遵辣9 号为最长,L01 单生朝天椒次之,L38 单生朝天椒最短;果长以L01 单生朝天椒最长, 艳火单生朝天椒次之, 紫色朝天椒(CK)最短;单株结果数以L38 单生朝天椒最多,紫色朝天椒(CK)次之,遵辣9 号最少;单果鲜质量以遵辣9 号最大,艳火单生朝天椒次之,L38 单生朝天椒最小。
表2 不同朝天椒品种生物学特性比较
2.3 不同朝天椒品种产量比较
从表3 可知, 除L01 单生朝天椒与遵辣9 号外, 不同朝天椒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 其中,L38单生朝天椒品种小区产量最高,为37.02 kg,紫色朝天椒(CK)的次之,为34.71 kg,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其他5 个朝天椒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艳火单生朝天椒小区产量最低,为20.96 kg,与其他6 个朝天椒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3 不同朝天椒品种产量比较
2.4 不同朝天椒品种抗逆性及抗病性比较
从表4 可知,除L01 单生朝天椒和遵辣9 号抗倒性中等外,其他品种的抗倒性均为强,且参试的7 个品种的抗旱性均表现为强。从抗病性方面来看, 对照品种紫色朝天椒的枯萎病和病毒病发病率均最低, 表现为抗病性最强,L38 单生朝天椒、1029 单生朝天椒抗病性次之,金田香丽朝天、L01 单生朝天椒、遵辣9 号和艳火单生朝天椒抗病性略弱。
表4 不同朝天椒品种抗逆性及抗病性比较
3 小结
从参试品种试验结果来看, 不论是采收时间、 果实商品性, 还是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L38 单生朝天椒表现均优于其他朝天椒品种, 与对照品种较为接近, 适宜在内江地区进行引种推广栽培;1029 单生朝天椒和金田香丽朝天椒品种在丰产性、 抗逆性及抗病性方面表现较好, 可进一步试验验证。 其他品种在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较当地优良品种 (紫色朝天椒,对照)有较大差距,不宜在内江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