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中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以宸曦家园小区为例
2022-05-10陈泽宇于斌
陈泽宇,于斌
居住区规划中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以宸曦家园小区为例
陈泽宇1,于斌2,3*
1.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2.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3. 山东省城乡风景园林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 泰安 271018
如何构建适用性强的居住区景观,以满足居民多元化、高品质、特色化的景观空间需求和环境审美需求,是业内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肥城市宸曦家园居住区景观营造为研究对象,主要价值在于为宜居、绿色、循环的景观环境营造提供可操作性路径,为居住区景观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居民区; 公共空间; 景观营造
1 重要性
在城市化进程中,居住区的景观营造受西方理论影响呈现出同质化、标准化的特点,存在诸多问题。在空间层面,忽视人对空间本质的价值需求,居民难以在建筑空间中寻找到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在精神层面,忽视对场地空间精神内涵的阐释,割裂了居住区景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传承。在社会层面,居民意识缺乏、邻里关系淡漠、社会生活缺乏活力。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导致社区场所在空间、精神与社会层面的多重衰退[1]。本文基于人本化设计的思想,从景观环境的适应性原则出发,探讨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方法与逻辑,以期对居住区的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景观环境的适用性
2.1 以人为本
基于人性化的空间营造路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以服务城市居住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为切入点,在遵循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打造舒适、美观的生活空间和交往空间,以满足不同需求类型的人群对公共空间环境审美与交往空间的需求,实现艺术性、生态性与地域文化的统一。在具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景观尺度是否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环境色彩是否符合美学要求,能否满足人群对活动空间、互动空间、健身空间等空间功能的需求,能否实现人、自然、空间的和谐共生,能否实现健康而又可持续的人居景观环境。认识人性是人性化空间营造的基础,优秀的居住区在景观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以满足空间使用者的主体使用感。
2.2 功能合理
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功能分区与布局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活动体验,合理的功能分区应根据全龄化的设计要求,满足不同群体对空间的使用需求,既要考虑年轻群体的功能诉求,还要注重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的功能需求。按照多元化、特色化、实用化原则,合理搭配绿地、水体、铺装、景观的比例尺度,建立共建、共享、共生的功能空间。
2.3 健康舒适
基于健康社区理念,居住区的景观营造应该更加关注居民的健康需求。健康社区可围绕居民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健康文化等方面进行设计。在生理健康方面,要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小孩出行的特殊需求,采用无障碍的设计理念,减少公共空间的高差地形,路网和道路设计要注重便捷和通达性;在心理健康方面,应关注社区的慢性病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空间需求,适当增加康养疗养的空间和植被覆盖率,绿色植物能够给人体带来健康,人们可以从植物中获得平静,看到绿色植物后心灵会得到慰藉,产生回归自然的情感[2],起到养心、养神、养气的作用,阐释生命至上的基本伦理;在健康文化方面,要与社区的科普教育、健身运动、景观设施紧密相连,营造浓厚的健康活动氛围。
3 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
3.1 交往体验空间——居住区的“新客厅”
公共空间是居住人群重要的交往活动场所,也是居住区景观营造的主要区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有了更多的交往需求和参与期待,无论是户外聚会、邻里交往、游憩散步,老人带娃,还是跳广场舞、小区节庆,都需要多层次、开放型、包容性的交往体验空间。交往体验空间以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轨迹为依托,是居民主动的、自觉地参与其中的一种媒介,它打破了空间功能的清晰界限,使空间能够兼容并存。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许多居住区进行封闭管理,公共空间成为居民有限的活动场所,是特殊时期邻里交流重要的交往体验空间,成为居住区的“新客厅”,良好的空间体验会增进感情交流,提升社区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3.2 场所与精神:相得益彰
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认为,场所(place)是人类定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公共空间是具有开放性、公共性和在地性的多层次复合空间,景观的营造要尊重其场地精神。无论是城市、建筑还是景观环境都有严谨的边界和不同围合形式的空间界面,其空间、结构、肌理、色彩等都呈现出各异的性格语境与气质特征,体现出特有的空间情感与场所精神。景观营造是将有形的物质空间和无形的场所精神融合统一。有形的实体空间营造提供互动交流、户外休闲活动的社会属性,无形的场所精神则通过有形的物质空间赋予受众意象感知的精神属性,由此产生情感的升华,使空间更具张力、魅力与活力,为在此居住的人群带来愉悦感、获得感,提升现代人对于空间美学的品质化、宜居化的功能需求升级。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蕴含着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精神,通过将地形、水体、山石、植物等不同的硬质与软质景观的要素连结,塑造空间场景的地域特色,彰显场所的主题内涵。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核心在于延续当地的历史文脉,汲取古人的空间营造智慧和人居生命哲理,保留传统的空间记忆,应充分尊重居民的民族信仰、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诉求,以唤醒人们对异质空间的集体记忆和场所精神。
3.3 文化与空间:相融相生
文化是公共空间的灵魂,公共空间是承载文化的载体。我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人文荟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城市规划、建筑文化、园林造园、景观营造体系,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的建筑、园林、景观的艺术手法和人文精神,是现代居住理念的人文追求与精神向往。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堪称苏州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集山石、水体、亭台、植物等为一体,运用当代与古典相结合的方式构筑了一副写意山水画。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愈发强烈,居住区的公共空间作为居民互动交流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展示传播深厚文化的功能。
传统文化与公共空间景观的融合应是一种相似相溶的化学反应。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应借鉴和利用传统建筑造园文化的内核要素和人文基因,采取归纳类比、提炼概括、重构整合的方式,通过创意转化和现代构成等路径把握其外在形象与内在规律的逻辑统一,注重突出共性与提倡个性的方式追求风格特征,兼顾传统性与现代性融合的语汇和秩序,借助现代社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打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具有天人合一、诗意的居住景观环境。
3.4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永恒主题之一,绿色、生态、减排是撬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以贯之的方向与目标。随着人们对生态自然空间的依赖不断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绿地和生态廊道不断改善与提升。居住区的自然环境营造通常采用乡土树种,并赋予其文化特质,以营造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花园式的宜居环境,让人们更好地亲近自然、享受环境之美。
2015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4]。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以及在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居住区的景观营造要以生态循环为基础,充分发挥公共绿地、土壤、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材料的自身渗透能力,避免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材料,通过垂直绿化、下凹式绿地等措施来增加居住区绿量,形成绿色微循环,完成居住区的绿色减排任务,以此来缓解居住区的热岛效应,努力做到生态、绿色、可呼吸的居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4 案例分析
4.1 项目概况
宸曦家园居住区东西长约210 m,南北宽约180 m。室外空间为四面围合式,主要为中心核心重点区域和楼房间绿化景观区域(图1)。
图 1 空间结构
图 2 区位图
该项目位于佛桃之乡——泰安肥城(图2),是有名的桃木雕刻之乡。肥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不仅是史圣左丘明、孔子弟子冉子和有子的故乡,还是商圣范蠡的定居之地、武胜孙膑的屯兵之处,所以被称为“君子之邑”。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可以提取桃花、君子等符号元素,体现地域性与文化性。
4.2 设计策略
一是打造满足“全龄化”需求的健康社区。调查显示,居住区的居住人群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公共空间使用率最高的群体为老人和儿童。在对公共空间进行区域划分时应充分考虑到家庭住户的全龄段需求,打造多样化、特色化的功能空间,比如,健康休闲空间、儿童游乐空间、亲子乐园、户外剧场、观景绿化带等,以实现“社交、陪伴、健康”的居住区功能。
二是建设“生态自循环”的花园社区。坚持减少、回收、再利用“3R”原则,将景观作为生态自然的一部分进行生态化设计。在道路铺装上,要减少路面硬化,多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进行路面覆盖,增强居住区内的绿色微循环,建设生态可持续的社区空间。
三是体现“文化灵魂”的品质社区。文化是居住区的灵魂,在对项目进行设计时,依托桃木文化、君子文化,提炼文化主题,以现代景观营造手法,运用到景观环境设计中,以彰显地域文化。
4.3 功能结构
在景观空间构建中,遵循动静、开合、聚散的原则,按照开放——公共——开敞——私密的空间序列关系,设计了“一轴一环五点”的景观空间格局(图3)。
01健康绿道 02造型松 03桃李书院 04 桃源广场 05观景平台 06桃坞胜景 07绣桃花阶 08阳光草坪 09桃谷乐园 10阳光草坪 11主大门 12叠石水景 13桃花灯柱 14垃圾站 15燃气设施 16变电站
“一轴”侧重体现礼仪文化韵味,主要展示“仁义礼智信”的“君子文化”。“一环”为环绕居住区设置的“桃红柳绿”为主题的塑胶跑道,主要功能是健身运动。“五点”分别为五个微景观区域,依次为“桃李书院”“桃源广场”“桃坞胜景”“绣桃花阶”“桃谷乐园”(图4)。
图 4 景观结构
4.4 景观营造
宸曦家园居住区的景观营造主要侧重于“五点”微景观构建。具体如下:
“桃李书院”采用古典元素与现代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屏风造型元素设计中心广场的入口障景,构建开合有秩的景观序列,建造文化长廊。在图形设计上,多采用儒家文化元素,以彰显“君子之邑”的精神内涵(图 5)。
“桃源广场”为桃李书院和桃坞胜景的过渡空间,以桃树为造景元素,搭配种植榉树等乔木,中间设置喷泉水景,形成动静结合的休闲互动空间。
“桃坞胜景”为居住区的核心景观,采用传统园林造景元素,运用现代水幕技术,营造流水、镜面水、雾森的朦胧意境,形成居住区的亲水空间与曲艺文化空间。在功能布局上,搭建连廊平台,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比如,跳广场舞、社区音乐节、户外聚会等活动(图 6)。
“绣桃花阶”为居住区的“花园台阶”,种植可供四季观赏的植物,以方便居民晨读、休闲。
“桃谷乐园”为儿童游乐区,设置满足不同学龄段幼儿、儿童的娱乐需求,打造亲子游乐区。比如设置智能感应墙、健身设施、滑梯、摇摇马等游乐设施。
图 5 桃李书院
图 6 桃坞胜景
5 结语
本文以宸曦家园居住区为例,以解决当下居住区公共区域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空间、精神、社会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探讨了公共空间的场所性、交互性、生态性对景观营造发挥的积极作用。在遵循以人为本、功能合理、健康舒适的景观适用性原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景观构建,以实现公共空间的生态自然、场所精神、人文特质等特征的相融相生,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的新需求、新期待,为居住区景观营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
[1] 刘佳燕,邓翔宇.基于社会—空间生产的社区规划——新清河实验探索[J].城市规划,2016(11):9-14
[2] 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 Heidegger M. Building, Dweling, Thinking.Poetry, Language Thought [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1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J/EB].建筑设计管理,2015,32(11):40-41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ace Landscape in Planning Designs of Residential Areas——The case in Chenxi Jiayuan
CHEN Ze-yu1, YU Bin2,3*
1.510006,2.271018,3.271018,
Today, in order to meet the diversified, high-quality,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needs of residents in the new habitable space, the habitable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 with strong applicability has been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we chose Chenxi homeland in Feicheng city as a case, the main value lies in providing operable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green and circular landscape environment, and thu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Residential Area; public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731.52
A
1000-2324(2022)02-0334-05
10.3969/j.issn.1000-2324.2022.02.023
2022-01-02
2022-02-12
陈泽宇(199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E-mail:948763836@qq.com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3630763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