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落到产业上,签约共谋产业兴

2022-05-10文图张书栋通讯员马克义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林科学院甘薯

文图/本刊全媒体记者 张书栋 通讯员 马克义

签约仪式现场

科技只有服务产业才能彰显生命力,产业只有科技支撑才能插上腾飞翅膀。4月20日,洛阳农林科学院与伊川县人民政府举行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全面落实洛阳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以甘薯、谷子等特色产业发展为纽带,实现产学研融合,以院县共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洛阳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红艺,伊川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剑,伊川县委副书记、鸦岭镇党委书记杜志宇,伊川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常光磊,洛阳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刘瑞芳,伊川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代表等参加活动。

常光磊、刘瑞芳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文本上签字。赵红艺、袁剑、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郑州试验站站长李君霞等鉴签。根据合作协议,洛阳农林科学院将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紧紧围绕伊川县农业风口产业、特优产业,加强包括富硒作物、优质谷子、甘薯等杂粮在内的农业产业领域的合作,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书写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在伊川乡村振兴推进中彰显更多的农林院科技力量。

赵红艺在致词时表示,洛阳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洛阳农林科学院正在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奋力强化创新发展,大力开展院部(门)共建、院企共建、院县(地)共建、院院共建、院校共建“五大共建”,厚植开放发展新活力,创新产学研结合新路径。此次签约,必将把与伊川县的合作推向新高度,达到新成效。全院将更加专注伊川特色产业发展,用科技力量,用产研合作,让科技成果转化在伊川大地结出累累硕果,通过提升伊川农业产业的“科技感”,赋能伊川乡村振兴。

作为签约成果,当天,洛阳农林科学院甘薯谷子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王自力团队邀请李君霞站长等专家,对制订的“伊川小米”“岭上硒薯”两项富硒生产标准进行了现场评审。袁剑在签约仪式上宣布两项标准在伊川正式启动。作为伊川主栽优质品种,洛阳农林科学院“洛薯13”与伊川县乡村振兴公司签订了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

签约仪式结束后,赵红艺在常光磊的陪同下,先后调研了伊川富硒产业园、鸦岭镇5000亩“岭上硒薯农场”、岭上绿色农业公司富硒红薯生产基地,参观了产业园区洛阳农林科学院甘薯成果展厅及二楼的“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工作站”。

基地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近两年来,通过国家和省体系从全国筛选多个红薯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确定了适宜本地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洛薯13、普薯32、烟薯25、心香等优质品种。洛阳农林科学院专家服务团全程指导,采用“一棵苗一亩田脱毒薯繁育技术”,通过搭建立体技术服务体系和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真正做到让广大群众有模板可借鉴、有示范可学习、有标准可参考,让健康种薯种苗繁育技术真正掌握在群众手里。

洛阳农林科学院党政办公室、科技推广处、甘薯谷子研究所部分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猜你喜欢

农林科学院甘薯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浅谈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