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化企业化验室职业危害分析与健康防护

2022-05-10石正宝

科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职业健康防护

石正宝

摘要:新时期的石油炼化企业化验室分析工作具有人员少、任务重、接触毒物多等特点,化验员在现场采样及对各生产装置原料、中间控制产品和成品分析过程中,长时间、高频率地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严重危害了化验员工的职业健康。全面开展化验室危害因素辨识、有效提升员工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是保证化验室员工职业健康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健康;化验分析;危害因素;防护

引言

石油炼化企业装置工艺流程复杂,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多具有毒害性,化验室分析人员主要工作是对上述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进行近距离、高频率、长时间接触分析,严重威胁员工的职业健康,尤其对孕妇和职业禁忌者造成严重伤害,为此增强员工自我防范意识、优化职业健康防护措施,是保障化验员工人身健康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化验分析工作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职业健康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1 化验室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

1.1 化验室职业危害概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和其他职业活动场所环境中存在的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中毒、伤亡、健康损害或精神紧张等因素[1]。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石化企业的化验室存在的毒物种类多,产生危害员工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发生源多且不固定。据统计,化验工在工作中直接接触的有毒物质有300多种,其中高毒物质就有30余种。主要的化学危害因素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石油醚、重铬酸钾、砷、甲醛、四氯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苯酚、汽油、煤油、柴油等[2];物理性危害因素包括高温、低温、噪声、粉尘、挥发性物质、电磁辐射等。此外,还有生物性危害因素和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1.2 化验室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分析

石油炼化企业的化验室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生产装置的原料、中控产品和成品分析,以及现场采样、测氧测爆、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等任务。化验室作业活动中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

(1)现场分析作业。化验室人员需要直接进入各生产部装置现场进行作业的频率较高,其中主要作业内容有现场取样、现场爆炸气分析、受限空间气体分析、微氧露点分析、硫化氢含量分析及应急监测大气分析等,其中生产装置处于开停工或停工检修阶段,化验室员工现场分析的频率和强度会大幅度提升,增加了员工患职业病的几率。

(2)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由于化验工作的特殊性,化验室员工在对各种原料及液体样品分析时,需要配制多种标准溶液。通常情况下,标准溶液的有效周期很短,导致配制的频率高,且配制量大。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除使用苯、甲苯、重铬酸钾、丙酮、甲醛等毒性高的物质,还包括强酸强碱、挥发性溶剂。员工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存在中毒、腐蚀、灼烫、着火、爆炸等风险。此外,玻璃器具划伤、样品爆沸喷溅也是常见的危害因素。

(3)样品分析过程。石油炼化企业化验室的分析项目的显著特点是:数量多且过程复杂。分析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是物料、试剂中毒、着火、爆炸、划伤、烫伤、砸伤、使用仪器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辐射等。分析中诸多辅助材料的使用,也对化验员工职业健康构成危害。例如橡胶混炼制样,需要加入炭黑作为补强剂,炭黑本身是一种极细小的固体粉尘颗粒,极易悬浮在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肺部后几乎不能排出,日积月累后便会形成尘肺。

2 化验室职业健康防护措施改进

2.1 有效提升员工职业健康防护意识

化验室职业健康防护关键是化验员工本身,有效提高一线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是职业健康防护工作的重点。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过程作为主要内容,有效开展职业健康防护的安全培训,杜绝形式主义。具体培训方式可分为:

(1)组织观看《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警示宣传片、定期开展岗位职业健康座谈会、职业健康专业知识培训等,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相互学习交流的方式,使化验员工从思想上重视个人职业健康防护,时刻紧绷安全防护这根弦,增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2)发动全员参与岗位危害因素辨识、隐患排查、安全经验分享等安全活动。使员工明确本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种类及正确的防护方法,安全经验分享可使员工通过他人的经验教训,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件事故的重复发生。

(3)针对化验室特殊群体,開设职业健康知识讲座。特殊群体包括孕妇、职业禁忌者。新建的炼化企业的化验室年轻女性职工比例较大,孕妇数量较多,对这一群体要严禁接触某些特定的毒害物质。为以上两种特殊群体开设专门的职业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员工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意义重大。

2.2 制作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告知卡

深入调查化验室各岗位分析室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依据有毒有害物质毒性及危害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针对高毒性和危害大的物质制作相应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告知卡,告知卡内容包括该毒物的理化性质、侵入人体途径、防范方法、职业接触限值和急救措施等,将告知卡贴于岗位员工接触该毒物的通风橱、工作台等明显处,通过目视化方式提示员工在分析化验前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防护,事半功倍。

2.3 定期开展岗位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调查研究化验室各岗位分析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种类,选取毒性高、危害大的有害物质以及毒物聚集浓度较高的具体地点制作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计划,周期可定为1次/月[3],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的第三方进行化验室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苯、硫化氢、甲醛、炭黑等,将检测结果及时填写在职业健康危害告知卡上,使员工了解本岗位工作环境中毒物含量,以采取正确的个人防护方式。

2.4 优化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方式

劳动防护用品是个人职业健康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石化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相关部门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配备标准,为化验室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且严把质量关,简化审批流程、缩短供货周期、保证充足库存。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到位的前提下,广泛收集一线化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能通过合理的途径进行反馈,确保防护用品有效适用。

2.5 推行HSE量化考核机制

将化验室职业健康防护工作纳入单位HSE量化考核机制中,员工通过参与危害因素辨识、隐患上报、事件事故上报、安全经验分享等安全活动获得积分,单位安全员随时对岗位员工职业健康防护进行抽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加扣分,员工每月HSE量化考核得分直接予以经济责任制考核,以督促员工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结 论

通过对新时期石化企业化验室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明确了化验员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种类及来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优化、改进化验室职业健康防护措施,可避免职业健康工作形式化,有效调动员工主动参与职业健康防护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员工自我防护的安全意识,确保化验室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化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1(06)

[2]罗杨.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识别与控制[J].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8(07)

[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职业卫生技术规范. 2004

猜你喜欢

职业健康防护
火电厂磨煤机噪音分析探讨
镁合金的腐蚀特性及防护探讨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
某粘合剂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