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眩晕宁片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痰湿中阻型)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2022-05-10郑发进张微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头晕

郑发进 张微

关键词:慢性主观性头晕;眩晕宁;头晕;痰湿中阻;中医症状积分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慢性主观性头晕是临床常见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头胀,严重者伴有步态不稳感,精神紧张,焦虑,每天持续存在或频繁发作。临床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神经、前庭功能异常,即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因,仅仅以病人主观症状突出,因此,2004年—2005年美国学者将这类眩晕命名为慢性主观性头晕(CSD)[1-2]。由于头晕持续不能缓解,给病人造成极大困扰,影响工作和生活。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行为干预及抗焦虑药物治疗[3]。由于非药物干预的方法目前国内还不够成熟,病人对抗焦虑药物副作用的过分担忧,特别是部分病人并无明显精神症状,使抗焦虑药物的应用受到限制。即便使用抗焦虑药物,仍然有1/3病人疗效不明显,有较多的不良反应[4],该病治疗方法仍有待完善。但中药治疗眩晕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相同证候进行治疗,可以弥补现代医学基于单一病因病机而进行治疗的不足。临床应用眩晕宁片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取得了较好疗效。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组眩晕宁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1 月—2021年6月我院脑病科门诊、住院部确诊的慢性主观性头晕病人。

1.2 分组与样本量

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均可作为受试者,拟纳入80 例痰湿中阻型慢性主观性头晕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样本量计算采用PASS10 软件,设定α=0.05,β=0.10。治疗组和对照组按1∶1 分配,根据前期研究,8 周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治疗组降低90%,对照组降低80%,估算样本量为32例,控制失访率为20% ,则每组40例,共80 例。

1.3 诊断标准

1.3.1 慢性主观性头晕的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5]中慢性主观性头晕的诊断标准。

1.3.2 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5版眩晕痰湿中阻型诊断[9]。痰湿中阻型:眩晕耳鸣,头痛,头胀,遇劳,恼怒加重,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面红,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1.4.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主观性头晕诊断标准;②符合眩晕的痰湿中阻型诊断标准;③年龄18~80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2 排除标准 ①前庭系统相关的器质性疾病;②具有严重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③妊娠期、哺乳期或准备受孕的女性;④过敏体质者,如对两种以上(含两种)药物或食物过敏;已知对本药成分过敏。

1.4.3 剔除标准 ①误诊;②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③未按照试验方案规定服药;④无任何检测记录者;⑤对剔除的病例应说明病因,剔除病例不做疗效统计分析。

1.4.4 脱落标准 ①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依从性差,影响有效性评价者;②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并发症和特殊生理变化者;③试验过程中自愿退出者;或因其他各种原因疗程未结束退出试验、失访或死亡的病例。脱落病例予以详细记录原因。

1.5 方法

1.5.1 试验药物 ①眩晕宁片(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0605)。②安慰剂。

1.5.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眩晕宁片, 3片/次,3次/天。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每天每剂沸水200 mL 溶解,每天分2次口服。两组病人均提供疾病的合理解释,并予以安慰、鼓励等支持性心理教育治疗,以及鼓励适当的日常锻炼,如快走、慢跑等。

1.6 观察指标

以4 周为观察周期,观察时间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4周、8周。①视觉模拟量表(VAS)[7]。在纸上画一条10cm的横线,指导病人画垂直线来标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适用于评价病人眩晕程度。0分为无眩晕,10 分为眩晕十分严重,难以忍受。②DHI 量表[7]。DHI 量表是临床采集眩晕病史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症状性评估量表,该量表能够从整体水平来评估眩晕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但可以定量还可进一步提供定性线索。③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7]。HAD 量表主要应用于综合医院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筛查。④匹茨堡睡眠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用于评估最近1个月病人睡眠质量,满分为21 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⑤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7]。FSS量表采用问题和视觉模拟定级相结合,主要用于疲劳严重度及其对日常功能影响的评价。⑥中医症状评分表。中医症状评分表的制定是通过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文献研究,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7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9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证候积分减少百分率=[(治疗前证候积分总数-治疗后证候积分总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总数]×10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定性资料应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资料分析采用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P)。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共入组8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最终完成疗效分析72例。其中治疗组完成39例,脱落1例(脱落率2.5%);对照组完成33 例,脱落7例(脱落率17.5%)。脱落病例中有5例因服药4周后眩晕未明显改善中断治疗,3例失访。PP 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DHI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 论

眩晕一证,病变脏腑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眩晕与肝关系最为密切,与精神情志有关的慢性主观性头晕与肝关系更为密切,平肝息风、疏肝解郁是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根本法则。

眩晕宁片作为一种中成药,是在总结祖国医学诸家对眩晕病因病机论述的基础上,将汉代《金匮要略》的“泽泻汤”,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和明代《证治准绳》的“二至丸”有机化裁而成。其主要成分为: 白术、茯苓、泽泻、半夏、陈皮、女贞子、菊花等,方中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具有健脾利湿,升清降浊,调理气机,化痰开窍的功效;女贞子、旱莲草、牛膝则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养血,使精髓充足,清窍得养的功效;配菊花平肝明目潜阳。诸药相伍,具有使浊淤得消,虚者得补,升降有序,脑髓充盛,则眩晕自止的功效。有文献报道,眩晕宁片具有中枢镇静,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的作用,有助于增强脑血流量的作用,能起到很好的降低血液黏度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改善脑循环,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10]。因此,两药联合使用一方面可以起到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发生,另一方面,即使出现眩晕症状,也可迅速缓解临床表现,改善眩晕症状。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组给予眩晕宁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第8 周,治疗组VAS、DHI、HAD、PSQI、FSS、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提示眩晕宁片可以减轻眩晕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情绪和睡眠,缓解疲劳,改善中医症状。治疗第8 周,对照组VAS、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提示安慰剂对眩晕症状和中医症状评分有一定改善作用;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主症和次症)、VAS、HAD、FS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眩晕宁片在改善慢性主观性头晕痰湿中阻型病人头晕症状、调节情绪、缓解疲劳、改善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

参考文献:

[1] STAAB J P,RUCKENSTEIN M J.Which comes first psychogenicdizziness versus otogenic anxiety [J]. Laryngoscope, 2003, 113:1714-1718.

[2] STAAB J P,RUCKENSTEIN M J,AMSTERDAM J D.A prospectivetrial of sertraline for 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J].Laryngoscope,2004,114:1637-1641.

[3] HUPPERT D,STRUPP M,RETTINGER N,et al .Phobic postural vertigo--a long-term follow-up(5 to 15 years) of 106 patients[J].J Neurol,2005,252:564-569.

[4] 張琴,朱永平,张燕,等.用不同方法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3):30-32.

[5]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5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4-207.

[6] 王宁华.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38-2739.

[7] 丁雷,刘畅,王嘉玺,等.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中文版)的评价[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2):228-230.

[8]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6-109.

[9] 王仙伟,雷虹,柯绍发,等.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相关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40-42.

[10] 朱琳.眩晕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3):61-63.

猜你喜欢

头晕
针灸可缓解头晕的原因有哪些?治疗机理是什么
按摩“风池”缓解头晕
头晕吃天麻有讲究
头晕患者要学会描述病情
头晕也是一种“心病”
老头晕
老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狐狸卖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