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我管理 助推幼小衔接
2022-05-10吴烨
吴烨
摘 要:随着幼儿身心、认知和经验的不断发展,幼儿自我管理的愿望也不断地增强,尤其大班幼儿表现明显。《纲要》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本文以儿童为本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增强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助推幼小衔接的做法,旨在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衔接。
关键词:幼儿;自我管理;幼小衔接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美术课时找不到彩筆;回家做作业时,发现忘记带回作业本了等情形,这说明孩子不能较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薄弱。现在社会各界越发重视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特别是从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衔接的阶段,这个过度过程被称为幼小衔接。因此,教师要以幼儿为本,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和策略,鼓励幼儿自主地进行自我安排和规划一日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内化行为,提高幼儿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言行等能力,最终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生活和学习。
一、渗透一日生活——探寻幼儿自我管理路径
我们常说,一日生活皆课程。如果幼儿一日活动安排紊乱,幼儿就会无法适从,很难达到幼儿自我管理的状态。通过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让幼儿了解并清楚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能自己准备好相应的游戏材料和用品。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利用,就能将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其自我管理建立关联,制造一切机会与可能,促进幼儿在生活中不断内化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二、巧用“放手”策略,增强幼儿自我管理意识
1.减少指令使用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会对幼儿发出明确的指令和提醒,特别是小班阶段。但是到了大班,教师就要改变这种情况,否则孩子会形成依赖心理,当孩子刚进入小学,他们会无法适从。所以,对大班孩子来说,教师减少指令使用,让孩子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怎样去做,发展孩子主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幼儿自主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老师都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但是对于幼升小的大班孩子来说,可以不必这样。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事先告诉孩子活动时间、范围区域、活动要求,并做相应的安全提醒,让孩子自己规划、支配自己的活动。如过渡环节时,让孩子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可以去洗手,如厕、喝水、聊天、玩玩等等,这就好比小学的课间10分钟,让孩子自主做好计划,自由地安排自己的事情,实施自己的计划。当然,这其中教师也不是放任不管,还是要建立在教师掌握全局、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三、恰用“自主”任务,提升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一)自我物品管理
从小班开始,教师就可以将物品管理作为班级的常规工作进行。如:在小班时,教师制作各种玩具标签贴在玩具柜上,引导幼儿根据标签,学会一一对应放置玩具;大班时,幼儿每天背书包上幼儿园,隔天把第二天所需的游戏、学习材料准备好放进书包,放学回家时,再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放入书包带回家。同时,在这基础上引导孩子根据物品的种类等进行分类整理,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初步形成了分类的思维模式。就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孩子们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自我行为管理
当幼儿能管理自己的物品时,那他们便可以试着学会管好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别人说话时,不可随便插嘴;能专注地做事,尽量不受外界的影响;能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遇到困难时,能主动想办法解决,不轻易放弃、不言败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坚持完成任务。随着孩子进入小学,学习任务也接踵而来,常常会看见一些孩子有作业拖沓、遇到不会的题就哭鼻子等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孩子不能主动和坚持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并坚持完成,并多进行肯定,给予幼儿正面强化。
2.进行自我约束。纵观成功人士的案例,不难发现一个成功的人往往是一个自律的人。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渐渐对“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各种规则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
3.建立是非观念。从小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非常重要,告知幼儿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不对并且不能做的,初步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为今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四、活用“正面”经验,内化幼儿自我管理行为
1.调整机制,内化推进
教师要及时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自我管理机制的调整,共同制定规则,内化自主管理意识。例如:午餐时,实行组长负责制,每组设有午餐小组长,组员轮流当组长,小组长检查组员进餐情况,包括吃饭时是否讲话、挑食、是否剩余、桌面干净程度等,并根据每个组员的进餐情况相互评价、分发贴纸,过程用表征形式绘制下来。在这其中,孩子们多种感官并用、亲身体验,从被动转为主动地遵守进餐规则。同时,通过自荐和组长推荐,评选出“健康宝宝”,“光盘宝宝”等。这些不仅激发了孩子们进餐的兴趣,自我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还能将自评转为他评、互评,发展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2.多方推广,迁移运用
幼儿刚进入大班,我班推行自主用餐制,经过一段时间下来,班级幼儿进餐良好,并获得了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先进班级。我们将此做法推广到其他活动和环节。如户外沙水活动,小组长带领组员负责玩具、雨靴、手套等发放,结束还要督促组员整理、归位等。以组长负责制的方式,既促进班级建设,又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五、各方齐抓共进,家、园、校形成合力
孩子在园的时间远低于在家的时间,仅凭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是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的。于是,我们通过和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联合教研活动,制定“家、园、校、幼(生)自我管理公约”(简称“公约”),并同步执行。这种形式将孩子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有机地结合并联系起来,达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一致性。师幼、家园、园校之间建立起联系能促成一股合力,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自我管理的养成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孩子对小学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它是提高幼儿幸福一生的关键能力。总之,我们要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出发,支持幼儿自由、自主、创造性地展开一日活动;采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调整应对,在幼儿、家庭、园(校)共同努力下,内化为幼儿自我管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何欣.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